掩耳盗铃的意思 - 范文中心

掩耳盗铃的意思

12/28

掩耳盗铃的意思 plug one'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 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 deceive oneself; play the ostrich; run away from one's own shadow; steal a bell while covering one's ears -- self-deception; The cat shuts its eyes when stealing cream.; use the ostrich-like method

双语例句

 1.

如今, 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他们又开始转而担心中国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已经产生。

Now, with indecent haste, they have shifted to worrying that the Chinese economyis overheating and inflation is taking off. 跟读

article.yeeyan.org

 2.

该城私人直升机拥有率在全世界数一数二——算是富人们为躲避底下惨不忍睹的现实世界而做掩耳盗铃之举,一点也不为过。

The city has the highest rate of private helicopter use in the world -- a literal sign ofwhat heights people will go to in order

to avoid the realities of the world below. 跟读

article.yeeyan.org

 3.

第一,中国官方本身说奥运将带来人权的改善,这是掩耳盗铃。

First, Chinese officials themselves said the games would bring human-rightsimprovements. The opposite is true. 跟读

blog.sina.com.cn

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原为掩耳盗钟,为一中国古代成语,本义为盗钟的人怕别人发现自己,就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这样别人就听不到钟声。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是自欺欺人的意思。出自《吕氏春秋·赞能》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原文为盗钟,后来钟演变成为铃,掩耳盗钟反而不常用了。近义词:自欺欺人。  基本信息

【汉语释义】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掩:遮蔽,遮盖;盗:偷。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自欺欺人。

【语法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语】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反义词语】开诚布公

【押韵词语】肆意横行、相辅相成、功到自然成、明镜鉴形

【相关谜语】聆

【英文翻译】Plug one'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

【日语翻译】目を掩うて雀を捕う

【韩语翻译】눈 가리고 아옹한다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赞能》:“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成语辨析

【辨音】耳:不能读作“ér”。 铃:不能读作“līng”。

【辨形】铃:不能写作“玲”。

【辨义】掩耳盗铃和“自欺欺人”,都有“自己欺骗自己”的意思。但掩耳盗铃专指“自己欺骗自己”;而“自欺欺人”除了“自己欺骗自己”以外,还有“欺骗别人”的意思。

 成语示例

◎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 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那件事情才过去了,今天把人民的代表都打了,这不是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不是蒋介石打的是谁打的?赶快去认错,赶快去陪礼才对。 ◎你女朋友站在背后痴痴地笑,说你这叫 掩耳盗铃。

◎个人主义严重的人;常常会干出 掩耳盗铃的蠢事;这又有什么奇怪呢!

 出处原文

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②钟③者。欲负④而走⑤,则⑥钟大不可负;以⑦椎⑧毁之,钟况⑨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⑩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掩耳盗铃图片

——选自《吕氏春秋·赞能》

注释:

①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后被晋国的智氏、韩氏、魏氏等贵族联合攻灭,逃往齐国。

②得:得到。

③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④负:背、驮。

⑤走:跑。

⑥则:但是。

⑦以:用。

⑧椎(chuí):槌子或棒子。

⑨“况”(huàng)然:“况”地;况,拟声词,形容钟声。

⑩遽(jù):急速地。

原词是掩耳盗钟。

释文:范氏灭亡了,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

“成书不出姓名,以避近民之讥,此与掩耳盗铃之见何异?”

——选自《答江德功书》寓故事

春秋时候,晋国世家赵氏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子,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 故事寓意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为改变。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的表现。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相关内容

  • [井底之蛙]详
    读中习法 读中明理 --<井底之蛙>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
  • [寓言.童话阅读专题]教学设计
    <寓言.童话阅读专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的含义.特征.种类和表现手法: 2.掌握寓言的含义和特征: 3.运用有关知识对童话和寓言作品进行分析评论. 教学重难点: 1.童话.寓言的特征.种类和表现手法: 2.运用有 ...
  • 公司早会游戏
    一."谁是最可爱的美女" 规则: 1.主持人请1名选手上台,请其面墙站立. 2.主持人讲解游戏规则,告知选手通过回答一连串二择一的问题,选出今天职场上最可爱的美女. 3.主持人请全体女同事起立,待选手回答问题后,不符合条 ...
  • 白兔与月亮教案
    白兔和月亮 教学目标: 1.理解寓言的含义 2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3.感受优美的语言,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重点:1.理解寓言的含义2.学习精美的表达 课前准备:1.查字典.词典,扫除字词障碍2.预习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
  • 初一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初一年级语文试卷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1分) (2)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文言文三则郑人买履揠苗助长掩耳盗铃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 ...
  • 论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_钱明星
    1998年第1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11998第35卷 JOURNALOFPEKINGUNIVERSITY GeneralNo.185(总185期)(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 Vol.35 ...
  • 中国成语中的物理知识2
    中国成语中的物理知识 仔细研究某些汉语成语可以发现,有些汉语成语蕴涵着深刻的物理原理.在物理和语文课堂教学中相互渗 透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使课堂教学生动.活跃,大大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突破学科本位,淡化学科界限,强化知识渗透 ...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造句和词语
    造句 1.渐渐地:雨渐渐地停了. ( 我渐渐地长大了.) 2.静静地: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3.惋惜地: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在认真点就好了." 小明惋惜地对我说:&quo ...
  • 你是汹涌的海浪,我是疲惫的沙滩
    宁为玉推荐:喜欢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淡淡的青涩,我突然想起很多年前的自己,因为年轻,所以莽撞,所以无所顾忌,所以现在想起来,会偷偷地哭泣. 直到汪洋吞没宇宙,直到太阳不再升起,直到所有文明化为灰烬,那个小小金属还记载着,曾有一个少年,对她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