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 范文中心

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07/04

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作者:陈绪国

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一版》2013年第01期

儿时凿壁偷了谁家的光/宿昔不梳/一苦十年寒窗/如今灯下闲读/红袖添香/半生浮名只是虚妄//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柳絮纷飞里看见了故乡/不知心上的你是否还在庐阳/一缕青丝一生珍藏//桥上的恋人入对出双/桥边红药叹夜太漫长/月也摇晃,人也彷徨/乌蓬里传来了一曲离殇//庐州月光,洒在心上/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太多的伤,难诉衷肠/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庐州月光,梨花雨凉/如今的你又在谁的身旁/家乡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却流不出当年泪光……

——《庐州月》

窗透初晓,日照西桥,云自摇/想你当年荷风微摆的衣角/木雕流金,岁月涟漪,七年前封笔/因为我今生挥毫只为你/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最怕不觉泪已拆两行//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又是清明雨上,折菊寄到你身旁/把你最爱的歌来轻轻唱//远方有琴,愀然空灵,声声催天雨/涓涓心事说给自己听/月影憧憧,烟火几重,烛花红/红尘旧梦,梦断都成空/……

——《清明雨上》

诗歌死了吗?看看许嵩的歌词就会得出否定的答案。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他的《庐州月》和《清明雨上》。

故事凄美,哀婉动人

儿时凿壁偷光,如今红袖添香,“半生浮名只是虚妄”——许嵩是一个用歌声讲故事的人: 花前月下,我们是多么恩爱,多么缠绵。提笔画眉,对镜贴花,相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三月三的野外湖边,我们并膝长坐,对诗戏词;七月七的葡萄架下,我们低头浅笑,燕语呢喃。那日水边分别,乌蓬里传来的那一曲离殇,让我肝肠寸断,我是下了多大的决心才和你分开,想当初又是多么坚定地要回来娶你,但题名金榜,一切不复从前……

望着天上的这轮明月,不知心上的你是否还在庐阳,但送我的那缕青丝,我会一生珍藏……

《庐州月》,让人想起李商隐的那两句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而再听《清明雨上》,那悠然的清明时节的旋律浮出的是对曾经的深切怀念:

早晨,晨曦透过东窗,抚在我脸上;傍晚,夕阳渐落,窗外朵朵云彩悠闲地摇摆——我看到了你那被夏日荷风徐徐卷起,微微飘扬的衣角。而今书房静寂,书桌上积起厚厚的尘灰,七年的封笔,仅因寻不到你的身影。东窗放瓶,西窗放镜,再在中间放上时鸣钟,想要终生平静,却还是不能把你遗忘。又到了清明,雨飘飘洒洒。折起一朵朵小花,放置于你的坟上,再轻轻哼起那首你最爱的歌,寄去我对你不变的哀思……

两段凄美的故事,或借月光说事,或托清明怀人,让我们走进抒情主人公的悲凉。也告诉我们:不要等到“寻不到天堂”时再去想念,要是珍惜眼前,把最美好的时光留给人间。就让《清明雨上》伴我们喜,伴我们怒,伴我们悲。

典故繁多,意象优美

歌词巧妙地化用古典诗词的语句、意境或意象,将古典诗词的精华融入其中,使歌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诗化”“雅化”“音乐化”,使流行歌曲既有歌的明白晓畅,又有诗的含蓄隽永;既有当代的音乐形式,又有古典的语言内蕴;既有现代人的精神与气质,又有传统的精神与品格。

“宿昔不梳”出自《子夜歌》,原文是“宿昔不梳头,丝发披两肩。婉伸郎膝上,何处不相怜?”——一个没有梳妆的女子将长发披在肩上,温婉地躺在恋人的膝上,惹人怜爱——现在想起来仍觉温暖。再结合后面的“一苦十年寒窗”,猜想主人公十年寒窗是不是也有这么一个女孩子相陪呢。

“半生浮名只是虚妄”出自柳永《鹤冲天》“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句酒后狂言,极言怀才不遇。“虚妄”是佛家语,无实曰“虚”,反真曰“妄”。就是既不真,也不实,不真实,不存在。主人公似乎已经不在乎当年苦读十年换来的名望。淡看了浮名,那现在在乎的又是什么呢?

还有大家熟悉的“凿壁偷光”“红袖添香”“桥边红药”“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

如果这一个个的典故就是一个个的意象,那么,在这方面,《清明雨上》与《庐州月》便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明时节濛濛的细雨,“窗”“桥”“木雕”“井”一一陈列,远方悠悠哀婉的琴声,飘浮不定的红烛,寄托相思的花、瓶、镜、钟——这些意象的叠加,营造了一个凄清的氛围,表达主人公虽然极力想过平静的生活,掩饰心中的苦楚,却依然抹不去痛失所爱之人的遗憾和痛苦。 四月,清明。这样一个特定的季节,一切令人黯然销魂,一切让人怅然若失。 表达独特,旋律动人

许嵩的歌曲能够营造出一个独特的意境,让人为之震撼,那么一丝淡淡的无奈与忧伤,很容易勾起我们尘封的记忆。

不拘一格的曲风搭配独一无二的唱腔。它把作品演绎得恰到好处,完美到无懈可击。《清明雨上》里既含有一种怀旧情怀,又有现代的流行元素;曲调里既有多种民族乐器的加入,又有现代鼓点的陪衬——曲子古今搭配,小家碧玉又大气磅礴。

一咏三叹,回环往复的抒情方式。《庐州月》《清明雨上》采用《诗经》中的复沓手法,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其中的“庐州月光,洒在心上”“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与“我在人间彷徨 寻不到你的天堂”“又是清明雨上”反复吟唱,使全词低回掩抑,如怨如诉。以平和的方式来抒发平和的感情,达到委婉含蓄而又能充分抒情的效果。

另外,长句与短句的变化,使歌词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而歌者深沉的思念之情就在这和谐变化中步步深化,渐入化境。

和谐而灵动的旋律,略带迷离的音弦,忧郁又不失节奏的曲调,有一种缓缓的叙事的感觉。当一种难以名状的音乐敲击我们的耳膜,震撼我们的心灵时,就会产生一种似梦似幻的感觉。我想:自己作词,自己谱曲,自己演唱,能把“音乐”诠释的如此深入人心,在流行乐坛中这样的歌手实属难得!

千百度

词/曲/唱:许 嵩

关外野店 烟火绝 客怎眠

寒来袖间 谁来为我 添两件

三四更雪 风不减 吹袭一夜

只是可怜 瘦马未得好歇

怅然入梦 梦几月 醒几年

往事凄艳 用情浅 两手缘

鹧鸪清怨 听得见 飞不回堂前

旧楹联红褪墨残 谁来揭

我寻你千百度 日出到迟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寻你千百度 又一岁荣枯 可你从不在 灯火阑珊处


相关内容

  • 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4) 作者: 安意如
    虞美人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十年心] 和朋友去K歌时,"十年"几乎是大家必点的歌.其实未必是每个人都经历着 ...
  •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摘 要] 文学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飞得高远,而现在因为升学的压力,学生的想象力逐渐萎缩,以至于作文失去了灵性.想象力作为写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出发,着重阐述了培养想象力的三个途径:模仿―― ...
  • 基辛格:过去1800多年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
    凤凰财经讯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于3月21日-23日在北京举行. 在21日上午举办的"与基辛格关于变革世界中的新型大国关系的对话"论坛上,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 ...
  • 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
    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其中的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更是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 1912年,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覆灭,中华民国正式成立.紧随其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使民主和科学深入人心,根深蒂固 ...
  • 关于改革开放30年交通工具变迁
    改革开放30年交通工具的变迁 4月28日现世界园艺博览会盛大开幕,这是继上海世博会后中国的又一盛事.为了来体验"天人合一,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国乃至全球各地游客纷拥而至,这无疑带动了交通事业发展,同时也证明 ...
  • 师说读后感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这是文章开篇的话.<古文观止>在这句后面批云,"一篇大纲领,具在于此."好象这话就是本文的文眼.但在文末的总案里,吴家的这哥俩又说,"通篇只是吾师道也一 ...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并能够正确,工整的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 4 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 ...
  • 古代世界最繁华的都市
    中国古代繁华的城市 中国在前现代社会比西方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比西方高出很多.中国在15.16世纪以前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富有的国家,也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当时中国的城市相对于西方而言非常繁华.我们常说繁华如烟,转瞬即逝,今天我们坐在这 ...
  •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实验高中 卞艳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 ...
  • 韩愈的[师说]---读后感
    标题 韩愈的<师说>读后感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这是开篇的话.<古文观止>在这句后面批云,"一篇大纲领,具在于此."好象这话就是本文的文眼.但在文末的总案里,吴家的这哥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