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本主义读后感 - 范文中心

本本主义读后感

10/29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

“本本主义”亦是一思想路线,我想如果仅仅拿出本本主义这几个词来让我们下定义的话没几个人会与它的本质含义相联系的!当然在经过大一一年的政治思想的洗礼致使我们对其含

义有了些许了解。但如果你读了《反对本本主义》将会有不一样体会。

要知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与确立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练,思想路线,当然也称之为认识路线, 指的是人民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可想而知,因为人各有异,想法区别差异多多少少也会有些差别。可能也就是因为如此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对于制定和贯彻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具有绝对性的意义。我们现在常说的那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是出自这篇文章。毛泽东的这篇文章是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那是没有用“教条主义”这个名称,而用“本本主义”我相信肯定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在书的第二章节中提到的便是‘调查便是解决问题’问题没有经过调查就不能被彻底解决。虽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但仅仅邀集一堆人,不做调查,而只是冥思苦索地“想办法”那注定不会成功的。只要你对那个问题清清楚楚的明白了,那么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在这章节中我最最支持的一句话“一切结论产生与调查情况的结尾,而不是它的先头”。以此来看这也许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什么令我们讨厌的原因吧!往往新官到来往往带来的是一股改革风,但往往因不了解当地情况而失掉群众,这就是传说中的形式主义在作怪。在生活及学习中我们会遇到种种复杂的事,其中的一些事我们也会引起我们的关注,例如作为学生的我们最值得信赖的理所当然就是教学辅导书,但令我们诧异的是课本中的内容居然也会有错误的!我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思索,原来有些内容即使是上了书也未必就是正确的。一直以来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文化落后的中国农民(我们)至今还存在着这种心理。而在当时的有些人认为书是绝对正确的,按部就班照着书上的只是说怎么做就怎么,我想当时博古,李德的错误可能就是由此产生的吧。当然在这本书的第三节中对于本本主义的深刻见解看后你也会深有同感的。正如书中所说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么最后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是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相”,并且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在他认为那些错误的思想,“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的最后的挣扎”。对此我们这些“安世者”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通过毛概课的长久洗礼不

至于深陷本本主义。

我想要真正的谈到本本主义,相信在战争时期才会有真正的体会吧!不然毛泽东也不会有如此多的感悟吧!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由此我想当时国共对持为什么国民党会倒台,可能部分原因也许是因为太本本主义了吧!忽视客观现实显然是不正确的做法,革命只有联系实际才有成功的可能性不是吗,所以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才会明确提出“纠正主观主义”的思想。我记得里面是这样评论本本主义者:空洞乐观,坐在机关里打瞌睡,从不肯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调查。所以毛泽东才会呼吁同志们速速改变保守思想,换取共产党人的进步思想,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实现党民一体化。当然反对本本主义不是说说就可以的,调查时需要技术的,在《反对本本主义》的最后一章中主要提及了有关调查技术,调查需要科学步骤,先定调查纲目,但然后一定要亲身出马,要深入,

要自己做记录,这一点很重要。

本本主义无论哪一个是世纪都不会消亡,但会渐渐减少。反对本本主义的步伐不会间断所以

《反对本本主义》存在的必要性不会淡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进入现实参透本本。


相关内容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读后感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电传1101班 刘兆坤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读后感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课外我深入阅读了马克思的著名作品& ...
  •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读后感 国家与革命是一个永远讨论不完的话题,从先贤们的探讨和研究中,我们看 到了事物实际的发展规律和动态,而我们自己同样有着自己浅显的理解,国 家是一座集结政治.经济生活的大功率机器,囊括国家自身的大规模活动, 还 ...
  •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读后感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读后感 正当全党.全国和全军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认真学习.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时候,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十分及时,非常必要,这对把学习研究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将起到有力的促 ...
  • 上海的早晨读后感
    上海的早晨读后感(一) 周而复先生的成名小说<上海的早晨>,描写得是解放初期,我国对民族资本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事,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初社会主义改造的曲折过程.按周而复自己的话说,<上海的早晨>是反映工人阶级和资本阶 ...
  • 在边缘读后感
    在学习了近一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后,按照马克思老师的精心推荐,我阅读了由威尔·赫顿,安东尼·吉登斯撰写的<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读完这本书我深有感触,感想良多啊!<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这本书的内容 ...
  • [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读本]读后感
    <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读本>读后感 近几天读完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读本>一书,此书是为了配合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而特地编写的,此书理论联系实际, ...
  • [奋斗的足迹]读后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读<奋斗的足迹>有感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读完<奋斗的足迹>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九十年的风风雨雨,九十年的坎坷曲折,中国共产党像一面不倒的旗帜,又像一盏指路的明灯,屹立在崎岖 ...
  • 单向度的人译文及读后感
    单向度的人译文 第二章 政治领域的封闭 在工业文明最发达的地区形成的全民动员的社会,在生产联合方面,具有福利国家和战时国家的特征.与先前的社会相比,这确实是一个"新的社会".传统的污点正被清除或孤立,各种导致分裂的因素正 ...
  • 20**年大型纪录片[强军]观后感 心得体会
    2017大型纪录片<强军>观后感 2017大型纪录片<强军>观后感01 .......................... 2 2017大型纪录片<强军>观后感02 .................. ...
  •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
    <我的叔叔于>勒读感 后马克思恩.斯曾说格过":资阶级撕下了产在罩家关系庭上温的脉情的脉纱,把这面关系变种成了纯粹金钱关系.它的使人人之间除了和裸裸的赤利关害,系除冷了无酷的现金情易,交再也就没别有联的了系. &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