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蒙古族历史人物 - 范文中心

清代蒙古族历史人物

09/02

来源:部落可汗

噶尔丹(1644-1697) 准噶尔汗国创建人。巴图尔洪台吉第六子。早年赴藏,为达赖喇嘛弟子,授予'忽图克图'尊号。1671年,继任准噶尔部汗。1676年,建立准噶尔汗国。1677年,统一卫拉特诸部。1679年七月率兵三万征服吐鲁番、哈密,其势力伸展到甘州(今张掖)一带。1680年,率兵十二万占领察哈台后裔统治下的天山南路(南疆)。其政治中心在伊犁河谷。他重视农业和手工业。不仅鼓励蒙古人从事农业和手工业,而且还招徕畏兀儿等族种植农作物和从事手工业。下令霍屯人(当时对畏兀儿人的称谓)可设立自己的法庭,禁止南疆的奴隶买卖。他与清朝和俄国有频繁的使臣来往。1688年,他以喀尔喀诸部不尊敬达赖喇嘛使者为由率师三万进攻喀尔喀。1690年六月进入漠南,清军大败噶尔丹于乌兰布通(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南),使其逃回科布多。1696年,二次进兵喀尔喀,在昭莫多(今乌兰巴托南)溃败。次年五月病故。

衮布扎布(约1680-1750) 内蒙古乌珠穆沁右旗人,孛儿只斤氏。1692年,赐其父'辅国公'爵,并'令子衮布扎布袭,后停袭'。雍正时,任北京藏文学堂总指教官。精通蒙、满、汉、藏语。1740-1749年,与毕力衮达赖等人将藏文《丹珠尔》译成蒙古文。著有《阿必忠乃辞典》(《丹珠尔名词术语解释辞典》)、《中国佛教传播史》(藏文)、《易学藏文》、《恒河之流》(蒙古编年史)、《药方》等。

阿睦尔撒纳(1722-1757) 蒙古和硕特部人。辉特部台吉。 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内部争位,阿睦尔撒纳拥立达瓦齐为汗,旋据塔尔巴纳哈台与之对抗。 1754年,阿睦尔撒纳取道科布多投靠清朝,被册封为亲王。次年任定边副将军,和清军攻达瓦齐。打败达瓦齐后,阿要求清廷封他为卫拉特四部总台吉,但未如愿,于是他又率兵反清。 1757年遭清朝大军进剿,全军覆没,只身逃往沙俄。未久病死。

渥巴锡汗(1742-1778) 土尔扈特汗。1761年一月,袭父职为本部汗。1768-1769年,奉俄国政府之命,率领二万士兵赴高加索参加俄国与土耳其的战争。在他统治时期,俄国政府采取限制卡尔梅克汗的权力的措施。汗属下的札尔忽赤(断事官)、宰相都由俄国政府任命,汗不能单独决定军政大事、不能断案。1755年,清朝征服准噶尔后,车凌太师率领一万户卫拉特逃至伏尔加河。车凌太师劝他'东归收复被占领的土地'。于是他召集僧俗首领协商,决定东归。1770年一月,带领三万三千户十六万余人从伏尔加河东岸出发,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历尽艰辛,于1771年春来到伊犁附近的塔麻干地方。中途遭到俄军的追击、哈萨克的抢夺,又有传染病流行,人畜损失三分之一。他与诸那颜商议,不能武力夺取准噶尔,只能做大清皇帝的属民。同年秋,赴热河承德觐见乾隆皇帝。乾隆皇帝赐给他'绰力克图汗'号,将东归的土尔扈特人安置在阿尔泰、天山南路,设乌讷恩苏珠克图盟。该盟分东、西、南、北路,各设盟长。渥巴锡保留汗号,授札萨克,领南路,汗号及盟长职务世袭。游牧地在珠勒都斯河流域。

明安图(?-1765) 数学家、天文学家。字静庵,蒙古正白旗人。曾任钦天监监正。他从乾隆初年起,历三十余年的钻研,论证了用解析法求圆周率的公式,并发明另外六个公式,总称'割圆十三术'。著《割圆密率捷法》,书未成而死。后由他的季子明新(字景臻)和学生陈际新、张肱续成,共四卷。

绰尔济 清初名医。墨尔根氏。后金天命中,归附。善医伤。他用拔镞、敷药等方法治疗伤口。医昏厥者则剖白骆驼,将其患者置腹中,遂清醒。医患臂屈不伸的患者,先以热镬熏蒸,然后斧椎其骨。揉之有声,即愈。 觉罗伊桑阿 清代著名蒙古医士。乾隆时期人。专长正骨。为上驷院培养医士,专门为宫廷执事人员医治跌打损伤。

裕谦(1793-1841)字鲁珊,号舒亭,原名裕泰;孛儿只斤氏,蒙古镶黄旗人,出身于官僚贵族家庭。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祖父、曾祖父及父亲均为清朝权贵。1817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1819年任礼部主事。1824年任礼部满州、蒙古员外郎。1826年5月,出任湖北荆州知府。1834年起任荆宜施道、江苏按察使。1839年改任江苏布政使,兼署江苏巡抚。裕谦在任职期间,执法严明,刚正不阿,平反冤狱,不避权贵,惩办贪官污吏;又捐免田赋,兴修水利,救灾济贫,关心百姓疾苦。裕谦极力反对外国鸦片侵入,严禁鸦片贸易。认真执行禁烟政策。1840年5月鸦片战争爆发。7月,他代署两江总督,掌理江苏、江西、安徽三省监、溜、河三大政务,文武大权及海防、江苏等军务亦为他节制。1841年初,英帝国侵略扩大到东商沿海,原任江、浙海军务的钦兹大臣伊里布却放弃抵抗,被清廷撤职。裕谦接替伊里布为钦差大臣。向皇帝上折,乘英军大号兵船在广东与官兵相持,定海防守尚驰时,采取出其不意地收复定海的紧急措施。清廷收复定海后,起用裕谦主持浙江军务。他从上海驰抵镇海军营后,会同定海之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查阅海防,加强浙江沿海特别是定海和镇海的防御力量。经裕谦的整顿,定海驻军防务力量得以加强。在镇海、江苏海口方面,均做了周密的部署。1841年8月,英国侵略军以3万兵力分乘29艘军舰入侵定海。定海三总兵率兵5000余人,同英国侵略军浴血奋战6昼夜,痛歼英军1000多名。后因寡不敌众,三总兵英勇牺牲,定海再度失陷。1841年10月2日,当英国侵略军驶进蚊门、逼近镇海时,裕谦命提督余步云坚守招宝山,又派总兵谢朝思守金鸡岭。他亲自登招宝山上之威远城,在前沿阵地督战。10月10日,英国侵略军舰队兵分两路,同时进犯金鸡岭和招宝山。裕谦亲临战火纷飞的前线指挥。正当全军英勇抗敌之时,不顾国家安危贪生怕死的余步云,'不令开炮,'并放弃炮台而逃之天天。在此危急形势下,裕谦一面命令守军开炮,奋勇攻击;一面命令总兵谢朝恩,集中兵力合击。经过多次战斗,击毙许多敌人,后终因众寡悬殊,腹背受敌,且招宝山火药自焚,英国侵略军络绎登城,金鸡、招宝两山沦陷。昱日,英军到处杀人放火,两山守兵都逃散,裕谦深知败局已不可挽回,便命令副将丰申泰保护钦差关防各印,逃出镇海,送至浙江省巡抚衙署。而他自己则怀着极大的义愤,迈着沉重的步伐,自招宝山走下威远城,毅然昂首奔向学宫前,向西北叩头,然后,跳下沉泮池殉节,年仅48岁。抗英将领裕谦生前还著有《勉益斋续存稿》、《裕靖节公遗书》等。

僧格林沁(?-1865) 清朝将领。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孛儿只斤氏。1825年袭郡王,1855年封为亲王。1853年受为参赞大臣,1857年任钦差大臣。1859年指挥大沽口海战,大败英法联军。第三次大沽口战斗失败。大沽口、天津失陷,他统率骑兵七千、步兵万余名,退至通州防守。僧部在通州附近的八里桥殊死抗击英、法联军,惨败,被革职。1861年后奉命'剿捻',在山东、河南、安徽镇压捻军。1865年5月,在山东曹州(今菏泽)高楼寨附近的吴家店被农民武装击毙。满蒙八旗兵从此丧失了战斗力。

尹湛纳希(1837-1892) 蒙古近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原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省北票县)人。孛儿只斤氏。著有《青史演义》、《泣红亭》、《一层楼》等巨著。

汪国钧(1853-1921) 字翔斋,蒙古名卜彦毕勒格图。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人。自幼受家塾教育,通蒙、满、汉文。历任旗府笔帖式,崇正学堂和毓正女子学堂教师,管旗章京。1918年应聘至大连日本满铁图书馆。译著有汉译蒙文《蒙古源流》、全面记述本旗近代史事的《蒙古纪闻》及《蒙文文法启悟》、《喀喇沁源流要略便蒙》(蒙译)、《南海普陀山志》(蒙译)、《新译成语摘抄词林》等。

陶克陶(1864-1922) 抗垦起义领袖。内蒙古郭尔罗斯前旗(今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人,孛儿只斤氏,台吉出身。1905年,郭尔罗斯前旗王爷大量放垦旗地。他代表蒙古民众,到王爷府请求停止开放旗地。无果。次年9月,组织三十二人,宣誓起义。他们很快与绰克达赉领导的武装起义军等几支起义军会合,组成一支强大的反垦武装,活动于洮南、靖安一带。徐世昌派奉天前路统领张作霖分兵四路,'分路进剿'。他在清军进剿下,转战东蒙古各地。最后以索伦山(内蒙古科右前旗境内)为基地,抗击清军。1909年8月,徐世昌与蒙旗王府'协同堵击',采取'严禁蒙人通风接济'措施,使他无处立足。1910年4月,经外蒙古车臣汗部逃入俄境。1911年12月,外蒙古独立后,由俄国回到库伦(今乌兰巴托市)。

[ 资料来源: 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2001年发行版]


相关内容

  • 清代鄂温克族对外交换的发展及其影响
    作者:麻秀荣那晓波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9年04期 清初南迁编旗之前,即在黑龙江以北地区居住生活时期,鄂温克族的社会经济一直是以渔猎为主的自然经济.至迟在明末清初之际,鄂温克族社会即已结束了原始.单一的渔猎经济结构,畜牧业和宅旁园地农业 ...
  • 如何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他们总称为中华民族.据2000年11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总人口为126583万(不包括台港澳同胞),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594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91.5 ...
  • [历史纵横]哪个朝代对当今中国疆域的贡献最大?
    中国从最初的中原之地发展到如今960万的庞然大物,是近千年的对周边荒地的开发与对其他落后人民的教化所得来的,下面就盘点一下统一时期各个朝代为当今中国的版图贡献了哪一部分(*代表后来脱离中国的地区): 秦朝 辽宁省(辽东半岛):战国时期燕昭王 ...
  • 柯尔克孜族简介
    柯尔克孜族简介 15世纪30-40年代,柯尔克孜人受瓦剌首领也先的追击,一部分人逃到了天山地区,受东察台汗国管辖. 清代称柯尔克孜族为"布鲁特",公园1759年清军平定新疆大小合卓的叛乱的过程中,柯尔克孜族一个部落首领阿 ...
  • 清代阿拉善和硕特旗相关边界规定
    20 0 9年 5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学社会科 学版 ) 哲 Ma ., 0 9 y 20 第3 8卷 第 3期 Junl f ne no aN r a nvr t ( hl oh ora nr oI Mo gl om l i sy ...
  • 民族学博士论文选题
    民族学 序号 中文题名 1 社会文化变迁中的西部民族关系 2 清代蒙古与西藏格鲁派关系研究 3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中的质子研究 4 宗教与西部少数民族现代化 5 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中的几个突出问题研究 6 新疆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7 ...
  • 甘肃省主要少数民族简介
    甘肃主要少数民族包括回.藏.东乡.保安.裕固.土.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 回族 甘肃自古就是回族的聚居地之一,回族也是甘肃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甘肃回族人口仅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甘肃回族人口已 ...
  • 元明清文学
    六.元明清文学 1﹑元代文学(1234 -1368) 元朝统一中国后疆域比汉.唐时代更为广阔,这种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为元代文学的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但另一方面元代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非常突出,蒙 ...
  • 中华文化的基本脉络
    原文地址:中华文化的基本脉络 作者:唐加文双博士 我们一般说中华文化五千年,其实它真的跨入成熟文明的门槛,是离现在4200年.现在是公元21世纪,那个是公元前21世纪,等于对折一下,一张纸对折一下,我们公元后21世纪,那是公元前21世纪,中 ...
  • 承德避暑山庄历史
    承德避暑山庄历史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中国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历时89年.避暑山庄占地564万平方米,环绕山庄婉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