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三上[怎样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 范文中心

青岛版科学三上[怎样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04/02

4、怎样认识物体

教材分析:

本课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身边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使其意识到观察事物离不开感官,用感官观察、认识物体是进行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因此他们对物体的认识有一定的经验。 本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的。 教学目的:

1、能力目标:能从身边常见的物体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用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初步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

2、情感目标:通过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由各种延伸感官的仪器意识科学技术可以改进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3、知识目标:会通过物体的特征辨认物体;认识各种感官的作用。

重点、难点:

能从身边常见的物体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用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初步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

会通过物体的特征辨认物体;认识各种感官的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烧杯、玻璃棒、酒精各种球类等

学生准备:杯子、筷子、橡皮、石块、橡皮泥、各种各样的球、水果、盐、醋、牛奶、各种饮料等。

教法学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同学们爱做游戏吗?下面让我们做一个小游戏。

2、小游戏:找一位学生蒙住眼睛摸事先准备好的物品,说出名称。

3、教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摸到的)生活中我们还通过什么方式认识物体?(生答)

4、教师小结: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认识物体。(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做游戏是学生所爱的,所以我就采用了游戏来导入新课,通过摸让学生初步了解认识物体的一种方法。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认识辨认物体的方法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在课前收集了很多各种各样形状的物体,今天,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好吗?在玩之前,谁愿意选一个你最喜欢的物体来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是什么?它的形状是怎么样的?你是怎样认识它的?

2、学生介绍 :各种球的大小、颜色、花纹等到特点;各种水果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等特点;常用的文具的特点等。

3、教师总结:同学们真棒!一下子了解了物体的这么多特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自主来观察物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表达能力,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三、深入探究辨认物体的方法

1、教师谈话:刚才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物体,都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形状。那么你们是通过什么来认识物体的?

2、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汇报:学生可能会说用眼看,用鼻闻,用舌尝,用手摸。(板书:一看、二闻、三尝、四摸)

4、练习:下面时间让我们看一看这些用什么感觉器官来辨认?(课件出示)

我们可以用什么感官观察下列物体特征?用线连起来。

香蕉的味道 物体的温度 酒精的气味 衣服的颜色 物体的大小 物体的轻重

5、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眼睛、耳朵、鼻子、舌头都是人的感觉器官。人的感觉器官能帮助人们分辨出物体的不同特征,如颜色、大小、气味、冷热等。而眼睛则是从周围的世界中获得的信息最多。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通过看、闻、尝、摸等过程,让学生学会辩认物体;学生通过通过实践,学习兴趣浓厚。从而达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境地。

]

四、比较不同和相同

1、教师谈话:通过以上的探究,我们知道了用感官来辩认物体的一些方法。接下来,就让我们用我们的感官来辩认物体,比较它们的不同与相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水、糖水、盐水、白醋等四种液体,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来讨论并辨认这四种液体。记录员要做好记录。

2、学生讨论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汇报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同学们真棒!已经学会了按照“一看、二闻、三尝”的顺序对物体进行观察 。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对上一环节知识的延伸,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自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五、课外拓展

我们已经学习了认识物体的方法,而医生用听诊器助诊(听觉的延伸);科学家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视觉的延伸——观察微小的物体);天文学家用哈勃天文望远镜观察星空(视觉的延伸——观察遥远的物体)。这些仪器是感觉器官的延伸,它们能更好地改进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搜集有关的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到时我们全班开一个交流、展示会。

[设计意图:此环节提到的听诊器、显微镜、天文望远镜是生活中不常见的仪器,学生比较感兴趣,而这些仪器又是感官器官的延伸,这样使学生的学习由课上延伸到了课下。]

板书设计:

4.怎样认识物体

一看 二闻 三尝 四摸

教学反思:

一、运用游戏导课。通过游戏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让学生初步了解认识物体的一种方法摸。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中多处安排了实践活动,如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等游戏的形式,学生兴趣浓厚,在游戏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做到了玩中学。


相关内容

  • 教科版科学三上[我看到了什么]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教案序号]第一个 [课 题]1.我看到了什么 [制作日期]2013-8-28 [授课日期]2011-8-29 [教 法]观察.讨论 [学 法]观察.讨论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树是活的植物, ...
  • 市统计局20**年工作打算
    市统计局2012年工作打算 2012年, 全市统计工作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全省统计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各项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 ...
  • 苏教版三上科学教学计划及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由<我们都是科学家>.<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们是什么做的>.和<提出问题>五 ...
  •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哪杯水更热]教学设计
    <哪杯水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 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 2.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通过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意识到人 们在不断地运用已有的科技知 ...
  • 苏教版数学三上[认识周长]教学设计1
    认识周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2.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 ...
  • 三上补充习题答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补充习题答案 1. 让我们荡起双桨 一. 双桨 宝塔 安排 愉快 四周 绿树红墙 环绕 二. 1. 悄悄 凉爽 轻轻 三. 1.波浪,白塔,飘荡 凉爽的风 白色的宝塔,葱绿的树,红色的墙,蓝色的水 2.唱歌,跳舞等. ...
  • 青岛市初级中学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质量检测
    ________________号试 考线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名 姓 封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级 班 _密________________校学2007年青岛市 ...
  • 47 人机与环境工程学科博士培养方案
    47. 人机与环境工程学科博士培养方案 一.研究方向及主要内容简介 二.学分及课程学习要求 2.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序 号: 课程编号:187001 任课教师:商澎.骞爱荣.黄庆生 课程名称:空间生物学 英文译名:Space Biolog ...
  • 三上3[小露珠]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 <小露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练习用钢笔写好"俊.珍"等字. 3. 抓住"越来越„„越来越„„" ...
  • 水已不再是地球的专利,太阳系有哪些星球有水?
    茫茫宇宙水漫漫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地球也许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巨大水量的星体.在它5.1亿平方千米的表面积里,海洋覆盖了其中的71%,占据了3.6亿平方千米,而陆地面积只占了29%. 不过在最近几十年里,科学家结合多项研究结果证明,水的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