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闽理学集大成者罗从彦 - 范文中心

宋闽理学集大成者罗从彦

07/20

宋闽理学集大成者罗从彦

姓名:罗荣根

学号:[1**********]

班级:10动画3班

海峡动漫学院

指导老师:王晓暖

在福建曾广为流传一幅姓氏楹联:“理学名高,延平儒士;文藻日

丽,湘水琳琅。”这上联说得就是宋代理学大师罗从彦。

罗从彦,字仲素,学者称豫章先生。职业:理学家。宋熙宁五年(1072-1135

年) 籍贯:福建南剑州属今福建沙县人)。少年时,从同邑吴仪学习,长大后

笃志求道,闻杨时得河南二程(程颢、程颐)之学,便在元符三年(1100年)徒步到将乐,拜杨时为师。见面后三日,即“惊汗浃背”,大为感慨地说:不来将乐,

“几虚过一生矣!”而杨时对罗从彦笃志求道也很赞赏,经过观察后认为:“惟从

彦可与言道。”故在众多弟子中,独亲罗从彦。一天,讲授《易经》至“乾九四

爻”时,杨时告诉罗从彦,从前,伊川(即程颐)对此讲解甚善。罗从彦便变卖田

产,径赴河南洛阳,向程颐求教。回来后,在政和元年至七年(1111~1117年),

又先后3次,分别到南京(今河南商丘)、浙江萧山和毗陵(今江苏常州)随杨时学

习,“尽裹其书以归”。前后师事杨时20余年,“尽得不传之秘”。

为深入研究、传播理学,自重和元年(1118年)起,罗从彦筑室山中,绝意

仕进,“终日端坐,以体验天地万物之理”;一面开馆授徒,一面辛勤著述。一时,从游者甚众,新安的朱松、延平的李侗、沙县的邓迪等都是罗从彦的高徒。罗从

彦以传道继统自任,认为“五经”(即《诗》、《书》、《礼》、《乐》、《易》)是孔子

所删定的,“三王之道,尽于此矣”,故要学者“先明五经,然后学《春秋》”,因

为“五经论其理,《春秋》见之行事。《春秋》,圣人之用也。”他的许多言论“醇

正”,体现儒家正统思想,而且具有辩证思想。如在论述“治道”时指出:“朝廷

立法不可不严,有司行法不可不恕;不严则不足以禁天下之恶,不恕则不足以通

天下之情。”“祖宗法度不可废,德泽不可恃;废法度则变乱之事起,恃德泽则骄佚之心生。”“君子在朝则天下必治。盖君子进,则常有乱世之言,使人主多忧而

善心生,故天下所以必治。小人在朝,天下必乱,盖小人进,则常有治世之言,

使人主多乐而怠心生,故天下所以必乱。”罗从彦论述“士行”也很富哲理:“士

之立朝,要以正直忠厚为本。正直则朝廷无过失,忠厚则天下无嗟怨,二者不可

偏也。一于正直而不忠厚,则渐入于刻;一于忠厚而不正直,则流于懦。”“自吾交仲素,日闻所不闻。其奥学清节,真南州冠冕也!”

绍兴二年(1132年),罗从彦以特奏名授广东惠州博罗县主簿。时惠州州学

新成,便奉命率诸生行释菜礼,“有洙泗龂龂气象”。绍兴五年(1135年),自广

东返闽,行至汀州武平病卒。淳佑七年(1247年),朝廷从闽刑宪杨栋之请,赐

谥文质;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从闽学臣熊尚文之请,从祀孔子庙庭,称

先儒罗子。明洪武年间,仲素公与文天祥、朱熹、诸葛亮、颜真卿等同祀孔

年,仲素公得赐御书“奥学清节”祠额。

“上承龟山

,在福建理学发展史上是一位承先启后的重要人

物作为闽学发展中的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长期以来,他的言行“多湮没而

无闻”(《宋元学案.豫章学案》黄宗羲语)。为了弄清闽学的性质和发展过

程,不能不重视罗从彦思想的研究。这里,先谈谈罗从彦在闽学中的地位。。

一生著述颇丰,有《诗解》、《春秋指归》、《语孟师论》、《中庸论》、《台衡录》、

《二程语录》、《龟山语录》、《遵尧录》、《议论要语》、《诗文集》等,大部分已散

佚,今有后人所辑《罗豫章先生集》行世。

闽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二个阶段,首先是由杨时、罗从彦、李侗到朱

熹的早期闽学阶段。其次是朱熹及其门人的闽学发展阶段,即闽学的成熟、

分化阶段。关于这一点,明代学者欧阳佑曾说“自龟山载道而归也,程师

即喜之曰"吾道南矣。"然成继承匪人,抑何以演其源而扬其波耶?幸有豫

章罗先生,受业龟山之门,独得不传之秘。故自有先生之学,一传而为李

延平,再传而为朱晦庵,由是海滨邹鲁,于斯盛哉!(《重刊罗先生文集序》),

不难看出,罗从彦是闽学发展第一阶段的关键人物。他在杨时一千余名学

生中“独得不传之秘”。黄宗羲也说,罗从彦在杨时的学生中“最无气焰,而

传道卒赖之”(《宋元学案.豫章学案》按语)“最无气焰”的人成了闽学的

奠基人之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比较自觉地反映和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从而使闽学更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罗从彦的主要活动年代在北宋末期和南

宋初期。他经历了靖康之难和宋廷南迁的历史巨变。这是一个需要进行历

史性反思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重新建立国家意识形态的时代。罗从彦比

杨时门下千余名学生高明之处,在于他比较明确地认识了当时的时代特点。

史书记载,罗从彦“严毅清苦,笃志求道”(《宋史》本传)。这是当时的社会

历史条件锤炼出来的特殊性格。是进行历史反思的需要,也是重新建立国

家意识形态的需要。也就是说他是为回答时代提出的迫切问题而求学问道。

作用

那么,罗从彦在闽学发展过程起得了哪些作用呢?

(1)他从当时社会现实的需要出发去理解、接受和消化洛学,就是说,

他把闽学建立在时代需要的基础上。他着重发挥二程提倡的“圣人之道”,

建立了早期闽学中以抨击封建政治弊端和维护封建纲常名教为主要内容的

政治理论体系。他和杨时、李侗都没有放松对王安石变法的批评和对微、

钦两朝的击。正因为这样,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早期闽学具有较强的批

判精神。

(2)在道德观方面,他接受了洛学重道理教化的观点,但是,他针对

当时政治腐败的严重状况,着重强调在上位者进行道德修养和严格要求自

己的必要性。他和早期闽学的其他代表人物一样,坚决反对民族压迫,积极

主张抗金。他为适应民族斗争的需要,大力提倡名节忠义和廉耻等道德风

尚,表现了早期闽学较强的民族精神。

(3)他在修养论上强调“以主静为宗”。这种修养论由杨时首倡,罗

从彦又传授给李侗,李侗“教人大抵令于静中体认大本未发时气象分明,

即处事应物自然中节。此乃龟山门下相传诣诀”(《李延平集》卷三)“以

主静为宗”的修养论经过罗从彦的发挥和传授,构成了早期闽学追求“静

养”境界的特征。

封建社会是以阶级对抗为基础的社会,这种社会环境不仅深刻地影响

思想家的性格,也深刻地影响到某种学说的命运。罗从彦所谓“圣人之道”

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中并行不通。到头来,他也不得不感慨系之“颠倒一生

浑是梦,寻思百计不如闲。”这个早年不惜变卖田产,裹粮步行千里“笃

志求道”的、燃烧着火一般热情的志士,到晚年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筑室罗浮山中,绝意仕进,终日端坐。”封建社会本身存在的那种激烈

对抗的矛盾既会铸造出“严毅清苦,笃志求道”的早年的那种罗从彦,又

会铸造出潦倒失意、终日静坐、与民众隔绝、冷漠得可怕的晚年的罗从彦,

罗从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他的思想和性格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矛盾的产

物。这也多少反映出闽学的二重性:闽学中有一些适应时代需要、能够帮

助人们进行历史反思的内容,也有一些对民众冷漠、与民众隔绝的内容。

我们可以而且应该从罗从彦思想和性格的二重性以及闽学的二重性中去估

价罗从彦在闽学发展中的地位。

总的来说:罗从彦是福建理学发展史上是一位承先启后的重要人物。 身为福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更有责任与义务去继承与发扬我们的优秀文

化。


相关内容

  • 知识问答题库
    知识问答题库: 1.著名学者黄摩崖先生将哪个朝代比作中华文明的头颅?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出自于哪本书? 3.谁被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4." ...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学派代表人物及 ...
  • 科学史纲要复习
    第一章 科学的前史 科学的萌芽 第一章 科学的前史 第一节 巫术.神话和原始宗教 第二节 第一节 巫术.神话和原始宗教 有史记载的各民族的先民都曾经历过神话自然观的认识自然的阶段. 神话自然观: 自然观:是对自然界存在的形态.运动形式.发展 ...
  • 历史人物简介及评价
    周武帝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字祢罗突,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北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母文宣皇后叱奴氏(叱奴太后)[1],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公元560年-578年 ...
  • 高中历史高考重要时间与重大事件对应(历史)
    高二小高考重要时间与重大事件对应 中国史部分 1.春秋末期:铁犁牛耕的出现 2.战国:商鞅变法中首次提出"重农抑商"政策 3.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4.西汉:西汉中期董仲舒 ...
  • 微信学习的发展趋势
    1.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媒体之一,相信未来基于微信的微学习,应该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市场. 2.首先是讲讲微信的媒体属性 1)微信的"微"这一块确实做得非常好,非常适合碎片时间.成年人主要时间是工作,照顾家庭,真正 ...
  • 高三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一.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主流思想的奠基时期 (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孔子与儒家 (孔子儒家思想主要内容:仁:德政:礼.教育思想重点在有教无类和 ...
  • 道德需要的含义及其二重性
    作者:彭柏林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0年10期 一 个人生活的最基本的需要是不饥不寒,但更要有超乎生物要求之上的精神需求.道德需要就是这种需求之一.道德需要以及满足这种需要的活动要充分地显示个体的尊严,否则个体的人便是一具无思想 ...
  • 诗经的文学阐释--从先秦到清代
    第27卷第4期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H ube iN or m a lU n i versity (Ph ilosophy and Soc i a l Sc i ence) V o. l 27N o . ...
  • 校园代理策划书
    公 司 项 目 案 唯有真诚合作,才能共赢天下! 一. 运韬信息报: 收费标准:全版800元/期,半版400元/期,小格子12元/期(学生6元/期) 代理提成:20% 二. 驾校报名: 非保过班 天职驾校 3400元. 提成200 天安驾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