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永川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 - 范文中心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讲解

02/13

重庆市永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C .政治上提高了商人的地位 D.采取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

6.雍正帝曾说:“农为天下之本分,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这说明当时( )

A .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B.商人在社会各阶层中地位极高 C .工商业的发展威胁到了封建统治 D.农民的经济状况已经得到改善

7.蓝鼎元在《论南洋事宜》中说:”(清)南洋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罔用„„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耕织图》(图1)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该图为康熙令人重新绘制的作品。由此可知( )

A .南宋时我国农业耕作技术已经很先进 B .清代时我国农业技术已有突破性进展 C .清朝农业耕作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D .至清代铁犁牛耕仍是我国主要耕作方式

2.为抑制土地兼并,北魏至隋唐,推行了均田制。唐时均田令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

制下( ) 图1 A .农民已无需向国家服徭役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 .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D.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3.“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 .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B.政府的大力推广 C .穿衣习惯发生改变 D.商品经济的发展

4.《孟子》曾记载:“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材料所描绘的是何种经营形态的手工业( )

A .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私营手工业

5.《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西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由此可见西汉初期( )

A .我国的对外贸易十分发达 B.国家统一促进商业的发展

使沿海居民,富者贫,驱工商为游手。”据此可判断,海禁政策( ) A .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造成了慵懒的社会风气 C .阻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民间贸易的进行

8.16世纪以前最重要的商品是由东方运往西方的香料和朝相反的方向运送的金银。但是在这之后的新的海外产品开始逐渐成为欧洲的主要消费品,其商业价值也在不断的增长,包括新的饮料、新的染料、新的香料、新的食物。材料主要说明了( )

A .地理大发现使殖民者财富猛增 B.世界贸易的总量急剧增加 C .世界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 D.世界贸易中商品种类增多

9.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纷纷加入殖民扩张的行列,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主要有( )

①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②造成了商路和贸易中心的变化 ③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④推动了世界联系的进一步加强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20世纪初,一位法国人乘坐轮船前往美国,据此可以判断( ) A .他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享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B .他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享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 .他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享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D .他处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享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11.斯皮尔伯格在《西方文明史》中说:“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到1900年时,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材料旨在表明( )

A .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运输的革新 B.交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 .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D.欧洲经济在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

12.19世纪四五十年代,由于丝、茶等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放弃农业生产转而种桑养茶。 表1为这一时期中国丝、茶出口概况简表。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资本主义性质的农业兴起 C .中国出口贸易占优势地位 D.农业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

13.图2是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分布图,该图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在此阶段怎样的发展状况( ) A .重工业大力发展,改变了轻重工业的比重

B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迎来短暂春天 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陷入了绝境

D .民族工业迅速发展,但工业布局和结构仍不平衡

14.据《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这种现象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是( ) A .外商企业的刺激 B.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图2 C .洋务企业的诱导 D.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15.1927年,蒋介石以荣氏企业认购国库券不力,下令封杀他们在无锡的产业。„„日本发动八一三事变后,荣氏企业备受重创,其企业不同程度遭受毁损、劫掠和强占。由此我们可知荣氏企业在其发展历程中遭受了哪些因素的阻碍( )

①国民政府的压榨 ②技术力量薄弱 ③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 ④战争的破坏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图3是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图3

A .其中文革期间国民经济持续下滑 B.经济运行的总特征是曲折中前进 C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已经走向成熟 D.国际国内环境已经得到全面改善

17.凭票供应生活必需品的票证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开始实行,至90年代初取消,市场上的商品开始日益增多,任意挑选。对这一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推动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B .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C .是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反映 D .反映了城乡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18.用农民的话来说,“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完成国家的,交足集体的,剩多剩少全都是自己的。”这种大包干的经济体制( )

A .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B.与社会主义制度不相适应 C .使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 D.与我国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

19.《南非国民报》对20世纪晚期我国的改革这样评价说:“历数中国数千年历史,中华文明发展最快的时期正是秦孝公、汉武帝、唐太宗等时期,他们都不是改朝换代的主要成果所致。我们有理由相信,邓小平风暴对毛泽东革命将是一次历史性超越。”引文反映出( )

A .改朝换代必然推动改革出现 B.改革更高效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C .中华文明因改革而成就辉煌 D.邓小平的领导才能冠绝古今中外

20. 从2013年提出战略构想,到2014年设立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签约,“一带一路”建设稳扎稳打,开始进入务实合作阶段。“一带一路”战略( )

①将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转型升级 ②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利用了古代丝绸之路文化名片的影响 ④是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一步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材料中“新阶段”是指( )

A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体制

C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2.辛亥革命期间“剪辨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革命后“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

A .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生活的变迁 B.西方文化取代传统文化成主流 C .政治革命推动社会生活的变迁 D.科技进步改变人们迂腐的观念

23.20世纪30年代,某报刊评论道:“上海近日以乘汽车为豪。每至礼拜日,必有许多少男少女同乘一车,疾驰于南京路、静安寺路、福州路。”这说明当时( )

A .传统观念已经被打破 B.新式交通工具受到人们追捧 C .上海的交通便利发达 D.汽车已经成为主要交通工具

24.在1932年竞选总统的演说中,人们很难区分连任者胡佛与踢馆人罗斯福的相应说辞:保持美国的第一经济体的荣耀,恢复人们对自由制度的信心,国家应为贫困的人们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但最后,人们还是明智的选择了信任罗斯福,因为他( )

A .极力为经济大危机寻找出路 B.为维护美国的荣誉不懈努力 C .以工贷赈促使灾民深得实惠 D.抛弃无为理念政府积极救市

25.S.A. 罗素曾这样描述罗斯福新政:“国家通过控制生产规模来平衡供应总量,又通过刺激市场的胃口来推动消费。”上述做法产生的作用有( )

A .与田纳西水库的建成无关 B.否定了资本市场的合理化 C .导致工业生产的严重萎缩 D.加剧了在海外市场的争夺

第Ⅱ卷(综合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2小题,第26题26分,第27题24分,共50分。 26.(26分)鸦片战争以后,,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面临着“千古未有的变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各地城乡。时人指出:“中国丝、茶及其商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但价格却在下跌。”在某些地区,洋纱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外国商品大肆在中国倾销,一方面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又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限空间。某些地方形成商品市场,农作物商品化趋势加快。

——张岂之《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起步》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他们开始谋求与其经济地位相符的政治权利。他们践行启蒙思想的主张,提出激越的政治口号,“兴民权”、“倡宪政”,就这样,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 重温历史》

材料三 历史老照片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照片1晚清时期的中国夫妇 照片2民国时期的集体照

照片3晚期时期上海衙门的官民 照片4民国时期的宋庆龄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

(2) 依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在中国社会转型上的作用。并依据材料说明这种作用产生的原因

有哪些?(8分)

(3) 比较四幅照片,提取两项相关社会生活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12

分)

27.(24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社会主义学者野田征二在评价洋务运动时说:“她没有找到适合当时需要的救国道路,既看不到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动力,仅从皮毛上去模仿西方,又无法对顽固势力勇敢说不。更忽视广大人民,甚至仇视农民起义。今天看来,洋务运动的结果不是由日中战争决定的。”

——《日中改革之关系》

材料二 比较研究著名学者契瓦莲可娃发现,罗斯福借鉴了苏联模式中的国家指挥棒,让国家充当生产和销售的裁判者。故在大危机背景下,罗斯福新政短期奏效,光芒四射。当然,罗斯福保守了自由国家的政治,经济底线,所以即使反对之声浪如潮涌,美国仍能顺利抵达平安幸福港。

——《罗斯福航线》

材料三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方向不能动摇;其次是十亿人口要吃饭,中国的事得看着办;再者,发展生产力即是硬道理。这些都符合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在会见中央党校骨干教师会上讲话

(1) 材料一揭示了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洋务运动的失败,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是什

么?(8分)

(2) 材料二说罗斯福新政是通过“国家指挥棒发挥作用的“。请结合史实予以说明。(8分)

(3) 就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方针而言,三则材料蕴含的共同主张是什么?请结合20世纪后期,中

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史实予以说明。(8分)

参考答案 Ⅰ选择题

1——5 D C A C B 6——10 A A D B B 11——15 C D D C D 16——20 B A C B A 21——25 C C B D D

Ⅱ综合题

26(26分)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出现了近代商品市场;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孕育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走向经济的近代化)。(6分)

(2)促进了中国政治体制上的转型,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起点(2分)

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加之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要求建立近代资本主义制度(6分)

(3)服装的变化:晚清男装为长袍,民国出现西装或中山装。 礼仪的变化:晚清时期为跪拜礼,民国时期为握手礼。 发饰的变化:晚清时期为辫子,民国时期剪除辫子

„„(8分,符合材料史实,言之成理即可,答对任意两种变化即可得满分)

原因:西方文化的影响;辛亥革命的影响;近代教育的发展(4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27(24分)

(1)只学技术不学制度;顽固派势力强大;缺乏群众基础;(6分) 要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才能挽救中华民族的危机(2分,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2)政府整顿财政金融体系,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在社会福利方面,政府加强救济,推行以工代赈等政策(8分,符合史实,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国家经济的发展要符合本国国情,符合生产力水平(2分) 基于我国任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在20世纪后期,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城市也推行了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6分)


相关内容

  • 山西省榆社中学20**年-20**年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共50分) 一.现代文阅读(4分 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 丝绸之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派遣张骞 ...
  • 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2(附答案)
    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卷 (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力是物体对________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________的时候,总保持_____或______ ...
  • 海南省文昌中学20**年-20**年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语文科段考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80分) 一.文言文阅读(4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
  • 北师大初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5)
    北师大初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2y-7x=0,则x∶y等于( ) A.2∶7 B. 4∶7 C. 7∶2 D. 7∶4 2.下列多项式能因式分解的是( ) A.x2-y B.x2+1 C.x2+xy ...
  •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初二7班 张静茜 本学期以来,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管理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一定的成果.现对期中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一.成绩分析 1.班级综合成绩: 全班34人,其中3人借读.班级总体来看比较平衡,每科成绩 ...
  • 高一数学必修1,4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高一数学试题期末综合复习(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a >0, m .n 为有理数,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a m ÷a n =a B . ...
  • 初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
    2008-200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初二语文试卷 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默写.(8分) (1)今我来思, . (2) ,杨花漫漫搅天飞. (3) ,受中赏. (4)身向榆关那畔行, . (5)<长歌行>中 ...
  • 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三亚市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 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20,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20分)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5分) ①矗立 ②恣情 ...
  • 甘肃省兰州一中20**年-20**年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1]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甘肃省兰州一中2012-2013-1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政治 说明: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 卷(选择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