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葛洲坝 小浪底 工程简介 - 范文中心

三峡 葛洲坝 小浪底 工程简介

12/12

2006年5月,全长2309米的三峡大坝全线建成,全线浇筑达到设计高程

185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

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外,其1820万千瓦

的装机容量和847亿千瓦时的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三峡大坝荣获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世界纪录。

1994年12月14日,当今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工程正式动工,

它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水利枢纽工程38

公里。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

为954.6亿元人民币(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算),其中枢纽工程500.9

亿元;113万移民的安置费300.7亿元;输变电工程153亿元。工程施工总

工期自1993年到2009年共17年,分三期进行,到2009年工程全部完工。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

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

一遇的特大洪水。配有26台发电机的两个电站年均发电量849亿度。航运

能力将从现有的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同

时运输成本也将降低35%

为双线五级(葛洲坝为单级船闸),单线全长1607米,由低至高依次为1-5#

闸室,每个闸室长280米,宽34米,可通过万吨级船队,船只通过永久船

闸需2.5-3小时,主要供货运船队通航。闸室内水位的升降靠输水系统完

成。这个深槽开挖最大深度170米,总开挖量3685万立方米,为三峡工程

总开挖量的40%。混凝土浇注量357万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4.17万吨。

1999年底,永久船闸基础开挖工程全部完成。2000年开始闸门金属结构安

装,2002年6月闸门安装完毕,2003年7月永久船闸通航 2、水电

站大。三峡水电站将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时的水轮发电机组(其

中地下厂房装有6台水轮发电机组),外加两台5万千瓦时水轮发电机组,

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时,年发电量达1000亿度,将是世界最大水电站。

3、航运效益显著。三峡水库回水至西南重镇重庆市,它将改善航运里程660

公里,使重庆至宜昌航道通行的船队吨位由现在的3000吨级提高至万吨级,

年单向通航能力由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称三峡工程为世界上改善

航运条件最显著的第一枢纽工程当之无愧。 4、世界上工程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①、综合工程规模大。三峡水利枢纽主体(含导流)建筑物施工总工

程量包括:建筑物基础土石方开挖10283万立方米,混凝土基础2794万立

方米,土石方填筑3198万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25.65万吨,水电站机电

设备安装26台套、1820万千瓦。除土石方填筑量外,其它各项指标均属世

界第一。

②、单项建筑物大。⑴大坝:三峡水利枢纽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式,挡

水前沿总长2345米,最大坝高181米,坝体总混凝土量为1486万立方米,

其大坝总方量居世界第一。⑵水电站:三峡水电站为坝后式厂房。水电站

单机容量、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一。水电站送出工程包括2

回±500千伏直流输电,11回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送出工程规模居世

界第一。⑶双线五级梯级船闸:三峡工程梯级船闸是世界总水头最高(113

米)、级数量多(5级)的内河船闸,其单级闸室有效尺寸(长280米、宽

34米、坎上水深5米)及过船吨位(万吨级船队),属世界已建船闸最高

等级的内河船闸。船闸最大工作水头49.5米,最大充泄水量26万立方米,

边坡开挖最大高度170米,均属世界最高水平。⑷单线一级垂直升船机:

三峡水利枢纽升船机承船厢有效尺寸120×18×3.5米,总重11800吨,最

大提升高度113米,过船吨位3000吨,水位变幅上游30米,下游12米等

指标均超世界水平。三峡升船机属世界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③、金属结构居世界第一。三峡工程金属结构总量包括各类闸门386

扇,各种启闭机139台,引水压力钢管26条,总工程量26.65万吨。其综

合工程量为世界已建和在建工程之首。单项金属结构中,引水钢管的内径

12.4米,永久船闸人字工作门挡高度37.75米,门高39.75米,运转时最

大淹没水深17-35米,均属世界之最。

工程全部竣工后,水库面积达272.3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

方公里;总装机容量为156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51亿千瓦时;防洪标

准由目前的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

量。小浪底水库两岸分别为秦岭山系的崤山、韶山和邙山;中条山系、太

行山系的王屋山。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

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

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

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它处在承上启下控制

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控制黄河输沙量的100%。

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28日实现大河截流,1999

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总工期11年,坝址控

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

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工程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

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工程建成后,可使黄河下

游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威胁,可

滞拦泥沙78亿吨,相当于20年下游河床不淤积抬高,电站总装机180万

千瓦,年平均发电量51亿千瓦时。

小浪底工程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

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死库

容75.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51.0亿立方米。小浪底工程的开发目标是以

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等。

小浪底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建筑物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

小浪底工程拦河大坝采用斜心墙堆石坝,设计最大坝高154m,坝顶长度为

1667m,坝顶宽度15m,坝底最大宽度864m。坝体启、填筑量5l.85万m3、

基础混凝土防渗墙厚l.2m、深80m。其填筑量和混凝土防渗墙均为国内之

最。坝顶高程281m,水库正常蓄水位275m,库水面积272km2,总库容126.5

亿m3。总装机容量180万KW,年发电量51亿度。水库呈东西带状,长约

130km,上段较窄,下段较宽,平均宽度2km,属峡谷河道型水库。坝址处

多年平均流量1327立方米/s,输沙量16亿t,该坝建成后可控制全河流域

面积的92.3%。

泄洪建筑物包括10座进水塔、3条导流洞改造而成的孔板泄洪洞、

3条排沙洞、3条明流泄洪洞、1条溢洪道、1条灌溉洞和3个两级出水消

力塘。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所以均布置在左岸。其特点为水工

建筑物布置集中,形成蜂窝状断面,地质条件复杂,混凝土浇筑量占工程

总量的90%,施工中大规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设备。 水文水资源状况

黄河由西向东穿过库区,水流湍急,流程130km,其间有较多的支流、支沟、

毛沟汇入,较大支流计有18条,多数分布在库中区和库前区,如北岸的西阳河、

逢石河、亳清河、沇西河和南岸的畛河、青河、北涧河等河流。 黄河三门峡至

小浪底区间流域面积为5756平方公里,约占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流域面积的

14%。支流来水流量一般较少,且经常出现断流。汛期常有短时间暴雨洪水,一

般每年出现3~4次

移民安置

小浪底工程库区移民分三期进行。第一期为180米高程以下及受影响的4.6

万移民。从1995年开始到1997年6月底完成。第二期为180-265米高程区间

及受影响的12.6万移民,从1997年开始到2000年结束。第三期为265-275米

高程区间及受影响的1.7万移民,从2000年开始到2003年完成。一期移民于

1997年6月底按计划完成,为按期截流创造了条件。截流后以及1998年移民安

置进度有所拖后,1999年1月5日,水利部、河南省政府、山西省政府在北京

召开部省联席会议,布置移民安置工作,解决有关问题。6月30日,215m高程

以下移民按计划搬离库区,移民人数4.5万人,为下闸蓄水创造了条件。2001

年底前265米高程以下移民搬迁完毕,使得小浪底工程能够正常发挥拦洪效益。

葛洲坝水利枢纽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距上游的

三峡水电站38公里。它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

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1971年5月开工兴建,1972年12月停工,1974年10

月复工,1988年12月全部竣工。坝型为闸坝,最大坝高47米,总库容15.8亿

立方米。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其中二江水电站安装2台17万千瓦和5台

12.5万千瓦机组;大江水电站安装14台12.5万千瓦机组。年均发电量140亿

葛洲坝工程具有发电、改善航道等综合效益。电站装机容量271.5万kW,单独运行时保证出力76.8万kW,年发电量157亿kW〃h(三峡工程建成以后保证出力可提高到158万~194万kW,年发电量可提高到161亿

kW〃h)。电站以500kV和220kV输电线路并入华中电网,并通过500kV直流输电线路向距离1000km的上海输电120万kW。

库区回水110~180km,使川江航运条件得到改善。水库总库容15.8亿m3,由于受航运限制;近期无调洪削峰作用。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对三峡工程因调洪下泄不均匀流量起反调节作用,有反调节库容8500万m3。 建设地点 湖北 宜昌 所在河流 长 江 控制流域面积 1000000 km2 多

年平均流量 14300 m3/s 设计洪水流量 86000 m3/s 总库容 15.8 亿m3 装机容量 271.5 万kW 主坝坝型 混凝土闸坝 最大坝高 47 m 坝顶长度 2561 m 坝基岩石 砂岩 粉砂岩 砾岩 坝体工程量 580万m3(一期混凝土) 主要泄洪方式 泄水闸

通航标准

(三江航道)设计船队: 近期最大船队为“三驳一顶”,即一艘2000马力拖轮顶推三艘1500、1000吨船梭型船队,三峡枢纽建成后最大船队为“四驳一顶”,即一艘4000马力拖轮推四艘3000吨驳船的船队。

通航流量

三江正常通航航流量:45000m3/s; 三江近期最大通航流量:60000m3/s; 大江最大通航流量:200003/s;

通航水位

上游:▽66±0.5米 下游: 最高水位:▽61米 最高通航水位:▽54.5米 最低通航水位:▽39米

外形结构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约3公里处。长江出三峡峡谷后,水流由东急转向南,江面由390米突然扩宽到坝址处的2200米。由于泥沙沉积,在河面上形成葛洲坝、西坝两岛,把长江分为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为长江的主河道,二江和三江在枯水季节断流。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横跨大江、葛洲坝、二江、西坝和三江。

设施

坝轴线长2595.1 米,设计蓄水位高程66 米,坝顶高程70 米。大坝使上游水位抬升20 多米,控制流域面积100 万平方公里,总库客15.8 亿立方米。洪水季节回水110 多公里,到达巴东以上;枯水季节回水210 多公里,到达奉节县城,可将三峡暗礁险滩淹没,改善了川江航道。


相关内容

  • 用好水能资源,为人类提供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
    用好水能资源,为人类提供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张国宝 2004年10月27日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祝贺联合国社会经济事务部.世界银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 ...
  • 河流泥沙研究进展
    河流泥沙研究进展 班级 20101501 学号 2010150131 作者 刘力 摘要:泥沙研究主要是认识水流中的泥沙运动规律.河床演变规律, 进而解决水利工程中的泥沙问题.泥沙学科体系始建于20世纪, 侧重河流泥沙研究.河流泥沙运动力学基 ...
  • 八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第一章)
    八年级地理(上)复习提纲 三 5.滚滚长江 (1)概况: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2)长江流经了四大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 ...
  • 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第一节 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⑴半球位置:我国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 ⑵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490,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只有高山地区才有类似寒带的终年冰 ...
  •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简介
    为建设三峡.开发长江,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总公司)于1993年9月27日成立.中国三峡总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注册资本金39.36亿元.截至2008年上半年,总资产达到2005亿元.公司的战略定位是以大型 ...
  • 一诊专题二,地形,地貌,地质作用
    一诊专题(二)地形.地貌.地质作用等 重点必备知识 一.基础知识: 一.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1.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二看比例尺:比例尺大,则坡陡,比例尺小,则坡缓:三看等值距,等值距大则坡陡,小则 ...
  • 20**年测绘资质甲级测绘单位名单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公告 第1号 按照<关于开展测绘资质复审换证工作的通知>(测办[2009]46号)要求,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自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组织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测绘资质复审换证工作,其中有576家甲级测绘单位参加 ...
  • 李先念与长江三峡工程
    李先念领导兴建了举世闻名的荆江分洪工程.他热切地说:"将来兴建三峡大坝,如果你们同意,就选我当坝长." 1949年5月,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省军区成立,李先念任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省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主持湖北党. ...
  • 解读葛洲坝
    解读葛洲坝 张立先 初识葛洲坝,我认为她是一幅画. 再看葛洲坝,她亦不过是一片风景或一首诗. 久驻葛洲坝,细细品味,她竟是一本包装精美.内涵丰富的历史大书了. 认识上的三种变化,费时整整十年.十年前我调入葛洲坝当新闻记者,耳闻目睹,被表象所 ...
  •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读书有感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读书有感 仔细阅读了吴先生写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受益匪浅,书中阐述的人与自然的哲学观对我启发很多,一种理念要高于一种制度和一项伟大的工程,未来改变人居环境的将是人们的观念而并非一种城市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