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 范文中心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02/18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我国的一句气象谚语。据说在《圣经》里也有类似意思的谚语表述,可见不同区域或民族在认识总结客观规律的智慧上是高度一致的。过去没有如今天一样发达的气象预报及气象知识,但人们凭着长期观察气象积累的经验,总结出了很多灵验实用的气象谚语,以指导人们及时预防气象变化。谚语言简意赅,但要道出其背后隐含着的真实的气象本质,揭示其气象科学规律,却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简单。   五彩缤纷的霞光是由于日出或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留下的红色或橙色的长波染色的结果。当空中的尘埃、水汽等杂质愈多时,其色彩愈显著。一般而言,大气尘埃的变幅是不大的,而水汽的变化却是很大的。所以霞光显著与否,一般反映着大气是否含有大量水汽。如果有云层,云块也就自然会染上橙红艳丽的颜色。无论日出或日落前后出现鲜红的彩霞,都说明大气中含有大量水汽。但为什么同样是霞光,朝霞就要降雨呢?因为北半球春夏的风向大都是东南风,形成降雨的大量水汽基本上是从东南方向输送而来的。朝霞表明了有大量水汽流向本地,而日出后正是气温不断上升、气流对流加快、容易形成雷暴的天气。又由于我国地势是东低西高,含大量水汽的地面气流在不断西进上升的漂流过程中,容易遇冷降温,凝聚雨滴,形成降雨云系,降雨的可能性逐渐增大,所以朝霞预示着天气将要转雨。   那么出现大量红色、金黄色的晚霞又为什么预示着天气晴好呢?因为晚霞固然也表示着与朝霞一样的水汽,但由于晚霞出现时已是日落时间,气温趋于下降,气流对流减少,形成降雨的可能性就降低。其次,之所以出现晚霞,也说明西面的天气已经转晴或云层已经裂开,阳光才能透过来形成晚霞,并且这时东南风西进势力不断减弱,水汽含量逐渐减少。所以,晚霞的出现也预示着即便是本地仍然在下雨,但上空的雨云也即将移去,天气就要转晴。   那么为什么我们看见的云图雨带移动的方向与东南风方向相反呢?似乎雨水是由西面形成,并由西面漂流过来的,与东南沿海提供的水汽是无关的。但大自然往往神秘莫测,它的表象往往让我们看到的是假象。虽然近地面是东南风,但地球高空却无一例外基本都是西风;虽然地面东南风水汽是在光照气温和海拔不断上升中而上升的,其风向是向西北,但地面东南风携带水汽所形成的云系却是在高空西风的作用下由西往东移动的。所以我们看到的云图漂流方向也基本是往东移动。但为什么由东面提供的水汽形成的雨带推移也是由西往东的顺序依次拉开的呢?因为东面水汽成云致雨的过程,是需要在往西北移动过程中逐渐抬升降温而导致水汽浓度不断增加中才能形成的。一旦在西进路途的某一区域形成降雨,就意味着这一区域成为降温区域:大量水汽积聚以及降雨造成的云层气温下降。气温下降会形成两个结果:   其一,使得东南风携带的大量水汽在降雨区域冷气流地阻挡下减慢或停止了西进速度,迫使东南风气流水汽被迫抬升,使空气达到饱和,导致本地降水。   其二,积雨云层气温的下降又促成了大量水汽凝结,形成降雨云系由西向东快速发展,于是降雨区域就像多米诺骨牌那样在冷气流的主导下由西向东展开。由此,一场大范围由西向东扩散的降雨开始了。晚霞的出现标志着西面已停止降雨,大气水汽含量已大幅下降,伴随降雨的云层降温现象因而也就消失了,凝聚雨滴形成降雨的条件也随之会云消雾散。好天气来临了!   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年级(上)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课外阅读延伸


相关内容

  • 云就像是天气的
    <看云识天气>阅读题 看云识天气> (一)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天上挂什么云, 云就像是天气的 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 招牌 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经验告诉我们: 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经验告诉我 ...
  • 描写晚霞的作文
    描写晚霞的作文 每当太阳要落山的时候,天空中就会出现晚霞.晚霞的形状千姿百态,有的像小鸭.有的像小狗.有的像一块镶满金边的花布.还有的像-- 我最喜欢的就是火红火红的晚霞.一天傍晚,天空中出现了一朵朵火焰般燃烧着的晚霞,晚霞呈四边形,一片片 ...
  • 人教版五年级下日积月累
    独坐敬亭山 望洞庭 忆江南 唐 李白 唐 刘禹锡 唐 白居易 众鸟高飞尽, 湖光秋月两相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孤云独去闲. 潭面无风镜未磨. 日出江花红胜火, 相看两不厌, 遥望洞庭山水翠, 春来江水绿如蓝. 只有敬亭山. 白银盘里一 ...
  • 小学语文成语固定格式
    (一)固定结构 1.ABB 慢吞吞.懒洋洋.兴冲冲.圆溜溜.胖乎乎.红扑扑.笑呵呵.乐陶陶.喜滋滋. 静悄悄.雾沉沉.雨蒙蒙.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白茫茫 2.AABB 高高兴兴.许许多多.漂漂亮亮.仔仔细细.红红火火.明明白白.花花绿绿 ...
  • 谚语的种类及名句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一)理想立志 1.理想是指路明灯. 2.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3.有志 ...
  • 六年级字词句资料
    一.词语 1.ABB:慢吞吞.懒洋洋.兴冲冲.圆溜溜.胖乎乎.红扑扑.笑呵呵.乐陶陶.喜滋滋.静悄悄.雾沉沉.雨蒙蒙.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白茫茫. AABB:高高兴兴.许许多多.漂漂亮亮.仔仔细细..红红火火.明明白白.花花绿绿.干干净 ...
  • 七年级上语文月考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月考试题(一) 一.积累运用(2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骸.骨(hái) 葱茏.(lóng) 轻盈.(yíng) 匀称.(châng) B.征兆.(zào) 哀号.(háo) 喑.哑 ...
  • 小学生常用谚语及歇后语
    小学生常用谚语及歇后语 1 1.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2.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3.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4.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5. 交人交心,浇花浇根. 6. 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7.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 从生活中的成语俗语看无处不在的物理学
    从生活中的成语俗语看无处不在的物理学 物理学是人们对自然.社会生活等诸多现象的理论解释.生活之中到处都是物理,可谓是时时有物理,事事有物理.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和问题,我们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应用:但是,如果不 ...
  • 古诗词中的地理知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f531dc00102vefe.html 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此诗表现的是一种由气团和锋面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