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清明 - 范文中心

我们的节日--清明

06/05

清明节,但看词语,就给人一种春和景明、姹紫嫣红的美好感觉,杏花村中,即使没有醇香的佳酿,只那粉红的杏花飘香,就足以让人心驰神往。清明到来,庄稼都种好了,只等发芽。清明时节,相对清闲,自然要缅怀逝去的祖先,所以清明因为有了扫墓的传统,成了人神共庆的节日。

清明节前,父亲总是从商店买回麻纸,后来换成了黄纸,我们开始为祖先印刷纸钱,那时不像现在,现在方便多了,除了印刷好的大额烧纸,还有各种金银元宝,那时候几分钱一张的麻纸,买上十几张,裁开了,用叫做印板子的专门印刷纸钱的木板,蘸上墨汁印刷。这印板子是用枇杷木雕刻的,属于真正的雕版印刷,我们邻居中有一个耳聋的残疾人,就会雕刻,我曾经惊叹于他的手艺。除了长方形的,他后来还发明了更加灵活方便的圆形的,只要在盘子内倒上墨汁,掺点水,滚一圈,蘸上墨汁,在纸上滚过去,就是长长的一条,不像长方形的,要一下一下拓。人们的观念总是与当时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现在的纸钱印刷的面额都是几万甚至上百万,那时印板子的面额一元、两元,最大的也只有十元。当然除了大面额的纸钱外,也有分钱,人与神的社会是共通的,分钱也是另一个世界必备的,所以一部分麻纸,就用小铁圈放上去,用木棍敲击,直到把整张纸敲击过去,那就代表着分钱了。父亲总是找出架子车上用的铛,作为敲打纸钱的物品。

烧纸准备好之后,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会炒鸡蛋、烙油饼,作为上坟的祭品。往往是自己的屋子里、院子里油饼飘香的时候,整个村子里都沉浸在清油的芳香中。那时难得吃一次清油炝的饭,油饼就更难得了,留了祭品之后,每人也就两三片,要是再撒点白糖,那种绵软香甜的味道,真让人舍不得咽下去。曾记得有次烙油饼的时候,母亲开玩笑,说他们老了谁养活,我说我不,母亲问为什么,我回答说伺候起来麻烦,弟弟却抢着说他养活,母亲问为什么,他回答说上坟的时候还能吃到油饼,父母笑得前仰后合。现在想起,心中却是无限的哀思和惆怅,每年清明上坟,往事历历在目,却隔着一堆黄土,岂不悲乎?

清明节前,商店内你来我往,都是买烧纸的,所以几天内,商店的烧纸就会销售一空。不管活着的时候是否孝敬,死后纪念是免不了的,成为了一种习俗。那时曾经写过一首打油诗:店内烧纸清明完,满头大汗印十万。生前不把饭碗端,死后孝心天地感。后面还有几句,现在忘了,最后一句是不如活着多给点,现在想想,不禁哑然失笑。

上坟的时候,我们背着烧纸、祭品,在大人的带领下,走在山路上,要走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平日里都是焚化纸钱,献上祭品。要是遇到农历中有闰月的那年,就要添土。添土可是要看日子的,哪天适宜。取土也要讲究方位和远近,一般都是风水先生那里请教了的,东南方还是西北方,从坟院那里开始,走上多少步等。所以要带上铁锨、背篼等取土的工具,背了土,倒在坟头上,把塌陷的地方补起来,各处都均匀地撒上土,就是给先人们修葺房屋,因为下一次要到四年之后,所以这种修补也是很扎实的。烧纸的时候,大家一圈儿跪着,先把纸一张一张分开,然后在自己身上拍打过去,说是燎擦,燎擦了,先人们就会保佑的。点燃烧纸之后,就要把祭品在坟前献一些,别的我们自己吃。父亲总是说,后人不吃,先人不喜,先人们看到后人们吃着,才会高兴,你的心意也就会领了。现在想起,中国人敬神、敬

先人,是严肃庄重的仪式,但也是讲究变通的,唯有变通,也就自然多了些温馨,多了些豁达。

纸钱烧过,完全成为灰烬的时候,我们就趴下磕头,毕恭毕敬地磕三个头,站起来,还要作揖。仪式结束了,我们也就离开。转身望去,坟头上似乎有了新色,阳光跳跃着,那些一辈一辈逝去的先人们,似乎在他们的院子里,愉快地生活着。

清明之后,天气越来越暖和,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这个节日虽然没有带给我们过多的欢乐,却带来无限的思念和传承。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节日,我们的根才会越扎越深,一代一代,血脉相承,让我们在铭记中,在感恩中,知道自己从何处来,让尘世的生活,充满温暖和慰藉。


相关内容

  • 清明节:除了远足踏青,还有更重要的文化内涵!
    作者授权发布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亦是我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我国节气与节俗相合的综合节日.清明始于周代,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岁时百问>日:"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 ...
  • 清明节相关的农事谚语和节日谚语
    清明节相关的农事谚语和节日谚语 清明节自唐朝由于官方倡导开始成为一个流行的岁时节日以来,其节俗内涵日益丰富多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清明节的传承在民间呈现出广阔的展演空间.在长期的农耕社会中,产生了不少农事谚语及节日谚语. 农事谚语 清明时节 ...
  • 关于举办我校首届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节之"清明节"系列活动的通知
    关于举办我校首届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节之"清明节"系 列活动的通知 一.活动背景.意义及目标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指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作为新时期的广大青年学生要 ...
  • 府后社区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实施方案
    中兴社区"我们的节日·清明"活动方案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大自然的季节.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思想道德 ...
  • 我们身边的中国与西方传统节日
    我们身边的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传统节日 一. 概述 (一)调查目的与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时代的发展,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合作交流日益紧密.在全球化浪潮的强大影响力下,中国文化同样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的传统节日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
  • 中国法定假日.假期理性的法律规制
    作者:郑尚元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5年08期 问题引入:近两年来,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提出了将中国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的议案和提案,不少社会学.民俗学领域的学者从传统文化传承的视角对中国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进行了理论分析 ...
  • 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与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与意义 [来源:北京社科规划办 作者: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晓华] 中华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千百年来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它以一种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来展示中华民族的精 ...
  • 清明节作文素材:外国各国清明节活动和俗称
    本文关键字: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到4 月5 日,人们都要携带酒食果花.纸钱等物品,按照旧的习俗到祖先或故人的墓地去祭拜.和我国一样,世界各国每年也有为死去的亲人.朋友祭奠致哀之日,我们亦可称其为外国的"清明节". ...
  • 马官镇孝廉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
    马官镇孝廉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园以"我们的节日·清明"为主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活动统领,以传统美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举行主题实践活动为主要途径,积极开展一系列清明 ...
  • 庆祝节日习俗作文400字:印尼华人清明节习俗
    生活在印尼的华人一直延续着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百善孝为先",在华人社会的价值观里,"孝"排在首位,扫墓祭祖就是一种孝道的表现. 清明节前一个星期,印尼华人就开始买纸钱.蜡烛.花篮以及现代祭品如&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