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运输业如何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 范文中心

传统运输业如何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07/05

传统运输业如何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当前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正在使服务业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深刻变革。交通运输作为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要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李盛霖部长在今年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也进一步提出了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因此,道路运输业如何向现代服务业转型,成为交通行业关注的一个新课题。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现代服务业是指当前那些能够向其他行业释放出较强外溢效应, 从而有利于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的服务行业的集合体。它与传统服务业的区别主要是技术基础和微观管理基础。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知识密集度和高增值度等特点。其主要内涵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服务业;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拓深的背景下, 现代服务业最本质功能不是提高服务业的增加值, 而是通过产业关联效应, 提高整个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1

交通运输作为传统服务业,必须运用现代经营方式,依托信息技术,提高交通运输的机动性、便捷性,降低运输成本,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运输服务,促进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促进科学发展,实现交通由外延式的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的集约型增长转变、由以生产增长为导向的发展向以服务质量为导向的发展转变,促进运输服务领域的拓展和运输服务方式的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实现客运快捷化、货运物流化、行业管理智能化。

二、传统运输业的发展环境及现状

我国传统的运输企业的发展现状,从计划经济时代从事单一的运输业务,到运输市场全面放开以后,特别是建立市场经济以后,对物流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运输业在一定程度和水平上难以满足国民经济体系对运输服务的需求。

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重生产、轻流通、重商流、轻物流的观念和政策的影响,传统运输业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发展过程也历经艰辛,但由于那种垄断地位和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地位,加之强大的运输能力以及与运输部门的长期合作的关系,其声誉和信用在企业中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优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生产制造企业和流通加工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和产成品的销售,原材料和产成品的流动范围空2

前扩大;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在市场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消费者主导市场,整个社会商品生产向着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由此使得社会商品的运输由“大批量、少批次、低频率”向“小批量、多批次、高频率、高时效”的方向改变;由于市场竞争的不断发展,生产制造和流通加工企业倾向于集中有限的企业资源发展其主业,而将一些相对次要的、辅助性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外包出去。这类外包的业务通常以运输、仓储、包装为主,并向供应链的上下游延伸。但业务要求较高,传统的公路运输企业目前尚不能达到其要求,有效地扩大服务范围和领域,进入这一市场空间。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社会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方式的改变,加上国家对货运市场缺乏管制,逐渐形成许多以个人为单位的运输团队,导致市场运输车辆杂乱无章。小型运输团队利用其规模小、成本低、市场灵动性大的优势,不断压低运输收入的份额,利用低廉的价位抢占市场。这种状况对于大规模的传统运输企业影响较大,现已不能满足新经济形势下社会经济对运输服务的要求,面临着被整体淘汰出局的危险。对传统运输业进行改革和提升,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已经成为我国传统公路运输企业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三、传统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由传统产业向现代运输服务业转型,是企业抵御外部冲击,

3

增强抗风险能力,实现长远发展的的根本保证和战略选择。围绕当前运输企业发展环境和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传统货运业必须向现代物流业转型

1、传统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从国内外物流企业的发展来看,许多物流企业都是从交通运输企业发展演变而来的,尤其以传统运输、仓储企业通过服务功能拓展、服务网络延伸、业务重组等途径转变形成的居多。随着物流服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物流服务已经成为所有运输企业的主营业务之一和主要利润来源。可见,运输企业通过自身服务功能的拓展和提升、服务范围的扩大、资源的整合与重组,实现从传统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变是必然趋势。

2、传统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主要途径和方法。①切实转变传统经营观念。道路运输业在拓展现代物流业务的过程中,必须审时度势,积极转变经营观念,引进第二方物流理念,提升客户服务的内涵;大力发展集装箱、零担、快件等货运,进一步延伸和拓宽服务领域,向现代综合物流方向发展。②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应将转型的战略目标定位于向第三方物流转变。转型后所建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目标应是提供高效、低耗、合理、优质的物流服务。③依托客户资源及其需求提供物流服务产品,增加新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逐步进入物流服务领域。④大型货运企业通过整合内部资源、服务细分和专业化发展而进入物流服务领域,成为专业的物流企业。通过收购、兼并以及联盟4

等方式,整合企业内外资源,进入物流服务领域。

5


相关内容

  • 物流企业如何进行正确市场定位?
    物流企业如何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 摘要:中国的物流服务供应商可从本文几个方面着手寻求对策,找准自身的定位与切入点. 从第三方物流市场供给的角度来看,服务供应商要适应我国物流市场环境,满足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我国的物流企业应加紧从战略.战术以 ...
  •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初探1
    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初探 杨大鸣 朱业汉 为实现长江航运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践行交通运输部提出的"三个服务",长江航运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传统航运业融合.长江航运综合服务信息系统,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开发 ...
  • 武汉物流发展的现状及经济学分析
    第6卷第4期2004年12月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fWuhanUni.ofSci.&Tech.(SocialScienceEdition) V01.6,No.4 Dec.2004 武汉物流发展的现状及经济学分析 邹 ...
  • 货代公司实习报告范文总结
    货代企业不直接运营一架飞机或一艘货船,而是靠提供附加服务来服务于客户.货代公司作为货主和船公司/货运航空公司的中间商,在物流营运环节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与综合物流营运商相比,传统的货代公司提供如揽货.运输.清关.仓储管理等服务职能. ...
  • "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之博弈
    市场化的核心在于政府与市场功能的合理划分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如影随形的实践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从而决定了不同时期的政府理念,形成不同的"主流理论".现 ...
  • 浅析提升传统物流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浅析提升传统物流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班级:物管1404 作者:龚稳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有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及竞争环境进行分析,提出增强服务意识.强化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实施品牌战略.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提升传统物流企业竞争力的途径. ...
  • 传统制造业转型与升级
    中国经济以非常快的速度融入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制造业(制造业专题: 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 但是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小,仅相当于美国的1/5,日本的1/4; 2.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3.技术创新能力十分薄弱,有自主知 ...
  • 青岛公布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 率先建成小康社会
    2016年01月06日 07:06 来源:青岛日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共青岛市委关于制定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青岛率先全面建成较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 ...
  • 盘锦 十二五规划
    盘锦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盘锦向海发展.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符合盘锦市情.顺应时代要求.凝聚全市人民意志的"十二五& ...
  • 美国工业城市的转型经验及其对我国城市的启示_以休斯顿和唐山为例
    学 术理 论经营管理者 美国工业城市的转型经验及其对我国城市的启示 --以休斯顿和唐山为例 李雪瑾 唐山学院外语系 摘 要:本文以休斯顿和唐山为例对美国工业城市的转型经验及其对我国城市的启示进行了探讨.从延长产业链,发展传统产业,发挥区位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