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滑坡 - 范文中心

什么是滑坡

12/09

什么是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滑坡分为哪几类型

根据滑坡体体积,将滑坡分为4个等级:

① 小型滑坡:滑坡体积小于10×104立方米;

② 中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104-100×104立方米;

③ 大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0×104-1000×104立方米;

④ 特大型滑坡(巨型滑坡):滑坡体体积大于1000×104立方米。

根据滑坡的滑动速度,将滑坡分为4类:

①蠕动型滑坡,人们作凭肉眼难以看见其运动,只能通过仪器观测才

能发现的滑坡;

②慢速滑坡:每天滑动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人们凭肉眼可直接观察到

滑坡的活动;

③中速滑坡:每小时滑动数十厘米至数米的滑坡;

④高速滑坡:每秒滑动数米至数十米的滑坡。

滑坡发生前有哪些异常现象

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特点的滑坡,在滑动之前,均会表现出不同的异常现象。归纳起来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大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有堵塞多年的泉水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井水) 突然干枯,井(钻孔) 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3)大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凸起) 现象,这是滑坡明显的向前推挤现象。

(4)大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这种现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动物对此十分敏感,有异常反映。

(5)临滑之前,滑坡体四周岩(土) 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

(6)如果在滑坡体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那么大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临滑的明显迹象。

(7)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8)临滑之前,在滑坡体范围内的动物惊恐异常,植物变态。如猪、狗、牛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树木枯萎或歪斜等。

滑坡的主要识别方法

在野外,从宏观角度观察滑坡体,可以根据一些外表迹象和特征,可粗略的判断它的稳定性。 已稳定的老滑坡体有以下特征:

(1)后壁较高,长满了树木,找不到擦痕,且十分稳定;

(2)滑坡平台宽大、且已夷平,土体密实,有沉陷现象;

(3)滑坡前缘的斜坡较陡,土体密实,长满树木,无松散崩塌现象。前缘迎河部分有被河水冲刷过的现象;

(4)目前的河水远离滑坡的舌部,甚至在舌部外已有漫滩、阶地分布;

(5)滑坡体两侧的自然冲刷沟切割很深,甚至已达基岩;

(6)滑坡体舌部的坡脚有清晰的泉水流出等等;

不稳定的滑坡体常具有下列迹象:

(1)滑坡体表面总体坡度较陡,而且延伸很长,坡面高低不平;

(2)有滑坡平台、面积不大,且有向下缓倾和未夷平现象;

(3)滑坡表面有泉水、湿地,且有新生冲沟;

(4)滑坡表面有不均匀沉陷的局部平台,参差不齐;

(5)滑坡前缘土石松散,小型坍塌时有发生,并面临河水冲刷的危险:

(6)滑坡体上无巨大直立树木。

滑坡灾难发生时的躲避措施

当遇滑坡发生时,至少应当做到如下几点:

(1)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跑离时,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都是很危险的。当遇无法跑离的高速滑坡时,更不能慌乱,在一定条件下,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救措施。如1983年3月7日发生在甘肃省东乡县的著名的高速黄土滑坡——洒勒山滑坡中的幸存者就是在滑坡发生时,紧抱住滑坡体上的一棵大树而得生。

(2)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如群测群防站或县、市、地区及省政府,均设有“国土资源局”。该机构应责无旁贷地担当此项责任。并立即组织有关政府、单位、部队、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抢险救灾活动。

(3)相关部门应立即实施应急措施,迅速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及可能的影响区。并通知邻近的河谷、山沟中的人们做好撤离准备,密切注视灾情的漫延和转化。如滑坡常在暴雨、洪水中转化为泥石流灾害(即次生灾害) 。注意、因滑坡可能危害到的某些生命线工程(如水库、干线铁路、干线公路、发电厂、通讯设备、干线渠道等) 所引发的次生灾害或第三次灾害的发生,如火灾、洪水等。注意调查滑坡是否有间歇性活动特点,尽可能确定其再次活动的可能性和时间。如果必要的话(需经有关专家或科技人员论证) ,应迅速设立观测点(站) 或观测网,密切注视其变化动态,“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滑坡的分类

为了更好地对滑坡的认识和治理,需要对滑坡进行分类。但由于自然界的地质条件和作用因素复杂,各种工程分类的目的和要求又不尽相同,因而可从不同角度进行滑坡分类,根据我国的滑坡类型可有如下的滑坡划分: 按滑坡体的体积划分

①小型滑坡:滑坡体积小于10×104立方米;

②中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104-100×104立方米;

③大型滑坡:滑坡体积为100×104-1000×104立方米;

④特大型滑坡(巨型滑坡):滑坡体体积大于1000×104立方米。

按滑坡的滑动速度划分

①蠕动型滑坡,人们作凭肉眼难以看见其运动,只能通过仪器观测才能发现的滑坡;

②慢速滑坡:每天滑动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人们凭肉眼可直接观察到滑坡的活动;

③中速滑坡:每小时滑动数十厘米至数米的滑坡;

④高速滑坡:每秒滑动数米至数十米的滑坡。

按滑坡体的度物质组成和滑坡与地质构造关系划分

①覆盖层滑坡,本类滑坡有粘性土滑坡、黄土滑坡、碎石滑坡、风化壳滑坡。

②基岩滑坡,本类滑坡与地质结构的关系可分为:均质滑坡、顺层滑坡、切层滑坡。顺层滑坡又可分为沿层面滑动或沿基岩面滑动的滑坡。

③特殊滑坡,本类滑坡有融冻滑坡、陷落滑坡等。

按滑坡体的厚度划分

①浅层滑坡;②中层滑坡;③深层滑坡;④超深层滑坡。

按滑坡体的规模大小划分

①小型滑坡;②中型滑坡;③大型滑坡;④巨型滑坡。

按形成的年代划分

①新滑坡;②古滑坡;③老滑坡;④正在发展中滑坡。

按力学条件划分

①牵引式滑坡;②推动式滑坡。按物质组成划分①土质滑坡;②岩质滑坡。

按滑动面与岩体结构面之间的关系划分 ①同类土滑坡;②顺层滑坡;③切层滑坡。


相关内容

  • 库岸滑坡涌浪首浪高度计算方法研究
    (1.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0: 2.四川大学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5) 摘要:库岸滑坡涌浪不仅威胁航行船只的安全,还可能冲毁库区内的水工建筑物,有必要对其展开系统研究.而确定 ...
  • 黄土滑坡防治措施研究
    2008年元月 第30卷 第1期 地下水 G round wa ter Jan , 2008 V o l 30 NO 1 黄土滑坡防治措施研究 秦凤艳, 冀显坤, 戈海玉, 黄 润 1 2 1 1 (1皖西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系, 安徽六安2 ...
  • 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推力_邓世平
    第8卷 第12期 中 国 水 运 Vol.8 No.12 2008年 1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December 2008 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推力 邓世平,王书英,张海燕 (1 广东核力工程勘察院,广东 广州 51 ...
  • 基于GIS的中国滑坡灾害风险分析
    第24卷增刊 2003年10月 文章编号:1000-7598-(2003)增2―0221―04 岩 土 力 学 Vol.24 Supp.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ct. 2003 基于GIS 的中国滑坡灾害风险分析 ...
  • 关于滑坡泥石流我们能做的事情
    关于滑坡泥石流我们能做的事情 一.研究动机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种类.活动强度和破坏程度的差异也很大.同样我国也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原分布广大.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造成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 ...
  • 滑坡推力-传递系数法隐式解-赵尚毅
    第35卷 第8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 ol.35 No.8 2016年8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Aug . ,2016 考虑桩反作用力和设计安全系数的滑坡推 ...
  • 崩塌.滑坡.泥石流勘查大纲及报告编制要点
    崩塌(危岩.崩塌堆积体)勘查设计书编制要点 一.崩塌(危岩.崩塌堆积体)的描述与评价:主要对崩塌(危岩.崩塌堆积体)基本要素.变形情况.稳定性.危险性.危害性等作出初步的认识和评价. 二.危害对象的描述与评价:包括人员.财产.设施.城镇.县 ...
  • 东施效颦话语词
    2.本文作者列举语词的本义和新产生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什么? 对我们学习写作有何帮助? 3.本文作者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对于我们在日常口语交际方面有何 借鉴意义? 第二课时 4.如何理解文中"读一九八八年<读书>上尘 ...
  • 贵州省地质灾害情况通盕
    贵州省地质灾害情况通报 (一九九三年度)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 (一九九四年四月) 一九九三年贵州省主要地 质灾害情况通报 一.一九九三年地质灾害情况 一九九三年我省发生各类地质灾害 106处,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 岩溶塌陷.水土流失.地 ...
  • 边坡滑塌地段施工专项方案
    目 录 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 1 1.1编制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