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的法律条文有哪些 - 范文中心

个人所得税的法律条文有哪些

04/05

遇到财政税收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点击>>http://s.yingle.com 个人所得税的法律条文有哪些

摘要: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有关,个人所得税中,个人所得税的法律条文问题。

个人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 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实施,中国内地个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2011年11月10日,财政部公布数据,1-10月个人所得税收入累计5347.49亿元,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2011年全年目标。

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 八十五 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

得税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

2007年12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根据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

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

·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

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四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五、保险赔款

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八、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十、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

一、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二、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

三、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

·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

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 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近日,国税总局公布了“关于个人提前退休取得补贴收入个人所得税问题的公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今后机关、企事业单位对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正式办理提前退休手续的个人,按照统一标准向提前退休工作人员支付一次性补贴,不属于免税的离退休工资收入,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收个

人所得税。计税公式为——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提前办理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月份数。

·第七条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第八条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个人所得超过国务院规定数额的,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具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纳税申报。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第九条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自行申报纳税人每月应纳的税款,都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义务人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由纳税义务人在次月十五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的税款,按年计算,由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纳税义务人在一年内分次取得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每次所得后的七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三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应当在年度终了后三十日内,将应纳的税款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

·第十条各项所得的计算,以人民币为单位。所得为外国货币的,按照国家外汇管理机关规定的外汇牌价折合成人民币缴纳税款。

·第十一条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百分之二的手续费。

·第十二条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开征、减征、停征个人所得税及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赢了网s.yingle.com

·第十三条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

·第十五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十一条个人所得税纳税评估应按“人机结合”的方式进行,其基本原理和流程是:根据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变动、行业收入水平及其变动等影响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因素,建立纳税评估分析系统; 根据税收收入增减额、增减率或行业平均指标模型确定出纳税评估的重点对象; 对纳税评估对象进行具体评估分析,查找锁定引起该扣缴义务人或者纳税人个人所得税变化的具体因素; 据此与评估对象进行约谈,要求其说明情况并纠正错误,或者交由稽查部门实施稽查,并进行后续的重点管理。

财税法法律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赢了网建议大家遇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必要时可寻求法律顾问的帮助。

来源:(个人所得税的法律条文有哪些http://s.yingle.com/l/cs/201437.html)


相关内容

  • 中西方法律文化中的利益观(权利观)比较研究
    作者:罗洪洋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1年02期 权利和义务是法律的基本范畴,任何法律离开了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就不成为法律.权利即利益,"人们奋斗所追求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人们对利益的追求 ...
  • 对民法意思自治原则的伦理分析(赵万一)
    对民法意思自治原则的伦理分析 赵万一 西南政法大学 教授 上传时间:2008-5-24 关键词: 意思自治/民法伦理/法律矫正/诚实信用/公序良俗 内容提要: 意思自治作为私法自治的核心和灵魂, 既是经济自由在法律上的必然要求, 也是社会基 ...
  • 姚遥:个人到底还能不能募捐?专家学习慈善法后也蒙了
    摘要ID:ipress 我国立法的原则向来是宜粗不宜细.过粗的法律,回避了诸多存在争议的问题.可立法的目的,恰恰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非回避社会问题. 一些相对弱势的社会板块,面对各种乱象和困境,人们往往用热恋一样的心情,哭着喊着期待部门法 ...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选课期末作业 答案
    名词解释 第1题 (5) 分 道德 答: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和总和. 第2题 (5) 分 民族精神 答:民族精神是指 ...
  • 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知识点总结
    2017年春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框:悄悄变化的我 1:身体变化的三个表现? (1)身体外形的变化(2)内部器官的完善(3)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带给我们什么?(青春期生理变化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旺盛的生命力, ...
  • [法制与经济]试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豁免范围的现状
    试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豁免范围的立法现状 王建洲 吕剑钊 郭明明 (燕山大学 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我国当前关于政府信息豁免公开范围的立法缺乏统一协调性,一些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立法模式和立法技术也有待提高,在政府信息豁免公开范 ...
  • 20**年经济法学考试---小抄
    一. 填空题: 1.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是(经济管理关系和经营协调关系) 2.经济法主体制度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两方面的特点 3.根据权利的来源不同,经济权利可以分为(原生权利)和(取得权利)两类 4.承包经营合同不同于传统的民事合同,它 ...
  • 婚前财产婚后发生离婚财产分割纠纷时如何处理分析
    婚前财产婚后发生离婚财产分割纠纷时如何处理分析 婚姻法对于何种财产属于婚前个人财产的规定相对明确,但由于财产可能会产生收益,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或者财产的形式转化后如何认定该财产是否属于婚后夫妻共有财产边显得相对复 ...
  • [公务员]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公务员必考 (法律知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法律和国家关系 ...
  • 论夫妻财产制度
    合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论夫妻财产制度 专 业 法 学 学习形式 函 授 姓 名 瞿 俊 学 号 2010 813 162 指导教师 刘 海 芳 2012 年 5 月 18 日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