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尹默蜀中小品 - 范文中心

沈尹默蜀中小品

07/30

  沈尹默1883年生在陕西汉阳,祖籍浙江吴兴。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是陕西人。抗战时期于右任邀请沈尹默到重庆出任监察院委员,在他帐下安享闲职,寄情翰墨,写写字,吟吟诗,填填词。1940年张充和也到了重庆,在教育部做事,主演昆曲《游园惊梦》轰动文化界,赢得章士钊、沈尹默几位前辈赞赏,纷纷写了观剧之作,张充和从此拜沈尹默为师,给她改诗,教她写字。当时监察院同人宿舍叫陶园,诗家书家画家印人都爱去。沈尹默还在歌乐山盖了几间石田小筑,住着沈先生的三弟沈兼士,他是张充和在北大的老师;还有画家金南萱夫妇也是小筑住客。张充和写《从洗砚说起》说,她常在小筑里吃午饭:“尹师不吃猪肉同猪油,只几样蔬菜豆腐,间有鸡鱼类,他最喜吃四川汤圆,一口一个,吃时又兴奋,又愉快。曾对我说‘人都说糯米食品不易消化,可是汤圆到我胃中就化了’。”张充和说那时候教育部成立礼乐馆,要她去问问沈先生肯不肯去当馆长。先生听了说:“我现在是闲中忙惯了,不想在忙中偷闲了!”   沈尹默就这样在重庆住了8年,给他的学生张充和留下许多字和诗和词。2001年,沈逝世30年祭,其外孙谌北新和白谦慎替张充和把这些藏品整理了一部《沈尹默蜀中墨迹》,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我先后买了五六本,都让过访的朋友拿走了,拿走一本补一本,留得住的这本闲时翻读几十遍老早翻老了:沈先生的字太漂亮。郑秉珊写《近代书人》说沈尹默方寸行楷临《怀仁圣教序》精美无以伦比,楹联上的字参以魏碑,用笔稍拘而带肃穆厚重的意味:“论当代的行楷书功力,他的地位是站得很高的。”老民国书家我看得多也看得欢喜的只数吴昌硕、陆润庠、沈曾植和李瑞清,馆阁都化了,碑味都熟了,金石气息苍润得不得了。民国第二代书家我爱于右任,爱李叔同,爱溥心�,爱沈尹默,爱台静农。叶恭绰碑帖相融,古拙生辣,我只看懂了他的气势,但看不懂他的心路。谢无量精气内涵,以拙为巧,尽管于右任叹服他的笔韵,我到底识见浅陋,瞻仰不出那份襟怀。沈尹默不同,胎息欧褚而不见欧褚,宗法二王而不见二王,碑影浮动帖意颉颃之间字字有我,往深里看那是他天生的晋人气概,谁都不像,只像秋明!听说民国书法“纵势为尚”“变古为新”,说说容易,书家修炼两辈子未必修得到:汤圆不是人人吃进胃里都“化”得了的。   款署沈尹默的条幅斗方满街都是,真伪混杂,热闹极了。其实沈尹默尺寸小巧的小诗笺、小手卷才是大见品味的怀袖珍玩。书法是艺术,贵在可玩可赏,镇压厅堂逼人敬畏的山川巨制从来大煞风景,讨厌。《沈尹默蜀中墨迹》里收了两件小品我暗暗迷恋了十年:一件差可盈掌的小手卷,是张充和从裱画店里捡到的旧纸裁边,色古发墨,沈尹默说“偶然欲试笔,遂录近作小词四首,尚觉可存”;一件是写在两页手绘彩纹界格里的三首《虞美人》,是张充和从古董店里带去让沈先生高兴的旧纸。承充老相让,这两件矜贵小品前几天白谦慎终于寄来给我了。拆封相见,酒醒天涯,如真如幻,须眉果然曲中老,只剩笛里关山千千叠。《虞美人》第一首:“林花惯作新装束,竟惹游人目。层峦点黛水拖蓝,处处烟蓑雨笠似江南。飞红已逐东流远,莫道春情浅。光风草际弄新晴,却向绿荫浓处听啼莺。”第二首:“清和时候怜芳草,眼底天涯道。江湖满地滞行舟,岁岁门前春水接天流。明年拟办东归去,樱笋堆中住。量船载酒恰相便,醉卧绿杨堤畔晚风前。”“第三首:“此生一任兵间老,莫负清樽好。家禽百卉是吾邻,看取一番风雨一番新。乾坤整顿知非易,也是寻常事。石林茅屋有湾�,与子平分风月复何疑。”结尾说:“虞美人词三首答马湛翁。充和来,以旧笺见示,因为录此词一过。乙酉夏始雨中。石田小筑尹默。”那是一九四五年。   这样古秀的笺纸,这样婉约的小词,这样雍穆的书法,说穿了几乎是走过民国岁月的人独有的本事。他留给充和的一纸一字都可亲可敬,合该承传:没有一个简体字,字字繁体,字字传统,字字消息,彷佛兵劫过后绿杨堤畔古旧的晚风。(责编:孙达)


相关内容

  • 竹子的诗句
    1.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 梁·刘孝先 2.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赋得阶前嫩竹> 陈·张正见 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 ...
  • 田园景观设计
    http://www.hnta.cn 2008-7-15 来源:中国旅游报 点击:361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变得拥挤不堪,呼吸新鲜空气.回归田园成为都市城乡游的新趋势.回归田园.自驾车.主题旅游.健身放松.野趣成为中国游客的新关键 ...
  • 你曾经误解最大的一个历史人物是谁?
    叶公,大家都很熟悉<叶公好龙>的故事,最早见于汉代刘向所著<新序·杂事五>: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 ...
  • 书法问答:"节奏"."韵律"和"气韵"有什么关联?
    书何谓尽善尽美?枯燥重湿.浓淡相间如何得到? 书何谓尽善尽美? 明解绪<春雨杂述·书学详说>曰:"一字之中,虽欲皆善,而必有一点.画.钩.剔.披.拂主之,如美石之韫良玉,使人玩绎,不可名言;一篇之中,虽欲皆善,必有一二 ...
  • 沙健孙的文章
    沙健孙: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并非无原则的兼收并蓄 记者 李晓明 2009年05月05日09:3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编者按:今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怎样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怎样评价五四时期的民主与科学精神?怎 ...
  • 散文诗的继承和发展
    自1918年沈尹默的三章散文诗在<新青年>发表至今,中国散文诗已经走过了九十多年的路程.相比新诗,散文诗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在上个世纪20年代,鲁迅.郭沫若.冰心等著名作家就创作了许多经典散文诗,他们的学养和见识 ...
  • 上海豫园.城隍庙.老街导游词
    一.豫园 导游指南:大假山景区-万花楼景区-点春堂景区-会景楼景区-玉玲珑景区-内园景区 站在门口讲解(顺时针方向): 东面:书画楼(南.上海画派的发祥地.现为小卖部).得月楼(北.楼为二层,西近荷花池,取"近水楼台先得月&quo ...
  • 文化周活动策划书
    书 协 社 团 文 化 节 策 划 书 一. 活动背景及活动目的: 现代大学生通过社团,协会,让自身的人际关系变得更为宽广,由社团联合会举办的"社团文化节"即将到来,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师生清晰感受到岭南书协的协会 ...
  • 李白生平事迹表
    (搜集) 历史记年.公元 唐代纪年 重要历程 事迹纪略 697 神功元年 祖籍陇西郡 李白系陇西汉将军李广之后,其先世因事迁西域.其父李客,神功初年,逃归蜀中. 701 长安元年 出生在蜀中据唐李阳冰.魏颢.范传正.刘全白.宋欧阳修.明杨慎 ...
  •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供参考)
    <大学语文>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编 制 人:编制单位:审 核 人:系部主任:编制日期: 目 录 一.课程基本情况 ................................................... 1 二.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