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产生了好奇 - 范文中心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产生了好奇

03/21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读书报告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院系年级: ***************

专业班级: ****************

学 号: ********* 姓 名: ******** 联系电话: **********

指导教师: ********

2014年6月

对马克思和恩格斯产生了好奇

——读《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有感 摘要:文章的开始恩格斯以一种近乎平淡的语气陈述“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言语冷冰冰的,却让人感到了一种压抑在心底的悲痛。人们对马克思的评价太多了“最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革命者、哲学家、思想家„„”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马克思对我们影响之大之远之深。“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进化论,而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在直接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产生了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物质、意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些在今天只是简单的一句结论,但我们却难以想象在一个半世纪前那个愚昧落后的年代,马克思是如何语出惊人的做出这一跨时代的体现。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友谊;发现

一直读到最后一句“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让我觉得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有多高,以至于我对他和他都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自古圣贤皆寂寞,就像中国古代就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马克思的人生道路也不例外。他生活贫困。最穷困的时候连吃的都没有。面包房、肉铺、房东都来讨债,连夫人的围巾、家里的家具、自己穿的上衣都拿去典当了,为此他曾无法上街。有时,想寄稿连买邮票的钱都没有。马克思很爱他的孩子。可两个儿子,一个不到八岁,一个两岁,都因贫病无钱医治而死。他的小女儿,得了重病,不到11 个月就死了。马克思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常年被驱逐,他流离在各个国家。但是,马克思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位亲密的革命战友恩格斯一直都在全心全意的支持他、无私无悔的帮助他。今天我们总是谈论马克思是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奉献一生,但我不知道他当时在外人眼里是否是一个没有责任没有担当的人,他让妻子一生为其奔波,他的孩子无钱治病而死,他一生都在躲藏,他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不知道他是否为自己的选择犹豫过,对他的那些当时遭受资本主义批判与迫害的理论著作是否怀疑过,他是否动摇过认为共产主义一定是人类社会的最终阶段。

1844年,马克思与恩格斯相识于巴黎,以后的40年间,他们一起工作,一起战斗,共同编写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两部对无产阶级革命有重要影响的著作,同时也谱写了友谊史上一段优美的篇章。列宁曾高度赞扬他们之间的友谊“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由此可以看出,对于马克思,最了解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的逝世,最痛苦的莫过于恩格斯;对于马克思逝世后所造成的空白,最清楚的也莫过于恩格斯。 但是有人很不尊重的疑问他俩是同性恋。我想多他说请不要以你的小人之心夺他们的君子之腹,人家这是友谊!革命友谊!!!懂不懂!!!自古真挚的友谊都受到歌颂,有难以计数的诗篇将其描绘赞美。人们把友谊作为人与人之问最基本、最重要的感情之一,把它和亲情、爱情相提并论。在最讲究道德礼法的中国古代,朋友之谊被列为调节社会秩序的重要环节之一,已然把它道德规范化,作为人们必须格守的社会准则之一了。尽管也有道德和伦理来要求友谊的纯洁坚贞,但是却从来没有谁曾经要求过友情像爱情那样终生不渝。也正是因为没有限制和牵绊,友谊便显得飘忽,显得随意。但友谊也不是全然的天马行空、不可捉摸。真正的友谊也会变得坚定,变得长久。两个人或者三个人心意相投,便相互倾慕,在一起就会有说不完的话,相处之间就会有一股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悦,这种喜悦是任何物质的报偿也无法代替的。相知越深,默契和喜悦便越持久。友情深到极处,就会有超越,就会有永恒。诚如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

文章的开始恩格斯以一种近乎平淡的语气陈述“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言语冷冰冰的,却让人感到了一种压抑在心底的悲痛。人们对马克思的评价太多了“最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革命者、哲学家、思想家„„”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马克思对我们影响之大之远之深。“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进化论,而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在直接的物质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产生了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物质、意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些在今天只是简单的一句结论,但我们却难以想象在一个半世纪前那个愚昧落后的年代,马克思是如何语出惊人的做出这一跨时代的发现。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给人类的旧思想以撼动,他使人的思想以豁然开朗,人们再也不会在迷雾里犹豫徘徊,

人们终于有了坚定的信念,无产阶级就要反抗丑陋的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就要解放全人类啊。好伟大的马克思。

有人觉得它在告诉人们的是:人类失去了“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国际工人阶级失去了“在紧要关头都自然地去请教的中心点”。我们不仅要发扬马克思主义精神,同时也应该发挥自己的潜力,更好的为人民服务。“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过到两分钟,等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其中“停止思想”“安静的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的睡着了”这些词语很明显的揭示出本文是一篇悼词。

面对并肩作战的好友的逝世。恩格斯悲痛万分,他不忍心但又不得不说出马克思逝世的事实,只好用了讳饰的手法,他多么希望好友能再次醒来,可他却“已经是永远的睡着了”。这儿,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恩格斯声音哽咽、欲说还休的痛苦神态。因此,读这段时,我们应读的低沉、缓慢,读出面对好友逝世的悲痛的心情。他是 “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无与伦比。他是“在安乐椅上安静的睡着”的,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工作着,他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令我们所有人敬仰。总起来说,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主要讲了三方面的内容,先是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然后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赞颂了马克思的贡献,最后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伟大品格。

如果我们把五月份的几个重要日子排列起来,就会发现一条马克思主义真理发展的奔腾长河: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工人阶级第一次把《共产党宣言》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变成了响彻上空的口号;5月4日,是“五四”运动纪念日,正是这个运动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也孕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纪念日;5月12日,是真理标准大讨论日,这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人冲破了自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凡是”派,真正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声号角,也拉开了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最终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结晶——邓小平理论;5月29日,是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同志中央党校“5•29” 讲话发表纪念日,这个讲话是后来十五大报告的纲领和蓝本。如果说,《共产党宣言》是人类新纪元的宣言,那么,十五大报告则是新世纪宣言。今年

我们召开的十七大是马克思主义不朽的象征,更是马克思主义蓬勃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参考文献:

[1] 李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教学用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3,1.


相关内容

  • [优秀作文]捉知了方知了
    我的故事缘于一次家庭大战. 爸爸喜欢吃知了猴,更喜欢捉知了猴.为了捉知了猴,他可以跑几百里路回到老家去.在我看来,那纯粹就是为了寻找他童年的感觉.现在倒好,在北京他也找到了可以捉知了猴的地方,每天晚上碗筷一放就会拿起他心爱的小手电.骑上自行 ...
  • 邓小平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邓小平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1.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1.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依据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2.1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 2.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实事求是的结 ...
  • 马恩列毛主义是紧密统一的 科学理论体系
    马恩列毛主义是紧密统一的 科学理论体系 --人类社会步入了患难境地就是否定了马克思和马恩列毛主义的严重后果 马克思主义就是建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观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之上和站在劳动者阶级并服务于劳动者阶级的政治立场上,追求主观与客观的 ...
  • 论社会主义史上的三次飞跃_李会滨
    <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第2期 论社会主义史上的三次飞跃 李 会 滨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学说,源远流长.如果从近代空想社会主义奠基人托马斯·莫尔1516年出版的<乌托邦>一书算起,已有四百八十年的历史了. ...
  • 关于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一段论述的理解与翻译
    作者:李其庆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1年05期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21章<生息资本>中,有一段关于正义问题的论述:"在这里,同吉尔巴特一起(见注)说什么天然正义,这是毫无意义的.生 ...
  • 国家理论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作者:郁建兴 东南学术 2002年01期 新世纪.新千年伊始,正是必须认真对待国家的时候."国家权力在20世纪具有空前的破坏力",弗雷德里克·C·特内(Frederick C.Turner)在以"变化着的国家角 ...
  •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根本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根本的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 马克思.恩格期在首创无产阶级政党时,虽然未使用过"民主集中制"这个概念,但在他们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国际上人协会所起草的章程中已明确规定了一些组织原则.因此,民主集中制作为无产阶 ...
  • 论公序良俗原则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卷第"期 双月刊!##$年%月出版 !"#$%&' 钟 其 4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杭州"'##!%5 摘要!公序良俗原则包含有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公共秩序与善良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思考题: 一.恩格斯如何通过对黑格尔一个命题的分析揭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试述黑格尔在对"现实性"问题的论述中是怎样以貌似保守的形式阐发了他的革命的辩证法思想. 答:恩格斯在<路 ...
  •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是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摘录整理有关教育问题的言论集,属于语录体,1950年代始有中译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79年出版了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编的第一版.本书编选旨在全面.正确地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