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 - 范文中心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全册教案

12/02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1、认识鲁迅。了解童年时鲁迅爱美丽的自然景物,爱动人的民间传说,爱读书学习,恭敬学识渊博的人,爱绘画,爱一切新鲜活泼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

2、理解鲁迅在永别故乡和流离颠沛中,追忆童年生活时的一种惆怅的失落感。

3、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和生动、具体的描写。(写景)

4 、记叙的感情色彩。

5 、两相比照的结构。

6、准确的形容,准确的表述动作。(叙事)

学习要点:应放在第一大段“百草园”。即作家抓住特点写景和写景中确切使用形容词、动词这一部分。只有深刻体味到在“百草园”这个自由广阔的天地里能够享受到无穷乐趣这一点,才能进一步理解“三味书屋”单调、沉闷、枯燥的生活是怎样束缚和摧残着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的。

教学难点:

1、弄懂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

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

教学课时:3

自学内容:

查找作者简介。

朗读课文,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词语。

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

学生交流查找的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当时我国正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时期。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顺利北伐,冲击着北洋军阀的统治。另一方面,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加紧迫害革命力量,斗争很尖锐。鲁迅先生始终坚定地站在爱国青年学生一边,站在斗争的最前列,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与反动势力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战斗。因而被诬陷,被通缉。为了安全起见,鲁迅先生于1926年9月初到达厦门,经林语堂推荐,在厦门大学国文系任教。在厦大仅一百三十多天的日子里,

鲁迅一方面为革命风暴在南方的兴起而欢欣鼓舞,可是,另一方面,鲁迅不久就发现,厦门也骨子里和北京没有什么两样,“沉沉如死”。厦大校长兼国学院院长林文庆,是个顽固守旧分子,他使厦大弥散着尊孔复古的空气,令人窒息。林文庆与跟踪鲁迅而来的“现代评论派”分子串通起来,以种种卑劣手段排挤鲁迅。鲁迅此时又陷入渴望战斗而不可得的新的孤寂与苦闷之中,于是,对于往事的回忆便开始在他心中酝酿了,“朝花”,即清晨带露珠、色香“自然要好得多”的鲜花,指鲁迅青少年时的事;“夕拾”,是说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它们写出来,借以慰藉“夕时”“离奇和芜杂”的心情。《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整体感知,理清写作思路。

从课文题目大家读出了什么?依此如何理清课文写作思路? 明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鲁迅用“从„„到„„”的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带有比照意味。全文是按空间转移顺序写的。阅读时抓住地点的变化可将全文分为两部分。每部分又可按时间和事情的不同分为几层。请大家理清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又可分四层。 一层(1段):总的介绍百草园情况。点出是“我的乐园”,充满留恋之情。

二层(2段):写热天百草园充满无限乐趣。

三层(3―6段):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故事及“我”的感慨。

四层(7―8段):写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乐趣。

第二部分(9段―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可分五层。

一层(9段):是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二层(10―11段):写入学的情形。介绍了书屋和先生。 三层(12―16段)写不准提课外的问题。

四层(17―20段):写不准去后园玩。

五层(21―24段):写师生读书的可笑情景“我”趁先生读书入神时画画儿。

三、学习写景方法,体会作者情感。

1、朗读第一段,找出关键句。

作者写道:“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里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请认真阅读下文,说说百草园哪里体现出是“乐园”的特点?

活动形式:学生速读,小组交流明确。

百草园的景物好看,好玩的多。

百草园有神秘的传说。

百草园冬天可以捕鸟。

2、学习写景手法。

活动形式:学生边读边勾画第二段,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描写景物。 总结写景方法:

(1)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

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

(2)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齐备。

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桑椹,菜花在春末,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与后文冬季合成四季图,构思极精巧。

(3)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

(4)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本文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 用“单是就”突出后者

3、朗读美女蛇一段,学生复述,分析作用。

――运用了联想手法,增添神秘气氛,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乐趣。

4、冬天的百草园有哪些趣味?

――拍雪人和塑雪罗汉,人迹罕至,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费字不多,写出儿童爱玩心理。

划出捕鸟动词,分析作用。

――作者对捕鸟经过的记叙,虽然仅仅用了两个句子共100个

字,但写得很细致,很有层次。第一句,简洁交代了冬季捕鸟的条件。第二句,着重写捕鸟经过。这之中,又是先写捕前必要的准备,创造招鸟环境和确保来鸟落网的可能,强调要先露出一块地面再撒些秕谷,支棒要短,竹筛大而多孔,绳长,人远远牵着,看鸟雀下来后再猛然一拉。最后说明,只要掌握好以上要领,罩住鸟是不成问题的。这一小段记叙,语序顺正而严格,绝不能任意调换。“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准确、生动、真切写出捕鸟地全过程,也从捕鸟活动写出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对比闰土父亲的描写,则写出闰土父亲的善良,沉静,捕鸟经验丰富。

总结:通过描写百草园是一个绚丽明快、充满生气的乐园,充分表达了“我”对自由自在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好奇、求知的性格特点。

三、分析三味书屋的生活,探讨主题。

1、你认为三味书屋有趣吗?

活动形式:学生各抒己见,从文中充分找依据。

2、先生是一位宿儒形象,写出我对先生的敬意。

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呢?

引导学生认识:提问本是鲁迅出于好奇和求知,但先生有此反应,是当时私塾制度所规定的。只要学生读自己的书,不应多问不必要的问题,反映了先生的迂腐,也指出这种教育制度不可取,会大大挫伤

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寿镜吾先生学识渊博,对学生要求严格,但他,仍有和蔼,开明的一面,对罚跪,戒尺等到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的态度,因面鲁迅一直对他保持深深的敬意。

3、三味书屋的生活也是比较有意思的:可以折花、寻蝉蜕,做戏,画画儿,喂蚂蚁。还可以偷偷描绣像。

结合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来理解,当鲁迅先生在年已不惑的时候,在他忧国忧民内心忧愤的同时,他更加怀恋那些快乐甜蜜温暖的童年时光,于是一篇文笔优美的回忆性散文便诞生了。作者通过对儿童时代美好生活的回忆,来传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欢乐的心理。

四、揣摩?? 运用

1、文章描绘百草园,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把这些词语去掉读一读,跟原文对比,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并试着模仿这样的句式写一段话。

2、雪地捕鸟这段文字总共不到70个字,连用9个表达动作的词,把雪地捕鸟的系列活动生动而有层次的表现出来了。每句话都写得实实在在,没有可有可无的字句,试写一个游戏,表现系列动作,注意用词准确,不超过100字。

教学反思: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文中描写精彩的段落,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朗读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发掘文中的童真童趣,并且能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去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走近作者。

??? ?但是,在学习时,还是有不少学生对本文的写作主旨提出了质疑,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回忆他一段快乐的童年生活吗?没有更深层次的目的吗?我知道学生之所以会这么问,就是因为他们联系到了作者的身份、作者生活的历史背景还有一直以来,各种资料和教本里所以提到的本文是一篇“批判腐朽的封建礼教,和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檄文”,“回忆童年美好生活,表达自己对三味书屋那种教学方式的厌恶和摒弃”等说法,可以说诸如“批判”,“揭露”,“不满”等此类字眼几乎在每一篇涉及此文的分析中随处可见。诚然,鲁迅先生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他有先觉者的敏锐,有思想家的责任,也有革命家的勇敢,对于黑暗的社会现实,对于国家的贫弱,对于民众的愚昧非常的痛恨。可是,首先来说,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男人,他也有属于自己的回忆以及回忆中的快乐和忧伤。因此,当他在年已不惑的时候,在他忧国忧民内心忧愤的同时,他更加怀恋那些快乐甜蜜温暖的童年时光,于是一篇文笔优美的回忆性散文便诞生了。

???? 因此,面对学生的问题,我给他们讲出了我自己的想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再结合课文内容去理解作者的写作主旨。最后,学生们基本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踊跃发言,谈出了真实的感受,认为作者通过对儿童时代美好生活的回忆,来传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欢乐的心理。此时,我感觉学生们真的走进了文章,走近了童年的作者。我想,也许这才是我们可敬的鲁迅先生写此文的初衷吧??

???? 总之,当我和学生一起再读这篇经典文章的时候,我非常感谢鲁迅先生能留给我们后人这么优美的文章,不但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的语文知识,而且让我们了解到了他作为一个伟人性格中的另一面,同时让我们能再次回忆自己童年的美好,感受生活的快乐。

2 爸爸的花儿落了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概括故事情节。

2、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感悟人间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从中感受至爱亲情。 自学内容:

1、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可能也遇到过类似我赖在床上不想上学的经历,你的父亲是如何教育你的呢?也许感受到父爱的事件很多,准备好说给大家听听。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课文导入

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亲,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亲,可是今天我们要为父亲唱一首颂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夸赞。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可亲的父亲

吧!

一、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a 、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b 、“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c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

a 、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艰难的事,只要去做就能闯过去。 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急得吐血。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b 、文章题目是“爸爸的花儿落了”,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经不在人世了,可以看出“花”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小说始末。

c 、表达了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和无奈,同时又深深眷恋的感情。

二、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

这篇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指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另一方面则点出了爸爸的离开人世。那么爸爸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究竟起了怎样的作用呢?同学们可以围绕这一话题在深入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力求对文章能又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2、自主探究:

a 、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是怎样引出的?

b 、文中是如何暗示爸爸已经病的很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的? c 、怎样理解文章末尾我默念的话的含义?

结论:

a 、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 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 通过忆述探病时的爸爸的一番话, 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 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 这时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 她思潮起伏, 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 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 还没有想完, 韩主任已经讲话了, 我们也唱起了骊歌, 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 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 让她到东郊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 最后毕业典礼回来, 看着满院飘落的花儿, 听到老高的话, 她清醒的意识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 自己已经长大了。

b 、比如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 爸爸曾说:“没有爸爸, 你更要自己管自己, 并且管弟弟妹妹, 你已经长大了, 是不是? ”这是一处伏笔。又如当年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 我突然又想起爸爸妈妈, 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 是在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 知道他将去世。而毕业典礼结束后, “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急急忙忙赶回家去, 这恐怕是一种预感。至于写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

落落的,很不象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至。

c 、是说作者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三、巩固训练

1、识记字词,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2、思考“研讨与练习”一。

3、进一步阅读文章,思考“研讨与练习”二。

4、准备说说自己的爸爸。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研读与赏析文章的重点内容。

一、研读赏析

1、教师导学

上节课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已经基本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这节课我们就文章的重点进一步学习和探讨,使自己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请同学们重点阅读爸爸逼我去上学以及毕业典礼后我急着回家两部分,并展开讨论。

2、出示问题组:

a 、对爸爸逼我去上学的回忆表明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成长有什么影响?

b 、毕业典礼后我回家时见到了怎样的情境?这预示着什么? c 、我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明确:

a 、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 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 但是他表面的严历中有无限的关爱, 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b 、弟弟妹妹只是自顾自的玩着;爸爸种的夹竹桃垂下了好几枝,很不像样子;小青石榴从树上掉下来, 老高急匆匆的告诉医院来了电话等等, 这些都预示着爸爸已经病得很重, 将不久与人世。

c 、是的。我得知爸爸不行了,首先意识到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了,然后就对老高说话,而且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最后在心里默念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二、体验反思

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讨论我们为什么很喜欢、很害怕变成大人?

进一步提问:

1、课文中还有什么情节引起你的阅读兴趣?谈谈你的体会?

2、你有没有我类似赖在床上不想上学的经历?你的父亲是如何处理的,说给大家听听?

三、拓展延伸

小作文《世上还有爸爸好》

教学反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让你难以忘怀的人

或事,对自己的成长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有些甚至会铭记一生。老师首先应该从记忆宝库中提取,激发学生产生共鸣。让本课成为情感交流课,认识加深课,思想反思课。

本堂课的重点在于一、伏笔的讲解;二、两条线索的简介。选取重点段落加深学生对于文意的理解是本课重要的学习方法,应该整理发扬。

3 丑小鸭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积累本文中的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认识《丑小鸭》这一部童话作品的自传色彩。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丑小鸭之所以能成为白天鹅,是因为心中有梦,并向着梦想飞翔,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教学重点:通过丑小鸭的经历,认识到要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教学时间:一课时

自学内容:

了解作者简介。

读课文,了解丑小鸭的成长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童年的记忆里,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善良的白雪公主,

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寂寞的嫦娥,慷慨无私的快乐王子。你听过一只可爱的丑小鸭的故事吗?请学生简单复述。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篇经典的童话――丑小鸭

一、检查预习

1、了解作者---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情况,老师作适当的补充(安徒生的生平可详细一些)。

2、清除阅读障碍:(指名完成后齐读识记)

注音:讪笑 吐绶鸡 灯芯草 铰链 迸出

听写:沼泽地 嫉妒 木屐 飕飕 讪笑

释义:排挤 来势汹汹 弥漫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请分别找出来--(明结构)

沼泽地--老太婆--灌木林里---老农家---花园里 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丑小鸭的流浪生活为线索。

2、依此线索理清课文思路。

三、研读课文,把握丑小鸭形象。

1、丑小鸭之所以称之为“丑”,是哪些人认为它丑呢?丑小鸭内心会怎么想?由此你读出丑小鸭是一只怎样的小鸭?

雄吐绶鸡、野鸭们、公雁

活动形式:1、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描述,模仿嘲笑丑小鸭的语气进行朗读,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公雁的语气其实是一种讽刺嘲笑。2、

想象丑小鸭的内心活动。3、分析丑小鸭的形象:丑小鸭是一只乐观、善解人意、坚强、不愿意牵累别人、单纯、善良、不抱怨别人、容易满足的小鸭子。

2、除了受到人和动物的打击和嘲笑之外,丑小鸭还遇到了哪些其他的困难?

(1)受尽严冬的折磨,差点被冻死。

(2)受到了老太婆的威胁,要他生鸭蛋。

(3)受到了小屋里小孩们的戏弄。

(4)受到了猎狗和猎人的威胁。

在这些困难面前,丑小鸭是如何面对的?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永不放弃

3、丑小鸭完全可以在老太婆家住下来,他为什么还要选择离开?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

关键句子:

A 、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 、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 、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1、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

高贵的灵魂。

2、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

3、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四、拓展延伸:

1、我们常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那么,这两者有什么象征意义?

丑小鸭象征着没有靠山,没有特长,缺少亲情关爱的弱小者。他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他没有绝望,不沉沦,不畏困难,不屈地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白天鹅象征经历艰难困苦而取得成绩的人。

2、丑小鸭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之后变成了白天鹅,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命运其实没有轨迹,关键在于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要学会把它们踩在脚下,学会树立生活目标


相关内容

  • [菜园里]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习题.flash朗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备课资料 <菜园里>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习题.flash朗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里>练习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里>教学设计16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菜园 ...
  •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走进信息世界第五课时(精品)
    <走进信息世界>第五课时 学习目标 能明确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参加辩论"怎样正确利用媒体"的辩论赛. 一.明确任务,选择立场 1.交待辩论赛的一般规则和比赛办法. 2. ...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园地二>教案1 水月无间供稿 ◆学习目标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并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请教,与人商讨. 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地写下来.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 ...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生字词(带拼音) 精品
    1. 隐秘 痴想 铁青 凝成 诱惑 喧腾 一瞬(shùn)间 2. 训诫 瘦骨嶙峋(lín xún) 头晕目眩(xuàn) 啜(chuò)泣 纳罕(n à h ǎn ) 小心翼翼 耸 立 迂回(yū huí) 凝视 心惊肉跳 3. 收敛(l ...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回顾.拓展一教案
    六年级 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一 教学目标 1.阅读文章要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2.在习作中运用表达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积累人生格言警句 2. :2.在习作中运用表达感受的方法 教学准备 积累人生格言警句:在习作中运 ...
  • 小学二年级语文四季的脚步教案2[人教版]
    四季的脚步教案2 <四季的脚步>是一首诗歌,以拟人的写法生动地写出了四季的特点.根据新大纲要求,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四季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的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马的世界]教案
    七年级语文<<与马共舞>>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地从不同渠道获得信息资源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归纳综合的能力:了解有关"马"的文化知识,进而认识到中国历史积淀的博大精深 ...
  • 小学二年级语文从现在开始教案3[人教版]
    从现在开始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读9个生字,读准字音. 2.会写:(1)学写生字,重点写好"现"和"轮":(2)初步学会欣赏,感受汉字的形体美:(3)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3.会读:(1)正确.流利 ...
  •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日月潭
    日月潭 教学目的: 1.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练习默读课文. 3.能听写课后作业中的词语.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 ...
  • 小学人教版三年级语文 第五第六课教案
    授课重点:<翠鸟>与<燕子专列>的生字词,<翠鸟>状物的写作手 法以及体会<燕子专列>中人类与动物应友好相处,人类 应保护环境,爱护鸟类.培养孩子的爱心,慈悲心. 授课难点:<翠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