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调控,不如调适 - 范文中心

与其调控,不如调适

01/3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与其调控,不如调适

作者:吴勇

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3年第11期

这是教育史上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

某大学请陶行知讲课。陶先生左手抓一把米,右手抓一只饥饿的大公鸡走上讲台,他先把大米撒到讲台上,然后按住鸡头,将鸡嘴对准大米,公鸡硬是不吃。接着,他又把大公鸡放到讲台的地板上,自己慢慢走下了讲台。这时大公鸡却飞上讲台,三下五除二就把大米吃光了。陶先生再次上台,向大家鞠了一躬说:“我的课讲完了。”他用近乎无声的“演讲”,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教师的责任不在于强迫学生被动读书,而在于教会学生自主学习。那种按着头让鸡吃米的行为其实是“调控”——调动控制;而放手让鸡找米吃是“调适”——调处使适切。显然,调适比调控更为科学得当。

同理,在驾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与其“调控”不如“调适”学生的学习。

“调适”与“调控”的区别就在于:调控有自上而下、倚强凌弱、掌控学生命运的嫌疑;而调适则需要从实际出发,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配、调整到最适宜的状态。

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非常注重调控,其结果往往是“教学过度”——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大、介入过早、挖掘过深、作业过量……压抑、禁锢了学生的学习。

其实,“调适”与“调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调适的关键是“适”——适当、适宜、适切……变调控为调适,实际是教学的一种智慧,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化。

比如,教学目标的调适。教学目标是一节课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和要求,在备教学目标时,教师常常是照搬教参,或者是想当然地写上几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必须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将教学目标调适到最合理、最科学的档次。教学目标过高,很容易消减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教学目标过低,就不能唤醒、激励并维持学生认知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只有适切的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有益的发展。

再比如,教学节奏的调适。节奏快是不是教学效果就好呢?未必。只有环环相扣、张弛有度、激活思维的节奏才能让学生有如沐春风般的欢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因时制宜、因势利导。以语文教学为例,一节课上是以解读文本为主,还是以整合结构为主?是以增加学养为重点,还是以欣赏品味为重点?这些都需要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和课程内容的实际出发,调适教学的节奏。

还比如,教学情绪的调适。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情绪影响甚至左右着整个课堂的轻重缓急,根据班级的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高兴了应开怀大笑,痛苦了应心酸流泪,愤怒了更应


相关内容

  • 6.2学会调控情绪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朱景霞 课题:第六课 知识目标: 教 学 能力目标: 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 学 环 节 教 学 内 容 师 生 行 为 二.排解不良情绪 第四环节:魔法大本营 魔术牌内容: (1)和朋友闹矛 ...
  • 心理健康与调适测试与答案
    心理健康与调适测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第1题: 1990年,WHO将()纳入健康的概念中,形成了新的健康概念 D.道德健康 第2题: 心理测量与心理评估工作者以()的标准界定心理活动是否正常 B.统计学 第3题: ()患者病前个性大多孤僻. ...
  • 扬州继续教育公共科目[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多选题
    (二) 多选题 1. 人际交往的技巧有(ABCD ) (A) 谦虚谨慎,摆正位置 (B) 平等相待,真诚相处 (C) 打开心窗,主动开放 (D) 合作协助,友好竞争 2. 思想政治教育依据有(ABC ) (A) 哲学 (B) 伦理学 (C) ...
  •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解析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教材内容解析 根据2003年5月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规定和要求,人教版义务教育<思想品德>教材,是在发扬多年来人教版教材科学.严谨.规范等优点的基础上,用新的教 ...
  • 不良情绪对人的危害
    不良情绪对人的危害 简答题一: 不良情绪是指一个人对客观刺激进行反映之后所产生的过度体验.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难过.不快.忧郁等情绪均属于不良情绪. 危害 当心情出现波动和异常的时候,很容易造成疾病的产生也容易影响正常的生活 ...
  • 我的心理健康观
    我的心理健康观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在这个学期,我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对作为天子娇子的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更是学 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 ...
  • 浅谈青年心理类杂志
    [摘要]青年心理问题是当今社会非常突出且严峻的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文化与观念的交流和碰撞的加强,使我国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同时使成长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的青年有些无所适从,产生了青年心理疾患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出 ...
  •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思考
    第23卷第4期2006年8月 政法学刊 J o ur na lo fPo l i t i c a lSc i e nc e a nd La w Vo l . 23No . 4 Aug .2006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思考 沈惠章 (江苏警官学 ...
  • 老年社会工作重点
    老年社会工作重点(wyn ) 名词解释 1. 人口老龄化:指总体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是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年长人口逐渐增加而导致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动态过程. 2. 积极老龄化: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证的 ...
  •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摘要: 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我国现实应试教育的模式,让学生产生各种各种的心理偏差.据有关心理调查表明:中学生存在心理困难人数约为20%,小学生约为10%.而注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