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赔偿金的性质与认定 - 范文中心

残疾赔偿金的性质与认定

12/08

残疾赔偿金的性质及认定

——梅帅论《侵权责任法》

残疾赔偿金,是指受害人因身体或健康遭受侵害后,因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应当获得的赔偿。

对残疾赔偿金的性质,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收入丧失说,该种观点认为,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收入丧失的赔偿。收入丧失在计算损害赔偿额时,以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和遭受损害之后的收入差额作为损害额。第二种是劳动能力丧失说,该种观点认为,残疾赔偿金是对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但没有对残疾赔偿金作出定义,也未明确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因此,梅帅认为:残疾赔偿金是对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而不是对收入丧失的赔偿。

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用来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即城镇居民扣除各种税费后的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各种来源的收入扣除各种税费的剩余部分。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纯纯收入,按照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确定。

残疾赔偿金是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按农村居民人纯纯收入计算对当事人的权益影响较大。

梅帅认为,要准确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必须运用法律解释的办法,对法律条文进行准确解释和正确理解。

法律解释方法,是指在找到现行法上可以适用于本案的法律条文后,为了确定这个法律条文的内容意义、适用范围、构成要件、法律效果等,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第一步是进行文义解释,即按照法律条文所使用的文字语句的文义,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解释法律必须从文义解释入手。梅帅认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文义可有:1、“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即,重点是“城镇居民”,必须是城镇居民,才可按按司法解释规定,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残疾赔偿金。户籍在城镇的和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均可视为城镇居民。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即,重点是“可支配收入”,即可支配收入达到“城镇居民”, 主要收入等同于城镇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城镇,即可按司法解释规定,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残疾赔偿金。

梅帅认为,采用文义解释得出两种解释意见,各有理由时,要认定哪一种解释意见更正确、更合理,就需要用其他解释方法进行判断和检验。

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第二步是进行体系解释,即根据法律条文在法律体系上的位臵,即它所在的编、章、节、条、项以及该法律条文前后的关联,以确定它的意义、内容、适用范围、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的解释方法。《侵权责任法》

第二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第十五条规定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包括赔偿损失。损害是侵权责任必备的构成要件,任何人只有在因他人的行为受到实际损害时,才能获得法律上的救济。所谓损失是侵害行为前和侵害行为后相比较,被害人利益的差额,包括积极减少的利益和应得而未获得的利益。残疾赔偿金实质上是对损失的赔偿,对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是因侵权行为导致劳动能力丧失前后,本应获得但未获得的劳动收入。因此,梅帅认为:从《侵权责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体现来讲,残疾赔偿金,应是对遭受损害前后,劳动收入减少的差额,即是对劳动收入的赔偿,只不过,为了考虑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标准尽可能保持一致,司法解释统一了劳动收入的标准。

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第三步是目的解释,目的解释即通过探求指定法律的目的以及特定法律条文的目的来解释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一条载明“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法”。因此,梅帅认为,侵权责任法是保护民事权益的法,主要是为了对遭受损害的权利进行救济,侵权损害赔偿是为了填补受害人的损失,侵权损害赔偿贯彻的是填平原则。若按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来判定残疾赔偿金是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还是按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计算,显然与填补损失原则相违背。因为,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必然会有消费支出,但无论侵害行为是否发生,消费支出都是必然会发生的,而侵害行为是否发生,却会影响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获得。故,从目的解释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侧重点均在“收入”。

对法律条文的解释,第五步可以进行社会学解释,即将社会效果等因素的考量引入法律解释中,据此,解释法律条文在社会生活中应具有的含义。梅帅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镇化的进程,城乡人口流动加快,很多农村居民在城镇地区工作,收入来源也在城镇,收入水平不低于甚至高于城镇居民,若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其残疾赔偿金显然不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也不利于社会公平,甚至有损法律权威。因此,从社会学解释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重点在“收入”。

最高人民法院意见认为,残疾赔偿金应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结合受害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主要收入来源地等因素,确定应适用的标准。

综上所述,残疾赔偿金主要是对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残疾赔偿金是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还是按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应主要根据受害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地确定。但生活在城镇的居民的消费性支出较大,侵权责任法要对其提供救济和保护,也应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其残疾赔偿金。因此,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居民也可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残疾赔偿金。在受害者能提供其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为城镇的则不需再提交证据证明其主要收入来源地为城镇,若不能证实其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为城镇则需证实其主要收入来源地为城镇,且该主要收入来源是持续的、稳定的,如缴纳了社会保险等。梅帅认为,残疾赔偿金采取了主要根据持续稳定主要收入来源确定,在无法证实其持续稳定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城镇时,可以按经常居住地确定。


相关内容

  •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量刑规范化实施细则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规范刑罚裁量权,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实现量刑均衡,维 护司法公正,根据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人民法院量刑指导 ...
  •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责任.鉴定及赔偿法律汇总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责任.鉴定及赔偿法律汇总 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可能是财产损失和/或人身损害,人身损害的后果可能是死亡.残疾或正常康复.根据医学生物学模式,人身损害后不可能完全恢复到受伤前的状态,或多或少会在一定时间内留有一些症状或体征,这些症 ...
  • 刘辉律师做[交通肇事案件律师实务]系列讲座
    刘辉律师做<交通肇事案件律师实务>系列讲座 博主按: 2010年5月22日(周六)博主应万法通(北京)法律咨询有限公司再次邀请,为其学员做<交通肇事案件律师实务>系列讲座.博主作为交通事故处理专家,从交通肇事案件的现 ...
  • 员工受伤处理细则
    员工受伤处理细则 A 办理材料(需工伤): 1.工伤认定申请表 一式两份 2.用人单位存在的劳动关系证明材料 3.职工居民身份证 4.由工伤职工直系亲属申请 需要直系亲属户口本 5.医疗机构出具的职工受伤初步诊断证明和相关医疗救治材料的复印 ...
  • 教育法规概述
    第一章 教育法规引论 第一节 教育法规概述 一.教育法规的内涵 我国的教育法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法规,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法律管理手段,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二.教育法规的特征 (一) 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 (二) 教育法规是教育 ...
  • 不当民事判决如何通过检察抗诉扭转乾坤 --最高检民事抗诉典型案例解读
    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陈北元 导读:经过两审终审的生效判决,如果当事人不服,应该采取什么救济渠道?根据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一是当事人向法院申诉,启动再审程序:二是向检察院提出申诉,由检察院向法院抗诉.本文将着重站在律师实务的角度,谈谈这 ...
  • 武汉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
    (2014年4月22日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 2014年5月29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护人身和财产安 ...
  •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XX年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1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 2011年11月30日 鲁高法[2011]297号 全省各中级人民法院.济南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青岛海事法院.山东法官培训学院.本院各部门: 2011年8月31日至9月1日,全省民事审判工作会议 ...
  • 论医疗损害责任构成要件
    发布时间:2011年1月31日艾尔肯点击次数:132 [摘 要]: 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医疗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应当采取医疗损害.医疗过失和因果关系三要件说.医疗损害是医疗行为所引起的对患方不利的一切事实和后果,医疗过失是在实施具体诊疗行 ...
  • 26项故意伤害罪裁判观点集成(附故意伤害罪量刑一览表大全)_
    编者按:故意伤害罪作为一种复杂的传统犯罪,刑法理论界对此作了长期的研究,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观点.但由于伤害案件的多发性.复杂性,在司法实践中还有许多伤害案件存在争议,还有许多问题函待解决.本公众号将隆重推出全国各地故意伤害罪裁判要旨集成,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