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 范文中心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11/01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这学期由于学校的人员调整,根据学校的安排我担任(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开学的前两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们上品社课无精打采,学习的气氛远不如语文、数学,就连老师提出的问题都不是太感兴趣,尽管我努力的引导他们读文字、看图片、列举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课堂仍然是平平淡淡,冷冷清情。正在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时,第三周上课更令我大吃一惊:课堂上有的同学偷偷写语文、数学作业;有的同学居然把崭新的课本撕破了,更有甚者拿钢笔、彩笔在书上乱涂乱画,把书上画的一些著名人物“改头换面”。 看到此现象,我又惊又气又难受,惊的是六年级学生竟然这样缺乏道德品质,气的是六年级学生竟然这样不重视品社课,难受的是我们的品德教育竟如此失败。我努力地咽下胸中的气愤,静下心来与学生们交谈。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学生们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副课,没必要认真学习,再说课文中的许多知识他们也听不懂,还不如腾出时间学语文数学呢。听了学生们的话,我连续几天陷入沉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好的学科,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困境?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经过思考与查阅资料,我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陷入困境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不受重视。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多年,但在应试教育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而使它微乎其微。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流于形式,成为所谓的副科,学生认为是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

二、学生的作业多,负担重。教师们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加班加点加作业,学生的作业不按时交会受到批评,他们课余时间写不完,只能在所谓的副科上偷着写,而比起音乐、美术、体育课来说《品德与社会》课又是他们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于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成为他们偷写语数作业的最佳选择。

三、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他们认为太简单,他们在生活中就已经会了。而有些内容比如有关抗战历史、祖国建设历史、科技发展等,农村学生们平日阅读量小,听的少,见得更少,这些知识离他们又太遥远。因此,他们对《品德与社会》学科不感兴趣。

四、教师的身教作用发挥不好。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人格,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仍有发生,降低了思品教育的效果;小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辅导,其生理、心理健康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五、家庭原因。家庭是小学生初次社会化的第一场所,父母子女的天伦关系保证了父母通过教养子女来塑造其行为规范,引导其融入社会。一些家庭父母为了生计,无暇管教子女,难以发挥传统的居家照顾角色,出现家中子女自理生活、无人管教现象,学校(教师)—家庭(父母)—学生(子女)之间的交流减少,使得社会不良风气对小学生施加影响的机会和

效果增强;还有一些父母以过于溺爱或过于严厉的态度来管教子女,使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较强,敢于反抗师长及父母,也滋生了桀骜不羁、自我本位、自我放纵等不良品性。

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合作表演法等。

四、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学生背着沉重的作业包袱怎么能快乐健康的学习?把玩耍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良性意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内容

  •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的思想品德课
    摘 要 在小学阶段开设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的主渠道.它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这门课程思想品德理论教育偏多,加上不被列入测试科目,使教师和学生重视不够,而且小 ...
  •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格式文本
    吴桥县水波中学2012年市级课题 中期研究报告 课 题 名 称: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 ---初中政治活动反思感悟模式的探究 课 题 级 别:市级 立项审批单位:沧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课 题 负责人:邢玲玲 所 在 单 位:沧 ...
  • 小学教师师德学习计划
    2013春季期师德师风学习计划 教师为人师表,其道德品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下一代道德素养的高低,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我一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另一方面注重培 ...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案
    学 期: 学 科: 年 级: 执 教: 日 期: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教材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第二单元"安全地生活",第三单元"花 ...
  •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说课与教学反思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说课与教学反思 歇马镇中学 望必勤 一.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的内容,框题为<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本框共设两目,即"计划 ...
  • [说声"谢谢"]教学设计(杨小蓉)
    < 说声"谢谢" >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人教版 品德与社会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本课教学内容. (2).调查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接受别人的感谢后的 ...
  • 品社[拥有好心情]教学反思
    <拥有好心情>教学反思 <拥有好心情>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中的一个主题.通过本课学习,旨在使儿童能正确认识烦恼,知道烦恼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教材呈现了几 ...
  • 招教考试简答.论述题七
    招教考试简答.论述题 1. 简述社会主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⑴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扬教育民主: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⑵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 ...
  •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 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综合课程.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 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 ...
  • 九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1]
    九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明光市旧县中学 郑建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引,积极推行学校的"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