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学会描写小动物 (800字) - 范文中心

作文学会描写小动物 (800字)

11/26

作文练习一

学会描写动物的生活习性

在观察小动物的时候,除了要看清它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外,还要注意看清小动物内在的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习性。什么是动物的生活习性?就是指某种动物在长期的活动中为适应生活环境等所养成的相对自觉和稳定的习惯,并能明显区别于其他动物。 举例说明:

蜘蛛蹲在网中间,等文字飞到网上,它就赶快爬过去,吐出丝把文字缠住,直到蚊子不再挣扎,蜘蛛才把针似的嘴插进蚊子的肚子里,开始吃蚊子。

小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一系列动作将蜘蛛捕食的生活习性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向别人介绍一种动物,一般不外乎两种方法,一是外形特点,二是生活习性。外形描写是一幅平面的图,着重告诉读者动物的颜色、大小、体态等;生活习性的描写是在外形描写的基础上,展示动物所特有的神韵。它要求作者的观察要深入细腻,能用准确地动词、形象的比喻等写作方法来展示某种动物,使读者能看到一幅活灵活现的动物图,并了解该种动物。

例文:

小鸡

星期天,妈妈买回来两只活蹦乱跳的小鸡。这两只小鸡真可爱,我越看越喜欢,就蹲在地上,仔仔细细地观察起小鸡来。 小鸡全身细细的绒毛是淡黄色的,远远看去像一团毛茸茸的绒球。小鸡的头圆溜溜的,它们总是一伸一伸地找食吃。它们都长着一对亮晶晶的小眼睛,我想,那一定是非常灵敏的,不然它们怎么会很快发现米粒呢。小鸡的嘴巴尖尖的,黄黄的,又短又硬,还不停地发出“叽叽叽叽”的声音。它们的翅膀紧缩着,平时看不清,当它们受到惊吓时,会伸出小小的翅膀扑动着,一溜烟地逃跑。小鸡的脚是深黄色的,每只脚有三个大脚趾,一个小脚趾。 小鸡吃米的时候,真有趣。它们先吃细碎的小米,然后再吃整粒儿的大米。吃大米粒的时候,它们先用嘴巴啄起米粒,再把它甩下去,想把大米粒啄碎。有时一连甩了好多次,米粒还不碎,我看了心里非常着急,连忙拾起大米粒用手掰(bai )碎,然后喂给小鸡吃。小鸡吃着我给它们掰碎的米粒,头一点一点的,好像在感谢我呢!

小鸡争米吃的时候可有意思啦!两只小鸡有时为争一粒米,互不相让,它们张开翅膀,你追我赶,为了争一粒米斗了好几个回合,还是不分上下。最后,那只大点儿的小鸡胜利了,这粒米终于归它了。于是,它昂首挺胸,骄傲地唱起了歌“叽叽叽?? ”另一只小鸡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地离开了,只好到别处去找米粒了。

这两只小鸡多么可爱啊!我看得入迷了,要不是妈妈叫我做别的事,我还不知道看到什么时候呢!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小鸡 ( )地找食吃 ( )的翅膀 ( )地逃跑( )的眼睛 ( )地啄 ( )的脚 ( )地追赶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鸡的头______________,它们总是______________地找食吃。它们都长着______________的小眼睛。小鸡的嘴巴尖尖的,______________,还不停地发出______________的声音。小鸡的翅膀平时___________,受到惊吓时,____________。小鸡的脚__________。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短文第三、四段写了小鸡的什么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中有几句话?那几句是写小鸡啄米的样子的?请写出描写这一过程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蝈蝈

为了观察蝈蝈的生活习性,我捉来了一只蝈蝈,养在小竹笼子里。这只蝈蝈很大,有一寸多长。它腹部是嫩绿色的,长着四条小腿和两条大腿,背部和四片翅膀是翠绿色的,头上有硬壳,长着两根又长又细的触角,下额向前突出,长着两颗弯向中间的

褐色大牙。

蝈蝈开始很怕我,见我走近了,立刻退到笼子后边,用触须冲着我摆动,张开大牙,紧盯着我,后腿向里收着,显得很紧张。过了一会,看我没有伤害它的意思,便在小竹笼里慢慢散起步来,但不时停下步子,看看我。

蝈蝈吃东西并不挑剔,各种蔬菜水果它都吃。我喂它一块黄瓜,刚刚放进去,它猛地向后一跳,瞪起眼睛,触须来回摆动着。过了一会,它向前爬了爬,用触角碰碰黄瓜,又用大牙碰了碰,然后抬起头来看看我,才试探着咬了一小口,在嘴里嚼着,咽下去了。可它还想吃,便顾不得看我,就大口大口地啃起来了。

一次,我守着蝈蝈笼子玩一只蝗虫,蝈蝈看见了,立刻跑到笼子边上,使劲儿地看。那蝗虫一蹬后腿,啪,由我手里挣脱出来,跳进了小竹笼里。蝈蝈猛地一扑,死死咬住了蝗虫的头,大口大口吃着;吃完了,在吃蝗虫的胸部、腹部。啊,我光知道蝈蝈爱吃蔬菜,却万万想不到它还能吃蝗虫!不一会,整只蝗虫都进它肚子里了,连一小片翅膀都没留下。为了验证它真的能吃昆虫,我第二天逮了一只蜻蜓塞进小竹笼里,居然又被它吃个一干二净。

蝈蝈吃饱了,就用嘴舔舔触须,呆在一旁动也不动,偶尔也心满意足地散散步。高兴极了,便叫一阵。那声音很悦耳。但它叫不是用嘴,而是靠翅膀的摩擦振动。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蝈蝈的颜色由嫩绿变成深绿了,又渐渐变成了褐色。它吃地也少了,叫的声音也有些嘶哑了。最后,这个可爱的小东西终于伴着秋风,离开了我。

1、查字典填空。

嚼:音序是________,共________笔,第十七笔是________。 摩:音序是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

褐:音序是________,部首________,第五笔是________。

2、形近字组词。

膀( ) 脑( ) 塞( ) 伴( )

傍( ) 胸( ) 寒( ) 绊( )

3、积累句子。

1)蝈蝈吃黄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蝈蝈的颜色由________变成________,又变成________,它爱吃________、________,可最后吃的________,叫的________,在秋风中,离开了我。

练笔

小乌龟 小猫咪 小刺猬 马蜂 工资 小猪 蚂蚁 小金鱼 画眉鸟 鸽子 小白兔 蜗牛 蚯蚓??


相关内容

  • 描写公园的作文800字
    沧湾公园 沧湾公园位于我的家乡--诸城市区中心,它北邻诸城影剧院,南靠藏书丰富的诸城图书馆,西边即为宽阔净美的和平街,隔街是诸城广电大楼和新郎大厦. 从西南方走进沧湾公园,你就会看到一个四喜娃娃,它是由四个娃娃相互重叠紧抱在一起组成的,它们 ...
  • 七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第一单元:叙事要完整 [教学目标] l.理解叙事文章需交代清楚的几个记叙要素,学会怎样把经过写具体.(重难点) 2.理解叙事文章中顺序.插叙.倒叙的作用,并学会合理运用. 3.学会安排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有这样 ...
  • 一年级知识点大全
    小学六个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语文是一门源于生活的科目,学习好语文需要同学们的不断积累,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年级的学生也有着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小学的同学快来看看小编给你们汇集的<小学六个年级语文学习方法>吧,相信对你们 ...
  • 描写猴子的作文
    篇一:可爱的小猴子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临安太湖源游玩.那里空气清新,山青水秀,风景很美. 我们在山上看到了一群野猴.它们在树上跳来跳去,非常灵活.有一只小猴子十分可爱,我看到它的时候,它正在树上荡秋千.我往地上扔了一颗花生,它看到了马上跳 ...
  • 作文教学中的偶遇教案
    [缘起] 经常听同事说,现在的的孩子作文越来越差,某某同学上五年级了才写200字,有些同学甚至不会写,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的要求相差甚远.即使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小学生,他们的作文或是千人一面,或是 ...
  • 小学经典作文题
    一.材料:李芳也来参加考试了,同学们都感到意外,她能这样做真不容易啊!-- 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自拟文题,抓住"感到意外""这样做真不容易"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把事情的起因.经 ...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模优秀作文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广州一模优秀作文赏析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小轩放学回家,很沮丧地告诉妈妈,这次考试成绩被同桌大桐超过了.妈 妈对小轩说:"大桐没什么了不起的,下次打败 ...
  • 七年级下册动物类作文指导 优秀教案
    动物类作文指导(教案)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观察动物的能力,掌握描写动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写出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或写动物怎样捕食.怎样嬉戏.怎样休息等习性,也可以写自己和动物之间发生的事情.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描写动物,体现关爱动物.善 ...
  • (50)三年级作文教学怎么复习?
    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作文,三年级老师也是第一次教新课程的教材,所以对三年级的作文复习可以先进行归类,即把16个习作园地的作文题归类: 第一,写自然景物:走进秋天.风景优美的地方.魅力家乡: 第二,写"我"的生活:<我 ...
  • 20**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详解
    2015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详解 微信公众号:语文茶馆 2015年新课标I全国(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