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中的生态意识分析 - 范文中心

林清玄散文中的生态意识分析

11/26

  摘 要:林清玄是台湾文学界的代表,其“菩提系列”深受读者喜爱,是当代非常具备影响力的书籍。他的散文以文笔清新自然,平易而感人著称,给人们以心灵的抚慰。本文主要针对林清玄散文中的生态意识进行分析。

  关键词:林清玄散文;生态意识;分析

  林清玄是台湾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多篇文章编入了大陆、台湾,甚至新加坡的中文课本中,尤其是他的“菩提系列”和“身心安顿”系列散文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台湾最畅销的图书,深受广大读者的喜欢。在25年的创作生涯中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创下高达5亿元台币的热卖记录。尤其是80年代后期,每年平均出版两三本以上新书。门类涉及散文、报告文学、文化评论、小说、散文诗等。他的“菩提系列”散文以文笔清新自然,平易而感人著称,给现代人以心灵的抚慰。本文拟从当时社会存在的生态危机入手,表达了作者强调生态意识的原因,由此追求淡雅的生态意识,并探求其散文中平和的生活状态。

  一、现实的生态危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台湾正处于工业化革命时期,从农业到工业的转变过程中,人们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问题,导致了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污水横流、水土流失、森林破坏、河水污染,使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空间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从小生活在恬静无染乡间的林清玄,像所有忠实的环保者一样,通过散文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现实的忧虑,所以他的“菩提系列”散文中有很多对现实灾难的描写。比如《清欢》中描写的油烟爆起,卫生堪忧的啤酒屋,不见天日的卡拉OK,人们以污浊放逸的生活为欢乐等等,表现了人们生活空间的混乱不堪。

  现实社会的生态危机除了生活空间的杂乱污浊,还表现在人们内心精神信仰的缺失和价值观的错位导致的人们精神上的生态危机。比如在《金片子》中,作者描写了一个用黄金制作名片的商人形象,由于精神世界匮乏,贫穷的精神层面跟不上物质的暴涨,导致了这些暴富的商人一味把金钱作为衡量自己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于是想到用黄金名片来炫耀自己的价值,但是在作者看来,黄金名片的价值并不会增加自己的价值。所以金钱至上的错误观念导致了人们精神上的空洞。此外,金钱社会造成了一种物质生态的危机,也让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越来越空洞,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林清玄都用起平淡的表达手法为读者一一呈现,这也恰恰是林清玄散文中的精神追求。林清玄“菩提系列”散文中描写的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生态危机,都是对当下社会的真实反映,这也恰恰反映出作者对淡雅生态的诉求。

  二、淡雅的生态诉求

  面对着生态危机的社会现实,林清玄更渴望纯美的生态环境,所以更强烈的追求生态审美,把更多的感情投入到山水之间。由于受佛教的影响,他的“菩提系列”散文蕴含更多的是“雅致恬淡”的韵味。比如《一只毛虫的圆满》中,所有人都觉得毛虫丑,见了它都会恶心尖叫,但作者只是淡淡的告诉读者,正是这最丑的毛虫将来会变成最美的蝴蝶,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丑也是一种美。作者通过这个简单的事例,告诉大家:淡然面对一切,优雅从容生活。

  相对于有生命的物体,林清玄描写更多的是无生命之物,尤其是对花的描写,比如:兰花、梅花、茶花、莲花等等,当然描写更多的是莲花,其中以此命名的就多达六篇,比如:《灵山上的那朵莲花》、《水晶石与白莲花》、《清净之莲》等,他之所以喜欢莲花,是因为莲花是佛教的花,象征着纯洁,他希望自己像莲花那样清净、淡雅,这也恰恰印证了他散文中淡雅的生态诉求。

  除了像兰花、莲花、梅花等本身就蕴含着淡雅、高洁外,林清玄对其他花的描写也透着淡雅的气息。比如在《愿做自由花》中,当作者看到大片金黄的青菜花时,就像进入了金色的梦里,自由自在的生长在大地上,成为最耀眼的风景。就是这普通的青菜花,在作者笔下就那么的超凡脱俗,不与时令花争宠,自由自在的生长,反而增添了青菜花淡雅之气。林清玄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编织成文章,并用理性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揭示了这个浮躁社会的不看,告诫我们,只有以简单的生活作为目标,才能够在这个金钱社会中无愧于心的生活。

  三、简单平和的生活状态

  林清玄散文中体现的淡雅的生态诉求,反映到生活中必然是简单平和的生活状态。作者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所以更加提倡简单朴素的生活观念。突出表现在“口舌之欲”上面,用自己的话说,有时候生活清淡的自己都吃�@了,每天的早上大多煮一些粥,放些青菜,然后配着腐乳和豆腐吃,而且他把青菜米粥看作璎珞粥,把腐乳和豆腐比作黄玉和白玉,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生活的简单朴素。

  在生活中追求简单,从心态上更多的体现在平和宽容。因为他认为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不圆满的,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要把心态放平和。在《拈花菩提》自序中,他提到有次抽到一个下下签,由此悟出当我们遇到困难,如果一味抱怨、消极,就会使情况越来越糟,索性不如放平心态,坦然面对。

  林清玄正是将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到自己的文章中,并用理性的阐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使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获得哲理般的感悟。

  参考文献:

  [1]刘小兵.于“一花一世界”中感悟人生欢愉――读林清玄《人生最美是清欢》[J].劳动保障世界.2016(13).

  [2]汪苏娥,王晓飞.“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解读林清玄《有生命力的所在》[J].写作.2005(03).

  [3]许珂玮.林清玄散文中的“禅意”特质赏析――从林清玄与他的“禅”谈起[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8).

  [4]庄若江.佛儒相融 虚实相生――佛理禅思在两岸当代散文中的折射与异同[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01).


相关内容

  • 百合花开教学反思
    反思一:百合花开教学反思 林清玄的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性散文,特点是语言优美中富含哲理,适合学生朗读.因此教学设计上的重难点:圈画出在百合开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想法.做法.我准备借助朗读来实现教学目标.听完课教研组教师们对我的课进行了客观评价 ...
  • 美丽的心灵
    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开始关注林清玄的作品,是从<有风格的小偷>一文开始,一篇文稿间出乎意料的善意的赞赏,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道,从此,世上又多了一个善良的灵魂.确实,拿着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拿着 ...
  • 中国著名作家[1]
    中国著名作家 1.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老舍的一生,总是在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发表了大量影响后人的文学作品,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
  • 初中生必读和课外推荐书目
    初中生必读书目:(必买,版本是译林出版社或人民文学出版社) 七年级:<汤姆 索亚历险记>.<男生贾里全传>.<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 八年级:<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 ...
  • 桃花心木人教
    3 桃花心木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 ...
  • 林清玄大师之莞香茶
    莞 香 茶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和加仁莞香宁神养肝茶敬录 到朋友家作客,朋友泡茶出来,满室立刻充满了浓郁的芳香.我也算是喝过许多好茶的人,却从未喝过这么香气慑人的茶.细看茶色,是淡淡的金黄:喝到口中,温润 ...
  • 人生就是一场向善的修行
    人生就是一场向善的修行 很高兴能走上这个讲台,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读书上的收获.作为一个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我,觉得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是:工作.读书.写字.相夫.教子.作为人民路小学的一份子,我很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让我能够在读书.写字 ...
  • 月到天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月到天心 林清玄 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平常时日,都是借着微明的天光,摸索着回家. 偶尔有星星,就亮了很多,感觉到心里也有星星的光明. 如果是有月亮的时候,心里就整个 ...
  • 20XX年高考满分作文__语文我心中的一弘清泉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我尚在牙牙学语时,母亲向我稚嫩的心灵打开的一道神秘的大门--语文.十几个春秋过去,语文就像一泓永不枯竭的清泉,点点滴滴地滋润 ...
  • 数学老师家访记录范文
    江桥镇民办庆宁小学家访记录表 班主任: 江桥镇民办庆宁小学家访记录表 江桥镇民办庆宁小学家访记录表 篇二:11-12第二教师家访记录表 五年级 2011-2012年度第二学期家访记录表 班级:五年级 家访教师:张育民 篇三:家访记录 五.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