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活测定方法 - 范文中心

酶活测定方法

09/04

、酶活测定方法

还原法

酶与底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反应, 酶可以促使底物释放出还原性的基团。在此反应体系中添加化学试剂 , 酶促反应的产物可与该化学试剂发生反应, 生成有色物质。通过在特定的波长下 比色 , 即可求 出还原产物的含量 , 从而计算出酶活力的大小 。

色原底物法

通过底物与特定的可溶性生色基团物质结合, 合成人工底物。该底物与酶发生反应后 , 生色基团可被释放出来 , 用分光光度法即可测定颜色的深浅, 在与已知标准酶所做的曲线比较后 , 即可求出待测酶的活力。

粘度法

该法常用于测定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 的活力。木聚糖和β-葡聚糖溶液通常情况下可形成极高的粘度, 当酶作用于粘性底物时木聚糖和β-葡聚糖会被切割成较小的分子使其粘度大 为降低。基 于Poiseuille 定律我们知道 , 只要测定一定条件下溶剂和样品溶液的运动粘度, 便可计算特性粘数, 并以此来判断酶的活力。

高压液相色谱法

酶与其底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后 , 在一定的色谱条件下从反应体系中提取溶液进行色谱分析, 认真记录保留时间和色谱图, 测量各个样的峰高和半峰高, 计算出酶促反应生成物的含量 , 从而换算出酶活力的数值。

免疫学方法

常用 于酶活性分析的免疫学方法包括:免疫电泳法 、免疫凝胶扩散法。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酶与其抗体之间可发生特定的沉淀反应 , 通过待测酶和标准酶的比较, 最终确定酶活力。免疫学方法检侧度非常灵敏, 可检侧出经过极度稀释后样品中的酶蛋白, 但其缺点是不同厂家生产的酶产品需要有不同特定的抗体发生反应。

琼脂凝胶扩散法

将酶作用的底物与琼脂混合熔融后 , 倒入培养皿中或载波片上制成琼脂平板。用打孔器在琼脂平面上打出一个约4-5mm 半径 的小孔。在点加酶样并培养24h 以后 , 用染色剂显色或用展开剂展开显出水解区, 利用水解直径和酶活力关系测定酶活力。

蛋白酶活力测定法 本方法适用于酿造酱油时在制品菌种、成曲的蛋白酶活力测定。

1 福林法

1.1 试剂及溶液: 以下试剂都为分析纯

1.1.1 福林试剂(Folin试剂):于2000mL 磨口回流装置内, 加入钨酸钠(Na2WO4·2H2O)

100g, 钼酸钠(Na2MoO4·2H2O)25g, 蒸馏水700mL,85%磷酸50mL, 浓盐酸100mL, 文火回流10h 。 取去冷凝器, 加入硫酸锂(Li2SO4)50g,蒸馏水50mL, 混匀, 加入几滴液体溴, 再煮沸15min, 以驱逐残溴及除去颜色, 溶液应呈黄色而非绿色。若溶液仍有绿色, 需要再加几滴溴液, 再 煮沸除去之。冷却后, 定容至1000mL, 用细菌漏斗(No4~5) 过滤, 置于棕色瓶中保存。此溶 液使用时加2倍蒸馏水稀释。即成已稀释的福林试剂。

1.1.2 0.4mol碳酸钠溶液: 称取无水碳酸钠(Na2CO3)42.4g,定容至1000mL 。

1.1.3 0.4mol三氯乙酸(T C A)溶液: 称取三氯乙酸(CCL3COOH)65.4g,定容至1000mL 。

1.1.4 pH7.2磷酸盐缓冲液:称取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31.2g, 定容至1000mL, 即 成0.2mol 溶液(A液) 。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71.63g, 定容至1000mL, 即成 0.2mol 溶液(B液) 。

取A 液28mL 和B 液72mL, 再用蒸馏水稀释1倍, 即成0.1mol pH7.2的磷酸盐缓冲液。

1.1.5 2%酪蛋白溶液:准确称取干酪素2g, 称准至0.002g, 加入0.1N 氢氧化钠10mL, 在 水浴中加热使溶解(必要时用小火加热煮沸), 然后用pH7.2磷酸盐缓冲液定容至100mL 即 成。配制后应及时使用或放入冰箱内保存, 否则极易繁殖细菌, 引起变质。

1.1.6 100μg/mL酪氨酸溶液:精确称取在105℃烘箱中烘至恒重的酪氨酸0.1000g, 逐

步加入6mL 1N盐酸使溶解, 用0.2N 盐酸定容至100mL, 其浓度为1000μg/mL,再吸取此液10 mL, 以0.2N 盐酸定容至100mL, 即配成100μg/mL的酪氨酸溶液。此溶液配成后也应及时使 用或放入冰箱内保存, 以免繁殖细菌而变质。

1.2 仪器

a. 分析天平: 感量0.1mg;

b. 581-G型光电比色计或72型分光光度计;

c. 水浴锅;

d. 1、2、5、10mL 移液管等。

1.3 操作

1.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1.3.1.1 按下表配制各种不同浓度的酪氨酸溶液(表1) 。

表 1 配制各种不同浓度的酪氨酸溶液

━━━━━━━━━━━┳━━━━━━━━━━━━━━━━━━

┃ 管 号

试 剂 ┣━━┳━━┳━━┳━━┳━━┳━━━

┃ 1 ┃ 2 ┃ 3 ┃ 4 ┃ 5 ┃ 6

━━━━━━━━━━━╋━━╋━━╋━━╋━━╋━━╋━━━

蒸馏水,mL ┃10 ┃ 8 ┃ 6 ┃ 4 ┃ 2 ┃ 0

100μg/mL酪氨酸,mL ┃ 0 ┃ 2 ┃ 4 ┃ 6 ┃ 8 ┃ 10

酪氨酸最终浓度, μg/ml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1.3.1.2 测定步骤:取6支试管编号按表1分别吸取不同浓度酪氨酸1mL, 各加入0.4mol

碳酸钠5mL, 再各加入已稀释的福林试剂1mL 。摇匀置于水浴锅中。40℃保温发色20min 在 581-G 型光电比色计上分别测定光密度(OD) (滤色片用65**#)或用72型分光光度计进行 测定(波长660nm) 。一般测三次, 取平均值。将1~6号管所测得的光密度(OD)减去1号管( 蒸馏水空白试验) 所测得的光密度为净OD 数。

为了清楚起见。再列出表格如下 (表2) 。

表 2

━━━━━━━━━━━━━━━┳━━━━━━━━━━━━━━━━━━

┃ 管 号

试 剂 ┣━━┳━━┳━━┳━━┳━━┳━━━

┃ 1 ┃ 2 ┃ 3 ┃ 4 ┃ 5 ┃ 6

━━━━━━━━━━━━━━━╋━━╋━━╋━━╋━━╋━━╋━━━

按表1制备的不同浓度酪氨酸,mL ┃ 1 ┃ 1 ┃ 1 ┃ 1 ┃ 1 ┃ 1

━━━━━━━━━━━━━━━╋━━╋━━╋━━╋━━╋━━╋━━━

0.4mol/L Na2CO3,mL ┃ 5 ┃ 5 ┃ 5 ┃ 5 ┃ 5 ┃ 5

━━━━━━━━━━━━━━━╋━━╋━━╋━━╋━━╋━━╋━━━

福林试剂,mL ┃ 1 ┃ 1 ┃ 1 ┃ 1 ┃ 1 ┃ 1

━━━━━━━━━━┳━━━━╋━━╋━━╋━━╋━━╋━━╋━━━

┃ 1 ┃ ┃ ┃ ┃ ┃ ┃

┣━━━━╋━━╋━━╋━━╋━━╋━━╋━━━

┃ 2 ┃ ┃ ┃ ┃ ┃ ┃

O D值 ┣━━━━╋━━╋━━╋━━╋━━╋━━╋━━━

┃ 3 ┃ ┃ ┃ ┃ ┃ ┃

┣━━━━╋━━╋━━╋━━╋━━╋━━╋━━━

┃ 平均 ┃ ┃ ┃ ┃ ┃ ┃

━━━━━━━━━━┻━━━━╋━━╋━━╋━━╋━━╋━━╋━━━

净O D值 ┃ 0 ┃ ┃ ┃ ┃ ┃

━━━━━━━━━━━━━━━┻━━┻━━┻━━┻━━┻━━┻━━━

以净O D值为横坐标, 酪氨酸的浓度为纵坐标, 绘制成标准曲线(或可求出每度OD 所相 当的酪氨酸量K) 。

1.3.2 样品稀释液的制备。

1.3.2.1 测定酶制剂: 称取酶粉0.100g, 加入pH7.2磷酸盐缓冲液定容至100mL, 吸取此 液5mL, 再用缓冲液稀释至25mL, 即成5000倍的酶粉稀释液。

1.3.2.2 测定成曲酶: 称取充分研细的成曲5g, 加水至100mL, 在40℃水浴内间断搅拌 1h, 过滤, 滤液用0.1mol pH 7.2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到一定倍数(估计酶活力而定) 。

1.3.3 样品测定: 取15×100mm 试管3支, 编号1、2、3(做2只也可), 每管内加入样品

稀释液1mL, 置于40℃水浴中预热2min, 再各加入经同样预热的酪蛋白1mL, 精确保温10min, 时间到后, 立即再各加入0.4mol 三氯乙酸2mL, 以终止反应, 继续置于水浴中保温20min, 使 残余蛋白质沉淀后离心或过滤, 然后另取15×150mm 试管3支, 编号1、2、3, 每管内加入滤 液1mL, 再加0.4mol 碳酸钠5mL, 已稀释的福林试剂1mL, 摇匀,40℃保温发色20min 后进行光

密度(OD)测定。

空白试验也取试管3支, 编号(1)、(2)、(3),测定方法同上, 唯在加酪蛋白之前先加

0.4mol 三氯乙酸2mL, 使酶失活, 再加入酪蛋白。

为了清楚起见, 分别列出表格于下 (见表3及表4) 。

表 3

━━━━━━━━━━┳━━━━━┳━━━━━━━━━━┳━━━━━━━━

┃ 管 号 ┃ 试 剂 ┃ 管 号

试 剂 ┣━┳━┳━┫ ┣━━┳━━┳━━

┃1 ┃2 ┃3 ┃ ┃(1) ┃(2) ┃(3)

━━━━━━━━━━╋━╋━╋━╋━━━━━━━━━━╋━━╋━━╋━━

预热酶液, mL ┃1 ┃1 ┃1 ┃预热酶液, mL ┃ 1 ┃ 1 ┃ 1

━━━━━━━━━━╋━╋━╋━╋━━━━━━━━━━╋━━╋━━╋━━

预热2%酪蛋白, mL ┃1 ┃1 ┃1 ┃0.4mol 三氯乙酸, mL ┃ 2 ┃ 2 ┃ 2

━━━━━━━━━━┻━┻━┻━╋━━━━━━━━━━╋━━╋━━┻━━

作用10min (精确计时) ┃作用10min (精确计时) ┃ ┃

━━━━━━━━━━┳━┳━┳━╋━━━━━━━━━━╋━━╋━━┳━━

0.4mol 三氯乙酸, mL ┃2 ┃2 ┃2 ┃预热2%酪蛋白, mL ┃ 1 ┃ 1 ┃ 1

━━━━━━━━━━┻━┻━┻━┻━━━━━━━━━━┻━━┻━━┻━━

表 4

━━━━━━━━━━┳━━━━━━━━━━━━━━━━

┃ 管 号

试 剂 ┣━┳━┳━━┳━━┳━━┳━━━

┃1 ┃ 2┃ 3 ┃(1) ┃(2) ┃ (3)

━━━━━━━━━━╋━╋━╋━━╋━━╋━━╋━━━

滤 液, mL ┃1 ┃ 1┃ 1 ┃ 1 ┃ 1 ┃ 1

━━━━━━━━━━╋━╋━╋━━╋━━╋━━╋━━━

0.4mol Na2CO3,mL ┃5 ┃ 5┃ 5 ┃ 5 ┃ 5 ┃ 5

━━━━━━━━━━╋━╋━╋━━╋━━╋━━╋━━━

福林试剂, mL ┃1 ┃ 1┃ 1 ┃ 1 ┃ 1 ┃ 1

━━━━━━━━━━╋━╋━╋━━╋━━╋━━╋━━━

O D值 ┃ ┃ ┃ ┃ ┃ ┃

━━━━━━━━━━╋━┻━┻━━╋━━┻━━┻━━━

平均O D值 ┃ ┃

━━━━━━━━━━╋━━━━━━╋━━━━━━━━━

净O D值 ┃ ┃ 0

━━━━━━━━━━┻━━━━━━┻━━━━━━━━━

样品的平均光密度(O D)一空白的平均光密度(OD)=净OD 值。

1.4 计算

在40℃下每分钟水解酪蛋白产生1μg 酪氨酸, 定义为1个蛋白酶活力单位。

A 1

样品蛋白酶活力单位(干基)=━━×4×N ×━━━ ……………………… (1)

10 1 - W

式中:A——由样品测得OD 值, 查标准曲线得相当的酪氨酸微克数(或OD 值×K);

4——4毫升反应液取出1 mL测定 (即4倍);

N ——酶液稀释的倍数;

10——反应10min;

W ——样品水分百分含量。

1.5 注意事项

以上介绍的方法用于测定中性蛋白酶(pH7.2)。若要测定酸性蛋白酶或碱性蛋白酶,

则把配制酪蛋白溶液和稀释酶液用的pH 缓冲液换成相应pH 缓冲液即可。现把几种常用pH 缓冲液配方提供如下:

1.5.1 pH7.5磷酸盐缓冲液 (0.02mol/L)

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6.02g 和磷酸二氢钠 (NaH2PO4·2H2O)0.5g 以蒸 馏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

1.5.2 pH 2.5乳酸-乳酸钠缓冲液 (0.05mol)

A 液: 称取80%~90%乳酸10.6g, 加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000mL 。

B 液: 称取70%乳酸钠16g, 加水稀释定容至1000mL 。

取A 液16mL 与B 液1mL 混合稀释一倍即成。

1.5.3 pH 3.0乳酸-乳酸钠缓冲液 (0.05mol)

A 液: 称取80%~90%乳酸10.6g, 以水定容至1000mL 。

B 液: 称取70%乳酸钠16g, 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

取A 液8mL 与B 液1mL, 混合稀释一倍即成。

1.5.4 pH 10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液

A 液: 称取硼砂19.08g, 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0.05mol)。

B 液: 称取氢氧化钠8g, 用蒸馏水溶解定容至1000mL (0.2N)。

取A 液250mL,B 液215mL 混合, 用蒸馏水稀释定容至1000mL 即成。

1.5.5 pH 11.0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液

A 液: 称取硼砂19.08g, 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

B 液: 称取氢氧化钠4g, 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

取A 液与B 液等量混合。

1.5.6 2%酪蛋白溶液配成酸性时, 须先加数滴浓乳酸, 使之湿润以加速其溶解。

2 甲醛法

成曲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如用福林法测定确有困难时, 可用甲醛法测定作过渡。

2.1 仪器

a. 分析天平:感量0.01g;

b. 水浴锅;

c. 电烘箱;

d. 容量瓶、吸管、滴定管等。

2.2 试剂与溶液

a. 1%酚酞指示剂;

b. 0.1%麝香草酚蓝;

c. 0.1N氢氧化钠液、甲醛(试剂配制法同氨基态氮的测定, 见ZB X 66038—87《氨 基态氮测定法》) 。

2.3 操作

2.3.1 目测法

称取研细均匀的成曲样品10g, 放入250mL 锥形瓶中, 加55℃温水80mL, 充分摇匀, 置于 55℃水浴锅中保温3h, 取出后加热煮沸以破坏酶活力, 冷却后定容至100mL, 充分摇匀后以 脱脂棉过滤, 吸取滤液10mL, 移至150mL 锥形瓶中, 加水50mL, 1%酚酞指示剂0.2mL, 以0.1N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刚显微红色(pH 8.2),记下滴定数作为总酸, 继续加甲醛10mL, 用 0.1N 氢氧化钠液滴定至深红色(pH 8.5)为终点, 若再加麝香草酚蓝1mL 作指示剂, 则滴至紫 红色为终点。记下滴定数, 减去空白数后计算成氨基态氮。另称取曲10g 做水分, 再折算成 干基数。

2.3.2 酸度计法

所用仪器、药品、操作方法等与氨基态氮测定法同 (见 ZB X 66038-87)。

2.4 计算

蛋白酶活力 (克氨基态氮/100g)(干基)

(V-***Vo) ×N ×0.014 100

=━━━━━━━━━━×━━━ ……………………………… (2)

10 1 -W

10×━━━

100

式中:V——加入甲醛后氢氧化钠标准液滴定数, mL;

***Vo ——甲醛空白滴定数, mL;

W ——曲水分,%;

N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数,N;

0.014——氮的毫克当量数。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商业部副食品局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市酿造科学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须凤高。

━━━━━━━━━

*本法实质上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时间内, 成曲利用自身的蛋白酶把自身原料中的蛋 白质水解成氨基酸。以测定氨基态氮的量来衡量蛋白酶活力的数值。在培养和堆放过程, 环境温度和自身含有水分, 故已有少量氨基酸生成。为了能和福林法的酶活力进行对照, 可用空白试验以扣除此误差, 方法是另取一曲样于开始时即将成曲酶活杀灭, 其余操作步 骤完全相同。杀酶的方法是把已煮沸的蒸馏水70mL 倾入10g 成曲中, 并马上继续把成曲液 煮沸几分钟, 其余操作与样品同, 成曲和甲醛的空白一起算成V o 。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测定法 蛋白酶 活力 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及环保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酶制剂应用于制革生产中。比如浸水,脱毛,软化,脱脂等工序都用到大量的酶制剂,从酶的作用性质来看制革生产中用到的主要是蛋白酶和脂肪酶。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所以酶在出厂后的长途运输及存放过程中,由于条件的变化、振荡、阳光等的作用,其活力要有所改变,故在使用之前必须测定其活力。作为计算酶制剂用量的依据,以达到预期的脱毛效果。即现测现用。

酶的活力是指酶催化底物进行反应的本领。即酶催化底物反应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物越多或消耗的底物越大,则催化速度越快,活力越高。

酶活力的大小用酶活力单位(U ,active unit)来表示。1961年国际酶学会议规定: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在特定条件(25℃,其它为最适条件)下,在1分钟内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或是转化底物中1微摩尔的有关基团的酶量。1979年国际生物化学协会为了使酶活性单位与国际单位制(SI )的反应速率相一致,推荐用Katal 单位(也称催量,Kat )。规定为:在最适条件下,1秒钟能使1摩尔底物转化的酶量。Kat 和U 的换算关系:1 Kat=6×107U,

1U=16.67nmol.s-1=16.67nKat。

把酶制剂的量和活力联系在一起,即为酶的比活力,它表示单位质量的蛋白质中所含的某种酶的活力单位的多少。是用来度量酶纯度的指标。在实际生产中所说的酶活力一般是指酶的比活力大小。 另外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由于酶的性质不同,测定方法不同,很多酶的活力都有各自的惯用单位。

1、Folin 法(第一法)测定蛋白酶活力

目前所用到的蛋白酶的种类比较多。根据每种酶作用的条件不同,主要是最适PH 值不同而分为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其中酸性蛋白酶可用于毛皮的软化。在制革上则主要选用中性和碱性蛋白酶来脱毛。

定义:lg 固体酶粉(或1mL 液体酶) ,在一定温度和pH 值条件下,l min水解酪素产生l μg 酪氨酸为一个酶活力单位,以U/g(U/mL)

表示。

具体测定方法见《QB/T 1803-1993 工业酶制剂通用试验方法》及《SB/T10317-1999 蛋白酶活力测定法》。

表1 几种酶促反应最佳条件

2、胰酶活力测定

胰酶系从各种动物胰脏制取的混合物,主要是蛋白酶,脂酶和淀粉酶。白色或淡黄色无定形粉末,有微弱的肉类物臭味。溶于水呈微浑溶液,不溶于醇和醚。遇酸、碱及热即丧失活力,pH =7.8~8.7活性强。水溶液遇酸、热、重金属或单宁酸时产生沉淀,经煮沸则迅速分解而变性。

胰酶用于原料皮脱灰后进行软化。胰酶中所含的弹性蛋白酶,可以分解弹性蛋白质,防止成革粒面出现碎玻璃花纹,提高产品质量。胰酶软化时,对皮内一些蛋白质进行不同程度的消解,可除去皮内残存的脏物、毛根分解产物、纤维间质等,有利于皮纤维进一步分散,促进躁剂与皮胶原的结合,以使成革具有柔软性、丰满性和良好的透气性。

酶软化是制造软革很重要的操作,但胰酶浓度过高,皮内胶原纤维损失大,致使成革松面。为了达到正常的软化目的,必须在软化之前,测定其活力,以便确定其含量。

[醋酸盐指示剂法]

(1)测定原理 胰酶能催化酪蛋白水解,而且胰酶量越多,被水解的酪蛋白就越多。一定量的胰酶,催化的酪蛋白越多或生成的分解产物越多,其胰酶的活力越大。与福林法蛋白酶活力不同的表示是,胰酶活力是用在一定条件下底物的消耗量来表示。即在一定的pH 值和时间内1g 胰酶能使酪蛋白完全水解的质量(g),即胰酶能使酪蛋白转化的能力,又称酪蛋白转化力,以倍数来计量。控制胰酶的最适条件pH =8~9、T =(40±1)℃,用定量的酪蛋白和不同量的胰酶作用,水解一定的时间后,用醋酸盐(或醋酸) 指示剂调节反应液pH 值达到酪蛋白的等电点(pH=4.6) 附近,末被水解的酪蛋白呈白色沉淀析出,而水解产物则不沉淀。据此,则可找到恰好使定量的酪蛋白完全水解的最小胰酶用量。根据胰酶的体积和浓度,即可计算出胰酶对酪蛋白

的转化倍数,即胰酶的活力。

(2)试剂 1.24:50硼酸水溶液;0.1mo1/L。NaOH 水溶液;硼酸盐溶液,即1.24:50的H3BO4 20mL+2mL 0.1mo1/L NaOH;13.6%醋酸钠水溶液;60%醋酸溶液;醋酸盐缓冲液,即l 3.6% NaAc与60% HAc 等体积混合。

(3)操作

① 配制底物酪蛋白 称取(精确至0.0001g)0.2g 细酪蛋白于小烧杯中,加20mL 蒸馏水,移取5mL 0.1mo1/L NaOH,40℃水浴上加热约30min ,搅拌使之溶解,移人100mL 容量瓶,加5mL H3BO4溶液,并定容到刻度(pH=8.5) 。

② 胰酶溶液的配制 在研钵中称取(精确至0.0001g) 胰酶0.1g(先加3~5滴研磨,再补加15~17滴) ,加1mL 硼酸盐溶液,浸泡3~5min,研磨到无大块胰酶,转移定容到500mL 容量瓶,用H2O 定容。 ③ 粗测 取5支带刻度的干燥试管,按表1-2所示进行。依次滴加醋酸盐缓冲液0.5mL(10滴) ,边滴边观察刚加人时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若缓冲溶液到了试管底部还不出现沉淀,说明酪蛋白已水解完全,有沉淀产生,证明酪蛋白没有全部水解,找出刚不产生沉淀的胰酶体积(mL)。即是5mL 酪蛋白完全水解的最少胰酶量。

表2 胰酶活力粗测步骤

④ 精确测定 在粗测刚不沉淀至刚沉淀之间移取酶液量,梯度为0.1mL 。例如表1-2中2.0mL 刚沉淀,则取2.5~2.0mL。按表1-3所示进行。操作同上,找出刚好不产生沉淀胰酶的量,记为V 。

表3胰酶活力精确测定步骤

(4)计算 胰酶活力X 按照下式计算。

式中 ml —— 酪蛋白的质量,g ;

m2 —— 胰酶的质量,g ;

V —— 终点时管中胰酶溶液的体积,mL 。

(5)注意事项:

① 酪蛋白、胰酶、水按比例加入以后一定要使其混合均匀,否则将造成试管底部的酪蛋白没有水解,使测定结果不准确。 ② 水浴加热,使整个液面都进入到水中。

③ 试管的粗细程度。试管不可太粗或太细,既好摇匀又好观察,且粗细一致。

④ 配制好的胰酶和酪蛋白溶液在室温20℃以下存放24h 有效,室温高于20℃时胰酶4h 有效,酪蛋白8h 有效。

⑤ 产生白色沉淀必须是现加现看,不能放置过久,否则酪氨酸也沉淀出来了。

3.l 还原糖法(Reducing sugar release)

这种方法是采用化学合成或从自然界提取的酶的底物来进行的。酶与底物在特定的条件(温度、PH 值和底物浓度) 下反应。反应产物是还原糖,通过比色确定还原糖的数量,同时制作标准曲线。酶的活性表示为每分钟产生lmmol 的产物所需要的酶量(mg或ml) 。

3.2 比色法(Colorimetric assays Ⅰ)

这种方法是对底物进行化学修饰,使其带有特定的可溶性生色基团物质,该生色基团能够产生特定颜色。在酶与底物发生反应后,生色基团就被释放出来,用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定颜色的深度,并制作标准曲线。与已知标准酶的活性进行比较,计算出该酶的活性。这种方法并不能区分内切酶和外切酶,但是通常认为这种方法更适合于测定外切酶。目前采用这种方法测定所需的底物被工业上广泛采用。

3.3 比色法(Colorimetric assnysⅡ)

这种方法是通过生色基团结合酶作用底物分子的中间产物(sub-unit)来确定酶的活性。如 PNPG(para nitro phenyl),该种物质与半乳糖结合形成一种乳糖(或葡萄糖) 类似物。在酶的作用下,释放出PNP ,利用其它方法测定PNP 的含量。上述的方法通常只在生物化学实验室采用,饲料酶作用的底物是高分子量的物质,不宜采用。

3.4 黏度法(Viscometric assays)

这种方法是根据酶能够降低一定浓度的标准底物(控制pH 值、温度等条件) 的黏度的能力来确定酶的活性。利用的底物主要有化学合成的底物(如 CMC 用于纤维素酶的测定) 和自然提取的底物(如小麦阿拉伯木聚糖用于木聚糖酶的测定) 。测定的酶的活性值是通过与同时测定的标准酶活性的比较,来确定酶的活性。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通过降低底物的新度来反映酶的活性,这也正是酶在体内起作用的重要特征。化学合成的底物的效果要优于自然提取的底物,因为化学合成的底物不利于酶的接触。

3.5 免疫学法(Immunological methods)

用于酶活性分析的免疫学法包括ELISA 法和免疫凝胶扩散法。这两种方法是根据酶与抗体之间发生反应,然后ELISA 法通过第二步反应,凝胶扩散法则通过印染过程来确定酶的活性(与标准添加酶的水平对比) 。

这些方法是非常灵敏的,能够检测到极低水平的酶蛋白。但它们的缺点是对于每个产品的酶需要特殊的抗体,另外作为抗体能够与非酶蛋白质发生反应。由于抗体本身所用的蛋白质是特定的,因此,由不同生产者生产的同种类型的酶之间是没有交叉性的。另外,采用实验动物的敏感性也值得探讨。

3.6 凝胶扩散法(Gel Diffusion methods)

这种方法是将酶作用的底物与某种凝胶混合后倒入培养皿中,凝固之后,在凝胶上切开一条凿,倒入标准酶液和测试酶液。培养一定时间后,在切开的凝胶周围能够看到水解区域,区域的大小与酶的含量成比例。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再加入其它试剂来显示水解的区域。 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培养时间长,一般需要一个晚上。因为这种方法是根据区域的大小来确定酶的活性,所以其准确性要低于其它非扩散的方法。但它们的优点在于简单、易操作,不需要复杂的装置,这对于饲料厂来说是适用的。

4 饲料中酶分析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上述方法都可以用来检测饲料中酶的活性。但在对饲料酶活性的分析方法中,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4.l 饲料酶是由各种微生物产生的,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如底物的亲和性,最佳温度和pH 值) 。为了检测某种酶的活性,需要找到一种酶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测定不同来源的该种酶的活性,但需要对测定条件进行修改。

4.2 饲料中酶活性的检测方法没有被普遍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饲料中提取酶的方法没有统一,即不能确定从饲料中提取的酶全部是活性酶蛋白质还是部分与饲料结合。研究表明,纤维素酶能够与饲料结合, 而其它酶与饲料结合的可能性要低一些。

4.3 饲料酶和其它工业用酶制剂一样, 并不是单一的酶。在分析饲料中某种酶的活性时,如何消除其它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尤其是测定方法比较接近的两种酶,(如同采用还原糖方法测定纤维酶和木聚糖酶) 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4.4 酶活性的体外分析法并不能用来评价酶在体内的作用。酶活的分析方法主要是用于产品的质量的控制,说明目前的使用的产品质量情况。应该在酶的体外评定法和体内法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以便能够通过体外的方法来预测酶在体内发挥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酶产品中,还没有一个酶的生产和销售厂家能够提出一种预测酶在体内的功能的方法。


相关内容

  • 第五章 种子生活力和活力测定
    第五章 种子生活力与活力测定 本章讲2节§1.种子生活力测定原理及方法 §2.种子活力测定原理及方法 第一节 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原理与方法 在种子贸易中,时常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种子批的生活力状况, 如果种子处于休眠状态难以通过发芽测定得到结果 ...
  • 萤石检验方法
    萤石化学分析标准编制说明 萤石化学分析方法系列国家标准是1985年制定的,为了适应目前分析手段的发展,控制环境污染, 以及加入WTO 后同国际标准接轨,消除非贸易技术壁垒,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下达了重新修订萤石化学分析方法标准的计划任务书 ...
  • 072 食品中甲醛的检测方法
    ・813・ methylated2CpGislandsincancer[J].LabInvest,2005,85(9):117221180.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8年 第35卷 第5期 tissues[J].Electrophores ...
  • 4种常用蛋白浓度测定方法的比较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ChineseJournalofBiochemicalPharmaceutics2008年第29卷第4期277 4种常用蛋白浓度测定方法的比较 李海玲1,彭书明1,李 凛1,张雪梅2 (1.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四 ...
  •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
    食品理化检验复习题 1.正确采样的意义是什么? 答:样品是一批食品中的代表,是分析工作的对象,是决定一批食品质量的主要依据.所以采取的样品必须能够正确地反应出整批被检验产品的全部质量内容,因此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否则即使以后的一系列分析工作 ...
  • 阿魏酸酯酶活性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及影响因素研究_刘元元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13.13.013 阿魏酸酯酶活性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元元,徐泽平 (1. 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济南250353; 2. 山东京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滨 ...
  •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验大纲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生长与环境>实验是<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 环节,是对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验证,是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实验 内容的安排以实用性为宗旨,以提高实践技能 ...
  • 测定方法检出限的具体步骤,此文最全!
    方法检出限(Method DetectionLimit,MDL)是指在通过某一种分析方法的全部处理和测定过程之后(包括:样品制备和样品测定),被测定物质产生的信号能以99%置信度区别于空白样品而被测定出来的最低浓度.方法的检出限与仪器的检出 ...
  • 土壤有机质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土壤肥料 TuRangFeiLiao NongCunKeJi 土壤有机质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中,测定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是其分析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准确而快速地测定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不仅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数据依据,还为其它元 ...
  • 第九章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第九章 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批准为试生产的新药,其质量标准的试行期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E.5年 2.处方中全处方量应以制成多少个制剂单位的成品量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