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杜少陵:阅读答案 - 范文中心

A.杜少陵:阅读答案

04/23

文学常识与古诗文默写。【小题1】珍惜粮食是一种美德,如果没有农民伯伯“足蒸暑土气,              ”的辛勤耕耘,就没有我们的盘中美味。 【小题2】同是望月,白居易用“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抒发深切的骨肉分离之情,而苏轼则用“               ,           ”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句子回答) 【小题3】“我深深爱着我的国家,没有一片土地让我这样深情和激动,没有一条河流让我这样沉思和起伏……” 温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说的这句话,不由让我们想起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小题4】在今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 温家宝总理回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记者提问时说:今后两年要做到“忧国不谋身”,彰显了一个大国总理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胆忠心,这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的“                         ” 。【小题5】读下面有关岳阳楼的一副对联, 先从上联所标诗人中,各默写他们完整的一句写岳阳楼的诗文句子;再从上下两联的最后一句中各提炼两句诗,并标明作者或出处。上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心,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 醉。诗耶?儒耶?吏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下联: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岩 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A.杜少陵:

B.范希文:

C.上联:

D.下联:

阅读答案:

【小题1】背灼炎天光【小题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小题1】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小题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小题1】A、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B、提示:《岳阳楼记》中写岳阳楼景色的任意一句 C、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解析:略


相关内容

  • 3拟行路难
    <诗三首>导学案 [晨读在线]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一肠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看"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地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
  • [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的: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 ...
  •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及外国作家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一)先秦时期作家 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曾整理<诗经>.<春秋>.<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 ...
  • 中学生文言文阅读练习
    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3.19 文言文相当于半门外语,由于时间的差异古人的语言与现在有很大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字词意义的改变上和句式的改变上. 1.章惇(d ūn )书绝壁 章惇尝与苏轼同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子厚推轼下潭 ...
  • 文言文文学常识
    2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代表作<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 ...
  • [望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 a.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b.感悟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重点: a.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 b.诗人蓬勃的朝气和远大的抱负 教学难点 : a.诗中哲理的理解: 基础知识: a.作者生平: b.泰山的有关知识: c. ...
  • 千古好对联
    千古好对联 上联: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 下联: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 上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 下联: 取西蜀,定南 ...
  • [登岳阳楼]导学案
    <登岳阳楼>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 3.学会使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方法. 知人论世: 1.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晚 ...
  • 15-16高三上期中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洛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A) 甲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之说.由于诗人 ...
  • 杜甫诗三首教案i
    杜甫诗三首教案 余中田玖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积累文学常识,了解杜甫的诗风. 2 .掌握诗歌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用典,借古讽今等: 3 .学会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4 .学会结合作者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