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20**年语言学概论历年试题 - 范文中心

20**年-20**年语言学概论历年试题

05/13

A.语体色彩 B.形象色彩 C.感情色彩 D.理性色彩

全国2010年1月自考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3.文字起源于( )

A.结绳 B.穿贝 C.结珠 D.图画 14.属于借词的是( )

A.热狗 B.电话 C.沙发 D.蝴蝶 15.《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属于( )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明确指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的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韩非子 2.前高圆唇元音是( )

A.[I] B.[u] C.[y] D.[o] 3.下面各组词中的各项属于同一语义场的是( ) A.椅子 包子 柜子 B.双人床 车床 蹦床 C.萝卜 白菜 土豆

D.枕头 木头 芋头

4.按传统的“六书”分析,“暮”是一个( )

A.象形字 B.指事字 C.形声字 D.会意字 5.下面音素中属于塞音的是( )

A.[k] B.[s] C.[f] D.[x] 6.下面形体不代表...

任何语言单位的是( ) A.意符 B.音符 C.记号 D.笔画 7.英语属于( )

A.斯拉夫语族 B.拉丁语族 C.印度—伊朗语族 D.日尔曼语族8.科学家把因大脑不同部位受到损伤而造成的语言障碍统称为( ) A.失语症 B.失读症 C.失写症 D.失名症 9.下面属于浊辅音的是( )

A.[p] B.[z ] C.[ts] D.[t‘] 10.方言之间最明显的、最容易觉察到的差异是( ) A.词汇 B.词义 C.语音 D.语法 11.下面不属于...

汉语北京话区别特征的是( ) A.清/浊 B.送气/不送气 C.边音/鼻音 D.双唇/唇齿 12.“溜达”和“徜徉”词义差别的主要方面是( )

A.百科词典 B.语文词典 C.描写词典 D.知识词典 16.汉字是一种( )

A.音节文字 B.表意文字 C.意音文字 D.音位文字 17.造成社会方言分歧的根源主要是社会的( )

A.地域隔阂 B.社群分化 C.政治分裂 D.教育水平 18.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思维活动是( )

A.抽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推理思维 D.感性思维 19.持“语言相关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

A.沃尔夫 B.洪堡特 C.哈里斯 D.维尔尼克 20.下面各组词中,存在同义关系的是( )

A.房子—房间 B.玉米—玉米粒 C.蔬菜—青菜 D.维他命—维生素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是指( ) A.能指和所指有必然联系 B.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不可更改 C.对符号的使用是不自由的 D.个人不能任意改变已经约定的符号

E.符号要强制组合

22.下面各个结构可以归于同一聚合群的组合有( ) A.马上出发B.不卫生C.特别难受D.吃好了E.花开了

23.下列各项中的“语言”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言语”的有( ) A.《红楼梦》的语言代表了当时口语的状况 B.他讲话的语言精彩极了

C.语言学的价值正在被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D.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E.语言能力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

24.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发音器官的有( ) A.肺B.咽腔C.食道D.舌头E.上齿

25.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属于语言前阶段的有( ) A.形态句阶段 B.咿呀学语阶段 C.电报句阶段 D.综合句阶段

E.非自控阶段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语言迁移 27.音位 28.书面语 29.国际音标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找出下面各项中的成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走了 员工 好吗 胖乎乎 朋友 31.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结构

一 位 昨 天 才 从 部 队 下 来 的 干 部 32.分析下面组合中变元的语义角色

吃食堂 喝开水 写文章 飘雪花 涂蜡笔 读课文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什么?

34.导致“鸡不吃了”产生歧义的原因是什么? 35.复合词可以分为哪几类?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36.举例说明句法手段的主要类别。 37.语言发展演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 ) A.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 B.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 C.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D.更好地研究书面语

2.下列关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成分的聚合类不限于词类 B.组合关系仅指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 C.组合关系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D.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

3.下列关于元音与辅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发辅音声带不振动,发元音声带振动 B.发辅音开口度较小,发元音开口度大 C.发辅音口腔气流有阻碍,元音则没有 D.发辅音口腔肌肉不紧张,元音则紧张

4.下列辅音都是浊辅音的一组是( )

A.[m,l] B.[b,k] C.[n,t] D.[s,f] 5.下列汉字读音,声母、韵头、韵腹、韵尾俱全的一组是( ) A.张家庄 B.霍阁沟 C.姜皇庙 D.马驿店 6.下列关于语汇性质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汇具有任意性,没有任何理据性 B.语汇具有民族性,不会具有普遍性 C.语汇具有活跃性,不会存在稳定性

D.语汇具有开放性,不会呈现封闭性 7.英语“black-board(黑板)”在词的形成方式上属于( ) A.直接成词 B.转化成词 C.附加构词 D.复合构词 8.下列各项,不属于...

单纯词的是( ) A.重叠词 B.叠音词 C.连绵词 D.译音词 9.下列关于“语法规则”的概念,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人们说话时共同遵循的对语言结构的语感B.语言学家对语言结构所做出的归纳和说明 C.政府有关部门对语言结构做出的强制规定D.典范的文学作品中语言结构的表达形式

10.下列各句,通过停顿可以区别歧义的是( ) A.大家准备起来了 C.反对的是少数人

B.我们五个人一组 D.他们要学习文件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关于音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 ...A.音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 C.音位的分析和归纳可以跨语言和方言 B.音位可以从听感的角度直接切分出来 D.音位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11.“你今天怎么来呢?”这句话,如问“来”的方式,重读形式是( ) A.“你”重读 B.“今天”重读 C.“怎么”重读

D.“来”重读

12.下列词语,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

A.快—慢 B.正—反 C.好—坏 D.黑—白 13.下列各句,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是( )

A.我去打电话 B.接电话的是他 C.他去比较好 D.他希望你来 14.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预设关系的是( )

A.(甲)他是经理助理——(乙)他不是经理B.(甲)他的手机坏了——(乙)他有手机 C.(甲)他喜欢看小说——(乙)他喜欢看书D.(甲)他在读大学——(乙)他在上大学 l5.汉字构件中跟语音和意义都没有联系的是( ) A.音符 B.意符 C.记号 D.独体字 16.社会的完全分化所导致的语言分化结果是( )

A.地域方言 B.社会方言 C.亲属语言 D.民族共同语 17.克里奥耳语是指( ) A.用于特殊场合的混合语 B.只有口语形式的混合语 C.用于特殊场合的洋泾浜语

D.成为人们母语的洋泾浜语

18.下列对“不可言传,只能意会”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的思维活动是不可能通过语言来进行的 B.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有时可能会相互脱节 C.不能绝对地说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 D.高度集中复杂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凭借语言

19.下列关于中介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才出现 B.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更快 C.中介语无法用于日常交际活动

D.中介语的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20.为计算机处理语言而编写的词典是( )

A.语言词典 B.信息词典 C.知识词典 D.百科词典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E.音位的归纳主要依据语音单位的发音

22.下列成词方式属于“逆序成词”的有( ) A.bicycle→bike B.omnibus→bus C.beggar→to beg D.blood→bleed

E.瓦特→瓦

23.语法单位的“形成(实现)关系”指( ) A.长度增加,功能改变 B.长度增加,功能不改变 C.长度不增加,功能改变 D.长度不增加,功能不改变 E.与长度和功能无关的其他特性

24.下列关于歧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歧义指语言片段的多个意义难以划分清楚 B.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 C.语义的模糊性是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

D.词语的一词多义也可能造成歧义 E.歧义可通过上下文和情景语境消除

25.下列可用于证明概念和词语、判断和句子、推理和复句不完全相等的证据有A.语言中的虚词基本不表示概念 B.多义词并不表示单一的概念 C.祈使句和疑问句都不表示判断 D.并列关系的复句不表示推理

E.略去大前提的复句不表示推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元辅音分析法 27.语法形式 28.义项

29.外语教学的听说法

(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举例说明同音词和同形词的关系。

31.“船来了”这一表述中的“船”,在具体运用中可以指渡轮、帆船、游艇等各种类型的船,但“船”的词义却是“水上运输和交通的工具”。说明其中的道理。 32.举例说明语言特点对文字特点的影响。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3.考察下列词语的读音,根据语流音变的类型将其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 ①分[fən]+配[p„ei]→分配[fəm p„ei] ②喇[lA]+叭[pA]→喇叭[1A bə] ③豆[təu]+腐[fu]→豆腐[təuf]

④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 mar]

⑤look[luk](看)+ed[d](动词过去时)→looked[lukt] ⑥in[in](在„„上)+bed[bed](床)→in bed[im bed] A.同化:_________ B.异化:_________ C.弱化:_________ D.脱落:_________

34.试将下面给出的词组按照(A)体词词组、谓词词组,(B)向心词组、离心词组,(C)基本词组、特殊词组三个标准进行分类,分别将词组前面的序号填入各项中: ①学习汉语 ②汉语学习 ③学习汉语的 ④汉语的学习 ⑤汉语学习过 ⑥学习的是汉语 ⑦对汉语学习(有兴趣) (A1)体词词组:_________(A2)谓词词组:_________ (B1)向心词组:_________(B2)离心词组:_________ (C1)基本词组:_________(C2)特殊词组:_________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结合实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及其对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可变性的影响。 36.谈谈什么是“语言转用”以及语言转用的条件和过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奠基人是著名语言学家( )

A.赵元任 B.乔姆斯基 C.海德格尔 D.萨丕尔 2.舌面的元音中,“后高圆唇元音”是( ) A.[a] B.[e] C.[i] D.[u]

3.从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来看,最初的字符都是( )

A.表意的 B.表音的 C.表音兼表意的 D.既不表音又不表意的

4.“他在看书”中“书”可以换成“电影”“球赛”,“书”和“电影”“球赛”之间的关系是( )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 C.亲属关系 D.句段关系 5.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现在一般认为大约是( ) A.5—6岁 B.7—8岁 C.9—10岁 D.12—13岁 6.“瑞雪兆丰年”“背靠大树好乘凉”属于( )

A.谚语 B.成语 C.歇后语 D.专有词语 7.造成北京“女国音”现象的主要社会因素是( )

A.宗教信仰不同 B.职业不同 C.文化程度不同 D.性别不同

8.在民族接触和融合过程中,一个民族的全部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改说另一民族的语言,这种现象叫( )

A.语言磨合 B.语言转用 C.语言混合 D.语言渗透 9.研究语言学和信息处理的学科属于( )

A.社会语言学 B.文化语言学 C.应用语言学 D.本体语言学 10.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 )

A.音素 B.音位 C.音标 D.音读 11.下面的词中,属于派生词的是( ) A.教师 B.儿子 C.阿姨 D.司机

12.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体现其具有初步语法能力的阶段是( ) A.双语阶段 B.非自控阶段 C.双词阶段 D.混同阶段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13.语音本质上是( )

A.物理现象B.生理现象C.心理现象D.社会现象 14.下面各词中,属于意译词的是( )

A.电话B.麦克风C.尼龙D.吉普 15.汉语音节wéi有( )

A.一个音素B.两个音素C.三个音素D.四个音素

16.下面的动宾词组中,表达动作与工具关系的是( ) A.吃苹果B.写文章C.写毛笔D.抬桌子

17,“他给我一本书”中,充当受事语义角色的是( ) A.他B.给C.我D.一本书

18.下面的发音器官中,属于主动发音器官的是( ) A.上齿B.双唇C.硬腭D.齿龈

19.从音义关系来看,英语中的“right”和“write”是一组( ) A.同音词B.同义词C.同根词D.同源词 20.英语、意大利语、古梵语都来自于( ) A.原始印欧语B.原始汉藏语C.古阿尔泰语D.古南岛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导致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有( )

A.社会进步B.社会分化C.社会统一D.社会接触E.语言系统内部要素影响 22.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a/音位的变体有( ) A.[a]B.[A]C.[o]D.[i]E.[a]

23.下面各地点方言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有( ) A.上海话B.武汉话C.成都话D.福州话E.广州话

24.下面语素中在现代汉语里能够独立成词的有( ) A.械B.吗C.笔D.阿E.他

25.下面各项中,属于语法单位的有( ) A.音素B.语素C.词D.词组E.音节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语言获得 27.双语现象 28.借词 29.词组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30.语言的任意性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任意改变语言规则。( ) 31.词尾就是词缀。( )

32.“熟”有“成熟”“熟悉”“程度深”等多个义项,这体现了词义的模糊性。( ) 33.文字不属于语言。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简述语言发展演变的不平衡性。 35.简述划分词类常用的三个标准。 36.简述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举例说明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 38.举例说明近义词的差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关键区别在于,人类语言具有( ) A.符号的离散性 C.发音的复杂性

B.发音的多样性 D.系统的相对封闭性

2.下列关于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 C.聚合关系又可以称为联想关系

B.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有机统一的 D.聚合关系就是词的类聚

3.语音学中对音质成分进行描写和分类的基本概念是( ) A.声调和语调 C.重音和轻音

B.长音和短音 D.元音和辅音

4.发翘舌音A.舌尖和上齿背 C.舌面后部和软腭

时,形成阻碍的两个部位是( )

B.舌尖和硬腭前部 D.舌面中部和硬腭后部

A.(甲)他弟弟出国了∥(乙)他有弟弟 B.(甲)他现在不是经理了∥(乙)他当过经理 C.(甲)他养过猫∥(乙)他养过动物 D.(甲)他又喝醉了∥(乙)他以前喝醉过 13.特征化了的述谓结构是指( ) A.简单述谓结构 C.降级述谓结构

B.从属述谓结构 D.复合述谓结构

5.下列关于现代汉语“椅子”和“沙发”两个词的类别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椅子”是复合词,“沙发”是单纯词 B.“椅子”是单纯词,“沙发”是复合词 C.“椅子”是汉语固有词,“沙发”是外来词 D.“椅子”是单音节词,“沙发”是双音节词

6.下列关于固定词组和熟语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能根据组成成分分析其整体意义 B.结构大多不能任意改变 C.往往有特殊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D.中间一般可以插入其他成分

7.语法可以分成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一般不包括( ) ...A.形态问题 C.词类问题

8.一般认为汉语的语序类型是( ) A.SVO(主动宾)型语言 C.OSV(宾主动)型语言

B.SOV(主宾动)型语言 D.语序自由的语言 B.构词问题 D.虚词问题

14.下列关于文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笔画 C.汉字与汉语音节是对应的

B.假借字直接表音而间接表意 D.拼音文字不必进行文字改革

15.亲属语言产生的必要社会条件是( ) A.社会的完全地域分化 C.社会的完全社群分化

B.社会的不完全地域分化 D.社会的不完全社群分化

16.下列关于洋泾浜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洋泾浜语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C.洋泾浜语的结构完全是外来语言的 17.“非克里奥耳化”的过程是指( ) A.洋泾浜语向克里奥耳语转化 C.克里奥耳语向基础语言靠拢

B.克里奥耳语向洋泾浜语转化 D.基础语言向克里奥耳语靠拢 B.洋泾浜语有书面形式 D.洋泾浜语不是任何人的母语

9.以下对英语“John has written the book”这句话中的语法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时和完成体 C.陈述句主动态

B.主格和宾格 D.人称和数一致

18.一种语言消除方言分歧而走向统一的正确途径是( ) A.消灭方言 C.语言的替换

19.儿童的“语言前阶段”是指( ) A.从出生到六个月的“非自控阶段” C.“非自控阶段”+“咿呀学语阶段”

B.六个月到一岁的“咿呀学语阶段” D.作为最初语言阶段的“单词阶段” B.推广共同语 D.语言的混合

10.汉语“老师昨天布置的作业,我都已经做完了”这个句子的类型不属于( ) ...A.陈述句 C.受事主语句

B.完全主谓句 D.复句

11.“浇水”这个组合中,“浇”和“水”之间是动作行为和工具的关系,这种关系所赋予的意义是( ) A.语法关系意义 C.语境意义

B.语义关系意义 D.语气意义

20.《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属于( ) A.描写词典 C.百科词典

B.信息词典 D.资料词典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2.下列各项中,(甲)句和(乙)句之间是蕴含关系的一项是( )

21.广义的辅音发音方法包括( ) A.嘴唇的圆展 B.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 C.送气不送气 D.声带振动不振动

E.舌位的高低

22.在汉语普通话中,下列各组三个合成语的结构类型完全一致的有( ) A.老虎 老鼠 老人 B.瓜子 女儿 奔头 C.第一 初八 阿姨 D.记者 画家 教员 E.房子 花儿 布头

23.相对于基本语汇,非基本语汇的特点是( ) A.词的数量多 B.产生的历史长 C.构词能力弱 D.稳定性强

E.使用范围窄

24.“语言思维”又可以称作( ) A.抽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感性思维 D.逻辑思维 E.理性思维

25.第二语言教学除外语教学外,还应该包括( ) A.双语地区的语言教学 B.方言地区的民族共同语教学 C.民族地区的国家标准语教学 D.聋哑人的手势语教学 E.儿童入学后的语文教学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区别特征 27.语法手段 28.意符 29.机器翻译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l8分) 30.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31.汉语存在大量同音词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同音词一般不会妨碍交际?

32.思维和语言有紧密的联系,但是二者毕竟是不同的社会现象。试说明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3.用适当的方法证明[p][p„][t][t„][m][n]在汉语普通话中分属不同的音位,并根据在汉语普通话音节中所能占据的位置的不同,对它们进行分类。

34.下面都是“动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构成的词组。试判别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词组(词组的结构类型),并分别填入各项中:

喜欢游泳 停止争论 调查研究 排污管理 开门出去 考试失利 提拔上来 唱歌跳舞 排队买票 演出完毕 回想起来 拼命工作 A.主谓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联合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偏正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动补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动宾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连动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举例说明语言规范化的目的、性质和原则。 36.结合实例说明语义场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全国2012年1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至今仍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是( )

A.汉字 B.玛雅文字 C.楔形文字 D.古埃及文字 2.英语单词“trees”中“s[z]”的作用是( )

A.改变词形 B.改变词的感情色彩 C.改变词性 D.改变词的文化意义 3.语言是一种( )

A.自然现象 B.生理现象 C.社会现象 D.个人现象 4.“胸有成竹”不能说成“心有成竹”,因为它是一个( ) A.专有名词 B.成语 C.惯用语 D.标准语 5.掌管人的形象思维活动的是大脑的( )

A.左半球 B.左半球的某些部位 C.脑桥 D.右半球 6.舌面元音中的“前高不圆唇”元音是(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A.[o] B.[ ] C.[u ] D.[i] 7.根据词内语素的数量可以把词分成( )

A.单纯词和合成词 B.同义词和反义词 C.单义词和多义词 D.同音词和同形词 8.人们感觉到方言的不同首先是体现在( )

A.语法方面 B.语音方面 C.语汇方面 D.语义方面 9.下面的动宾词组中,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吃苹果 B.喝汽水 C.喝牛奶 D.来客人 10.根据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来确定词类的标准是( )

A.语义标准 B.分布标准 C.形态标准 D.语音标准 11.通常情况下,文言词语如“囹圄”、“俸禄”等都属于( ) A.基本语汇 B.古语词 C.借词 D.方言词 12.“高考”、“环保”属于( )

A.惯用语 B.专有名词 C.成语 D.简缩词语 13.“脑袋”和“头颅”意义的不同主要体现在( )

A.理性意义不同 B.视觉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形象意义不同 14.下面的词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

A.糊涂 B.葡萄 C.莲花 D.巧克力 15.儿童习得语言过程中处于语言准备阶段的是( )

A.非自控阶段 B.双词阶段 C.电报句阶段 D.成人句阶段 16.“股东”、“涨停”、“跌破”等词语都是( )

A.通用语汇 B.常用语汇 C.专用语汇 D.科技术语 17.认为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观点被称作( )

A.语言决定论 B.语言遗传机制论 C.语言反应论 D.语言不可知论 18.汉语、彝语、苗语、纳西语都来自于( )

A.古梵语 B.原始汉藏语 C.古日耳曼语 D.古斯拉夫语 19.“飘雪了”中的“雪”属于语义角色类型中的( ) A.工具 B.结果 C.施事 D.与事 20.所谓“贵族语言”实际上是一种( )

A.亲属语言 B.地域方言 C.隐语 D.社会方言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面辅音中,是唇音的有( )

A.[p] B.[s] C.[b] D.[m] E.[ts] 22.能够引起语言发生社会变异的因素有( )

A.职业 B.年龄 C.性别 D.文化程度 E.宗教信仰 23.下面各词中,属于外来词的有( )

A.麦克风 B.沙发 C.银行 D.科学 E.艺术 24.下面特征中,属于元音特点的有( )

A.不需要共鸣器 B.气流较弱 C.声带振动 D.形成阻碍部位紧张25.下面各词属于支配式(动宾)复合词的有( )

A.胆大 B.道路 C.动静 D.动心 E.丢脸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语音对应关系 27.同化 28.语言转用 29.词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0.书面语是对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 ) 31.声调主要是由音长决定的。( )

32.汉语的语素、音节和汉字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 ) 33.边界不明是语义模糊的本质。(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简述外语教学中语言迁移现象的特点。 35.简述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 36.简述词形变化的四种情况。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有哪些?

38.举例说明词义的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E.声道开放

全国2012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C.“语”的结构往往不具有固定性和整体性 D.“语”的结构常常呈现为某种特定的格式 7.英语动词“like(喜欢)”的单数第三人称形式是“likes”,这属于

A.变形构词 B.变性成词 C.语汇构词 D.语法构词 8.“众人拾柴火焰高”属于

A.惯用语 B.谚语 C.歇后语 D.成语 9.主要功能是用来“造句”的同一级语法单位是

A.语素和语素组 B.语素组和词 C.词和词组 D.词组和句子 10.对“很中国”中“中国”一词用法的说明,正确的是 A.仍然是名词 C.名词活用作形容词

11.“你吃点什么吗?”这个句子是

A.一般疑问句 B.特指疑问句 C.选择疑问句 D.反问疑问句 12.下列词语,属于相对反义词的一组是

A.必然—偶然 B.萧条—繁荣 C.整体—部分 D.出席—缺席 13.下列各句,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 A.那个唱歌的女孩是我的同学 C.她平时最喜欢唱蔡依林的歌

14.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蕴含关系的是

A.(甲)他又去网吧了——(乙)他去过网吧B.(甲)他早就不吹笛子了——(乙)他吹过笛子 C.(甲)他什么时候看的病——(乙)他看过病D.(甲)电脑的硬盘坏了——(乙)电脑坏了 15.世界上最早的表音文字是

A.元音文字 B.辅音文字 C.音位文字 D.音节文字 16.通常被看作语言亲属关系重要证据的是

A.语言类型相同 B.语音对应关系 C.地理位置相近 D.语言借用成分 17.下列关于双语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指一个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B.双语制必然导致社会双语程度比较高 C.双语现象是不同言语社团接触的结果D.双语现象可能长期、稳定地存在下去

18.说英语的儿童在习得下面的几句话:①“I no want some food.”②“I don’t want some food.”③“I don’t want any food.”④“No 1 want some food.”时通常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③④① 19.外语学习中的“高原期”指的是

B.她很想当歌手 D.我给她当听众 B.变成了形容词 D.名词兼形容词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关于语言符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符号包括能指和所指 C.语言符号音义关系具有任意性

B.语言符号的音和义不可分割 D.语言符号不能分解和重新组合

2.几万、几十万个词通过排列组合可以产生无限多的句子,这主要是由于语言符号具有 A.离散性 B.强制性 C.可变性 D.任意性 3.下列关于韵律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韵律特征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不同的特点B.韵律特征自身不能单独占据一个时间段落 C.韵律特征从构成要素看是一种对比性特征D.韵律特征包括“音质特征”和“音段特征” 4.下列元音在普通话中可以充当韵头的一组是 A.[i,y]B.[u,a]C.[o,e]D.[

5.北京话“嚏”、“喷”单念时分别是[t‘i]和 ,而“嚏喷”一词的发音却是

,这种语流音变是

A.同化 B.异化 C.弱化 D.增音 6.下列关于“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语”指的是那些由语素构成的固定词组 B.“语”和“词”在内部构造方面没有分别

A.听说阶段 B.读写阶段 C.初级阶段 D.后期阶段 20.机器翻译技术的四个层级中,最高层级是

A.词语平面 B.句法平面 C.语境平面 D.语义平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30.为什么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结合实例予以简要说明。

31.不同语言在音节结构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实例予以简要说明。 32.结合实例说明单纯字符和笔画的区别。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下列关于[m]、[l]区别的描述,正确的有

A.阻碍方式不同B.成阻部位不同C.清音浊音不同D.送气不送气不同E.唇形圆展不同22.“天空”中的“空”属于

A.定位语素B.成词语素C.实义语素D.词缀语素E.黏着语素 23.“句组”包括

A.句群B.篇章C.语段D.复句E.从句 24.下列关于句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A.句义是句子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 B.句子形式表达的意义具有概括性

C.句子的语言意义由句子里的词汇形式、语法形式来表达 D.句子的语境意义由句子外的语气形式、语调形式来表达 E.从语义结构上看,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 25.“大脑的单侧化现象”是指

A.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不对称而且分工有所不同 B.大脑左半球的不同部位负责不同的语言功能 C.大脑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思维 D.大脑右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直观动作的思维 E.如果大脑左半球受损,可以靠右半球来代替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声韵调分析法 27.词法 28.失语症 29.汉字编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3.根据语素间的组合关系,将下列复合词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 丢脸 口吃 狂热 裁缝 祖传 动人 冰凉 领袖 A.偏正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B.支配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C.并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D.陈述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用义素分析法的矩阵图分析和描写“叔叔、舅舅、姑姑、婶婶”这组亲属词语的语义差别。在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根据语法研究的不同目的,可以从“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三个方面建立语法规则。举例说明三个方面语法规则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区别。

36.举例说明语言发展演变的社会根源。

全国2013年1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

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楔形文字的创造者是

A.玛雅人B.腓尼基人C.苏美尔人D.古埃及人 2.英语单词“worker”中“er[ə]”的作用是

A.改变词形 B .构成新词 C.改变词的色彩 D.改变词的文化意义 3.语言是一种

A.自然现象 B.生理现象 C.社会现象 D.个人现象 4.“走老路”是一个

A.专有名词 B.俗语 C.惯用语 D.凝固语 5.标志着儿童进入真正语言阶段的是

A.非自控阶段 B.模糊语阶段 C.单词阶段 D.双词语阶段 6.舌面元音中的“后高圆唇”元音是

A.[u] B.[y] C.[o] D.[i] 7.根据词的使用范围可以把词分成 A.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 B.专用语汇和通用语汇 C.常用语汇和非常用语汇 D.方言语汇和外来语汇

8.与武汉话同属一个方言区的是

A.长沙话 B.成都话 C.南昌话 D.广州话 9.下面的动宾词组中,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织毛衣 B.造汽车 C.挖山洞 D.吃筷子 10.下面各项中用屈折手段改变词的语法形式的是

A. build/built B. book/books C. am/is D. go/went 11.下面语素中属于成词语素的是

A.企 B.笔 C.民 D.一滋滋 12.“地铁”、“高考”属于

A.基本语 B.专用语 C.成语 D.简缩词语 13.下面各项中与其他3项不.属.同一语义场的是 A.伯伯B.同学C.姐姐D.妈妈 14.下面的词中属于复合词的是 A.奶油B.骆驼C.可口可乐D.犹豫

15.下面各项用以解释儿童获得语言原因和条件的是

A.强化说B.感叹说C.摹声说D.手势说 16.“葡萄、喇嘛、沙发”等词语都是汉语的 A.方言词B.常用词C.基本词D.外来词 17.“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主要观点是 A.语言源自神授 B.思维决定语言 C.语言能力的先天性 D.语言决定思维

18.德语、英语都来自于

A.古日耳曼语B.原始汉藏语C.古梵语D.马来语 19.“写文章”中的“文章”属于语义角色类型中的 A.工具B.施事C.受事D.结果 20.语言间亲属关系的重要标志是

A.语义对应关系B.词汇对应关系C.语法对应关系D.语音对应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下面元音中是低元音的有

A.[a]B.[e]C.[a]D.[A]E.[æ] 22.由社会分化导致的语言变化现象有

A.社会方言B.亲属语言C.地域方言D.语言转用E.借词 23.下面各词中属于意译词的有

A.麦克风B.吉普C.青霉素D.电话E.银行 24.下面音素中属于辅音的有

A.[]B.[s]C.[E]D.[ε]E.[1] 25.下面各词属于陈述式复合词的有 A.口吃B.窗户C.动态D.性急E.丢人

非选择题部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句子 27.异化 28.词尾

29.语素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判断正误,在答题纸上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简述理由。 3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我们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 31.两个以上的辅音在语流中依次出现就是复辅音。 32.汉语的语素、音节和汉字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 33.语境意义不是语言意义。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简述外语教学中的中介语现象。 35.简述语言和民族的关系。 36.简述偏正词组的类型。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有哪些? 38.举例说明组合歧义的类型。

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首先提出“能指”和“所指”这对概念的语言学家是

A.洪堡特 B.索绪尔 C.乔姆斯基 D.萨丕尔 2.语言符号具有可变性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符号的

A.任意性 B.强制性 C.离散性 D.系统性 3.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部位相同的一组是

A.[m,n] B.[k,] C.[p,d]

D.[s, ] 4.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音素 B.重音 C.音位 D.音节 5.下列关于“通用语汇”和“专用语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用语汇是全社会普遍使用的词语 C.专用语汇主要指科技术语和行业语 6.构形语素属于

A.虚词语素 B.词根语素 C.自由语素 D.黏着语素 7.从词的构造类型上看,汉语“动人”一词属于

B.通用语汇包括基本语汇和常用语汇 D.专用语汇的词语不会进入通用语汇

全国2013年10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A.单纯词 B.复合词 C.派生词 D.简缩词 8.“老师鼓励我考大学”是

A.主谓词组B.兼语词组C.连动词组D.复句词组 9.下列各项中,谓词和变元之间属于动作与结果关系的是 A.写黑板B.打篮球C.织毛衣D.寄包裹 10.最早的表音文字是

A.拉丁文字B.腓尼基文字C.古希腊文字D.古埃及文字 11.传统上把汉字的单纯字符称为 A.偏旁B.笔画C.记号D.独体字 12.语法的演变之所以比语汇缓慢,是因为 A.语法规则比较简单 C.语法规则具有强制性

B.语法规则数量较少 D.语法规则具有抽象性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

13.下列关于亲属语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属语言是社会完全分化的产物 C.语言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分别

B.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D.亲属语言间不存在语音对应关系

14.下列几种社会方言中,具有排他性的一项是

A.阶级习惯语B.行话C.隐语D.学生腔

15.下列关于“语言规划”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规划是社会对语言的人为干预 B.语言规划只涉及单纯的语言问题 C.推广普通话属于语言规划的项目

D.语言规划可由政府授权的机构实施

16.认为“思维和语言各自发展,二者没有关系”的学者不包括... 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B.法国哲学家迪卡尔 C.英国哲学家霍布斯

D.苏联语言学家马尔

17.目前对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比较一致的观点是 A.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语言 B.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

C.思维对语言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语言决定思维 D.语言对思维有一定影响,但更重要的是思维决定语言

18.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一项是 A.天赋说B.摹仿说C.强化说D.刺激反应说 19.外语学习中的后期阶段被称为

A.中介语阶段B.目标语阶段C.低平期D.高原期 20.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从低到高的排序是 A.单词、句子、话语、篇章 B.单词、句子、句群、篇章 C.单词、句法、语义、语境

D.语音、语法、语义、语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下列关于韵律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韵律特征包括音质变化 B.韵律特征包括声调语调 C.韵律特征是对比性特征 D.韵律特征不能独立存在

E.长短音不属于韵律特征

22.下列各组中,三个词语的构词方式一致的有 A.花儿 女儿 刺儿 B.莲子 学子 男子 C.琵琶 玻璃 休克 D.妈妈 蛐蛐 仅仅

E.崇高 聪明 国家

23.“白纸”的“白”和“白吃”的“白”是

A.同音词B.同形词C.兼类词D.多义词E.形容词和副词 24.下列各组词语中,可以构成最小语义场的有 A.毛笔 电笔 眉笔 B.银河 黄河 海河 C.南瓜 黄瓜 冬瓜 D.山头 线头 桥头

E.货车 客车 军车

25.下列关于“地域方言”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地域方言随社群分化而形成 B.地域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变体 C.地域方言有独立的结构系统 D.语音差异是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 E.地域方言间的差异一定小于语言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调位 27.语法意义 28.自源文字 29.语音合成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人们无法从汉语普通话“桃‟‟和“花”的语音形式(táo和huā)推知这两个语言符号的意义,却可以在知道“桃”和“花”意义的基础上推知语言符号“桃花”的意义。请根据语言符号的性质对这种现象

作出说明。

31.举例说明基本语汇的重要特点。

32.科学实验是如何发现思维可以先于语言而产生和脱离语言而存在的证据的?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3.比较和归纳下列汉语普通话音节和英语音节在音节类型上的异同。 汉语:[kau55](高) [kau51](告) [tia

55

](江)

[tu55](周)

英语:[tr k](卡车) [snu](雪) [faiv](五) [si](唱)

34.请分别指出下列两个语言片断各有哪些不同的结构和意义,并说明这些不同的结构

和意义在语音形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A.想起来了 B.北京人多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结合实例说明非理性意义在词义构成中的地位以及非理性意义的类型。 36.举例说明双语现象的性质以及双语同语言转用的关系。

A.普通语言学 B.本体语言学 C.社会语言学 D.文化语言学 10.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音节 B.音素 C.音位 D.音标 11.下面的词中属于派生词的是

A.孙子 B.莲子 C.剪子 D.儿子 12.隐语是一种

A.手势语 B.社会方言 C.地域方言 D.土语

全国2014年4月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是著名语言学家 A.葆朴B.乔姆斯基C.洪堡特D.索绪尔 2.舌面的元音中,“前低不圆唇元音”是 A.[a]B.[u]C.[i]D.[o] 3.现在仍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是

A.苏美尔文字B.玛雅文字C.汉字D.古埃及文字

4.“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这句话出自 A.《论语•述而》B.《庄子•养生主》C.《韩非子•五蠹》D.《苟子•正名》 5.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现在一般认为大约是

A.5-6岁 B.7-8岁 C.9-10岁 D.12-13岁 6.“外甥打灯笼——照舅”属于

A.谚语 B.成语 C.歇后语 D.惯用语 7.汉民族标准语是

A.国语 B.普通话 C.书面语 D.北京话 8.克里奥耳语又叫

A.洋泾浜语 B.皮钦语 C.混合语 D.多式综合语 9.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的语言学属于

13.下面各组音中全部为擦音的是 A.[f θ x] B.

C.[h j k] D.

14.下面各词中属于仿译词的是

A.吉普 B.热狗 C.高尔夫 D.尼龙 15.汉语音节zhang有

A.一个音素 B.两个音素 C.三个音素 D.四个音素 16.造成“小吃店关门了”有歧义的原因是

A.词的同形异义 B.一词多义 C.词的同音异义 D.结构歧义

17.“我吃饱了饭”可以说“我吃了饭,我饱了”,但“我吃光了饭”却不能说成“我吃了饭,我光了”,原因是“饱”和“光”的

A.语义指向不同 B.语义角色不同 C.句子成分不同 D.句子结构不同 18.造成元音音质差别的因素主要是

A.声带是否振动 B.气流受阻情况 C.气流的强弱 D.共鸣腔的不同形状 19.汉语“花钱”的“花”和“鲜花”的“花”是

A.同音词 B.近义词 C.同根词 D.多义词 20.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A.语法方面 B.语义方面 C.语汇方面 D.语音方面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下面各项属于汉藏语系的语言有

A.满语 B.日语 C.韩语 D.彝语 E.羌语 22.下面各项中属于英语/p/音位的变体有 A.[p]B.[p′]C.[b]D.[b′]E.[β]

23.促使语言发生变化的原因有

A.社会的接触B.社会的进步C.语言内部要素的相互影响D.社会的统一E.社会的分化 24.下面属于复合词的有

A. workerB. worksC. workmanD. workedE. workshop 25.下面各词内部结构相同的有 A.教室B.椅子C.课桌D.黑板E.钢笔

非选择题部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语言迁移 27.双语现象 28.亲属语言 29.词形变化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判断正误,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30.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有道理可讲的。 31.单纯词都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 32.词的本义就是它的基本义。 33.文字就是为了记录语言而产生的。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4.简述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 35.简述词类划分的分布标准。

36.简述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间的关系。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举例说明归纳音位的原则。

38.举例说明词的非理性意义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相关内容

  •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1年1月)
    全国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
  • 文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试题 二.问答题: 1.文学活动所包含的四个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关于文学的起源问题. 3.为什么说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 4.什么是生活真实?什么是艺术真实?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5.什么是"再现说"?什么 ...
  • 英语专业研究生11大研究方向及就业解析
    1. 英语专业研究生11大研究方向及就业解析(转) 与其他不少考研热门专业一样,英语专业研究生招生的研究方向设置非常细,不同学校的方向设置类别不一,名称也各异. 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语言方向.文学方向.教学法方向.翻译学 ...
  • 20**年1月中国文化概论
    全国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政策的是( ) A.税收政策 C.宗教政策 B.民族政策 D.语言文字政策 2.竺可桢先生在<中国 ...
  • 04年北师大对外汉语考研试题
    中国文学史(50分) 一.议论题(10分) 1.谈谈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意境 二.简答体(20分) 1.谈谈<水浒传>中的语言特色 2.谈谈张爱玲的思想主张,写作特色及语言特点 3.为什么说"白居易是杜甫有意识的继承者&q ...
  • A卷试卷12级电子商务概论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A 座位号: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12级 电子商务 专业<电子商务概论>试题(闭卷) 年级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
  •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试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 2.气机: 气的运动. 3.津液: 人体内一切正常体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 ...
  • 中医药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药学概论>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阴阳: 2.气机: 3.津液: 4.解表药: 5.七情: 二.写出下列药物的功效题(每题2分,共10分) 1.麻黄: 2.石膏: 3.茯苓: 4.人参: 5. ...
  • 铁道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 1. 2.轨道爬行最严重的地段在建站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围内. 3.控制机车车辆停车位置,保证邻线行车安全的标志为. 4.机务段一般设在或所在地和 5.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主要包括和. 6.我 ...
  • 考试科目-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部
    考试科目 211 翻译硕士英语 考试范围 211 张汉熙, <高级英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修订本 333<教育学原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中国教育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