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与创新_李京文 - 范文中心

知识经济与创新_李京文

11/19

DOI:10. 14178/j.cn k i . i ssn 1007-2101. 1999. 05. 001

□ 李京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北京100732)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9年10月 第5期(总第96期) J 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Trade

N o . 5 Oct . 1999知识经济与创新

  摘 要 人类正迎来一场伟大的知识革命, 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八大特征, 知识已不仅仅是一项生产要素, 它已经成为生产的支柱和主要产品; 工业经济产生于蒸汽机技术, 而知识经济建立在信息和其它高技术基础之上; 工业经济建立在资源的大量消耗之上, 而知识经济建立在应用知识和智能的基础之上; 在社会成员的组成中, 将由工业经济社会以体力劳动者(工人) 为主体转变为以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 为主体等。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包括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建立国家创新系统等。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创新

一、人类正迎来一场伟大的知识革命

人类即将迎来第三个千年纪元, 在过去的2000年及其之前的数百万年里, 人类经历了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特别是从第三次产业革命以来, 社会生产力增长了20多倍。而在这全球经济高增长中, 知识及其精华——科学技术的贡献已由本世纪初的5%左右上升到70%~80%, 知识或科技进步已成为一个国家富强的源泉, 成为人类文明的主要动力。现在, 世界正在由工业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 推动这一伟大潮流的是迅速兴起的知识革命。包括科学革命、高技术革命、信息革命、思想革命、文化革命、管理革命、行为革命等等在内的知识革命, 正在世界的各个部分兴起, 掀起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虚拟化浪潮, 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 并迅速向生产、分配、流通、服务、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冲击, 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和人类生存与发展条件。

知识革命有以下表现和特征:

第一, 不仅出现知识总量的迅速扩张, 而且出现质的飞跃

在近200年的时间里, 人类社会的知识总量以几何的级数速度发展、进化和增殖,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50多年里, 人类知识的增加不仅数量极大, 而且质量有了巨大变化; 人类社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知识总量在质与量、深度和广度、内涵与外延等方面迅猛扩张, 迅速飞跃的时期。有人估计, 人类社会的知识总量, 有90%是近50年生产创造出来的, 收稿日期:1999—08—30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双月刊)                           1999年第5期所以被称为“知识爆炸”的时代。

第二, 知识的传播迅速加快

当前, 知识不仅迅速增加, 而且传播极其迅速, 过去为少数人掌握的知识, 现在很快为千百万人所掌握。这主要和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有关。

实现信息化所依靠的两项关键技术是数字化技术、光纤技术以及网络技术, 这两项技术近年来都获得快速发展。芯片与软件技术的发展使得每隔3~4个月就有新一代产品出现。网络开辟了一个新空间, 即网络空间。美国internet 国际互联网络正在以年增数百万用户的速度覆盖全球, 每隔半分钟即有一个新用户上网。现在正在兴建的下一代互联网的速率将比当前的互联网快100~1000倍, 这种速度可以在不到1秒种内传输一部《大英百科全书》。

第三, 知识的内涵与形态有了重大变化

人类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 创造、发展了不同内涵与形态的知识及其体系。在工业社会, 知识的内涵包括了百科知识和各行各业、各种门类的专业知识, 知识的形态主要是广泛使用的语言、文字、图形、数字、公式、符号, 发布的形式主要是书籍、刊物、报纸和设计与实验报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人类社会的知识内涵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 知识的创造者已不是少数的贵族、僧侣或“白领阶层”, 而是广大知识分子和有文化的劳动者, 知识的内涵是以科学、技术、艺术、教育、传媒、咨询、管理媒体的众多学科群, 知识的载体也出现了巨大飞跃, 出现了光讯、星讯、卫星电视、激光存储、激光照排、电脑传真、电子快报刊和互联网络, 知识的形态逐渐由书报为主转变为以符号体系和符号工具为主。

第四, 知识的作用越来越大, 影响、决定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决定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

对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历史上一些著名学者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我国春秋战国时的几位大思想家老子、孔子、庄子等都是以求道求知为己任, 老子的一个“道德经”就是一部系统的哲学著作, 孔子的《论语》则是一部“治国平天下”的广泛学问。16世纪的英国科学家培根更是明确地指出:“知识就是力量”。马克思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指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 引起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力; 而科学技术则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人类历史上, 知识, 科学技术的作用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而日益重要的。在农业社会, 经济发展主要靠土地、人力、畜力和简单的工具, 知识、科技的作用极小; 第一次产业革命之后, 一大批国家逐步进入了工业社会, 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科技发明和新的技术成果不断涌现, 知识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知识作为蕴含在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重要部分, 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但是, 技术进步的不确定性还很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科学技术和世界经济都空前地蓬勃发展, 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在各种生产因素中已上升为第一要素, 而且其稳定性大大提高; 逐步实现了向“内生化”的转变过程, 发达国家的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据统计, O ECD 主要成员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已有一半以上现在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生产的, 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份额和在出口中的份额也都大幅度增长。同时, 投资正在向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倾斜, 特别是向信息和通讯技术领域倾斜。用于研究与开发(R &D) 、教育、培训的投资数额也很大, O ECD 国家投入到研究与开发的费用约

                                  李京文 知识经济与创新占GDP 的2. 3%; 教育经费平均占OECD 成员国政府支出的12%, 在职业培训方面的投入占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 发达国家已经高度重视知识的生产与应用。GDP 的比重约为2. 5

正是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进步一般用生产率来加以测度。从理论上讲, 生产率度量有函数论方法和原子论方法, 所谓函数方法即将投入与产出限定在一定的函数关系下进行生产率的度量。这是目前比较通用的方法。生产率有单要素生产率(如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等) 和全要素生产率之分。现代生产率度量中广泛应用生产函数来进行全要素生产率度量, 即产出是各项投入的函数。

传统的“生产函数”注重的是劳动力、资本、原材料和能源等生产要素, 而把知识、技术看作影响生产的外部因素。但是, 由于知识、技术对生产的作用越来越大, 因此必须发展新的分析方法, 以便使知识更直接地纳入到生产函数之中去。

技术进步离不开投资, 而按新古典经济理论演化而来的“新增长”理论(其代表人是罗默) 则认为, 技术进步为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不是收益递减, 而是收益递增。技术进步不仅来源于资本积累, 而且有加快资本积累的作用。亦即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 而这又反过来增进知识的积累。这就把知识、科技对经济作用的认识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同时, 还必须指出知识、科学技术的伟大作用, 不仅在于它在推动生产中的重大作用, 而且是人类认识自然与社会从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武器和工具。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八大特征

在知识革命的推动下, 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初见端倪。在发达国家, 教育和知识的普及程度相当高, 企业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 高技术产业的支柱作用日益突出, 所谓知识经济,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 ECD) 的定义, 是指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经济。由于知识对于任何社会都是必要的, 在知识经济时代也还必需有能源和物质资料作为生产要素, 因此, 我认为把知识经济定义为“以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为主要条件的经济形态”更为科学。

知识经济或者经济知识化的发展, 对我国既是难得的机遇, 又是严峻的挑战。有利的一面是, 我们可以发挥后发优势, 直接利用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在某些具备条件的领域实现跳跃式发展。不利的一面, 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知识的企业和机构基本上都在发达国家,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我国在技术和知识贸易和国际分工交换中, 与商品和服务贸易相比, 其地位更加不利。在高技术产品和软件知识升值的同时, 初级产品的价格是不断下降之势, 国际竞争更加残酷。

9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在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区域一体化等主要方面加快发展。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无疑扩大了国际市场, 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机遇。但与此同时, 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产业在与发达国家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竞争中, 显然仍处于不利地位, 一般也只能在垂直分工的下方站有一席之地。金融国际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是挑战大于机遇, 金融市场的发育显然有利于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 但国际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汇率自由浮动都是本国监管当局难以自主之事, 证券市场的波动和衍生金融的发展更难以把握。从北美自由贸易区, 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实践看, 由发达国家主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双月刊)                           1999年第5期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使区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与区内少数国家的相互贸易对比, 处于相对不利的境地。

知识经济产生在工业经济的基础之上, 它同工业经济有许多明显的区别, 共有八大特征:

(一) 知识在工业经济时代是生产的要素之一, 而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已不仅仅是一项生产要素, 它已经成为生产的支柱和主要产品

在工业经济时代, 整个社会经济基础是工、农业生产和服务业, 生产和消费工、农业产品和第三产业提供的各类劳务是社会生活中的主要内容。此时, 知识以及它所包含的信息、科学技术, 在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 起着重要作用, 它是生产的必要因素之一,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提高。但是, 在工业经济时代的多数年份里, 知识(科学、技术) 还仅仅是一种生产要素或者说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因素。而到知识经济时代, 它已成为生产的支柱, 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同时知识本身成了产品, 它不断生产出来, 并通过加工、处理、传输和经营而为越来越多的全球居民所消费。许多知识被物化, 出现了各类软件、网络以及音乐磁带、激光唱片、影视录像等; 出现了一系列知识产业如信息产业、教育、科研开发企业及设计、创意、咨询、旅游等产业, 其中有的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或重要支柱。

(二) 工业经济产生于蒸汽机技术, 而知识经济建立在信息和其它高技术基础之上

世界工业经济的兴起是近250年左右的事情。从18世纪中叶起, 在英、法、德、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机器大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的变革过程。特别是1769年, 机械师瓦特对孕育已久的蒸汽机作出了关键性改造, 使其达到实用水平。1784年, 蒸汽机应用于纺织生产。从此, 大机器生产摆脱了对自然力过分依赖状况, 集中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化城市迅速发展起来, 引发了冶金、采煤、机器制造和交通运输的大发展, 从而使许多国家进入了工业化社会。

步入20世纪下半叶, 出现了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技术群的迅速发展, 促进了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过渡。1958年世界上研制出第一块集成电路以来, 电子技术逐步打破了传统器件与电路相分离的观念和生产模式。从初始化的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度的增长已达数百万倍, 而成本则相应地下降了上万倍。电子设备的不断小型化、廉价化和普及化为电子技术在国民经济的普遍应用创造了条件。同时, 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促进了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无线电广播、电报、电话的广泛应用, 到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卫星通信网的形成, 当代人类已日益处于信息传播的氛围之中。光纤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 更为人类克服空间和时间的障碍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逐渐形成了一个国家的信息基础结构并向创建全球信息基础, 即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前进。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 它对社会经济的各个产业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强的渗透力, 因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就成为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强大推动力, 它是知识经济时代诞生的基本力量。

(三) 工业经济建立在资源大量消耗之上, 而知识经济建立在应用知识和智能的基础之上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岁月, 各类资源(包括土地、气候、水、矿产、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的利用和消耗一直构成社会生产的基础。也可以说, 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归根到底是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 再加工成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但它必须以人类的劳动付出为条件。因此, 人类的劳动过程实质上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物质的消耗和使用也就成为人类生活的永恒条件。但在不同的经济、社

                                  李京文 知识经济与创新会条件和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 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效果是大不相同的。

在工业社会,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有了大幅度上升, 开始向大自然不断索取, 尤其是机器大生产的发展为这种索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走向了掠夺式的利用方式, 这种利用方式具有资源产生耗竭趋势的特点, 资源消耗过程中又产生大量废弃物,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种掠夺式的利用方式使大量资源迅速被消耗掉, 甚至可以使某些资源在地球上消失。估计几十年后地球的石油资源将被消耗殆尽; 土地沙漠化正以每年几乎6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散; 全球每年有约25万吨的土地被雨水冲走, 等等。

到了知识经济时代, 许多以资源——劳动消耗为主要特征的生产过程将向智能化为特征的方向转变, 生产和整个经济活动由依靠资源和劳动投入转变为主要依靠知识、技术, 不仅高技术产业是高智能低物质消耗的产业, 而且传统产业也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不仅对现有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将是节约的、洁净的, 而且人类与资源的关系还表现为高生产力和高科技将不断发现或创造出地球上本来没有或已经绝迹的各类资源, 包括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人类将依靠知识智能合理地、科学地、节约地、创造性地利用资源, 是一种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

(四) 工业经济下的生产经营是以大型化、高速化、标准化、批量化为特征的, 而知识经济则以更重视个性化、多样化、柔性化和高质量为特征

在发达国家, 资本不断积累与积聚, 建立一批资本雄厚、设备先进、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大型和特大型企业, 他们凭借其巨大实力, 发挥规模经济优势, 占领国内、国际市场的巨大份额, 甚至垄断市场, 取得高额、超额利润。但是, 随着工业的高度发展, 这种生产模式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对人类经济社会的贡献呈现出边际效益递减现象。传统的工业技术进步模式即使人类获得了快速积累物质财富的能力, 也带来巨大的副作用, 将人类引向了不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发达国家从70年代起开始了大规模的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 以技术创新转向以高技术产业化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的研究与开发, 将传统的技术和传统的产业逐步转移到了第三世界国家。其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正在逐步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同时, 由于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 物质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新颖性。因此, 社会生产也必须适应这种需求, 由大批量、高速度、标准化的模式转为个性化、高质量、分散性的生产模式, 使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模式发生巨大变化。

(五) 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代替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主体或主导为其特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逼近与到来, 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而服务业(第三产业) 和知识产业的地位将不断上升, 并占主导地位

例如德国的第二产业比重在1935—1939年为50. 3%; 1963年为54%; 1971年仍为53. 3%, 到1993年才降为38%; 法国的第二产业比重1896年占46. 2%, 1963年为51%, 1971年为52%, 1994年则下降为22. 8%。

到了后工业社会, 发达国家的经济重心逐步转向服务业(或称第三产业) 。一方面, 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已占据主要位置。如1994年美国占71. 1%, 法国占70%, 英国占66%, 德国(1993年) 占61%, 日本占58%。另一方面, 服务活动在现代企业生产活动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双月刊)                           1999年第5期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据估计, 已占投入成本的50%~70%, 如会计、管理、计划、咨询、决策、研究开发、职工培训等, 已成为企业活动的中心。鉴于服务活动的重要性, 那些主要从事制造产品的企业也纷纷提供各类服务(如技术、管理、软件、咨询和售后维修等服务) , 在国际贸易中, 服务业贸易也日益上升。1995年已相当于世界贸易总额的1/4。

在知识经济时代, 新兴服务业将消除地理、距离和时间的界限, 减少了贸易的许多环节(批发、订货、零售等) , 使交易费用显著降低, 如电子商务的发展将消除市场准入壁垒, 大幅度降低费用。金融、电信和运输服务将为世界经济创造一个全球基础设施, 它将大大促进传统产业的调整升级和新兴产业的成长。当然, 金融风险和金融风暴的可能性也将增大, 这是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

(六) 在社会成员的组成中, 将由工业经济社会以体力劳动者(工人) 为主体转变为以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 为主体

由于信息化发展和知识作用的提高, 出现了产业结构软化, 即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体力劳动和物质资源的投入相对减少, 脑力劳动和科学技术的投入相对增多。与此相适应, 社会中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数不断增加, 作用日益提高。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阶层”将由占社会劳动者的80%以上, 逐渐下降到20%以下, 而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阶层”的比重将上升至80%左右。如, 在美国1956年制造业中的“白领阶层”人数首次超过“蓝领阶层”人数。1960年他们的比例关系发展为75∶25; 1990年进一步变为84∶16, 这主要是由于制造业中大量使用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 由于劳动者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 既代替了大量体力劳动者, 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减少了对工人的需求。

(七) 企业的管理重点由对产品生产、经营和有形资产的管理转变为对科研开发、职工培训和无形资产的管理, 即由注重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转变为注重提高企业创造知识的能力

传统管理理论大都认为, 管理是对生产及相关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到了知识经济时代, 管理的核心不是计划和组织生产活动, 而是激发创新。成功的企业在于能不断创造新的知识, 并在企业内迅速扩散新知识, 将新知识运用于新的技术和产品中。这种企业是不断创新的企业, 是创造知识的企业, 是知识型企业。因此, 企业的管理的重点将放在对研究与开发的组织与激励上,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放在对职工的培训与教育上, 提高企业全体职工的科学、文化水平, 激发他们创新的意识和提高他们创新的能力。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创造并利用各种知识并使知识为企业所使用。对一些成功的企业来讲, 创造知识的不仅仅是研究开发部门的工程师, 而且是全体员工。

(八) 在工业经济时代, 机器设备是经济活动中的最主要因素, 生产什么, 怎么生产和产品的数量与质量主要取决于机器及其作用的发挥程度, 而在知识经济时代, 有知识的人才是生产的核心

在工业时代, 在某些情况下, 人是机器的附属品, 如流水线上的工人, 其劳动活动完全由生产线的程序所决定。到了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真正成为机器的主人, 一切经济活动都由掌握知识的人及其操纵的电脑按设定的程序进行, 所有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创新也都离不开人的脑力劳动。

                                  李京文 知识经济与创新

三、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在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知识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 知识与力量的关系即由过去的“知识=力量——所以保存它”改变为“知识=力量——所以共享它并使它倍增”。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必须不断创新。

“创新”概念被引入经济学并使之成为一门很有影响的理论, 应首先归功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 . A . 熊彼特(1883—1950年) 。熊彼特首先在他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 以后又在各著作中加以应用和发挥。在熊彼特看来, 所谓“创新”包括5种情况:(1) 引进新产品。(2) 引用新技术, 即新的生产方法。(3) 开辟新市场。(4) 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5) 实现企业的新组织。他认为, 在静态经济学中, 主体是经济人, 没有创新、变动、发展, 社会生产是简单再生产, 周而复始; 而在动态经济学中, 主体是企业家——创新者, 发明家成为创新者, 因而社会生产的中心是“创新”, 是扩大再生产。熊彼特认为, 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 就是实现“创新”, 引进“新组合”。他强调生产技术革新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 是有力地推进了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但是, 他用“创新理论”来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说明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趋于灭亡的结局, 并企图用“创新理论”来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 则是有问题的。而且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基本上限于生产技术与企业组织的创新, 至于社会制度的变革, 他只看作是创新的社会效应, 并不是他研究的创新本身。因此, 许多人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基本上等同于技术创新——这仅仅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实际上, 创新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 包括各种类型的创新, 例如: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教育创新、文化艺术创新, 等等。即创新包括了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组织、金融和商业的一系列活动。

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到后工业社会, 人类之所以能够经历数百万年的狩猎社会、数千年的农业社会而进入近300年的工业社会, 正是人类不断创新, 而且是日益强化创新的结果。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代, 新观念、新发现、新发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 新兴产业和新兴管理方法不断涌现, 制度、文化也在不断更新。因此, 创新是当代的主旋律。不管愿意不愿意, 谁墨守陈规、固步自封, 必然被时代的列车抛弃, 成为时代的弃儿。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更是以创新为基本动力。创新的主要内容是:

(一) 观念创新——创新的源泉

在人类历史上, 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快的年代, 都是以思想观念创新为先导的时候。例如,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群雄争霸, 百家争鸣, 最终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大统一, 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又如, 牛顿力学和以微积分为代表的数学方法为人类思维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力能和机器制造提供了知识基础; 道尔顿的原子论, 法拉第、麦克斯韦尔的电磁场理论为近代化学工业和电机、电器的发明奠定了科学基础。苯环结构的发现, 电炉、转炉炼钢、电机、电灯、电话、电报、内燃机、汽车、收音机等在19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双月刊)                           1999年第5期世纪相继发明, 人类开始了冶金、化工和电气化的时代。至本世纪初, 汽车工业、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建筑业和纺织业已成为欧洲和美国的主要支柱产业。

再如, 本世纪初创立的量子理论和相对论, 又为人类的观念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牛顿时代, 人们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序的、渐进的、因果关系比较明显的, 而到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时代, 观念有了重大创新, 认为世间事物的发展有可能是跳跃的、突变的、跨越的, 因果关系并不明显, 也不一定很重要。这为合成化工技术、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宇宙大爆炸理论和地理板块漂移学说的提出, 生命科学中DN A 双螺旋结构的建立, 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核磁共振C T 的问世, 大型高能物理实验装置的建立和超级陆地或空间天文观察装置的建成等, 使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生命现象的认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带来了本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进步, 使社会生产力增长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F . 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与力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动力学关系。米切尔·弗科特(Michel Foucauh ) 说过:“没有知识就没有力量; 知识不可能不产生力量。”

在知识经济时代, 由于知识是最主要的生产资料, 因此,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将主要属于拥有知识的个人。在知识经济社会里, 知识工作者拥有知识这一生产资料, 并能带着他们的生产资料(知识) 离开企业。

知识有一个老化问题, 随着各个领域的知识爆炸, 知识的有效期会不断缩短, 因此, 一个人必须不断更新、补充、增添和创造更多的知识, 才能保持竞争的优势。

知识的更新不仅包括创造新知识, 而且包括摒弃旧知识。在一个组织内, 新知识不是由个人创造的, 而是在整个企业范围内通过团队或群体共享知识与专长来产生的。

(二) 技术创新——创新的主要形态

在观念创新的基础上, 人们将进入新工艺、新产品的构思、设计及其后的生产制造直至销售、应用。因此, 技术创新是创新中最主要形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推荐的技术创新数据收信和解释指南——《奥斯陆手册》中对技术创新作了如下的描述:技术创新是指技术的产品和工艺(Tech nolo gical Product and Pro cess, TPP) 创新, 包括实现了技术上新的产品和工艺以及技术上有重大改进的产品和工艺。所谓TPP 创新的实现是指它被引入市场(产品创新) 或应用于生产工艺(工艺创新) 。TPP 创新包括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和商业等一系列活动。TPP 创新企业是指实现了技术上新的或技术上有重大改进的产品或者工艺的企业。

T PP 创新活动是指所有那些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和商业等措施的综合, 也包括对新知识投资。实际上, 这些活动旨在实现技术上新的或改进的产品或者工艺。其中一些活动本身就是创新活动, 另一些虽然不具新颖性但却是实现创新所必要的。这个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是比较宽泛的, 不仅包括工艺、产品本身的创新过程, 也包括了为实现这个过程所必需的保证活动过程。

技术创新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综合性。技术创新是技术和经济(以及教育、文化) 相结合的综合性活动, 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技术能力, 而且是技术与经济、教育以及文化相结合的综合能力。(2) 系统性。技术创新是一个过程, 一个系统工程, 不是某一种单项活动或某一个环节。技术创新能力不仅包括技术能力, 还包括决策能力、工程能力、生产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3) 创造性。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创造性过程。(4) 技术的开发、生成同技术的有效应用的统

                                  李京文 知识经济与创新

一。(5) 与市场紧密联结。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来自市场需求的拉动和技术发展的推动, 又以市场应用的成功作为项目实现的重要标志。

(三) 制度创新——创新的保证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 制度是一种与人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行为相关的规则及权利与责任系统。制度具有一系列功能, 主要是:

第一, 制度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例如, 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目的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 即用成本较低的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代替较高的市场交易成本。

第二, 制度具有为经济服务的功能。舒尔茨在其《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中指出, 人的经济价值的提高产生对制度的新的需求, 一些政治和法律就是用来满足这些需求的。这些制度是某些服务的供给者。例如:

——它们可以提供便利, 便利是货币的特征之一。

——它们可以提供一种使交易费用降低的合约。

——它们可以提供信息。

——它们还可以提供公共品。

对于每一种这类服务都有需求, “这正好可以在经济理论的范围内, 用供求分析来探讨决定每一种服务经济价值的因素。”②

第三, 制度可以使外部收益内部化。“外部性”具有相互性的特点。例如对于工厂生产对邻近居住者带来噪音等这些问题, 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是对居民损害。问题的实质在于工厂是否违反了环境法规定, 是否具有这种权利。如果工厂有这种权利, 那么它可以不计入“个人成本”, 使收益增加。否则, 必须承担损失, 使社会成本内部化。对于这种“负”的外部性现象, 如何界定产权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如何界定产权, 就离不开制度的供给。一旦把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联系起来, 就可以使外部收益或成本内部化。

第四, 制度具有激励功能。一般人的工作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励的性质和水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激励制度中会有不同的表现。行为的差异说明制度是主要的激励因素。例如, 有效的产权制度可以抑制机会主义行为, 使个人收益率和社会收益率一致, 就不会产生不公平感。由制度而来的公平, 激活人的思想与行动, 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

第五, 制度具有创造合作条件的功能。社会生产活动体系是一个专业化分工的体系, 但分工本身不影响人们的交换, 通过“市场”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 既然可以通过市场买卖他们的产品, 为什么还会存在纵向一体化现象呢? 这是因为分工是有条件的, 需要付出一定的“协调成本”。因此, 为了减少“协调成本”, 人们需要一体化的合作, 而制度则是这种合作的前提条件之一。制度的功能在于规范行为, 以减少不确定、不稳定的预期, 降低风险, 抑制不合作因素等等。所以说, 合作与竞争一样, 也产生效率。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制度创新一般是指制度主体通过建立新的制度构建以获得追加利益的活动, 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反映特定组织行为的变化;

第二, 指这一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变化;

第三, 指在一种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规则的变化。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创新的全过程划分为5个阶段:①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双月刊)                           1999年第5期

第一阶段:“潜在利益团体”形成。在此阶段, 由于制度主体预见到了潜在的利益, 并且形成认识到只要创新即可得到潜在利益的决策者。在其中, 将出现勇于创新的企业家。

第二阶段:提出制度创新方案。

第三阶段:选择最佳方案。在有若干个供选择的制度构建之后, “潜在利益团体”就会根据最大利益进行比较和选择。

第四阶段:“推动制度创新团体”的形成。它能够帮助“潜在利益团体”获得其潜在利益。“推动制度创新团体”的主体, 可能是政府机构, 也可能是为“潜在利益团体”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第五阶段:两个行动团体互相支持, 共同努力实现“制度创新”任务。诺思曾用工厂导致烟尘污染的情况注释这一过程:如果现在制度构建中没有一种达成交易的方式, 受害者会认识到, 如果创新一项制度构建用于根本上工厂排烟, 自己则会减少损失, 增加收益, 于是形成“潜在利益团体”。如果这项制度得以立法, 并且为执法而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 即形成“推动制度创新团体”, 从而根本上排烟的创新制度得以实现。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思想, 实现了制度创新, 就会导致制度均衡的局面, 即此时现存制度构建的任何改变, 都已无潜在收益可言, 而制度创新也就推动了客观条件。但随着知识存量的增加, 这种均衡迟早被打破, 出现制度创新的可能性。由此形成了“创新——均衡——创新……”的制度变迁过程。

制度创新在整个创新体系中居于基础和保证地位。无论在哪一种社会制度下, 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进行的。技术创新作为技术与经济联结, 为促进经济发展而进行的新技术应用与商业化活动, 更离不开制度的约束。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知识创新, 如果不和制度创新相结合协调动作, 其结果不是有名无实就是事倍功半。如果所有制结构不合理, 产权不明晰, 权、责、利不匹配, 分配制度不合理或者组织治理结构不明确, 管理混乱, 则一切创新成果都将会失效。因此,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我们在扎扎实实地搞好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的同时, 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创新, 把它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加以研究和推进。

(四) 管理创新——创新的关键

很长时间以来, 管理是指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指挥、监督的总括, 并常常用大合唱团的指挥来加以譬喻。而管理创新则是为了实现上述管理内容所采取的形式的改进与提高。但随着科技进步与知识经济的到来, 管理及其创新具有更深刻的含义。管理不仅是计划、指挥与监督, 而主要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物、机构与机构的关系, 发现和重组各种资料, 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为全面实现整体目标而协同努力。

管理创新与一般的工艺革新不同, 它强调创新是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中的基本活动。第一, 在管理领域中, 创新不只是一种职能, 而是管理思维的变迁所形成的新模式。具体地说, 它不是把管理的创新理解为一种日常工作, 而是对日常管理主持过程的“中断”, 是通过“创新”达到管理目的的行为。

第二, 管理创新的目的不是一般地实现管理的目标和责任, 而是发现“创新机会”。它可以为组织带来潜在利益, 不创新就不能获得这种机会。在此意义, 管理效率服从于管理效益。

第三, 管理创新不是管理者的随意的主观创造, 而是受“创新成本”的约束的活动。管理是有成本的, 如果创新的“成本”很高或者“垄断性”很低, 一方面, 即使有创新机会, 由

                                  李京文 知识经济与创新于成本约束也难以抓住; 另一方面, 由于“搭便车”而利益均衡化, 导致创新动力不足。

第四, 管理创新的形式有很多, 在管理系统各个要素中都可以进行创新, 如制度、组织、激励、绩效、技术、文化等, 但从根本上说, 创新的目的是对管理资源或要素的重新构建以获得创新收益。因此, 管理创新的“创新”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发明”, 而是“新组合”的导入。不能把管理创新等同于“管理发明”。因此, 在“管理创新”的视野中, 不存在终身的“创新人”。

第五, 管理创新的中心是“创新人”的产生, 他不仅仅限于管理者或企业家。“创新人”的核心特征是创新“实践”, 而不仅仅是“理解阐释”。

根据上述理解, 可以把“管理创新”理解为,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管理优势, 重新组合管理资源, 以更有效的管理行为实现组织创新效益的过程。

“管理”有着漫长的历史, 从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管理”。在前工业经济时代, 管理是野蛮的, 超经济的, 强制性的。在工业经济初、中期, 即资本主义发生、发展阶段, 管理主要经历了两个模式:机械管理模式和仿生管理模式。机械管理模式是把人和各个机构都当作机器的零配件, 一切活动都按照严格的规则与程序进行, 不许有自己的目标与意志。泰勒制度就是它的典型。这种模式对于大规模、标准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 是十分合适的。但它过于集中与僵硬, 不利于调动个人与各分支机构的积极性, 也缺乏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

仿生模式是指虽有整体目标, 各分支和个人都要服从和维护整体目标, 但它们(他们) 有一定的活动自动权。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管理内容和方式都应当创新, 应实行“社会模式”的管理。即在统一的目标下, 允许个体和部分(人或机构) 保留自己的目标与愿意, 要尊重人、尊重各分支的积极性。管理不在于显威风, 更不主要是指挥、监督人, 而主要是去协调各种关系, 培养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将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重新组合, 使之创造更高的价值和效益。

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 制度创新本身就包含着管理创新, 因此制度创新直接制约和影响着管理创新; 另一方面, 管理创新会促进或阻碍制度创新的实现变迁的过程。有效性是制度创新的关键, 而管理则是在对制度规则的激励和约束中为了共同目标获得收益和其他目标最大化的个人组成的集合体的管理。

由此可见, 制度与管理有着特殊的联系。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中, 制度变迁中的重要内容往往表现在组织管理创新的事件中, 而组织的管理创新又以一系列规则的“变革”为条件。在此意义上说, 制度作为游戏规则, 是由组织创造, 用以规范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尺度。组织则是这一“规则”制约的不同行为主体。因此, 制度创新与组织的管理创新是一体化的过程。

因此, 应对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都高度重视, 并使它们充分发挥互补的作用。

(五) 关于建立国家创新系统

为了把创新持续、系统地推进下去, 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国家创新系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对国家创新系统提出如下定义:“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种在公、私领域里的机构网络, 其活动和行为启发、引进、修改和传播新技术。”更确切地说, “国家创新系统是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 中介机构之间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和经济目标而建设性地相互作用, 并将创新作为系统变化和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的系统。”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双月刊)                           1999年第5期

一个成功的国家创新系统应具备以下两个基本条件:其一, 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实力并且充满活力; 其二, 系统组织部分之间发生着广泛而建设性的相互作用。

国家创新系统有六大基本要素, 即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行为主体的内部运行机制、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创新政策、市场环境和国际联系。其中创新活动的行为主要是企业、研究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各级政府等。企业是研究开发的主体, 是创新投入、产出及其收入的主体, 因而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核心。

国家创新体系可分为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知识传播系统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 知识应用促使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转变成现实生产力。四个系统各有重点, 相互支持, 是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

国家创新体系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引擎, 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和后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 具体包括创新活动的执行、创新资源(人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等) 的配置、创新制度的建立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 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任务。目前绝大多数的创新活动都发生在为数不多的西方工业国家, 尤其是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之中, 但是这些国家之间的创新体制也是不尽相同的。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因素有许多:首先, 自然资源的差异性是影响其动作节奏和方向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 国家规模的大小对其创新体制的重视程度和多样化程度有较大的影响; 最后, 一些主要发达国家的国家政治体系特征对世界创新体系的格局与特征具有很大影响。上述诸多差异决定了目前西方国家的国家创新体系千差万别, 其形式多种多样:即有诸如美国、加拿大这样幅员辽阔、非集中化的多样性创新体制, 又有象诸如瑞典、芬兰等小国专门致力于公司R &D 创新的体制; 既有在国家指导下大幅度进口国外技术以促进实业界国家科技储备更新速度、同时在公司内部稳定地建立模仿性、适应性和创造性并举的“日本式”的创新体制, 又有将“政府创新”摆在首位并将其根植于一组大型私人与国家企业之中的“法国式”创新体制。他们各有千秋, 殊途同归; 不同的国家创新体系可以达到相同的经济目标, 但总的来说, 其手段是通过既定的制度安排与具有强烈国家色彩的方式。

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创新系统比较表明, 目前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 企业比例明显偏低, 各组成部分宏观分工不明, 合作交流不够, 低水平重复较多, 知识技术和人才转移的效率不高; 科技投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较低; 创新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

基于上述分析, 今后,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宜采用下述举措:(1) 加强宏观调控;

(2) 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 (3) 加强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导; (4) 建立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战略和机制; (5) R &D 投入采用“增加总量, 调整结构”的方针;

(6) 加大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 (7) 建立和完善面向21世纪的知识产权与专利制度。注释:

①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 上海三联书店.

②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 商务印书馆.

责任编辑:杜 莹


相关内容

  • 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法的质疑
    作者:张朝尊 改革 1996年02期 目前,在党和国家的文献或一般文章中,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提法,均说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个提法大体上还可以,但仔细推敲似有不妥之处,不如提从物质资本依托 ...
  • 我的叔叔于勒课后练习
    <我的叔叔于勒>作业 一.阅读<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片段.完成11-13题. 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 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限也跟寻常不一 ...
  • 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开通黄钻 一.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10人) 艾兴陈福田陈懋章陈士橹陈一坚陈予恕 崔国良丁衡高丁荣军董春鹏杜善义段正澄 朵英贤范本尧冯培德甘晓华高伯龙高金吉 顾国彪顾诵芬管德关杰关桥郭重庆 郭东明郭孔辉何友声胡正寰黄崇祺 ...
  • 第9章 产业结构政策
    第九章 产业结构政策 第二至五章是关于产业结构理论,包括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高技术产业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关联等:第六至八章是关于产业组织理论,包括产业组织的分析框架(SCP 分析框架).企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 ...
  • 高三后期备考这样提分才快
    高三后期备考,这样做,才提分快! 距离今年的高考不到40天了,在这最后的阶段,高三学生应该怎样复习备考,才能在最后笑得更好?对此,衡水中学各学科名教师予以指导,希望能对莘莘学子们有所裨益. 语文 不去看远方模糊的,做好手边清楚的.(郭春容) ...
  • 口语交际[青春随想]导学稿
    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青春随想>导学稿 [学习目标] ◇鼓励学生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人物的精神品质,了解自己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完善自己◇了解一些青春期的知识,以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形成良好的个性 ...
  • 青年体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体育系青年教师培训工作总结 在我系22名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就有11名(三年以内教龄),因此,加强对青年教师 的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实在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根据我系的实际情况,我们及 时的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现 ...
  • 初一英语名词专项练习
    七年级下 英语 京文教育出门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There are some ________ on the hill. A. sheeps B. a sheep C. sheep D. sheepes ( )2. Mr Bl ...
  • 少数民族建筑
    竹民俗:云南少数民族竹楼建筑 竹楼是最具代表性.最富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竹制民居建筑,在云南省境内的傣族.佤族.布朗族.基诺族.德昂族.哈尼族.独龙族.怒族.傈僳族.白族.景颇族.拉祜族等聚居区,竹楼是主要的民居建筑形式. 竹楼是采用干 ...
  • 中国古现代书画家名单
    一. 1795年以前的著名书画家的作品 宋代 黄居寀 郭忠恕 范宽 文同 李公麟 米芾 米友仁 马远 夏珪 赵昌 徐崇嗣 崔白 刘松年 易元吉 张择瑞 高克明 王诜 武宗元 赵佶 王希孟 杨无咎 赵葵 赵孟坚 王居正 吴元瑜 马和之 祁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