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2 - 范文中心

听听那冷雨2

05/16

语文资源

全站检索: 高级搜索

学校首页校园信息部门主页学科建设学生发展信息中心特色教育校友聚会

语文资源

教研活动

计划总结

教学论文

试题研究

语文资源

教师学习

文海拾贝

美文赏读

学生佳作

最新更新

宁波市鄞州中学 >>学科建设 >> 语文教研组 >> 语文资源打印本页

《听听那冷雨》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作者:戎维贞 编辑日期:2009-12-7 20:22:49 点击数: 1019

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地走进了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并感受到了他的语言文字的魅力,正如第一自然段中的大量的叠词的运用,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雨的那种细密、缠绵、柔美的特点,同时也给了我们听觉上的美感。

那今天我们继续上节课的内容,并请同学来回答下上节课所遗留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文章第二自然段的开篇“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这四句话所包含的意义。

学生:作者运用了“杏花、春雨、江南”这六个方块字描写出了美丽的江南雨景,写出了雨的柔情。而这又是外国的文字所不具备的。而同时,这也表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字的欣赏与喜爱,也反映了作者对祖国的留恋。(朱可扬)

教师:说得很确切。首先“杏花、春雨、江南”这六个方块字以简单凝练的六个字,传达出的信息却是容量非常大的,它让人展开联想,在脑海中勾勒出江南的一幅柔美、缠绵的雨景。所以有人说过,学汉语就像登山,登得越高,景色越秀美。这就体现了汉语的独特魅力,从而体现了作者对汉字的自豪感也喜爱之情。而汉语又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对汉语的欣赏和喜爱,也从侧面烘托出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教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齐读一下文章的第四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请带着一个问题: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写到美国的落基山,作者的意图到底何在呢?

学生:作者在写美国落基山这个外国的景象时,仍采用了中国的诗句,如“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荡胸生层云”,表现出了作者在不在意外国的风景,而是在意中国的风景。中外一对照,更能体现出作者对故土的思念和热爱。从“仍须回中国”也可以看出作者对故国浓浓的愁思,以及对故乡独特风景的追忆。(徐晓璐)

教师:以上四段呢主要在写雨给人带来的视觉和嗅觉上的效果

。那么文章中比较集中地写听雨的段落有哪几段?

学生:文章第五到第十自然段

教师:大家找得非常正确。那下面我们先一起来朗读一下文章第五自然段。

这一段的第一句话就说“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这里大家思考一下,从雨中,作者能够嗅到什么呢,同时他又能够看到什么呢?(学生齐读,但对于这个问题,同学很难一下子给出比较明确的答案。此时,教师作适当提示,让学生去第三自然段找,这也顺便可以让学生熟悉一下第三自然段。)

学生:第三自然段中说到,“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这段话中,从对雨的嗅觉中闻到的土腥味而体现出了一种生机,给人一种亲切感觉。(钱驰)

教师:是的,从雨中闻到了土的味道,给人一种久违了的亲切感,觉得很温馨。而这种温馨中更带有对祖国大陆的那种浓浓的思念。

教师:这是雨给人带来的嗅觉,那么第四自然段那些地方写出了雨的“可观”,并说一下你对“可观”的雨的感受。

学生:第四段中“台湾湿度和高,最饶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情调”、“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冲着隔夜的寒气,踏着满地的断柯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一径探入森林的秘密,曲曲弯完,步上山去”等句子写出了雨的可观,作者把这些雨描写得迷离,给人一种雾气缭绕、虚无飘渺的感觉,仿佛身处仙境中的感受。(陈天翔)

教师:雨不仅给人嗅觉和视觉的感受,也给了我们听觉的感受。那么请大家在第五自然段找一下,雨首先给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学生:听出的是一种美感。

教师:而同时作者又说到,“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这里作者将大陆听雨和岛上听雨作了比较,而得出的结论是“和大陆相比,在岛上更多了一层凄迷的感觉”。那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凄迷和前三者相比有什么不一样呢?

学生:“凄凉、凄清、凄楚”都给人悲凉和伤愁的感觉,而“凄迷”比前三者多了另一份感觉,有点迷蒙。(毛琼)

教师:是的。“凄迷”带有游子特有的感觉,因为身在岛上,对家乡十分牵挂,却又不能回来,只能将这种哀愁和对未来迷茫的感觉寄托在听雨中

,因此有了“凄迷”。再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以下。

学生:凄迷是前三个词语的递进。凄迷有凄凉、迷茫的意思。如今作者身在台湾,因为思乡情结,思念故乡而无法落叶归根回故乡感到迷茫、凄凉。(严徐凯琳)

学生:“凄迷”除了凄凉、凄清、凄楚之外,又多了一份迷离和迷惘。作者身处台湾,与当年听雨的大陆遥遥相望已25年,他的心境已上升到了思乡爱国,凄迷是游子才能感受到的,她的内涵更丰富,更深刻。(沈琰)

教师:听听那冷雨,那么在这一段中,作者还听出了什么?

学生: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

教师:这三个“听”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诗人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不同境遇、

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你是怎么理解的,这三个阶段又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在年轻时听雨,由于年少轻狂,不羁世事,对人生了解得很少,表现出一种不屑一顾的浪漫气息;中年时候听雨,历经了半世的沧桑,更多的所流露的是一种思乡之情。白头时听雨,人已是经历了一辈子的酸甜,更多的是对过去的回忆、感叹以及人间沧桑的体会。(朱方栋)

教师:“少年听雨”的画面,传达出春风骀荡的欢乐情怀。着力渲染的正是“不识愁滋味”的青春风华;“壮年听雨”的画面,映现出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和悲凉心境。这和我们在必修一“月是故乡明”的专题中所学到的一样的,客居他乡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迫于生存的压力或者其他的原因,不得以而离开家乡,而另一种则抱着美好的愿望或怀着雄心壮志去闯荡,这种则带着一丝浪漫主义的气息;

“而今听雨”的画面,则刻意凸现出僧庐之冷寂与鬓发之斑白,借以展示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

教师:那么,大家再思考一下,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引用蒋捷的诗句呢?(学生不是和年清楚,教师作适当的引导,说明他们两者之间肯定有相通之处,这就要追溯到对两者生平的介绍。但是对于蒋捷,学生还是不太了解)

教师:作者处境与蒋捷相似,都是“饱经风霜”,都是面对萧萧秋雨,想到自己的一生,自然发出“悲欢离合总无情”的感慨。

蒋捷,宋、元间词人。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其气节为时人所称。蒋捷的词大多情调凄清。他没有正面地直接反映时代的巨变,而是采用景,写成闲话台雨,写到了雷雨夜,等等,同时作者运用了“滂滂沱沱”、“忐忐忑忑忐忑忑”等叠音词,把暴雨、雷雨扑面而来压抑感写了出来。而第十自然段中,作者写了“从春雨绵绵听到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而此时,作者笔下的雨就体现出了一种柔美、缠绵的感觉,它更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可以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好,再请一位同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我认为从大体上来说,这两段中听到的雨都是一样的。作者在写到“一阵寒濑泻过,秋意边弥漫日式的庭院了”,这里借秋意写愁意,写尽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这种浓浓的愁思是一样的。第十段中“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可以看出作者从日式的古屋中听雨而联想到了故乡的雨,也可体现对故园的无限思念。(徐晓璐)

教师:两个同学都说得非常得有道理,也说出了各自的想法,很好。第一位同学主要侧重于作者所选取的景物的特点,第九段中则是选取了雨中的暴雨、台风台雨来抒发作者身在异乡的一种压抑感;而第十自然段则是选取了绵绵的春雨和潇潇的秋雨,来体现作者那种缠绵的思乡之情。而第二位同学则是着重从作者的情感方面来说,它撇开了作者赖以书法感情的凭借,所以无论是暴雨还是秋雨,体现的思乡之情是一样的。

好,今天我就上到这里,课后完成导学大课堂。

上一条: 《胡同文化》课堂实录

下一条: 《在乡下》教案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 www.yzms.cn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

欢迎各兄弟学校、教育机构、高校与我们交换链接!致电:0574-28819001或发信给我们!

浙ICP备10018583号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邱隘盛垫桥(东经121.64,北纬29.86)

管理项目

全屏


相关内容

  • 春雨春花迎清明
    春雨春花迎清明 临近清明小长假,连绵数日的春雨打乱了许多人的出行计划.你是否也因为这一场不期而至的春雨苦恼呢?其实大可不必.据了解,此次降雨到4月2日结束,清明小长假三天将重新迎来晴空万里的好天气. 一场及时雨的到来,浇灌了急需大量水分滋养 ...
  • 怎样从教语文课文到教语文课程
    作为语文教师,教好一篇篇课文是基本要求,但仅仅能教好那一篇篇课文,却又远远不够.我们应该从教语文课文转变到教语文课程上来.作为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者.教材编写者和市级教研员,笔者近来对怎样从教语文课文到教语文课程作了一些田野实践.草根探索,得 ...
  • 读书总是孤独人的孤独事
    读书总是孤独人的孤独事 昨晚读余光中散文.上次读他是大一,在一个叫唐家湾的小镇上,数百步之外是大海.没有冬天,树叶红透了也不落.反倒是熬到春天,哗啦啦落了满地,但仰头望,还重重叠叠多得出奇.每天趁夜落下,赶在黎明前把小径铺满,日日如是,到雨 ...
  •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录 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童年梦痕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2 雪地贺卡„„„„„„„„„„„„„„„„„„„„„鲍尔吉?原野 比较?探究 阿长与 ...
  • [诗家天地期刊]缥缈孤鸿诗词小辑 :不许芳丘吹冷雨,且留幽谷唱流莺.
    作者简介 王宝泉,网名:缥缈孤鸿,天津市静海县人,农民.古诗词爱好者,农闲之余,尝试写作,偶有诗成.不为成名,只图怡情. 微信:wbq1622438789 七律欣赏 01 丁酉植树节感洛阳七旬老人种植满山桃花悼亡妻 难忘当年树下盟,春红你我 ...
  • 第四讲 修辞手法之散文
    第四讲 修辞手法之散文 散文修辞的考查方式: ● 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该段文字. ● 鉴赏这一段文字的表达效果. ● 这段文字好在哪里? ● 请分析这句话的表达特色. 考例分析1 在<离骚><九章>等作品 ...
  •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4
    ◆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作品(大二上) (一)理论类 黄 浩--<当代中国散文:从中兴到没落> 老 舍--<答复茶馆的几个问题> 孙 瑜--<编导记> 谢 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徐 迟--< ...
  • 走在冬天的田野上
    当凄冷的风霜由天边呼啸而来:当大地慢慢褪去了五彩缤纷的颜色:当小鸟欢悦的喧闹转为疏碎的哀呤!我听见,冬天的脚步正悄悄掠过原野!( 书村网 www.mcqyy.com ) 就在冬天,田野最苍漠寂寥的时候,我却想拥抱它!即使是在寒风肆虐,冷雨斜 ...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体会花儿开放带来的惊喜.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和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体会花儿开放带来的惊喜.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和对生命的感悟. 课时安排:1 ...
  • 思念远方亲人的诗句
    1.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思念远方亲人的诗句.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