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 范文中心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09/02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考试题型:

1.填空(10题)2.名词解释(5题)3.简答题(4题)4.论述题(1题)5.应用题(活动设计1题) 考核要求:

作业一:10分:谈谈你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认识.

作业二:20分:分析你所在的幼儿园在培养幼儿社会性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园实际提出

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策略.

闭卷考试:70%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幼儿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2、依恋的发展;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4、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5、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6、幼儿品德的发展

幼儿社会性教育:

1、幼儿社会性教育目标;2、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内容;3、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方法;

4、幼儿社会性教育评价;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1、什么是幼儿社会性?P13 2、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P13 3、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P16。 什么是幼儿社会性?

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征。

幼儿社会性发展心理结构(掌握定义)

1、社会情感;2、社会行为技能;3、社会认知;4、自我意识;5、道德品质;6、社会适应; 什么是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是指幼儿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情绪表达和控制、依恋感、愉快感、羞愧感、同情心、责任感等。

什么是社会行为技能?

1、社会行为技能是指幼儿在与人交往,在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的行为技能。

2、包括交往的技能、倾听交谈的技能、非语言交往技能、辨别和表达自己情感的技能,合作、轮流、遵守规则、解决冲突的技能等。

什么是社会认知?

3、社会认知是指幼儿对自我与社会中的人、社会环境、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认知。

4、包括行为动机和后果的分辨能力,对他人的认知、对社会环境和现象的认知,对性别角色、行为方式的认知、对社会规范的认知。

什么是自我意识?

1、自我意识是指幼儿对自我与周围关系的意识。

2、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控制等。

什么是道德品质?

1、道德品质是指社会道德现象在幼儿身上的反映,即幼儿内化了的道德规范,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2、包括关心他人、诚实、分享、勇敢等。

什么是社会适应?

1、社会适应是指幼儿能够逐渐学会接受新环境,适应矛盾冲突情境的能力。

2、包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陌生人的适应能力、对同伴交往的适应能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整体——系统性;2、社会制约性;3、能动性;4、动态性;5、关键期;

6、情绪性和行为习惯;

二、幼儿社会化

1、什么是社会化?P22;2、幼儿社会化的功能;3、幼儿社会化的动因

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个性的过程,也就是说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掌握社会规范、社会技能、价值体系等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品质,由一个自然人发展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

幼儿社会化的功能:

1.规范人的行为;2.培养人的社会角色意识;3.影响人的价值趋向;4.传递社会知识经验和技能;

5.形成人的个性;

幼儿社会化的动因

1、气质的因素;2、社会文化;3、家庭教育;4、师幼互动;5、同伴交往;6、电视;7、游戏; 气质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独特的色,制约着心理活动进行的特质。

(1)气质通过影响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塑造幼儿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2)气质中反应性水平的差异影响个性和社会性的形成。

家庭教育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1.家庭结构;2.家庭环境:(1)物质环境(2)精神环境;3.亲子相互作用;4.家长的教育方式;

5.家长教育观念(什么是家长教育观念?);6.家长特征;

师幼互动对幼儿社会性的影响:

1.教师有目的导向教育的影响;2.教师个性特征的影响:教师性格、教师认知风格、教师价值观;

3.教师与幼儿的关系;4.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

幼儿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1.能使幼儿摆脱自我中心;2.可以满足幼儿归属与爱的需要;3.对幼儿社会适应以及心理健康有

重要影响;4.促进幼儿社会认知的发展;

电视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积极方面:1、促进儿童的语言学习,扩大儿童语汇;2、培养儿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3、认识社会角色和学习相应的行为规范

消极方面:1、损伤幼儿大脑;2、使幼儿视力下降;3、使幼儿手和身体的活动能力下降;

4、使幼儿遭受微波辐射;

游戏对幼儿社会化有什么影响?P42

1、游戏活动是幼儿实现内化的过程;2、游戏活动是幼儿产生内部矛盾的基本途径

三、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1、什么是自我意识?P77;2、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P80;3、幼儿自我评价的培养P85 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P80

1、依从----独立;2、片面----全面;3、外部----内心品质;4、具有一定的道德性评价能力;

5、基本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身体外表;6、评价能力随年龄发展而发展;7、自我评价能力无性别差异;

幼儿自我评价的培养

1、增加交往活动;2、浓化交往气氛;3、榜样示范;4、讲明行为规则;5、评价外部行为;

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1、什么是自信心?P88;2、自信心的心理结构 P89;3、影响幼儿自信心的因素 P92;

4、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P95

什么是自信心?

1、自信心又称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认识和充分评估的一种体验。

2、自信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影响人的整个个性社会性的健全发展,具有自信心是一个人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自信心的心理结构

1、自我评价;2、自我表现;3、独立性;4、主动性;

幼儿自信心的影响因素:

1、体验的作用;2、活动的积极性;3、家庭因素:a、父母的影响;b、家庭结构及环境的影响;

4、幼儿园教育:a、专家在幼儿园实施的对幼儿自信心培养的各项研究;b、幼教人员的参与意识

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1、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2、给予儿童自由权和主动权,多为儿童提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鼓励

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3、给予幼儿积极的评价;4、促进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

1、影响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因素 P107;2、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要素 P114

影响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因素

1、生理因素;2、父母控制模式;3、言语指导:a、儿童自我言语指导b、成人言语指导;

4、其他因素

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要素

1、具有趣味性和规则性的外部活动情境;2、幼儿具有活动的动机;3、成人对幼儿讲解目标、

规则,评价幼儿和用奖励、表扬等诱因激发幼儿的言语指导;4、幼儿对自我控制的目标、规则的理解;5、幼儿按规则扮演角色的自主性;6、幼儿校正、调节自己心理品质的主动性

六、幼儿依恋的发展

1、什么是依恋?2、依恋的类型; 3、安全型依恋儿童的母亲的特点 P123;

4、早期依恋对以后行为的影响 P129;

什么是依恋?

依恋是指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学语等行为。

依恋的类型:

1、安全性依恋;2、回避型依恋;3、反抗性

七、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1、什么是攻击性行为?2、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电视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 P143;

3、攻击性行为的控制;

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又称侵犯性行为。如,身体上的进攻(打、踢、咬)、言语上的攻击(大声

叫嚷、贬低人),也可以是侵犯别人的权利(如用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

电视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

1、它教给儿童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方式;2、它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使暴力合法化;

3、它降低了儿童对暴力的敏感性;4、它使儿童对现实的想象建立在自己的行动之上,过分地认

为自己是受害者;

攻击性行为的控制方法

1、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2、提高幼儿认知水平;3、让幼儿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后果;4、教会幼

儿如何宣泄侵犯性行为;5、给予榜样示范;6、家庭干预;7、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八、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什么是亲社会行为?2、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三个阶段 P151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

社会的行为。”

2、“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行为”和“利他主义行为”在同样的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

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三个阶段

皮亚杰 认知发展理论

第一阶段:前运算阶段(7岁以前);第二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第三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九、幼儿性别角色的获得和发展

1、什么是性别角色和性别化?2、父亲在儿童性别化中的独特作用

什么是性别角色和性别化?

1、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

2、幼儿性别角色是在其性别角色社会化即性别化的过程中获得与发展的。

3、性别化是指在特定文化中,儿童获得适合于某一性别(男性和女性)的价值观、动机和行为的过程。

父亲在儿童性别化中的独特作用

1、父亲独特的行为方式和态度是儿童性别化发展的基础;

2、父亲性别行为榜样的作用是促使儿童性别化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3、父亲作为社会力量的象征,是推动儿童性别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十、幼儿品德的发展

1、什么是品德?2、柯尔伯格认为幼儿品德发展的三个水平P197 3、幼儿品德发展的特点

4、教师要如何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促进幼儿品德的发展?P214 5、矫正幼儿不良品德的措施 什么是品德?

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行或品行、操行等等。

2、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道德行为准则或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经常的稳固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3、品德是个体个性社会化方面的核心,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柯尔伯格认为幼儿品德发展的三个水平

A.前道德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与天真的利己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B.因袭、依顺的道德水平即遵守传统习俗的道德水平:包括好孩子道德定向阶段与尊重权威、维

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C.按照自己认可或接受的道德准则行动的道德水平:包括履行准则与守法的道德定向阶段与良心

和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幼儿品德发展的特点

1、具体性;2、他律性;3、情境性;4、模仿性;5、情绪性

教师如何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促进幼儿品德的发展?

1.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2.教师要努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良好的

榜样作用。3.加强横向联系,密切家园配合,注意品德教育的一致性。

矫正幼儿不良品德的措施

1、榜样示范;2、表扬鼓励;3、坚持家园一致性的原则

第二部分 幼儿社会性教育

一、什么是幼儿社会性教育? 二、幼儿社会性教育总目标

三、确定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目标的依据 四、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内容

五、幼儿社会性教育要求 六、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指导要点

七、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独特方法 八、幼儿社会性活动的设计

九、 幼儿社会性教育评价 十、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

一、什么是幼儿社会性教育 P329

幼儿社会性教育就是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有意识的活动,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

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幼儿社会性教育总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 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

友好; 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三、确定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目标的依据

1、《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社会发展的需要;3、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4、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四、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内容

1、确定幼儿社会性教育内容的原则(各原则的定义)P349

2、幼儿社会性教育内容(包括各部分的具体内容)P353

确定幼儿社会性教育内容的原则

1.渐近性:渐近性原则是指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内容应是以幼儿生活为出发点,由近渐远。

2.适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是指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内容应坚持由易到难,及从比较简单的内容开

始,逐渐提高要求,增加难度。

3.活动性:幼儿社会性教育内容的确定必须坚持活动性原则,即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在活动中

向社会学习。

4.真实性:真实性原则即是所确定的社会性教育内容应该是经过筛选的真实的社会生活,而不是

幼儿不能感受的、无法想象的情景。

5.统一性:1、幼儿家庭、幼儿园和社会都应是教育的力量,而不能只是专门机构唱独角戏;

2、幼儿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要求应保持一致,同心合力培养幼儿的社会性,而不

能是幼儿园里教育幼儿懂分享,回到家中一人独享。

幼儿社会性教育内容

1.社会环境和行为规范:a、家庭;b、幼儿园;c、社区和家乡;d、公共场所及其行为规则

2.人际交往:a、与成人交往;b、与同伴交往

3.自我意识:a、对自己的意识;b、对他人的态度

4.民族文化:a、中国文化;b、世界文化

五、幼儿社会性教育要求:

1.引导幼儿参加游戏和其他各种活动,体验和同伴共处的乐趣;

2.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

会和睦相处;

3.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4.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和计划活动,并鼓励他们认真努力地完成任务;

5.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

6.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用完收拾;

7.引导幼儿接触和认识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不同职业的成人,培养幼儿尊重不同职业人们的劳

动;

8.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六、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指导要点

1.《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

生活的各个环节。

2.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

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教师要注意

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

3.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和家长的言

行举止直接、间接地影响幼儿,构成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榜样。

4.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

七、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独特方法

1、移情训练法P359(定义,训练注意点);2、角色扮演法P360(定义,使用注意点)

八、幼儿社会性活动的设计

设计思路;活动目标(具体、可操作性);活动准备(物质准备、经验准备);活动过程(活动性、情境性--体验);活动延伸

九、幼儿社会性教育的评价

a、评价原则 P374;b、评价项目 P375

评价原则

1.针对性原则 2.过程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评价项目

1.评价活动目标 2.评价教育内容 3.评价活动准备 4.评价活动过程 5.评价活动的效果

十、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

1、什么是社会性评价? 2、什么是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 3、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的原则

4、幼儿社会性发展指标 5、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的主要方法

什么是社会性评价?

所谓社会性评价(Assessment)是指评价者根据心理测量的结果和其他多方面的资料,对被

评价者的个体或群体的社会性发展状况作出解释、判断的过程。

什么是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

1、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是幼儿发展评价的组成部分。 2、它是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幼儿社会性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的原则

1.一致性原则:

指幼儿社会性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是同一范围内,对相同的评价对象也必须用同一标准。

2.全面性原则:

指在评价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时,收集的信息要全面,不能呢个片面强调评价标准的某一项目,

或者只根据某一、二次地评估、偏听偏信。

3.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则:

(1)遵循客观性原则就是要求评价者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中,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地确定和使用评价标准尽量减少主观臆断和个人因素的影响。

(2)在遵循客观性原则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评价者的主观能动性。

4.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原则

a、定量评价就是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结果从量的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即通过数量化的说明对所

评价的现象做出解释。

b、定性评价就是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从质的方面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对评价现象进行质的、深层

次的分析作做出评价。

5.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a、静态评价是指对被评价对象社会性发展已 达到的水平或已经具备的条件进行评价。有助于

横向比较,便于看清评价对象是否达 到了某种标准。

b、动态评价是指对评价对象发展状态的评价。注意评价对象社会性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重在

纵向比较,便于看清评价对象的变化过程,从而发现其发展的规律。

幼儿社会性发展指标:

第一,社会性认知,包括幼儿对自己和周围人的认识,对日常规则、人际交往规则的了解,和对

别人的意见与想法的理解与领会;

第二,社会性情感,包括幼儿对集体和对周围关心自己的人的爱的情感表现,以及控制、表达和

交流情绪情感的欲望与能力等;

第三,个性表现,包括幼儿的自尊、自信、成就感、表现欲、坚持性等个性社会性行为特点; 第四,交往能力,包括幼儿交往愿望与动机的强烈程度,与人交往与持续交往的方法策略的丰富

程度,以及与周围人关系质量与交往效果等。

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P407 2、谈话法 P409 3、社会测量法 P409


相关内容

  • 快乐与发展
    "快乐"和"发展"是落实规程精神所追求的两个核心价值.落实纲要,实施快乐与发展的教育,就要关注和爱护幼儿的天性,促进幼儿的本能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发展,是我们对幼儿.对幼儿教 ...
  • 浅谈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摘 要: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从一个生物人到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并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在个体与社会群体.幼儿集体以及同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的.本文就幼儿的社会性行为的表现形式和影响因素进行 ...
  • 试论幼儿教育公平问题
    [摘 要]社会和谐的背景下教育公平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出发,探讨形成该现象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公平:社会和谐 "和谐"即多种事物之间配合适当 ...
  • 20**年幼儿园教师招考试题
    2012幼儿教师招考试题 2012-07-15 19:36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 ...
  • 幼儿教育学1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B )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 "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 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 ...
  • 20**年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共六套 1.智力: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的概念性特征.它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方面,其中思维能力是整个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 2.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 ...
  • 考试题(幼师)
    六.案例分析 著名幼儿教育家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都体现出尊重幼儿.平等对待幼儿.要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到知识,切忌以教师的观点去控制幼儿的发展.比如:陈鹤琴先生提到过,对待幼儿的过失,如果用训斥.讥讽或变相惩罚甚至体罚来对待,就可能使幼儿为逃 ...
  • 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一 单选题 1.和早教教师一样,教养人同样在婴幼儿保教工作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体现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教育主体的双重性) 2.在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容中,(口语交际)不属于保育的内容. 3.在下面选项中,(手偶玩偶)不是早 ...
  • 男幼师的缺乏
    男幼师的缺乏.流失与其职业优势的矛盾 作者:徐志国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2006.05 [摘要]近年来,政府和社会日益重视幼教发展以及男幼师的培养,但是男幼师依旧呈缺乏.流失状态,故而对男幼师的职业优势与流失.缺乏状态之间的内 ...
  • 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几个问题
    幼儿园课程改革 关于幼儿园课程的几个问题 ---幼儿园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及其课程模式 李季湄 近年来,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幼儿园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力图在课程中进一步克服教师中心的现象,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和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