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说?阅读答案 - 范文中心

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说?阅读答案

01/13

阅读

(三)

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说?

(美)威廉·福克纳?

我感到诺贝尔文学奖不是授予我个人,而是授予我的劳动——一辈子处在人类精神的痛苦和烦恼中的劳动。这劳动并非为了荣誉,更非为了金钱,而是想从人类精神原料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某种东西。所以,这份奖金仅仅是归我保管罢了。在金钱方面,把它贡献到与设置本奖的目的和意义相称的地方去并不困难。而我想在荣誉方面也这样做。我想利用这个受人瞩目的讲坛,我从这个讲坛上讲的话也许会被已经献身于同样苦痛和艰辛的事业的男女青年听取,在他们当中必定有人,有朝一日会站在我现在的地方。?

如今我们的悲剧是大家确实怀有一种普遍的恐惧,而此种恐惧是如此深远,以致对此种恐惧,我们已经能够忍受。精神上的东西已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一个问题:我何时被炸死?正因为如此,现今从事写作的青年男女已经忘了人类的内心冲突问题。然而,惟有此种内心冲突才能孕育出佳作来,因为只有这种冲突才值得写,才值得为之痛苦和烦恼。?

作家必须把这些铭记于心,必须告诫自己:最卑劣的情操莫过于恐惧。他还要告诫自己:永远忘掉恐惧。占据他的创作室的只应是心灵深处的亘古至今的真情实感,爱情、荣誉、同情、自豪、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少了这些永恒的真情实感,任何故事必然是昙花一现,难以久存。他若是不这样做,必将在一种诅咒的阴影下写作。因为他写的不是爱情而是情欲;他所写的失败里,谁也没有失去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他所写的胜利里没有希望,而最糟糕的还是没有怜悯或同情。他的悲伤并不带普遍性,留不下任何伤痕。他描写的不是人的灵魂而是人的内分泌。?

凡此种种,除非他重新记取于心,否则,他写起来仿佛处在末日之中,等候着末日的来临。我不想接受人类的不要末日的说法。要这样说是很容易的:人是不朽的,正因为他的族类反正会延续下去的——当丧钟敲响,并且钟声从夕阳染红的平静海面上孤悬着的最后一块不足道的礁石那儿消失时,即便在那时,也还有一个声音,即他的不绝如缕的声音,依然在絮絮细语。我拒绝接受这种说法。我相信人类不但会苟且地生存下去,他们还能蓬勃发展。人是不朽的,并非在生物中惟独他留有绵延不断的声音,而是人有灵魂,有能够怜悯、牺牲和耐劳的精神。诗人和作家的职责就在于写出这些东西。他的特殊的光荣就是振奋人心,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这些是人类昔日的荣耀。为此,人类将永垂不朽。诗人的声音不必仅仅是人的记录,它可以是一根支柱,一根栋梁,使人永垂不朽,留芳于世。?

1990年12月10日于斯德哥尔摩

1.请分别指出文中加点的词语所指代的内容。?

(1)“这样做”是指:?

(2)“这种说法”是指:

2.福克纳在演讲稿中所认为的劳动是具有怎样的特点?其目的如何??

3.整体阅读全文,可以看出福克纳是针对什么而作的演讲?其主要阐明的观点是怎样的???

阅读答案:

答案:

解析:

1.(1)指将诺贝尔奖在荣誉方面的贡献也用到与设置本奖目的和意义相称的地方去。(2)“当丧钟……絮絮细语”;2.“一辈子处在人类精神的痛苦和烦恼中”;从人类精神中创造出来前所未有的某种东西。3.从事写作的青年男女处在人类精神的痛苦和烦恼之中;提倡诗人和作家应振奋人心,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心和牺牲精神。

提示:

本题主要是对这篇演讲主要阐明论点的考查。


相关内容

  • [我的早年生活]一课一练及答案
    我的早年生活 丘吉尔 [积累·练字](把下面一句话,用正楷认真工整地抄写在方格中.) 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           --丘吉尔 [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充分了解丘吉尔,特别是了解他的求学经历和他的不 ...
  •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 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介绍 ( 一 ) 指导思想 1. 在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上 , 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发挥语文课在育人上的独特优势 , 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 ...
  • 最新征稿通知
    征稿启事 为了培养高中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提升其阅读和写作能力,从而使其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中学生学习报·语文周刊>(高中版)从本学期开始开设"阅读与写作" 专栏,现向广大读者朋友征稿,稿酬从优.具体要求如下 ...
  • 小升初阅读[一个讲故事的人]
    一个讲故事的人(节选)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还是要给你们讲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 ...
  • 理想的阶梯,阅读答案
    篇一:理想的阶梯,阅读答案 篇二:理想的阶梯,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小题.(12分)理想的阶梯(节选)陈群①青年最爱谈理想,青年最苦恼的是理想和现实常常有矛盾.②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有的也很想为理想努力-九年级语文- ...
  •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的命运阅读答案
    一次帮助改变两个人的命运 ①在19世纪末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天他在干活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里有人呼救,原来,一个男孩陷了进去.眼看泥沼已淹到胸口,弗莱明立刻跳下去,奋力救起了男孩. ②这时,一位绅 ...
  • 鲁迅与诺贝尔奖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 鲁迅与诺贝尔奖 罗广林 曾经有人将诺贝尔文学奖的话题推到了鲁迅面前,但是鲁迅认为这于他是极不合适的.有人把他的辞避看作伟大的谦虚,这只是中国式的迂腐之见.好在鲁迅自己是公正而且清醒的. 现代化已经成了 ...
  • 流浪的星星克莱齐奥
    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让他笔下的人物用流浪的方式,抵抗着这个让人越来越无所适从的世界 2008年年初,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来到中国.他的新作<乌拉尼亚>获得了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评选的2006年度&qu ...
  • 高一历史20**年-20**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潮南区东山中学高一级历史科期中考试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7.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 ...
  • 西南大学[中学生学习方法]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113)<中学生学习方法>网上作业题 答案 1: 2:第二次作业 3: 4: 5: 6: 1:[多选题]1.在分析理解题意的阶段上,可以训练的思维策略有 A:仔细读题.审题 B:发散思维 C:充分进行双向推理 D:整体上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