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六年级数学比的认识说课稿 - 范文中心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比的认识说课稿

07/06

《比的认识》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1课时《比的认识》。整个流程我分五个环节进行,首先, 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说教材

《比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 教学目标的确定: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 能力目标:

让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的过程,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4、教学重点和难点:

其中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会求比值是本节课的重点,而难点是联系分数与除法,正确理解比的意义。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预设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法学法

如何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都竭力把参与认知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参

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及时地给以引导、点拨、纠正。

基于这样的思考本课我主要采用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课前给学生提供学案进行预习,课堂上先小组交流梳理出一致的答案,把还存在的疑问整理出来,老师把这些问题归纳汇总后,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这些问题先后呈现出来,在全班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老师给予恰当的点拨,在给学生解疑的同时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层次,另外,在练习中应用联系生活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和数感。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激励评价法,在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现有独特见解的,都给予激励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在学习过程中,我努力渗透给学生积极自学、认真听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在合作交流之前,我要求学生先要有成熟的思考后在进行交流,这样的交流才有深度,才能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四、说教学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其原有认知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因此我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步骤,我分别概括以:

(一)、课前预习,学案导学。

我在上节课就布置给学生一份学案,让学生依据学案的预习任务,看书并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这份学案是这样设计的:

1、阅读课本第50页。(了解知识的全貌)

2、思考:

①比的意义指的是什么?比的读、写法怎样?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任何数吗?比号怎样规范书写?

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③生活中哪些地方有用到比?

④比和比值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课前预习,可以把课堂中一些只需浅层思维的探究活动,提前完成,这样既为课堂上充分的合作交流留足时间,同时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学习目标指向会更明确。这样真正实现“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学生主体参与课堂意识,事实证明,这对“主体性高效课堂”的实现,。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质疑问难,小组交流。

学生预习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关注到学生的起点?学生预习了,课该怎么上?怎样找准切入点,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基于这样的思考,我的教学策略是:

由小组长组织,小组之间逐个问题进行交流,把解决和没有解决的问题都标注出来,老师通过有选择性地参与不同程度学习小组的讨论,整理出共性的问题:①比的意义理解只停留在浅层的文字定义上,没有把握其本质;②比与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③比和比值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前一个问题正好是本课的难点,后两个问题是本课的难点。对此,我的教学预设是分三个层次突破难点:

第一层感悟:学生通过预习P50教材,知道把相片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所得的图形才会和原图相像,使学生对“比”有了一些体验;(这种体验通过自学可以达到),第二层感悟:理解路程与时间、总价与数量的关系也可以用比表示,学生对于相除关系就可以用“比”表示。这个地方理解是不够到位的,因此,教学的切入点就定在这里:

首先,要求学生在填完表格的基础上,列出在填表过程中使用的算式,并指名汇报,师给予板书:路程÷时间=速度,40÷2=20,45÷3=15,总价÷数量=单价:15÷3=5,9÷2=4.5,12÷3=4,板书时,老师有意把除号用彩色笔凸显,并把算式中的除号对齐。

然后,老师指出,像这些式子中,两个数量或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如路程÷时间=速度可以说成:路程比时间等于速度,谁能用”比”再说一个算式,指名两位同学汇报后,同桌再选几个算式说一说。到此,学生对“比”有了一定的理解,但不够深入。因此,教师接着安排第三个层次:

(三)、独立练习,当堂达标。

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只有经过操作,才能内化成技能,练习题的设计,必须在保证一定量的前提下,着重于质的研究,要使学生悟出规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1、基础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2、开放练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圆的半径是2厘米,----------?你能写出几个相关的比。

3、拓展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甲是乙的2倍,乙是丙的,求甲:乙:丙=( )

这样,分层练习,因材施教,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生吃得饱,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1、布置下次课的预习任务。(略)

①、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 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什么是最简分数? 什么是最简比?

②、整数、分数、小数的比分别怎样化简?

2、练习册

吴健

2014.10.16


相关内容

  •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西师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数的认识 1.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号不能省略,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以前学的:自然数,整数,小数,分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互质数.第二:数的 ...
  • 西师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近义词
    西师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近义词.反义词 1.你好!新年 近:美丽-漂亮 希望-期望 明亮-光亮 珍贵-宝贵 诚实-诚信 崭新-簇新 梦想-理想 飞驰-疾驰(奔驰) 祝福-祝愿 勇敢-英勇 寻觅-寻找 滑翔-飞翔 反:美丽-丑陋 希望-失望 明亮 ...
  • 西师版一年级分一分教学设计
    分一分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课前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主题曲. 师:孩子们,刚才老师播放的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 生:<喜羊羊与灰太狼> 师:今天青青草原上正在举行"清洁小家庭"评选活动,我们 ...
  • [我喜爱的动物]
    "西师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我喜爱的动物> 北碚区朝阳小学 肖 琴 教学内容: 西师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我喜爱的动物>.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
  • 热闹的菜地
    一. 说教材. <热闹的菜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除本文外,在课文的编排上,本单元还有<种水珠>.<三个伙伴>.<岳飞练字>.< ...
  • 争做遵章守纪的好少年
    昨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这样一幕景象:大南门外的绿草坪上,几个三年级的男同学,正在非常开心地追逐打闹.突然,前面正在奔跑的一个摔倒了,是后面正在追赶的那个将他推了一把,脑袋正好碰上一棵小树.那男孩脸上流血,号啕大哭,其他的几个也都吓呆了, ...
  • 把耳朵叫醒教案与反思
    <把耳朵叫醒>教案(西师版六年级第十一册) 双小 郑岗 一.教学目标 1.借助词典和课文内容理解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了解"米老鼠"这个动画形象的创作过程,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 ...
  • 苏教版小学各年级数学教材目录
    苏教版小学各年级数学教材目录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目录 一.除法: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观察物体 三.认数:认识整千数: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 四.千克和克 五.加和减: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减 ...
  •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习有理数有关知识,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学会整式的加减法.一元一次方程等的运算.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初步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学会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及一元一次方程 ...
  • 简单复式统计图表
    浙江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 简单复式统计图表 使用范围: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四册第106~108页中例1,做一做 作 者:王海娅 单 位:浙江省临海小学 撰稿时间:2011年8月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