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青铜礼器的审美特征分析 - 范文中心

三星堆青铜礼器的审美特征分析

11/18

2 1 年第 8 02 期 

现代 园艺 

三星堆青铜礼器的审美特征分析 

代 伟 

德阳)   ( 四川 省德 阳市第 三 中学 , 四川

要: 三星堆青铜礼 器是 中国传统文物 中的经典之作 , 因做 工之巧 , 加工之细 , 曾一度被A.] 4 称之为外 星人 的 巨 t  

作 。三星堆的 出现展 示出中国古代早期 巴蜀文化的风格 特点 , 代表 着当时中国古代人们 的聪 明智慧的结 晶, 不仅如此 ,   其 器具种类的 多样性也深 受广大研究者的喜 爱。在众 多器具类型 当中, 青铜礼 器作 为当时文化背景下的特殊产物 , 具有  鲜明的特点和审 美特征 , 因此非常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 究 , 本文通过对三星堆青铜礼器的 简单介绍 , 重点从 青铜礼 器的 

器形 、 纹饰 及 审 美三 个 方 面 来 分析 它 的 审 美特 征 。  

关键 词 : 三星堆 ; 青铜礼 器; 审美特征 

1  

三星 堆青铜 礼器 简介 

中 国先 秦文 明给 我们 留下 了巨大 的财 富 , 在这 些 财 富当 

都 比较清 晰 , 仅如 此 , 不 在几个 重要转 折点 的处理 方 面也非 常  的干脆 , 中我们 可 以看 出一些庄 重 中所掺 着 的柔美 之感 。 从 例 

11 青铜礼 器 的含 义  .  

如三星堆铜罄以庄重肃立的形态呈现给人们 ,较高的圈足更 

将 人们 的视线集 中在 曼 的腹 部 ,桶状 饱满 的腹 部给人 以充 盈  但 不外溢 的审美感受 , 之 圆鼓柔 和 的线条 更具庄 严的力量 。 较   1 . 简单的造 型 中蕴含 着深 刻 的寓意  .3 3 () 寓意。 1实用 三星 堆 出土 的一 些器 物 中 , 往往具 有一 些  实用功能 , 比如 承装 谷 物 、 浆 等 , 仅如 此 , 这些 礼 器 中 酒 不 在   还 装 有很 多用 于悬 挂礼 器 的 圆孔 , 这两 点我 们就 可 以看 出 从   三 星堆 青铜礼 器 的实用 价值 。  

中, 青铜器作为 当时文化背景下 的一个重要产物 , 自然成为 

当时 文化 遗 留给我们 最为 重要 的财 富之一 。 铜礼 器是先 秦  青 时期 人们 祭祀 先祖 及 神仙所 用 的道 具 , 中体 现 出 当时人 们  从

对大 自然的恐惧以及人们对战胜大 自 的渴望 。可 以说 , 然 青  铜礼器是人们完成人与神之间交流的重要桥梁 , 因此 自产生  以来 , 就深受人们的重视 。  

12 三星堆 青铜礼 器  .

三星堆青铜礼器是指在三星堆出土的礼器 , 与中原地 区   出土的青铜礼器相比, 三星堆青铜礼器的在制造纹饰及筹造  工艺上都有异 曲同工之妙 , 但同时又不失 自己的特点 , 以 可  

说它 即与 当时 中原商 周文 明有 着非 常 紧密 的联 系 , 同时也 不  失地 域 特 色 ,

很 多方 面 都 已 经有 自己的风 格 特 征 , 在 同时 还 

( ) 自然事物的崇拜。 2对 三星堆礼器造型中有一类器型是  比较特殊的, 他们的长相有点像人们的眼睛 , 因此被人们称之  为眼形器。 眼型器的造型呈菱形状 , 在菱形的中间位置为两只 

凸出 的眼球 , 表面平 滑 , 眼 白部分 呈棱 脊状 突起 。眼形 器  两侧 组合 构造 主要可 以分 为 3 种类 型 , 第一种 为一个 菱形 整体 ; 第  二 种主要 被分 为上下 两个部 分 ,每个 部分 都是 由钝角 三角 形  组成 。 三种类型 的造 型为纵横十 字轴形 , 第 它主要 是有 4 相  个 同的直角 三角形 组成 , 些造 型 中, 从这 我们 可 以深 刻 的体会 到  当时人们对几 何造型 这种 自 然存 在事物 的存在 。  

创作型的制造 出一些中原地区没有的礼器类型 , 这些礼器类  型为我们研究三星堆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三星堆 青铜礼 器的造 型特 点  .

1. . 1造型较为单一。 3 相对于中原地区的礼器 , 三星堆地 

区 出土 的礼器 在造 型 方面相 对 比较 单一 ,常 以尊 和彝 为 主 。   而这 两种 类 型均 来源 于 中原 地 区 , 由此可 知 当时 四川 地 区深  受 中原地 区文化 的熏 陶 。  

2 纹饰特 征   

21 图案讲 究相 互 呼应  .

在三星堆出土 的尊、 晷等器物中我们不难发现 , 在腹部 

和 圈 足这两 个部 位 中有 很多 用来 装饰 的兽 面纹 , 管这 些兽  尽 面 纹上 下纹 饰有 一些 变 化 ,但 是 相互 之 间的 呼应非 常 明 显 ,   比如 上 面如 果有 一 个 三 角形 纹 饰 , 么在 器 具下 面 , 那 肯定 会  有类 似 的纹饰 出现 在青铜 礼器 当中 。  

尊, 是一种盛酒 的器皿 , 人们通过它来盛装各式各样的 

酒 水 。在 商周 时期 的古 文字 中 , 们可 以清 晰 的看 到尊 的 字  我

体, 它就像人的一双手捧举一只长颈圈足的形 。三星堆青铜 

尊 造 型讲 究 对 称 , 时也 以稳 重 的器 壁 著 称 , 同 因此 我 们 会 发  现它 的体 积及 容量 都是 非 常大 , 因此成 为 三星 堆地 区盛 酒 的  重 要 工具 。孽 , 同样也 是一 直盛 酒 的器 物 , 相对 于尊来 说 , 晷  的体积 更大 ,   同时它 还有 一些特 点 , 口小颈 直 、 如 肩有 兽耳 等 。  

三星堆青铜礼器的兽面纹从中原地区承袭而来 , 与中原 

地 区殷墟 妇 好墓 所 出土 的铜 尊有 相近 之处 , 差 异在 于妇 好  其 墓 出土 的长 颈铜 尊颈 部均 饰 有三 角纹 , 而三 星堆 铜尊 颈部 平 

滑仅饰以三道弦纹 , 这样的纹饰设计恰好突出了兽面纹的主  题, 使器物呈现出上

下辉映的态势。  

22 线条 刚劲 有 力  .

尊与晷的出现, 反映出中国先秦时期四川人们特殊的审  美观点 , 从整个造型当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这类青铜器给人们  传达出的一种非悬空式 的稳定感 , 以展现出当时人们对天地 

诸 神 的崇拜 。   1 . 结构 线清 晰。三 星堆青 铜礼 器在造 型方 面的第 二  .2 3

在三 星堆青 铜礼 器 的纹样 中, 线条 的 刚劲有 力 成为这 类  青铜 器纹 饰 的另外 一个 特点 。 线条 和 图像 结合 构成 了商 周 时  期 的兽 面 纹 , 相对 于 中原 地 区的兽 面 纹 , 星堆 青 铜礼 器 的 三   兽 面纹 更加 刚劲 有力 ,从 中我们 可 以看 出当 时人 们对 阳刚 、   富 于动力 的追求 。  

个特点就在于造型结构线非常清晰。从我们考古工作人员挖 

掘出 的几个青 铜礼器 中, 我们可 以看 出 , 青铜 礼器 的尊 口 这些  

现代 园艺 

3 审 美风格  31 庄 重  .

2 1 年第 8 02 期 

像, 不仅 如此 , 还能够让这些人体验到一种强大 的震慑力和 

感 召力 , 载着厚 重 的意蕴 。 承  

33 崇 尚高 、 . 瘦 

三星堆青 铜 礼器 的尊 、基等 礼器 有一个 共 同 的特 点 , 就 

是圈足, 不仅如此, 还有眼型器及太 阳形器的形状 , 从中我们  可 以看 出这些器具 的庄重的审美特点。究其原因 , 是隐藏在 

庄 严 这 一 审美 特 点下 人 们 对 当时 大 自然 神 秘 特 点 的畏 惧及  

如果我们将三星堆礼器与中原地区礼器相比, 我们会发 

现, 三星 堆 圆尊造 型高 瘦 , 中原 地 区 圆尊 的造 型 圆胖 一 些 ; 而   三 星 堆 圆尊 腹 部 紧收 、 纹饰 清 晰 , 中原 地 区 的 圆尊 则兽 头  而

崇拜 , 也就是说 , 原始人 民将 自己对大 自然的崇拜很好的体  现在这些青铜礼器当中, 使他们具有了这种令人惊 叹、 悲壮 

的庄重 感 。  

饰件雕刻精细 ,纹饰规范而略显呆板 。由此我们可 以看出,  

高 、瘦 这 两种 审美 观 在三 星 堆 青铜 礼 器 中得 到 了很 好 的体 

庄 重感 的 出现往 往是伴 随着 各种 激烈 、 苦 的斗 争而 出  艰 现 的, 当然这 些 斗 争 所涉 及 的 范 围非 常 广泛 , 仅仅 是 各族   不 人 们之 间 的斗争 , 包括 了人 与大 自然 的斗争 。 就是 说 , 还 也 四 

现 。与中原地区的青铜礼器相比, 三星堆青铜礼器在造型及  纹饰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 , 但是在对高与瘦的崇拜上 , 中原 

地 区的青 铜 器却 远 远 不及 , 由此 我们 可 以看 出 , 三星 堆青 铜  礼器 具有 高 、 的审美 特点 。 瘦  

川人们在与大 自 的斗争中 , 然 其崇高的精神被人们

以青铜礼 

器 的方式 记 录下来 ,艺 术 的崇 高感 在青 铜器 物 上 以巨大 、 雄  沉 、 的形 式 不断 展现 , 激荡 呈现 出庄 严凝 重 的特 征 , 其对 神  使 明 、 的崇 敬产 生强烈 感受 , 而加 强 了祭祀 的效 果 。 祖先 从  

3 寓意抽 象  . 2

4 总结  总之 , 不论在三星堆青铜礼器的造型上 , 还是在其纹饰  上, 我们均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特殊的审美感 。三星堆青铜礼 

器 作为 四川 人们 当地 特殊 的祭祀 物 品 , 的出现 是 当时 人们  它 对 大 自然 的敬畏 及 崇拜 的结 果 , 也 就体 现 出庄重 、 因此 抽象 、   崇 尚高 与瘦 的审美 特点 。  

参 考 文 献 

1 包燕,   张洪振, 姜琳琳 . 三星堆青铜 器和商代中原青铜器艺术的 比较m  

从 前 面 的分 析 中我 们可 以看 出 ,不 论三 星 堆 礼器 的造  型 , 三 星堆礼 器 的纹 饰 , 有非 常强 烈的抽 象寓 意 。 还是 都 这些  抽 象 寓意 中 , 蕴含 着人们 当时对青 铜礼 器 的审美 观点 。  

首先表现在当时人们易于接受大 自然各种要素的审美观  点。 以兽 面纹为 例 , 面纹 的形 成与原始 时期 的人们吸收 当时  兽 社会 、 思想、 政治、 宗教等更方面元素有着紧密的联系。 动物崇 

拜 是原 始时 期人们 对大 自然崇拜 的一 种表现 ,人们将 这种 动 

青 岛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072  20()

2 孙 智 彬 . 星 堆 文化 峡 江 类型 刍议 卟 四 川 文 物 ,0 7 2    三 20( )

3 黄翠梅,   李建纬. 蜀地 的青铜与金 玉艺术——视 觉分析的考量途  商代

径 【. 川 文 物 ,0 7 2  l四 1 20 ()

4 陈显 丹 . 星 堆 出土 玉 石 器研 究 综述 Ⅱl 川 文 物 ,0 7 2    三 】 四 20 ( )

物的崇拜 , 通过高度概括及变形的艺术手法 , 使其逐渐变成了  

种新 的艺术形 式 , 中我们看 以看 出它的抽象 寓意 。 从  

5 李社教.   三星堆文化 与美学研 究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 学  

版 ) 20 ( ) , 07 1 

其次 表现 在人们 对 大 自然崇拜 的审 美观 点 。 面纹 在三  兽 星 堆文 化 中的应 用是 在 吸收 各种 元素 后 , 过各 种方 式 的变  经 化 后形 成 的 ,它使 先 民能 够 在 祭 祀 时想 象 到 自己崇拜 的 图  

( 责任 编辑 荷 初 )  

( 上接第 1 2 ) 纯 的农技科研推广思维惯式 ,树立加快  8页   培养新型职业化农民 ,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  保障和智力支撑的全新理念 , 这是解决 “ 三农 ” 问题的核心。  

农 民整体 文 化 水平 低 , 乏 现代 职 业 技能 , 重 制

约 着 农村  缺 严

足的问题。将农 民科技培训经费列人地方本级财政预算 , 保  证各 级配 套 资金 的及 时落 实 。积极 拓宽 融 资渠道 , 农 业  鼓励 龙头企业参与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 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 的智  力投入保障机制。 对农民科技培训资金 , 确保及时足额到位 ,   并实行 项 目管理 , 到专 款专 用 , 资金发 挥最 大效 益 。 做 使  

34 加 大 资金扶 持 力度 , 据 农 民需 求分 层 次 、 专 业 的对  . 根 分

不 同的农 民进 行培 训 

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提高, 因此要进一步 

加 强宣 传 教育 , 力 提高 教育 者 和广 大农 民对 培训 重要 性 的  努

认识。  

3 . 进一 步加 强领 导、 府 统筹  2 政 做 到 统筹 领 导 、 筹规 划 、 统 统筹 管 理 、 筹 资 源 、 筹 经  统 统

对文 化水平 偏低 、 没有 专业技 能 的农 民 , 开展 易操 作 、 见  效快 的实 用技 能培 训 , 使他们 掌握 1 项 致 富本领 。 初 中 ~2 对  

费, 建立一个在政府领导下 , 农业 、 劳动保障 、 教育 、 科技等相  关部门协作配合 , 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培训机制。通  过政策引导 、 技能培训 与服务 , 在大 面积提高农 民政策水平 

和文 化 技 能素 质 的基 础上 , 动农 业 产 业 发展 、 民致 富 奔  推 农

以上文化水平的中青年 , 着重进行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和专  业技能的培训 , 使他们不断充实 、 更新和提高产业结构调整  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 以就业 、 创业技能为重点 , 加强管理知识 

和 市场 经济 知识 、 法律 知识 和有 关政 策 等方 面 的培训 。对年 

小康 ,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 、 有序向非农产业转移。  

33 加 大经 费投 入 , 保农 民科 技 素质教 育培训 工作 的顺 利  . 确

开展 并取得 实效 

龄偏大 、 文化程度偏低 、 家庭负担偏重 的农户 , 要将培训阵地  前移 , 以农作物栽培 、 畜牧养殖 、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 产品  农

加 工 、 机 维 修 等实 用 技 术为 主 要 内容 , 他们 至少 掌 握一  农 使

进一步加大对农 民科技素质教育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 ,  

建立 以政 府投 入 为主 导 的多元 化 农 民科技 培训 投入 机 制 , 多 

门农业实用技术 , 尽快脱贫致富。  

( 责任 编辑 舒丹 丹 )  

渠道、 多途径广泛筹借 资金 , 切实解决农 民科技培训经费不 

14   8 一


相关内容

  •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光明日报/2012年/8月/30日/第015版 光明讲坛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 演讲人 叶舒宪 地点: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叶舒宪 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贵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199 ...
  • 工艺美术考题
    釉上彩和釉下彩 釉上彩是指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其彩料应用广泛,釉色鲜艳,品种丰富且艺术性较强.因彩绘施于釉上,因而易磨损,易受酸碱等腐蚀. 釉下彩 ...
  • 中国美术赏析第三章(雕塑)教案
    学 校 教 案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1.复习前课所学--(展示作品,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内容) 2.课前思考--展示本节课所赏析的作品,让学生思考分析其显示的精神生活世界以及体现的艺术审美特质. 3.总结学生所答,概述本节课 ...
  • 龙泉窑的鼎盛时期
    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名窑,因其主要产区在龙泉市而得名.它开创于三国两晋,结束于明清,生产瓷器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是中国制瓷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影响十分深远. 龙泉窑在南宋中后期达到 ...
  • 中国美术简史测试题2
    试卷代号:084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2003-2004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中国美术简史试题 2004年1月 一.名词解释(20分) 1.<人物龙凤帛画> 2."吴带当风" 3. 黄筌 4.扬州画派 二.判断题 ...
  • 中国传统图形与包装设计
    [摘 要]包装设计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现象,结合了艺术的审美性与技术的实用性,越来越重要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中国的古代先民为当代视觉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如何设计出具有传统精神的包装设计作品热潮正在兴起.一个优秀的包装设计作品能够 ...
  • 探展笔记丨神秘的古蜀王国--三星堆与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在长沙
    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女昌濮为妻 生子高阳 是为颛顼 颛顼称帝后封其后代于蜀 世为侯伯 历夏.商.周三代 华阳国志 · 蜀志 李白留下诗文<蜀道难>:"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 北宋官窑的历史传承与显微特征
    北宋官窑的历史传承与显微特征 北宋都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最大的城市,公元961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王位,建立宋朝.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他和弟弟赵光义指挥军队又不断征伐,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辽.金相继在北部兴起,给北宋王 ...
  • 浅析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云纹"之历史脉络
    浅析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云纹"之历史脉络 论文关键词:吉祥纹样 起源 论文摘要:云纹为何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并得以世代沿袭,文章从云纹的起源.演变及种类进行了分析. 传统吉祥纹样是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先人们在劳作的过程 ...
  • 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报告 蔡嘉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报告 专业班级: 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2016级2班 1606010219 学 号:学生姓名: 蔡嘉宁 指导教师: 马敬 成 绩: 实践报告 一.实践目的 通过参观旅顺博物馆,让我们深入地了解了旅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