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文学成就 - 范文中心

新中国的文学成就

12/18

谈新中国文学的成就

我就新中国文学的成就谈点个人的看法。尽管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的文学生态环境和文学的历史风貌有很大差别。综合六十年新中国文学的发展,它的巨大成绩和贡献,我以为至少有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六十年使我国文学大步走向了人民文学的时代。

“五四”新文学一诞生便提出“平民文学”的口号。但由于中国人民仍然处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之下,相当长的时间里,文学仍然基本停留在知识分子群中。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虽已号召文艺要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但即使在人民革命根据地,广大工农兵群众由于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多数人仍难以阅读文学作品,更无法参与文学的创作。根本改变这一状况,使文学走向广大的各族人民群众,则发生于新中国年代。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都一直坚持文艺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可以说六十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普及和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文学日益走向了人民大众。不但文学表现广大的人民群众,真正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更广泛地表现人民的心声和愿望,而且人民群众也更广泛参与了文学创作,文学作品越来越多为人民群众所阅读所欣赏。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审美需求,六十年来,文学生产和消费的规模有空前的发展。新中国文学作品的发行量之大,作者和读者之广,都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许多作品都发行几百万册、乃至上千万册,而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文学的兴起,其读者更以亿计。这种状况还与新中国团结、培养、壮大了一支爱国爱人民,愿意为人民服务的作家队伍分不开。解放初期,即使从国外归来的作家如老舍、冰心,也立即投入歌颂新社会、歌颂人民的创作。像老舍,不但写出《方珍珠》《龙须沟》《茶馆》等著名剧作,还深入到朝鲜前线,写出《无名高地有了名》,晚年他还部分创作了为满族人民写照的长篇小说《正红旗下》。可贵的是,大多作家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乃至受到左倾路线的迫害,包括胡风冤案和反右派扩大化中受整肃、被投入囹圄的作家,前者如胡风本人和绿原、牛汉、曾卓、彭燕郊等,后者如刘绍棠、王蒙、邓友梅、李国文等,他们复出后仍然不改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写作的初衷。1949年号称解放区和国统区作家大会师,其时作家不过几百人。五十年

代到六十年代虽成长起大批年青的作家,1978年底,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摧残,中国作家协会仅余会员900多人。而经过近三十年则增到9500人。地方作家协会的会员则逾五万。还有更多的写作者没有加入作家协会,在各种岗位上从事业余创作。而且内地和边疆各民族都培养出自己的作家群。正是依靠这样一支文学创作大军写作了大量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塑造人民英雄的形象的作品,才有力地保证了人民文学的方向。上述变化正是新中国年代所产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深刻的变化。

第二,六十年把我国文学的现代化民族化推进到新的阶段。

新中国文学的巨大贡献和成就还表现在从传统继承和广泛借鉴中推进了我国文学的现代化和民族化,从而使作品的题材、主题与形式、风格都有极大的开拓和新的创造,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的文学风貌。

“五四”所肇始的新文学已开拓我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从1919年——1949年使我国文学的题材、主题和形式、风格产生全面的拓新。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一代宗师和众多作家,或关注现实社会的人生,或表现狂放理想的激情,并大力引进世界各国的文学体裁和形式,汲取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等技法,以使文学创作的题材、主题、形式和风格大为丰富。但那时由于对传统的过分否定,并受到“全盘西化”论的影响,曾产生了文学“欧化“的弊病。三十年代虽提出民族化、大众化问题,并引起广泛的讨论。然而在大多作家尚未实现与广大人民相结合的状况下,这个问题只在人民革命根据地的部分作家中获得较好解决,涌现了像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贺敬之等的《白毛女》和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等作品。

而新中国建立后,我国56个兄弟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平等、友爱、团结的大家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成功地建成现代民族国家,而且形成了现代民族意识。由于社会历史本身产生划时代的大变化,人民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在党的号召下广大作家纷纷深入人民群众中去,于与工农兵的广泛结合中,不仅更好地熟悉了人民的生活,为文学提供新的题材和主题,自然也要求作家采用相应的现代化民族化的语言和表现形式。在艺术表现视角和方法上或形式、风格的创造上,都有很大的拓展和创新。广大作家从人民生动活泼的口语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中汲取了丰富的养分,更为文学的民族化现代化

创造了崭新的条件和动力。运用各民族语言和汉语书写的文学不但富于鲜明的民族风格,而且在现代意识的关照下,自觉汲取和借鉴各民族和各国的最新文学成就,也更多创造了富于现代感的文学作品。如诗歌中郭小川、贺敬之移植马雅可夫斯基的“楼体体”,加以改造,与我国语言传统的双声、叠韵和可以排比、对仗的优点结合起来,写出《向困难进军》、《放声歌唱》等比较成功的民族化而又现代化的诗体;西方的十四行体、四行体和自由体,在艾青、臧克家、冯至、屠岸、张志民等诗人的创作中也更加民族化,更多汲取我国古典诗歌和民歌的韵味。像巴•布林贝赫、晓雪、金哲、饶阶巴桑、吉狄马加等少数民族诗人的作品,也都民族风格鲜明。如茅盾所评论,像李准、王愿坚、杜鹏程、王汶石、峻青、茹志鹃等小说家,其作品风格也迥然相异。

后三十年文学中现实与历史,天上与地下,工农兵学商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神仙鬼怪、鸟兽虫鱼,以及玄幻侠客和未来世界的科学幻想等等,都进入作家的笔端。追踪现实与书写历史,成了这时期题材开拓的最广阔的领域。艺术表现方法和技法也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走向更广泛地接受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各种流派的影响。诚如有的作家所说,西方一百年所尝试过的艺术方法和技法,文学门类和样式,我们也都尝试了一遍。人家有的,我们也都有了。在广泛借鉴中,虽也曾一度出现再次欧化的倾向,但大多作家还是致力于将外国的东西消化之后为我所用,并在表现本民族的生活题材时注意运用本民族的语言,创造为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风格,做到了将文学的丰富性与现代性、民族性较好地结合起来。

第三,六十年还把我国文学的思想性提到新的高度。

六十年文学的另一重要贡献和成就则是通过新英雄形象的创造,继承和发扬了历代优秀文学的爱国精神、人道主义和民族英雄主义传统,并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以人为本”的高度上,使我国文学的思想性达到新的高度。

英雄形象的塑造,从神话时代起就一向成为文学表现的重心。因为,英雄人物往往代表时代的先进方向,并以超乎常人的坚毅品质和无私而勇敢的精神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乃至牺牲自己。所以,英雄形象也往往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偶像,成为人们思想行为的楷模,成为铸造民族灵魂,使人人敬仰的崇高榜样!新中国文学所塑造的人民英雄形象,从董存瑞、雷锋、王杰,到王铁人、向秀丽、

焦裕禄、蒋筑英、孔繁森这样的真人形象,到林道静、秦德贵、梁生宝、石东根这样的虚构的典型,他们的特点都在于超越历史上狭隘民族主义的爱国精神和以个人英雄主义为思想基础的旧英雄人物,表现了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爱国主义和以人类解放作为人生目标的崇高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家知道,“人的文学”的口号也是“五四”时代新文学的重要主张。它与“平民文学”的口号同时被倡导。但那时提倡的人道主义是旧人道主义,即以个人主义为本位的、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这种人道主义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民反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当下,它仍然是社会主义文学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压迫剥削的思想同盟军。但在阶级对立的世界里,这种人道主义并不能使人类走向彻底解放。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新人道主义,即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为奋斗目标的人道主义才能保证人类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真正实现。如马克思所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丰富性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性是历史地发展的。并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抽象的人性。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阶级斗争消灭阶级的对立,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以消除工农、城乡和脑体劳动的对立,从而达到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新中国文学所塑造的新英雄形象,莫不燃烧着对人类的爱,对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的爱,从而使他们能够临危不惧,公而忘私,坚忍不拔,勇于牺牲。他们胸中所怀抱的共产主义理想以及他们所表现的为人民事业,为人类解放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正是最为可贵的新人道主义精神的写照,它将永远照耀着人类的未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读者向着美好的精神境界前进!。这样的英雄形象正是反对任何极端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

当然,新英雄形象的塑造仅仅是我国文学体现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一个方面。文学的人道主义传统还表现于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压迫与剥削的抗议,对人的尊严、价值、权利的尊重。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大多作家仍然心仪旧人道主义的传统,并能扬弃它的局限,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理想与之

协调起来,站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高度去关心人。从建国初朱定的《关连长》、刘真的《英雄的乐章》、徐怀中的《我们播种爱情》到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再到后来刘心武的《班主任》等伤痕文学的涌现,都贯串着人道主义的不绝的思想线索。而八、九十年代的“新写实小说”和“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也莫不燃烧着人道主义的激情。新世纪“底层文学”的崛起,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里,更充分地表现了我国众多作家对于“以人为本”的崇高思想的张扬。 以上的看法不一定都恰当,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正。

——在哈尔滨会议上的发言


相关内容

  • 中南大学博士考纲
    2013年全国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外文学史>考试大纲 来源:中南大学文学院 发布时间:2012-10-12 本考试大纲由文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2年7月7日通过. I. 考试性质 中外文学史是中南大学文学院为招收美学和审美文化 ...
  • 元明清文学
    六.元明清文学 1﹑元代文学(1234 -1368) 元朝统一中国后疆域比汉.唐时代更为广阔,这种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为元代文学的发展准备了物质条件.但另一方面元代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非常突出,蒙 ...
  •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2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共工怒触 ...
  • 中国文学史第四卷考试小结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虚与实的结合2.非凡的叙事才能3.全景式的战争描写4.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5.历史演义体语言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2.同而不同的英雄群像3.传奇性与现实性的结合4. ...
  • 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长沙师范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一. 课程性质 <汉语言文学>是为培训湖南导游人员而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目的是解决旅游市场不断增长的对导游人员的需要,规范加强全省的导游教育工作.使导游人员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文学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提 ...
  • 灿烂的宋元文化
    教案:第13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的掌握宋元时期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情况,由此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2)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 ...
  • 辉煌灿烂的文学说课稿
    <辉煌灿烂的文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九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辉煌灿烂的文学>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 ...
  •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文艺理论方向1.文学语言审美论(某作品语言的抒情.含蓄.象征.反讽等方面的专题)2.戏剧冲突(包括喜剧.悲剧.正剧)3.小说创造理论(包括小说的情节.结构.语言等方面专题)4.中国小说传统结构模式的文化探讨5.中国诗歌的意境分析(可对具体 ...
  • 名家对朱自清文学成就的评价
    朱自清以散文闻名,其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录<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温州和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