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观探析_王姝 - 范文中心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观探析_王姝

06/10

第33卷第9期2012年9月哈尔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Vol.33No.9Sep.2012

[1004—5856(2012)09—0006—03文章编号]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观探析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摘

要]斯宾诺莎是17世纪荷兰杰出的哲学家,在继承古希腊时期以及中世纪学者部分观点的基

《神学政治论》础上,在中阐述了独特的神学政治观点,对政体与宗教的关系做了细致分析,为神学与政治找到了新的平衡点,对后世自由主义、理性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斯宾诺莎;神学政治;政体;宗教[B92中图分类号]

[A 文献标识码]

一、民主政体是较好的政体

最高权力,或者说共同权利是由一个民族的整体力量决定的,是由得到授权的人行使诸如立法、战争或和平等管理国家的职能。民主政体中,诸职能属于人民大会。贵族政体中,属则集中于一人。于少数人会议。君主政体中,民主政体有很多种,斯宾诺莎只讨论了他认为,“在这种民主政体之下,最好的一种民主政体

人民只受本国法律的约束,不受任何人的支配,生活体面,有权在最高议事会上投票及担任政

[1](P145)。府公职”不同于以往的政治哲学家只会期待不切实际的政治体系,这种讨论抛弃了抽

象的哲学思考,把眼光放在富有实践意义的现实经验上,是更为贴近当时社会状况的设想。

斯宾诺莎高度赞扬民主制。他指出,与君,“民主政治是最自然,主制、贵族制相比与个

。没有人自愿把统治权人自由最相合的政体”

如果人民能够经过相互讨论取得一让给他人,

致意见,就会避免议事会上发生争执,他们绝不会把自己的权利转交给少数人或一个人。斯宾诺莎相信大多数贵族政体最初是民主政体,在

[2012-03-23收稿日期][作者简介]王

开垦新领土准备定居的一批人中,他们必须保

持平等的统治权,并认为这是靠自己辛苦创建进而不愿转让统治权。随着外来起来的国家,移民的增加,不同意外来人与他们享有同等权利,只允许本土人谋生,外来人逐渐被本土民俗同化,原有公民却因种种理由减少,最后只剩下甚至集中于一人身少数有势力的人独自掌权,

上。民主政体与贵族政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在贵族政体里,一个人是否被选拔为贵族取决于最高议事会的意志和自由选择。因此,任何人的投票权和就任国家官职的权利都不是世袭,而且,任何人都不能凭借法律要求得到那些权利。但是,在现在我们要讨论的这类国家里,情况正好相反。在这里,凡是父母享有公民权的人,凡是出生于国内的人,凡是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或是由于其他理由依法享有公民权的人,所有这些人,我再说一遍,都有权要求在最高议事会上行使投票权,并且出任国家官职。除非否则不能拒绝他们他们是罪犯或声名狼藉者,

[1](P144)”行使权利。

民主有助于实现自由,斯宾诺莎并不建议

限制政治权力,反而希望人们交付天赋之权给

姝(1987-),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西方政治哲学研究。

国家。他们的命令权伴随行使意志的能力而存,“在民主政治中,没人把他的天赋之权绝对在

以致对于事务他再不能表示意见,地转付于人,

他只是把天赋之权交付给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他是那个社会的一分子。这样,所有的人仍然是平等的,与他们在自然状态之中无

[2](P272)。异”

斯宾诺莎倡导民主主义思想,要求人民的

最好的统治形式只有自由的人民民主和自由,

才能建立,但1672年荷兰政治崩溃的惨痛命运

引起他的担忧。他在比较君主政体与民主政体时认为,君主政体似乎更长久稳定,民主政体反

,“经验似乎表明,而不会维持太久若把全部权力交给一个人掌握,反而有利于确保和平与和

谐。确实,没有一个国家像土耳其人的国家那反之,也没有一个国样历时悠久而无显著变化,

家像人民的或民主的国家那样短暂而易于发生

[1](P47)”内乱了。如果大众的民主和自由无限制的发展甚至到了恐怖的程度,会带来更大的不

稳定,德·维特领导的荷兰共和国的下场使他对大众参与政治反感,但专制暴君统治又唤醒了他对民主的渴望。对民主政体的矛盾态度充还没有完成民主政体这斥着斯宾诺莎的大脑,

个部分的写作便在哲学与现实的双重思考中走

完了人生的最后路程。

语得到神的启示,都是为同一宗教服务,上帝就这样通过统治者维护人间的公平正义。由此得公正的人掌握统治权柄,才能见到神的出结论,

正义的痕迹,而其他情况下,所有人都是同样的命运,俗界的统治者使宗教合乎公众的安宁与幸福,人们才能更正当地听从上帝的命令。斯宾诺莎号召人们对国家尽义务,并说这是一个人所能尽的最高义务,只要忠心为国,就公众的幸福比起儿女等等谈不上对不起他人,

,“公众的幸福是最高的法律,更为重要其他一切法律,无论是属于神的,或属于人的,都应使

[2](P263)”之与此不相违背。统治者管理公共事务并告诉公民影响国家好坏的因素,若是违背统

治权的命令,就等于没有尊敬上帝的正当性,就算要服从一个暴君,如果没有得到上帝要抵制

那么尽义务仍然是本分。有这个暴君的命令,

人提出要分开世俗之权与宗教权,前者归君主,

后者归基督教会,斯宾诺莎认为这种主张是荒谬的、毫无价值的。他深信,敬神的仪式只归属于统治权下,妄图从统治者那里得到神权,无异于分裂国家,如果统治者愿意作恶,那真正为正当敬神而战的人都在哪里呢,统治者是不是就斯宾诺丧失了解释宗教的权利。对这个问题,莎认为,不合乎公众幸福的统治者,肆意作乐,那么,宗教事务的管理已经无关紧要,整个国

无论世俗或是宗教,毁灭便是终点,不再信家,

仰,敬神之心化作神权的争夺,只会加速灭亡。这样看来,真正的信仰在斯宾诺莎内心的宗教净土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向往着公正与仁爱,也隐含着某种现代精神。

二、宗教外形合乎民主制追求

“上帝借现世的统治者以临民。除了在这个意义下,上帝在人民之中是没有一个特殊王”国的。前文已经说明统治者是神权的解释者,那么统治者所负责的宗教仪式与敬神礼节等都应该合乎社会安宁与公众的幸福,这也是统治者背负的职责所在。上帝使人仁爱,统治者的权能与力量是上帝统御人间唯一能够借助的桥梁,毕竟上帝不能如法官一样坐在审判席上敲定谁的罪过,神对世人的训诫最终都融入到世俗法律与权力之中,成为真正理智的训诫,每个人必须把他的天赋之权交付给社会或

,“上帝所有一切的法令者某些人或者某个人

所以我们不能认为都含有永恒的真理与必然,

[2](P259)”上帝是君主或立法者为人类立法。因为没有人(包括预言家)直接得到过上帝的训诫,统治者通过理智间接了解或者透过传达者的话

[2](P259)

三、民主政体的最终目的

脱离了天然状态的每个人处于国家权力之

下,已经不再是自己的裁判官,统治者才可以解释国家的法律。斯宾诺莎以《圣经》历史解释《圣经》要依赖于理性,也就是天然理智的能《圣经》,《圣经》力,但与理性各自独立并不服从于理性,只有保证每个人解释《圣经》的权利,宗教才能起到更好的教导作用。斯宾诺莎

得出这样的结在驳斥以往释经理论的错误后,

论,神学不屈从于理智,理智也不必听从神学命

《圣经》令,理智是检验权威性的途径。

民主政体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个人过上理性

引导的至善的政治生活。信仰服从《圣经》的

人们更注意其教理与充满智慧的理性不背驰,

并与理性相合,过自由中的箴言和生活的常规,

的政治生活。

理性不会教人违反自然法则,人的心灵能

,“凡受理性指导的人,够明晰地认识诸事物亦即以理性做指针而寻求自己的利益的人,他们

所追求的东西,也即是他们为别人而追求的东”所以他们都公正、忠诚而高尚。理性西,

教导人们谋求和平,遵从理性指导就会更坚定忠实于国家的法律,越是向往自由的人越是能充分掌握自己权利的人,这样的人组成的国家是最能充分掌握自己权利的国家。人们热爱这种国家状态,才会更容易受控,而不是通过威逼利诱使人们因为恐惧而屈从。

虔诚的心指向刚毅与仁爱的诸德性,是不会被消灭的,是持续不朽的。对神的爱是不从爱人的最高表现就在于维护和平,属于他人的,

在国家法律范围内毫不吝惜地给予他人援助。斯宾诺莎并不是宗教仪式的捍卫者,他认为仪式并不重要,传播爱的能力是非凡的,每个人应该崇拜上帝和相信自己,并且把这当做是义务

能够解一样来履行。理性是一种神奇的力量,放人们迷失在原始激情中的心灵,是道德纯粹

化的手段,同时听从神圣命令的规定,走向爱神的最终归宿。

“理性让我们看见道路,而感受让我们想

[4](P169),去看”感性生活受激情支配,而遵循理性生活,人们才有了实在的自由,才有达到最高

[3](P170)

善的可能。情感支配下的善具有相对性,绝对

的善离不开理性辅佐。权力和金钱以及外在享甚至夹杂着痛苦,受是最表面化的暂时的幸福,

善走向恶的一端,这不意味着人们要放弃快乐。斯宾诺莎并非禁欲主义者,他主张用理性之鞭驾驭情感,不要将欲望寄托在短暂的阶段性的事物上,无法判断情感就等于被情感所俘虏,驾驭能力越强,欲求就越懦弱越躲藏,只有知识才追求幸福的手段,至善是是最有效的解放自我、共享的,为所有自由的追随者所敬爱。斯宾诺莎用高超的技艺巧妙地融合了宗教与哲学,人们得到真正的灵魂的满足,这样宗教便不必被用来欺瞒人民以达到专制统治的稳

统治者的法令要合乎公众的幸福。宗教不定,

是手段,神的至善要潜移默化的渗透进人们的人人团结而又和平,政治生活归于安定,骨髓,

人性与神性合二为一,是神律回向给人的最高神律已经蕴含在人类本性,化为道德良报酬,

知,过神性生活也是践行神律最主要格言“爱上帝乃最高的善”的方式,人们的行为也要以此为准则并趋近最高善。

[参考文

献]

[1]M ].商务印书馆,1999.斯宾诺莎.冯炳昆.政治论[[2].商务印书馆,斯宾诺莎.温锡增.神学政治论[M ]

1982.

[3]M ].商务印书馆,1983.斯宾诺莎.贺麟.伦理学[[4]安东尼奥·R ·达马西奥.孙延军.寻找斯宾诺

——快乐、M ].北京:教育科莎—悲伤和感受着的脑[2009.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谷晓红

Spinoza ’s Theory of Theological Politics

WANG Shu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6,China )

Abstract :Spinoza ,outstanding Dutch philosopher in 17th Century ,proposed a unique phi-losophy of theological politics in “Theological Politics ”which is based on some views of ancient Greece and medieval scholars.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n politics and religion ,he found a new point of balance ,which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liberalism and rationality in the later time.

Key words :Spinoza ;“Theological Politics ”;politics ;religion


相关内容

  • 后院精选 | 威尔·杜兰特:认识论将哲学推向下坡路
    威尔·杜兰特终生致力于将哲学从学术象牙塔中解放出来,让它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哲学的故事>出版后,第一年连续再版22次,迅速译成18种语言,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哲学热潮. 本文为威尔·杜兰特为<哲学的故事>再版所做的序,略 ...
  • 对上帝的理智的爱_浅谈斯宾诺莎的幸福观
    第30卷第3期 咸 宁 学 院 学 报 Vo.l30,No.3文章编号:1006-5342(2010)03-0027-02 对上帝的理智的爱 )))浅谈斯宾诺莎的幸福观* 龙欣宇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1100) 摘 要:斯宾诺莎 ...
  • 黑格尔哲学背景体系与发展
    院系 政治系 班级 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 任志伟 黑格尔哲学的背景.体系与发展 一.黑格尔与黑格尔哲学的背景 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政治哲学家.他对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1770年 生于德 ...
  • 关于法律的名人名言警句
    关于法律的名人名言警句 1.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2.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康德 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孟德 ...
  • 古典法学派的特征及其思想根源
    古典法学派的特征及其思想根源 古典自然法学派形成于17-18世纪,创始人为格老秀斯(荷兰).主要代表人物有:洛克(英国).孟德斯鸠(法国).卢梭(法国).汉弥尔顿(美国).杰弗逊(美国)等,这些资产阶级思想家,继承了历史上自然法学说的某些观 ...
  • 黑格尔与费尔巴哈
    黑格尔与费尔巴哈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e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符腾堡州首府斯图加特.18岁时,他进入图宾根 ...
  • 关于虚心的名言警句
    关于虚心的名言警句 1.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 2.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3.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懂得弯腰. 4.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5.不傲才以骄 ...
  • 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大全
    奉承是一枚依靠我们的虚荣才得以流通的伪币.--拉罗什福科 蠢材妄自尊大,他自鸣得意的,正好是受人讥笑奚落的短处,而且往往把应该引为奇耻大辱的事,大吹大擂.--克雷洛夫 无论在什麽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的多麽 ...
  • 西方哲学史_名词解释_考研
    伊奥尼亚派 水本原说:泰利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理由:1.经验证据表明水有滋养万物的作用,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 2.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3.他接受了古埃及人的大地漂浮在水上的宇宙图式,以水的摇晃解释地震现象, ...
  • [转载]本人西方哲学名著藏书目录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第一卷  柏拉图的符咒 │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第二卷  预言的高潮:黑格尔.马克思及余波 │  一个孤独散步者遐想:插图本 │  不正常的人 │ 文化霸权理论研究 │  东方编译所译丛 全球资本主义的挑战--21世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