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使用互联网 - 范文中心

学生使用互联网

06/08

国际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推广,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它高效、便捷、快速,使人类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而我也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青年在网络影响下千状百态虽然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也令人倍感惊喜。但不少青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无论如何不能给社会增辉,不能让人高枕无忧。

学生使用互联网有以下特征:

一、上网地点:58.8%的青少年用户在家里上网,31.5%的用户在朋友家上网,在网吧、咖啡厅或电子游戏厅上网的占20.45%,在父母或他人办公室上网的占15.0%,在学校上网的占10.8%。

二、上网时间和对上网时间的满意度估计: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212分钟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约30分钟左右。37.0%的用户认为自己上网时间“正好”,认为“比较多还能满足”的用户占12.0%,认为“太多了”的仅为0.7%。31.7%的用户认为“比较少”,18.5%的青少年用户认为“太少了”。也就是说,50%的青少年用户对上网时间并不满足。

三、互联网功能的使用:玩游戏占62%;使用聊天室占54.5%;收发电子邮件占48.6%;下载储存网页占39.7%;使用搜索引擎占25.0%;订阅新闻占21,9%;网络电话占14.7%;网上寻呼占14.3%;制作和更新个人网页占12.6%;上传文件占9.4%;

公告板(BBS )占9.2%;代理服务器占2.3%。

四、用户和非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用户选择“获得更多的新闻”为最重要的需求的比例最高,其均值为3。81(满分为5分,以下同)。以下依次是:“满足个人爱好”为3.74;“提高课程的学习效率”为3.71;“课外学习和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为3.67;“结交新朋友”为3.65。最不重要的需求是“享受成年人的自由”,均值为2.8l 。 网络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足以让学生感到新奇:

一是信息资源丰富。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学生可以通过上网快速查找和运用前人或他人的知识,开阔视野。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或需要更多信息时,他无须购买大量的参考书或请家教,而选择直接从网络上获得帮助。网络拓展了学生获得知识的空间,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新的途径,并且各网站中的图片展示,动画模拟,音像等都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因而吸引了大批学生的注意力。

二是自由,不受约束。在网络中,学生可以抛开一切束缚,大胆创新。青少年学生思维敏捷,没有成人的定势,善于求异。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理论,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时很难为成人接受。而在网络里,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模拟实验,充分挖掘潜能,而电脑亦能做出即时反应。就拿现在最流行的游戏软件“模拟人生”和“大富翁”来说,正因此人们可以在游戏中去模拟或扮演一些陌生的身份而受到多数游戏玩家的赞赏。

三是精确、严密的电脑空间。可以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电脑化空间里,一个

字节的错误,电脑也不会接受,这就要求学生在平常学习过程中,必须养成思维严密,准确把握知识的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勤思考,多钻研的科学精神。网络带给孩子一个崭新的世界。

学生上网的弊端

一、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网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真假难辨,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反动等负面的信息屡见不鲜。同时,网络的互动性与平等性,又使得人们可以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下接收和传播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是非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都比较弱的中学生来说,难以抵挡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个别网吧经营者更是抓住中学生这一特点,包庇、纵容、支持他们登陆色情、暴力网站,使他们沉迷于网上不能自拔。一些中学生也因此入不敷出,直至走上偷盗、抢劫、强奸、杀人的犯罪道路。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学生的道德意识。

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形形色色的思潮、观念也充斥其间,对于自我监控能力不强、极富好奇心的中学生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导致丧失道德规范。同时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中学生在网络上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忘却了社会责任。部分中学生并不认为“网上聊天时说谎是不道德的”,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等,使得中学生对自我行为的

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

三、网络的虚拟性造成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网络可以即时传送文字、声音、图像,为中学生人际交往提供多媒体化、互动性的立体途径。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方便、快捷, QQ新奇、及时,聊天室轻松愉快,BBS 的讨论自由、广泛,中学生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来往,互相帮助,互相倾诉。但是,这种社会化只是一种虚拟的社会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存在机器的阻隔,是一种“人——机——符号——符号——机——人”形式的交往。这种形式的交往去除了互动双方的诸多社会属性,带有“去社会化”的特征,与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远。而且,网络上的青年交往范围大多只限于青年与青年之间的同辈交往,中学生与家长、亲戚朋友、老师等之间的社会互动较少,代际间的学习、互动明显不足。这一点从我们的调查中可以看到,20。4%中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还是聊天。

四、网络的诱惑性造成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网络到处都是新鲜的事物,而且在不断地增加着。因此对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学生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男性学生是网迷的主要人群,由于他们心理素质不强,自制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成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的多发群体。患者因为将网络世界当作现实生活,脱离时代,与他人没有共同语言,从而表现为孤独不安、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自我评价降低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医学上把这种症状叫作“互联网成瘾综合

征”,简称IAD 。

提出希望:但是我们也不能无休止的放任孩子在网络中漫游或是把网络视为洪水猛兽,严禁孩子接触。我认为,应该把对网络认识的正确引导纳入学校思想教育的范畴。应该纳入班主任管理范畴。做好引导教育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从更新自身的观念入手,用最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由于学生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操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交流及对事物处理和评价的方法、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已经不足以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所以道德教育的目的再也不能仅仅要求学生接受几条道德规范,而必须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帮助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环境,形成道德辨析判断的能力,指导他们选择正确的路线,培养他们得到的主体性。例如:学生们酷爱的网络游戏里有许多血腥、暴力甚至色情的场面,这些对青少年的身心都是有害的。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待网络游戏,激发他们创作发明的学习兴趣,以迫在眉睫。

2004年4月1日《北京青年报》在《中学生网上生活有滋有味》一文中的调查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数在玩游戏,34.1%的人在找朋友聊天,20.1%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7.9%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人发E-mail ,18.6%的人选择软件,

5.7%的人关注卫生保健信息。可见,在网络中的中学生绝大多数在玩网络游戏。虽然,我并没有对我的学生进行类似的调查,他们也没有条件全部上网,但据了解上网的学生唯一的目的就是玩网络游戏。学

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往往不是来源于计算机知识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网络游戏的热衷。虽然有益的电脑游戏对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判断能力等有一定的帮助,而且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把电脑游戏视作计算机应用的全部,沉迷于此则只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就显得十分重要。

学生们在游戏中往往是被刺激的效果、精美的画面所吸引,而对其中的思想性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目前社会上的许多游戏实际上不是为小学生开发的,其中许多血腥、暴力甚至色情的场面对他们是有害的。这时,我们要教育学生,现在还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应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帮助我们学习的工具,而不是作为高级的游戏机。另外,还可以鼓励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同学,如果你想自己编出更好玩、更有趣的游戏软件,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将来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软件设计师。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为了能吸引这些学生的兴趣,不妨引导学生从玩游戏的兴趣转变为设计的游戏的兴趣。这样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也让学生获得了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要以导为主,加强教育。当我们意识到未成年人迷恋网络危害不浅时,采用的最简单的措施就是“禁止”。而在这“禁止”之下,又有多少孩子迎难而上,又有多少财迷心窍的老板铤而走险呢?因此,光靠政府部分的“堵”并不是长久之计,关键还是要“导”。学生好奇社会禁止 ,学生更好奇,这样永远也堵不完。针对这一问题,

不妨留大量的空间给学生,让学生找到自己不会的问题,逐一来给他们解答并教会他们一些网络上常用的基本技能技巧。在课余时间,轮流为学生开放网络教室,让他们尽情享受网络带来的快乐,并适时给他们相应的指导,当然也是监督员。学校可以为学生免费开放网络,学生可以省时、省力、省钱,就可以获得想要的信息。

三是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目前,还没有成熟和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上网行为。上网人只是按照自己的在信息网络中的需要来活动,这就对现实社会中主导的道德规范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并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世界各国纷纷开始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美国华盛顿有一个名为“计算机伦理研究所”的组织推出了“电脑伦理十诫”等。这些规范都是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补充和发展,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小学生其心理发展特征,与其我们来给他们定出这样的条条框框来,还不如让他们进行自我管理。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这个时期他们的叛逆与反复。针对他们这一身心特点,我在班里成立了网络管理小组,先让学生自己选出领导小组成员,然后由他们来组织召开“研讨会”。就青少年泡网吧,接受不良信息等展开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指出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辨别真伪的能力。

总之,网络时代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带来了新课题。我们不能无视已经在青少年身上发生的一系列网络社会的问题,更不能容

忍由于网络社会问题而日渐引发的青少年道德失范。开展校园网络文明建设工程,任重而道远。

网络对小学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学要的下一代。


相关内容

  • 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总结
    网络思想道德教育总结 2012-2013学年度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给中小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途径.同时,腐朽落后反动的思想文化和有害不良不健康的信息借机传播,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 ...
  • 20**年广铁集团电话订票和网上订票流程指南
    广铁集团电话订票和网上订票流程/指南 转自http://www.95105105.com/a/dingpiaozhinan 一.广铁集团管辖铁路及主要车站 主要管辖广东.湖南.海南三省以及贵州铜仁部分铁路(不包含广东湛江.茂名等部分铁路). ...
  • 启航队 美团外卖南工运作方案 综合
    南昌工程学院第五届营销 运作方案设计大赛 决赛作品 启航团队 策划书 团队成员:刘先君 2011100160 吴巍巍 2011100130 程雪娟 2011101828 黄 娇 2011103159 摘 要 近来年,中国餐饮业在高档餐饮市场 ...
  • 大学生网购消费心理
    zh 学年论文 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心理分析与营销策略 专业班级 编辑出版(数字出版方向) 年 级 2012 学 号 0121111712 姓 名 梁森 指导老师 高欢欢 目录 摘要 P1 引言 P3 在校大学生网上购物现状 P4 大学生网络购 ...
  • 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课题名称: 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课题主持人: 王方圆 单位:枣庄市第二中学高一10班 日期: 2015年10月16日 班级:高一(10)班 组长:王方圆 组员:任高立 胡凯婷 张萌萌 贾滕滕 侯强 一.调查背景 学生一直都是备受家长. ...
  • 软件市场调研与营销报告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实践调查报 告 ( 20 12 / 2013 学年 第 3 学期) 目 录 第1章 调研工作方案 1.1调研目的 1.2调研内容 1.3主要调查对象和范围 1.4调研方式 1.5调研人员 1.6调研时间 第2章 问卷分析 ...
  • 这个产品会颠覆中小学课外辅导市场吗?
    [核心提示] 猿题库创始人李甬说这是一个 3000 亿人民币的市场. 「1999 年互联网刚出现时,当时我是一名写科技的记者.当时大家便意识到互联网有助于教育平等,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全国最好的老师.我来自四五线城市,当时我对那个(想法)很有感 ...
  • 智能手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智能手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设计艺术学院 石头 [1**********]6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PC渗透进入了人们娱乐.生活的各个方面.从2011年开始,我们的生活开始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上班间隙.地铁上.公交车里, ...
  • 关于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形成过程及行为后果研究 1).网瘾形成过程分析 "人之初,性本善",网络的产生也是为了更好的为人类服务,只是由于青少年地不当使用,也导致了网瘾的产生,而中学生对网络的迷恋,也决不会是自己主观上愿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