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的鸭蛋]评课记录 - 范文中心

[端午的鸭蛋]评课记录

02/14

评课记录

时间:2014年5月20号

地点:二楼会议室

评课人员:赵校长 郝少锋 孙育博 张虎山 张琪 陶军平 李书锋

评课流程:

一、执教者说课

二、评课记录

(一)孙育博

之前让学生回归课本,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

(二)郝少锋

《端午的鸭蛋》以作者对故乡的情感的理解,以及课本语言的评析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充分讨论,让学生走进的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世界,接受的美的熏陶,感受到了“凡人小事见真情”的写作技法。

追求高效,必然多元。首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是紧凑的,环节是

清晰的。其次,高效的课堂必须是互动的课堂。刘老师的课堂不乏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还有师生与课本的互动。学生对《端午的鸭蛋》的语言赏析品味时进行分小组讨论,赏读,师生、生生的对话,突破难点。

(三)张虎山

在品味语言时,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

(四)张琪

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呢?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

(五)李书锋

此文是我很喜欢的一篇文章,也曾深入研读过,文章好就好在一份散淡、一份从容,但这只是表象,表象之下是一颗赤子之心。文章语言更是能让人得到一份纯美的享受。汪曾祺曾说过:“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

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但这却为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为许多师生已经习惯从文章中找修辞手法,并以为找出修辞就体会出了语言的妙处,但从汪老的文章中却几乎找不到修辞——那要教什么呢?于是,许多教师顿感不适应,找不到品味语言的切入点,只能无奈地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能不能意会,也是问题。有挑战才有提升,这样的文章对于学生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甚至对于教师的文学素养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

(六)陶军平

本课学生读懂了文章的,并且体会文章语言的妙处。为了让学生有体会,执教老师采用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先举例,然后让学生照例去找相关的句子。对此,有听课教师质疑:“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姿态来让学生读文章?”说得挺绕,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说,这是否是让学生按图索骥。这是一个公案:支持者说,这是学生抓手;反对者说,这是牵着学生走。我想,这关键还是一个度吧,不给抓手,怕学生会无从着手,给抓手给多了,就会让人感觉琐屑。那么,多少合适呢?这可能只能依据文章的难度、话题的难度和学生水平来确定。本课是否合适呢?以我的感觉来看,似乎是多了点。

(丁娟)

教师另一个方面的想法,就是想用这篇文章来指导学生的作文,所谓“读写结合”。这个文本是否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文本?难说。但教师选择了一个点,就是“文白结合”,从现场效果来看还不错。

(七)赵校长

有效引导,主动学习。设置的“思路我来理”、“情感我来悟”、“语言我来品”等目标,均突出了“我”,即学生,学习的主体,为了落实这一教学目标,课上让学生深入细致地读书,读懂字词,读懂段中心,读懂文章层次;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充分的讨论:讨论有争论、讨论有记录、讨论有结论、讨论有汇报,为了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的问题浅显易懂且有层次感,让学生左右逢源,尝到自学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更深一步的研讨。课堂上除听到老师的讲课声外,更多听到的是小组的讨论声,更多听到的是学生滔滔不绝的发言声,以此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学习习惯。


相关内容

  • 小学端午节综合实践案例
    "传承端午精神"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武汉市武昌区武泰闸小学 朱慧 [课题名称] 传承端午精神 [适用年级] 小学3-5年级 [活动背景]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虽说关于端午节的来源众说纷纭,但更多的事倾向于纪念春秋时期 ...
  • 端午的鸭蛋课堂实录
    端午的鸭蛋 课堂实录 纪台一中 张秀敏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生活有滋味吗?(学生们畅所欲言),生活真的如我们所言,那么缺少色彩吗?可是,有一位长者,却从一颗小小的鸭蛋里,尝到了生活的滋味.(屏幕展示:生活的滋味, ...
  • 人教版八年级端午节的鸭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端午文化,感受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 [能力]: 1.朗读课文精彩语句,了解作者"小叙事"的创作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3.学会搜集资料,简要讲述见闻,有条 ...
  • 端午节的鸭蛋预习学案
    班 第合作学习小组 学生姓名 第四单元第二课<端午的鸭蛋> 第一课时 设计人:李新生 [学习目标] 1. 了解端午文化,感受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习俗. 2. 理解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儿时生活的怀想. 3. 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又韵味 ...
  • 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
    2010幼儿园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格式范本 活动一:话说端午节 重点领域:(语言领域.社会性领域) 活动要求: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力. 活动准备: 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
  • 又是粽子飘香时
    往昔,当江南的黄梅细雨与大地缠缠绵绵难舍难分的时候,端午就这样不知不觉走进了千家万户.骤然间,城市农村,大街小巷,都氤氲着粽叶清香. 我们家境贫困,母亲为了省钱,总是天不亮就到长江边上去打粽叶,然后带着一身泥水赶回家把它们一一晒干.等到端午 ...
  • 八年级数学下[分式]专题检测卷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分式>专题检测卷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 分式a b 与的最简公分母是 ( ) xy yz A. abxyz B. abxy 2z C. xyz D. xy 2z ...
  • 端午节送给会员的祝福贺词大全
    端午节送给会员的祝福贺词大全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祝福您端午节快乐! 一粒粒糯米粘又粘,黏住友情亿万年;一颗颗红枣甜又甜,幸福生活一天天;一片片粽叶大又大,包裹快乐 ...
  • 绘出心中的童谣
    绘出心中的童谣 --全国少年儿童童谣绘画创作大赛 童谣列表 说明:此童谣列表仅供参考,参赛者可以不参考列表里的童谣,根据自己搜集到的童谣进行绘画创作亦可. 送雨帽 :(广西岑溪童谣) 落大水吹大风,快快送帽给阿公,不然阿公躲进山窟窿,里边黑 ...
  • 粽子制作技术
    粽子制作技术 包粽子请留心以下几点 粽叶的选用:广州人包粽子多用箬叶,选表面光滑软韧的较好.汕头人包粽子多用竹叶,粽子有竹叶的清香味,但要煮软再用.上海等地采用每年大伏天从安徽黄山采下的箬叶,含有特殊的清香味,俗称"徽州伏箬&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