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素材积累 - 范文中心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积累

10/16

写作素材积累

一、为人处世类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征

●人在智慧上应该是明达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洁净的。——(俄国)契诃夫

●胡锦涛总书记的“权”、“情”、“利”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03年3月,在宣布胡锦涛当选国家主席时,他立刻站起来向全体人大代表深深鞠了一躬。4月,他视察广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又向救治“非典”第一线的医护人员鞠了一躬。2002年5月他出访美国,为感谢迎候华侨冒着凌晨冷雨在酒店外苦等数小时,他连续两次深鞠躬,赢得海外媒体的高度赞赏。清理、维护下水道的工人,工作又脏又累又辛苦,社会地位也很低;1997年3月,胡锦涛视察徐州时和工人们进行了座谈,并站起来向他们鞠躬。罕见的举动,让 这些平凡百姓激动不已,也令陪同官员大为惊愕,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

胡锦涛出身于安徽的茶商之家。他从小秉性随和,极懂礼貌。在江苏泰州中学读书时,他是班里年龄最小的,下乡劳动抬东西却总是把重物往自己这边挪;吃饭时大家都往饭桌前冲,他总是走在最后。由于品学兼优,胡锦涛被同学们选为班长,但他却很长时间没和 家里人说。这种从小养成的谦恭已经成为胡锦涛的一种人格魅力,他的鞠躬所表达的,是内心诚恳情感的一种真实流露,是对人民的一种尊重。

我们应该提倡——向人民鞠躬。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树立公仆意识,诚挚谦恭,是政治家应具的美德。

2.可以论述情系天下,心怀广众,越尊重人民越能获得民心。

3.可以论述儿时的教育与自我修养,是美好人格形成的关键。

●闪烁着诗人气质的平民总理

温家宝总理出身于世代教师家庭,具有淳厚的平民心怀,也具有浓郁的诗人气质。 当选总理后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在回答台湾问题时,温家宝不紧不慢地吟诵出国民党“辛亥元老”于右任1962年逝世前所写的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极为贴切地表述了台海两岸血浓于水的亲密关系。

2003年6月末,任总理仅百日的温家宝到香港出席回归祖国六周年庆典,他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从飞机上看到香港美丽的景色,就想起晚清著名诗人黄遵宪《赠梁任公同年》的诗,“寸寸河山寸寸金,瓜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他希望香港同胞“以杜鹃啼血之情热爱香港,热爱祖国;以精卫填海之心建设香港,建设祖国”,博得与会社会名流一致喝彩。

是年中秋节前,温家宝去看望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在谈话中他又动情地念出,“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此乃诗人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中两句,白氏新衣做成,首先想到的是百姓,是“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脱口道来,也足以说明温家宝刻刻系念民生的主政心态。

温家宝曾说:我是很普通的人,从小母亲就教育我,对人要真实、真情、真挚、真切,一个人做到“四真”,就达到很高的境界。他向艾滋病患者握手问候,他亲临“非典”隔离病房,他为农民工催领拖欠工资,他甩开官员安排突然走访贫苦人家。他和江泽民总书记一样,也以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平民总理温家宝,深深地获得了广大平民的爱戴。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良好的家教与素养,是优秀公职人员的精神资源。

2.可以论述具备平民心怀、人本思想,才能时刻关注百姓利益。

3.可以论述新一代领导是国家兴盛的保障,民族未来的希望。

●“感动中国”的精神和人物

二、求知成事类

●企业巨子的人格“拷问”

“联想”集团柳传志与“希望”集团刘永好都是中国企业巨子。今天,柳传志通过个人声誉可从银行不费吹灰之力拿到上亿贷款,刘永好也能得到国内所有商家的信赖。那么当年呢?在一次电视谈话节目中,他们接受了主持人、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的“拷问”。

在张维迎“逼迫”下,柳传志首先“供述”:1986年,他和同伴为一家香港公司代理销售服务器,服务器卖出后发现了问题,客户要求送到境外维修或更换,但那家公司却突然“蒸发”了。措手不及的他们只好硬着头皮“赖帐”,一直赖了两年才给客户退了款。

柳传志的“供述”迎来热烈的掌声。接着,刘永好也供出当年偷工减料的事:十几年前他们的“希望”饲料发展极快,在江西尤其畅销,原料常常供不应求,当地总经理就用了高水分的低质量玉米。那以后一二年,猪吃了都不长肉,农民们从此再不买他们的饲料。最后刘永好老老实实承认:“那确实害人”,“千万不要赚昧良心的钱。”

他们赖过账,他们曾经偷工减料;他们管理中有过漏洞,追求过短期行为。但为什么他们最终成为被尊敬的人?张维迎认为他们是经得起“拷问”的负责任的企业家,高远目标的建立使他们能自觉地走出早期的不成熟,建立起以诚信为基点的良好的品牌形象。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正视昔日的错失,有助告别过去,开创更新的将来。

2.可以论述成功企业家原始积累时的丑行,后来者务须引为殷鉴。

3.可以论述欺人者必自欺,诚信是市场运作中屡战屡胜的铁律。

●“巴蜀奇才”魏明伦直击“偶像崇拜”

有媒体评选所谓“20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提名中有鲁迅、钱锺书、金庸等,甚至还有“小燕子”赵薇。被称为“巴蜀奇才”的魏明伦认为,“偶像崇拜”是一种奴才意识,是历史的倒退。

魏明伦说:五四新文化启蒙,就是要首先打破“偶像”;现在兴起的偶像崇拜,无异于“返祖”到“图腾时代”,鲁迅就“羞于与一切偶像为伍”。所以,“文化偶像”的评选“反映着一种时弊,一种现代病”;“把一个小明星要死要活地追捧”,是对“现代人文精神”、对当年陈寅恪所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科学理念的一种亵渎。

魏明伦还指出:张艺谋执导的巨片《英雄》,色彩、构图、动作、艺术形式美极了,张艺谋是唯美主义大师,又是票房主义能手。但主题呢?他引述了“文革”后期所传的毛泽东赠郭沫若诗:“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待商量。祖龙虽死魂犹在,孔教名高实秕糠。百代多行秦政制,‘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然后说:张艺谋表达的正是这种“天下最大英雄乃秦始皇也”,《英雄》是当前影视剧“帝王崇拜主题”的“最精致代表作”。

魏明伦曾给刘晓庆的《火烧阿房宫》写过主题歌:“天下的江水哪里最冷?是千古悲歌易水风。天下的怒火哪里最熊?是百日焚烧阿房宫。天下的帝王谁人最威风?是阿房宫内第一龙。天下的刺客谁人最英勇?是屠龙烈士热血红。叹兴亡,看始终,阿房火来自易水风。谁失败?谁成功?不以成败论英雄。”

他的主题歌的主题与张艺谋的《英雄》确实有其不一样的地方。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在时弊中需保持清醒,追捧偶像是科学精神的倒退。

2.可以论述英雄文化的多元视角,认知艺术品级务须冷静观照。

3.可以论述智者的识见可醒悟社会,独立思考乃文化评判之魂。

●致力于学术打假的孤独“大侠”

在中国学术界,有一个著名的打假“大侠”方舟子。

方舟子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留学美国。几年前,他曾写了一本书《溃疡——直面中国学术腐败》,书中指出了多家媒体报道过18名研究人员的可疑学风,且皆为真名真姓。方舟子表示不惜为此上公堂当被告,但却没有一个人敢起诉。后来,他连续揭发了近300起学术腐败案例。可惜的是,竟有一些学者,抓住方舟子揭发学术腐败中的一二例不当事实,大肆诋毁,尽情攻击。

一度时期,大连出产的“珍奥核酸”在广告上大吹特吹,某大学教授还撰文声称,服“珍奥核酸”、“补充DNA是人长寿不老的奥秘”。留美生物化学博士的方舟子知道,这完全是糊弄人。核酸在人体内大量存在,根本无须外补,补多了反而易患肾结石等疾病,且这位教授据说就占有生产这种东西的公司的股票。于是,方舟子在自己创办的“新语丝”网站连续发表文章,揭露这种“商业大骗局”。

然而,中央电视台2005年春节文艺晚会上,花了钱的“珍奥核酸”居然堂而皇之挤进了小品表演,做了软广告。

其实,国内的许多“营养”药物,如“延生护宝液”、“三株口服液”、“红桃K补血剂”等无不存在着虚假宣传。此外,学术界有人靠假论著骗取职称,有的收了钱就昧着良心为某些“新发明”吹嘘,甚至有人利用职权篡夺别人成果申报院士。这种学术腐败,举不胜举。方舟子不断地学术打假,揭穿了一个一个的谎言。

著名科普作家郭正谊教授认为:“方舟子身上体现出个人极大的勇气,也体现了正义的力量。”美国《科学》也杂志刊登文章介绍《中国:生物化学家发动反对道德败坏的网上战争》。

然而,方舟子是孤独的。他的好多努力,在社会强大的世俗利益压制下,往往只能以 失败而告终。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不实宣传,虚假论证,打着关怀健康幌子的欺骗应予警惕。

2. 可以论述学术造假与学术腐败必须揭露,打假者可敬。

三、奋斗奉献类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 ——司马迁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印度)泰戈尔

●“大无大有”的周恩来

周恩来总理1976年1月8日逝世。他逝世后,纽约联合国总部前联合国旗降半旗志哀,这是联合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一些国家的外交官便聚集在广场,言辞激愤地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都不降旗,为什么中国的总理去世要降旗?这时,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走出来,在总部的台阶上发表了不到一分钟的著名演讲:“联合国降半旗悼念周恩来,这是我的决定。原因有二: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财富宝藏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周恩来没有一分存款。二,中国人口占到了世界四分之一,可是周恩来没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你们的国家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

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说完他转身而去,外交官们个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周恩来一生为国操劳,日理万机,真正做到死而后已。有人说,周恩来是“大无”的,更是“大有”的。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具有伟大人格,必获举世崇仰。

2.可以论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可歌可泣。

3.可以论述努力效法先贤,继承优良传统,为政者尤须牢记心怀。

●悲壮的草原民歌与嘎达梅林起义

内蒙古草原上一直流传着一首悲壮的民歌:“南方飞来的鸿雁啊,不落长江不起飞,要说起义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土地,天上的鸿雁从南往北飞,是为了追求大阳的温暖,反抗王爷的嘎达梅林,是为了蒙古人民的利益„„”民歌讴歌的是七十多年前轰动一时的嘎达梅林起义,导演冯小宁已将此拍成一部惊心动魄的影片。

过去,嘎达梅林起义一直被宣传为反对敌对阶级的政治事件,实际上却是一场保护生态的斗争。起因是:内蒙古王爷要将科尔沁草原大量“出荒”,卖给东北军阀张作霖烧„„

四、生存发展

●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而通理,动而相益,顺而相受,谓之德道。 ——董仲舒 ●人为的系统应该符合于自然的系统,而且只表述自然的系统。——(德国)黑格尔 ●厉以宁新解“孔门”故事

经济学家厉以宁讲过两个“孔门”故事,说明做事首先要搞清楚谁是最大受益者,这样才能正确处理义利的关系。

一个故事是:春秋时鲁国政府规定,凡鲁国人到了外国看到有鲁国人沦为奴隶的,可垫钱将其赎出,回国后到政府报销。孔子的一个学生垫钱赎了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回国后却没去报销。许多人称赞他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却责备他:你不去报销,获得好名声,可另外的人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想,到底该不该赎他呢?如回去报销别人会说某某没报销人品高尚,这家伙不如人家,不报销却白白丢了一笔钱;想到这里他就会视而不见,使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得不到解救。

第二个故事是:孔子有个学生在河边走路,看到一个人掉到河里快淹死了,他就下水把人救上来,其家人非常感激,送了他一头牛,他把牛牵回家时路人就说,这个人救人虽然不错,可是心太贪,人家给了这么贵重的礼物他都敢要。孔子知道后却表扬这个学生说:你做对了,你这个行动是在向社会宣告,只要冒险救人,给多高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拿,于是就会鼓励更多的人去见义勇为。

“孔门”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应从谁是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个人虽得到好处,但最大受益者是国家。所以,给你知识产权你就该要,给你奖金你就要拿。你不要别人就不好意思要,积极性怎么上得去?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市场经济必须妥善处理义利关系,不能光讲义不讲利。

2.可以论述榜样的力量无穷,表率不当就会误导社会价值判断。

3.可以论述“君子耻言禄”须重新认识,要敢于索取合法经济利益。

●“细节管理专家”阐述“细节决定成败”

在数家知名企业从事过管理的汪中求,写了一本《细节决定成败》的书。他指出,“细节”不“细”,许多事物成败的关键就在于“细节”如何。

为此,汪中求将德国人设计的上海地铁一号线和国人设计的二号线作了比较。上海,多雨,

所以一号线每个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这三级台阶雨天阻挡了水的倒灌,减轻地铁防洪压力;二号线没这样设计,地铁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损失。地铁站台边乘客容易掉落,一号线就在50厘米处铺了条金属装饰线,用黑色大理石镶嵌,既美观又提醒了人们的注意;二号线全用一色磁„„

五、经世济民

●知者之事,必计国家百姓所以治者而为之,必计国家百姓所以乱者而辟之。——墨翟 ●我们有必要将科学应用于行政管理领域,否则文明便会被自己的产物所扼杀。——(英国)贝尔纳

●黄宗羲、王夫之的“定律”与总理的决心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中指出:从唐朝“租庸调制”、“两税法”、明朝“一条鞭法”到清朝的“摊丁入亩”,历史上每一次“并税”改革,无不是以农民的“减负”始,而催生出另一次“杂派”高潮,导致农民更重的负担,造成一个“积累莫返”的不断轮回的怪圈。清华大学教授秦晖将其概括为“黄宗羲定律”。

学者黄波则认为,与黄宗羲同时的王夫之也有条“王夫之定律”;北魏时,皇帝下诏“令劝课农事”,就是让州县官员下乡“劝”百姓种这种那,还自称学“圣人之道”。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批评道:“若农,无不志于得粟者”;“而劝之也,还以伤农”,他联系元明两代统治者“课民种桑”、“害及四百余年而不息”的史实指出:最懂得种地的是农民,故“上之谋之不如其自谋”,历来传为美谈的所谓“劝农”实乃“伤农”、“扰民”,只能给农民添乱,从而导致“天下之病”。

这两条定律,都反映着一种动机效果的高度背反,在今天的我国无疑仍然严重地存在着。温家宝总理曾经坚定地表示:“共产党人一定能够走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如何走出呢?关键的问题是进行实质性的制度改革,建立真正现代化的农业管理体系。

论述提示:

1.可以论述农民“减负”是历史难题,怪圈循环的教训值得深思。

2.可以论述官员须尊重百姓自主权,谨防武断干预酿成社会恶果。

3.可以论述超越动机效果的背反性轮回,制度改革是重申之重。

●浙江经济的“小”与“大”

国外报载,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圣诞用品成了‘中国制造”,中国每年要出口圣诞用品一亿美元以上,大半销往美国。有人戏言,没有这些用品,美国人过不了圣诞节。而这些用品,多半生产于浙江。

浙江义乌是生产圣诞用品的重镇,大大小小的公司有一千多家,足可适应不同档次的需要。开始,他们只是按欧美客商提供的样品进行生产,近几年已转向自行设计,使各种款式高达几千种。仅圣诞老人,就有牛仔老人、舞蹈老人、厨师老人、萨克斯老人等百余种。义乌没有港口与河道,自然资源缺少明显优势,但他们政策灵活,投资环境良好,竞争力越来越强,每年五六月国外的订单就接踵而来。

义乌是浙江经济的一个缩影。浙江有关人士曾这样概括自己的发展经验:小商品,大市场;小风险,大收益;小资本,大积聚;小企业,大组合;小起步,大跨越;小城镇,大规模;小政府,大服务。

一支喝饮料的吸管能值几个钱?其平均售价只有8-8.5厘钱,其中原料与劳动成本75%,设备折旧等15%,利润不过10%。就是说,一支最多能赚8-8.5厘钱,即0.0008-0.00085元。这„„

六、最新话题资料短信息荟萃

●什么样的人最快乐

有智者云:“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在痛苦时就自然会减轻忧伤;“把别人当成自己”,这样就能真正同情、理解和关怀别人;“把别人当成别人”,这样才会避免自寻不必要的烦恼;“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需要每个人慢慢品味,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如此,你就同样可以变成一个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快乐的人。

英国《太阳报》曾经举办“什么样的人最快乐”的有奖征答,从八万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

1、吹着口哨欣赏自己刚刚完成的作品的艺术家,这说明快乐必须有如意的工作;

2、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这说明快乐必须充满想象和希望;

3、为婴儿洗澡的母亲,这说明快乐一定要心中有爱;

4、千辛万苦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医生,这说明快乐一定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如此,你就能得到最美好的回报,予人快乐则予己也乐。

●心理学家破解人生烦恼

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烦恼中,40%是为了根本不会发生的事而杞人忧天,30%是为了怎么烦恼也解决不了的事而无畏消耗,12%是为了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幻象,还有10%是为了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是说,我们竟然有92%的烦恼是自寻烦恼,只有8%勉强有些积极意义。看了这些数据,你要不要删除你92%的烦恼?

有时几根面条可以撑起一段日子,有时一堆黄金反而把人折腾得东倒西歪,财富不等于幸福;有时微贱中更能感受愉悦,有时显赫中却会愈发苦涩,权势不等于幸福。法国著名伦理问题作家拉罗什福科在其《处世书》中说,每天把垃圾扔到墙角,然后再从电视上收回来,这就是现代人的生活。什么生活?是一种不断循环在捡拾烦恼中的生活。

●一只橘子引出的感情论述

心理学教授给每人分了一个橘子,要求观察5分钟。开始,看到的不过是一个扁圆扁圆的黄皮蛋。凝视片刻后,虫卵状的白斑,针尖大的黑点,扁圆扁圆的黄皮蛋越看越有了点异样。5分钟后,十几个橘子集中到一起。教授让每人闭住眼摸1分钟,凭感觉找出自己拿过的橘子,找对的寥寥无几。接着教授让睁开眼去找,只有3人没有找对。大家非常高兴,就像找回一件心爱的宝贝。这时教授宣布可以吃这个橘子了,但拿着刚刚和他们共度愉快时光的橘子,谁也不舍得吃。

教授的结论是:6分钟就和橘子培养了浓厚的感情,更何况一天、一年甚至一辈子?只要用心体会,感情便无处不在,爱便无处不在。

●平常事物的来之不易

据说,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由衷地微笑,要调动三十几块面部肌肉;一个人鼓足勇气对另一个人轻轻说声“我爱你”,要消耗三只苹果给他的热量;而一个人遇见另一个人并决意与之白头偕老,则需要花费20年左右时间来等待,用六七十年才会最后完成。据说,一个人一生流出的汗水与泪水中的盐分,倘若一次性提取出来,足够为亲朋好友做出几十道味道不淡的大菜;一个腿脚齐全的人一生中走的路,加起„„


相关内容

  • 厚积而薄发,下笔如有神
    摘 要: 2013年的高考推荐作文中,有的学生运用材料存在不足,有的学生运用得非常精到,这是材料积累程度不一样造成的.部分学生在写作时感叹无话可写,其实是材料积累不够.学生写作尤其是考场写作无疑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积累至少有两个来源,一是 ...
  • 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感悟-鲜亮你的写作
    在日常写作中,我们的学生常常苦于"无材可用"."无话可说",甚至发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认真想一下,其实"米"就在我们每个同学的手中.平时我们非常强调日 ...
  • 基于网络环境下高中语文写作的学习心得
    摘要:作文写作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在语文考试分数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作文成绩不仅会影响语文分数高低,甚至会影响整体的高考分数.所以,作为一名高中生,我们应该重视作文写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善于运用网络来进 ...
  • 20XX年高考作文备考计划
    2014年高考作文备考计划 备考计划要早做 1.备考目标 有了对高考作文命题的研究,有了明确的训练方向,我们还要制定一份备考2014年和今后高考作文的计划,以时时监督自己,打好基础. 一 备考目标 1.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水平. 2.充分把握 ...
  • 关于任务型作文题的认识
    关于任务型作文题的认识: 作文试题考查明确增加了任务驱动的导向.如全国卷作文题拓展了材料的功能,在材料一如既往地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同时,还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 ...
  • 高考作文素材2--活用语文教材成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活用语文教材成素材 一.素材集成 1.<蜀道难> (1)素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适用话题:面对困境 阐释:蜀道虽难,又怎比得上仕途之险恶.人们说李白豪放洒脱,赐金放还后游 ...
  • 我的高三故事 | 从上海中学考入北大清华,上海小囡在新高考中抓住了机遇
    2017年上海高考本科录取逐渐进入尾声.祝贺上海小囡们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 今年是新高考元年,新高考的实施,给很多考生和家长带来了获得感.回首高三生活,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考生们或多或少都有些肺腑之言.喏,那些考 ...
  • 20**年-20**年学年度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总结
    2010-2011学年度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总结 2011年高考的帷幕已经落下,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回顾了高三一年来自我语文的教学复习工作,现总结.反思如下: 一. 高三语文教学经验总结 高三年级已经直面高考,所以我觉 ...
  • 安徽省20**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安徽省2015年高考新政策及备考建议 今年高考怎么考?有哪些变化?随着昨日安徽省2015年<考试说明>的陆续发放,这个疑问也找到了答案. 和去年相比,今年高考不论是考点还是题型都以"平稳过渡"为准则,只有一些 ...
  • 采菊东篱630的文件夹[作文]
    高考万能作文开头,背起来! 阅1  转自擦破算咯...  公众公开  16-01-26 20:37 2016新材料作文:材料"一元钱的奖学金"审题指导及考场佳作(2016年广州市模拟卷作文) 阅1  转自user5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