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感悟-鲜亮你的写作 - 范文中心

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感悟-鲜亮你的写作

11/04

在日常写作中,我们的学生常常苦于“无材可用”、“无话可说”,甚至发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慨,认真想一下,其实“米”就在我们每个同学的手中。平时我们非常强调日常积累,然而,对手中的写作素材却忽视了仔细分析和深刻领悟,以至于我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真正用上的却很少,这就是我们眼高手低的缘故。一个素材可以理解的角度不是唯一的,应是多元的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当我们苦思冥想也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时,何不把以前用过的熟悉的材料拿出来品读一下,再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挖掘,这样,往往能够最大限度的把日常积累的“熟视无睹”的写作素材中的“潜能”激活,达到“一材多用”的写作设想。在写作中,我们都提倡一材多用。强调发散性思维,多角都感悟。这是立意组材的好方法,更是写好作文的一条有效途径。下面就结合几个具体的例子加以分析:

一、从前,有个富家子弟特别爱吃饺子,每天都要吃。但他又特别刁,只吃馅,两头的饺子皮尖就丢到后面的小河里去。好景不长,在他十六岁那年,一把大火烧了他的全家,父母急怒中相继病逝。这下他身无分文,又不好意思要饭。邻居家大嫂对他非常好,每餐给他吃一碗面糊糊。他则发奋读书,三年后便考取了功名,做了大官,他回来一定要感谢邻居大嫂。大嫂对他讲:“不要感谢我。我没有给你什么,都是我收集的当年你丢的饺子皮尖,晒干后装了好几麻袋,本来是想备不时之需的。正好你有需要,就又还给你了。”这位大官思考了良久,良久……

感悟1:自己现在最不在意的东西,日后或许就是最迫切需要的东西。珍惜现在才会拥有未来。

感悟2:每人拥有的都一样 ,非常公平。但拥有资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资源的人才会成功。

感悟3:善于发现并拾取别人抛弃的东西,对人对己都是一种财富。

感悟4:落难之后变成英雄,感激落难时的救星,也要感激落难制造的机遇。

感悟5:真正的财富不是财产,而是磨难,因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二、父子两人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

感悟1:人的条件反射方式便是习惯。一个成功的人士懂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好的习惯成就好的人生。

感悟2:人不能总是靠别人活着,只有学得属于自己的本领才能活得自在。

感悟3:人要有合作精神,当条件不具备时,个人有独立合作的经验,照样成功。

感悟4: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习惯,善于利用别人的习惯,有利于自己的成功与发展。

感悟5:人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自身实践经验的感悟与积累。

三、两个人在森林里跋涉,遇到了一只大老虎。A就赶紧从背后取下一双早准备好的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B气死了,骂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A说:“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当 A拼命地向远处奔跑时,老虎反而首先追向了他……

感悟1: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面对眼前的危机最好的选择是如何首先稳住自己。

感悟2:当灾难来临的时候,首先打算躲避它的人也许就是首先遭殃的人。

感悟3:在强大的对手面前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否则,最先引起他注意的就是你。

感悟4:不要认为自己走的方向正确别人也会走,事实上,向相反方向走的人或许就是一条出路。

感悟5:做事时要有合作精神,不要只顾及保全自己不管他人,这样反而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试想,如果我们把鲁人版高中语文五册(必修)文本中选用的傅国涌先生的《华盛顿的选择》当作一个写作材料,那又适合多少个高考话题作文呢?只说近五年的就有:“人文素养与发展”(2004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留给明天”(2005年天津高考作文题 )“忘记与铭记”(2005年四川高考作文题)“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题)“肩膀”(2006年辽宁高考作文题)“人与路”(200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我想握住你的手”(2006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2007年山东高考作文题)“传递”(2007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200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2007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春来草自青”( 2008年山东高考作文题)“带着感动出发”(2008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等等,想不到它竟然适合如此多的写作话题,由此看来,写好作文,对一个写作素材,进行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感悟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编辑:新新)

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感悟—鲜亮你的写作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上一篇:最好的奖赏是一面镜子-励志演讲

下一篇:市人大视察残疾人保障法贯彻落实情况简报


相关内容

  • 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
    摘 要:作文是一个人综合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语文素养中最重要的素养.然而,每每提起作文,学生总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其原因,是没有写作的素材.丰厚的写作素材源于平时在生活.阅读和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只有极尽人的眼.耳 ...
  • 20XX年中考语文半命题作文题型透析
    2011年中考半命题作文题型透析包括命题方式探微和审题思路点拨. 一.命题方式探微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人限定题目一部分内容,学生要根据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命题形式.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掌握在作者手里 ...
  • 一次相逢一次暖
    [摘要]文章从命题类型.命题热点.题目结构三个方面对2015年江苏省13个地市的中考作文命题进行了综评,又从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对该省2016年中考作文命题进行了预测,最后在审题.思维.描写.阅读.修改等五个方面提出备考方案. [关键词]江苏 ...
  • 高考作文之素材--司马迁.勾践.苏武
    历史人物作文素材(司马迁.勾践.苏武) 司 马 迁 (一)人物事略 少年司马迁生于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亲司马谈在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司马迁10岁起诵读<古文>并接受其父的启蒙教育.渊 ...
  • 关于任务型作文题的认识
    关于任务型作文题的认识: 作文试题考查明确增加了任务驱动的导向.如全国卷作文题拓展了材料的功能,在材料一如既往地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同时,还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 ...
  • 教师备课怎么备
    教师备课怎么备 (一) 备学生--摸清已知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摸清了学生的知识储量.认知水平.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以及对本节教学内容的已知程度,教学才有依据,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也只有摸清了学生的学情,讲解才能讲到点子上,解到关节处 ...
  • 超越"三要素":高中议论文教学的转变
    文体内涵的转变:由"议论文"到"论辩文" "议论文"作为一种文体提出,在20世纪初期──当时我国写作理论借鉴西方,将文章分为记事.叙事.解释.议论(论辩)等类别[①].叶圣陶.夏丏 ...
  • 超越"三要素":高中议论文教学的转变
    超越"三要素":高中议论文教学的转变[转载] 文体内涵的转变:由"议论文"到"论辩文" "议论文"作为一种文体提出,在20世纪初期──当时我国写作理论借鉴西方, ...
  • 课堂小练笔
    课堂小练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让学生真正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真谛."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