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联的用字技巧 - 范文中心

浅谈对联的用字技巧

05/13

浅谈对联的用字技巧

谢五八

对联是由一个一个字组成的特定句子,因此选词用字自然是最关键、最基本的工作,也是写对联者必过的坎。字用好了,妙趣横生,吟之感到口有余香,三日不绝。字没有用好,干巴巴的、死气沉沉的,毫无咀嚼之味。所以,写对联必须讲究用字技巧。对联有许多独特的用字技巧,下面谈谈常见的十二种技巧。 一、复字

所谓复字,就是在联中将一个字或者几个字按照某种规律反复多次,使要讲述的内容更加强调有力。如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的名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把“声”字重复了五遍)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把“事”字重复了五遍)

又如一副学校的对联: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数含辛茹苦;(“函数”重复了三遍,“数”重复了五遍)

平线直线、交叉直线、异面直线、线线意切情深。(“直线”重复了三遍,“线”重复了五遍)

再如谢微微《感13年上半年朝鲜半岛局势》联 :

昨岁不和,来岁不和,不和调里生存苦;(“不和”重复了三遍) 今天喊打,明天喊打,喊打声中度日难。(“喊打”重复了三遍)

联中连续用三个“不和”强调了朝鲜与韩国之间的矛盾之大,又联中连续用三个“喊打”以凸显朝鲜半岛火味之浓。

二、隐字

所谓隐字,就是有意识地将某些字隐去,从而含蓄、巧妙地表达某种意思。

例如在社会上流行很广的一副隐字联:

二三四五;(缺“一”字)

六七八九。(少“十”字)

横批:南北(没“东西”二字)

此联的寓意:缺一(衣),少十(食),没有东西。

又如:

一二三四五六七;(亡“八”)

孝悌忠厚礼义廉。(无“耻”)

骂人家是“王八”蛋,是“无耻”之徒。

再如:

数声吹起湘江月;(隐“笛”)

一枕招平巫峡云。(隐“梦”)

隐字联有字谜的味道。被隐去的字就是谜底。

三、嵌字

所谓嵌字,就是把有关的人名、地名、物名、事务名或其他特定名词字嵌入对联中,使对联意中有意。但嵌字组句时必须符合上下联句式相同、字数相等、音韵和谐、对仗工整、意义相关或相对等基本要求,不能“强搭硬配”,嵌入要自然得体,恰到好处,不留痕迹。例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撰之联:

三强韩赵魏; ..

九章勾股弦。 ..

其中“三强”为战国时韩、赵、魏三个强国,又隐喻科学家钱三强的名字,而“九章”为首次记载勾股定理的名著,而又为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的名字。所嵌之字都是双重含义。

又如,嵌“牛头马面”联:

马鞭直指青山面; ..

牛笛横吹古渡头。 ..

再如方振庭先生为罗国勇郎天琼所撰婚联:

国士开怀,喜吟天上人间,春满杏坛歌燕尔; ..

勇夫圆梦,畅饮琼浆玉液,香盈兰圃缔鸳明。 ..

这副嵌名联确定写得好,把二个名字嵌上去天衣无缝,喜气洋洋。

再看肖维宗先生赠书法家周劲松联:

劲力来时,银钩铁画;松涛卷起,虎啸龙吟。 ..

联中不仅嵌入名字,而且紧扣了书法的特点与书法家的身份,是一副上乘的嵌名联。

我们再看唐显达先生为唐育凡、陆小华夫妇撰写的新房联:

育桂境兰,子肖孙聪功不小;凡夫筑宅,楼高庭阔室皆华。 ....

该联把房主人的名字相嵌得很贴切,简直不露痕迹,好像不是嵌名联似的。 再看王旭升先生挽雷雪桃女士联:

雪降西天,八方悲雪域;桃凋东土,十里怮桃林。 ....

这副挽联的特点是:“雪桃”的名字在联中出现了二次,比一次镶嵌增加了难度。我们楹联学会会员运用相嵌手法很娴熟,有许多相嵌佳作问世,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

嵌字联的格式有很多,如鹤顶格、燕领格、鸢肩格、蜂腰格、鹤尾格、燕翎格、凤尾格、魁斗格、云泥格、蝉联格、碎锦格、长联中的颠倒参差格,在此不展开讲了。

四、叠字

所谓叠字,就是将联中某些字叠起来使用,形成反复重叠的艺术效果。例如: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又如: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冶冶;

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再如:

一盏清茶解解解解元之渴;

五言绝诗施施施施主之才。

还如: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五、拆字

所谓拆字,就是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使其产生妙趣横生的效果。例如:

蚕为天下虫;鸿是江边鸟。

又如:

古文故人做;禾火秋心愁。

再如:

踏破磊桥三快石;分开出路两重山。

还如:

卡在一处难上下;愁情几聚满秋心。

六、合字

所谓合字,就是与拆字相反,把联中的某几个字合成一个字,构成字面上的对偶,同时内容也蕴含着某种含义。例如:

少水沙即现;(合三点水和“少”为“沙”)

是土堤方成。(合“土”“是”为“堤”)

又如:

二人土上坐;(合“二人土”为“坐”)

一日月边明。(合“日”“月”为“明”)

再如:

张长弓,骑奇马,单戈作战;(合“长弓”为“张”,“奇马”为“骑”,“单戈”为“戰”)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合“家女”为“嫁”,“乃子”为“孕”,“生男”为“甥”)

还如:

竹寺等僧归 双手拜四维罗汉;(合“竹寺”为“等”,“双手”为“拜”,“四维”为“羅”)

木门闲可至 两山出大小尖峰。(合“木门”为“闲”,“两山”为“出”,“大小”为“尖”)

七、针顶

针顶也叫顶针,就是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相邻的两分句首尾相连。按顶真单位分为字顶真、词顶真等,按联中的顶真位置,可分为句中顶真、句间顶真和句句顶真。例如:

大肚能客,容天下难容之事; ..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

又如:

金水河边金线柳 ,金线柳穿金鱼口; ......

玉栏杆外玉簪花 ,玉簪花插玉人头。 ......

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 ..

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 ..

再如:

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 ..

一人成大 大邦大国大明君。 ..

这副对联是针顶与复字的综合运用。还如:

松叶、竹叶,叶叶翠; ....

秋声、雁声,声声寒。 ....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

这二对联是针顶与叠字的联合运用。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 池边绿树,树 ..这副对联是反复顶针,使意境层层递进,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千古流,千古楼,千古楼 ......... 人月印,人月影,人月影 .........上联为句句顶真对联,它在各断句间以整句顶真。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涛涛,观、观、观。

这副顶针对,既有句内顶真,又有分句之间的顶真。上联妙用一字两义,“住”一作“停止”,一作“住宿”,把听雨观潮之妙趣随着语意的跳跃尽纳联中。 八、数字

所谓数字,就是运用数字巧妙构成对联。例如: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此联巧用了数字成对,出句构思奇特,下联对仗贴切,全联运用数应用乘法,合理、自然,而且符合事理,读来朗朗上口,是联中的上乘之作。又如:

一孤舟,二客商,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页风蓬,下九江,还有十里;

十里运,九里香,八七六五号轮,虽走四三年旧道,只二日,胜似一年。

此联也巧用了数字成对,但上下联有重复的数字出现,不能算工对。再如: 冰冷酒, 一点两点三点 ;

丁香花 ,百头千头萬头 。

还如:

先生讲命,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童子看椽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九、歇后

所谓歇后联,就是用歇后语构成的对联。例如:

盐罐里生蛆,背时晦气 ;

肉包子打狗,有去无来。

又如:

打肿脸充胖子,敷衍门面 ;

指秃驴骂和尚,刻薄嘴唇。

再如:

岩狮子,头顶石香炉,何日得下 ;

泥判官,手执生死簿,几时勾销。

还如:

开花芝麻,步步高;

出土甘蔗,节节甜。

十、同旁

所谓同旁,就是将同偏旁部首的字组合成对联。例如:

湛江港清波滚滚;(都是三点水旁)

渤海湾浊浪滔滔。(都是三点水旁)

又如:

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都是宝盖头旁)

漂流沙洲,潇洒浪荡淡江湖。(都是三点水旁)

再如:

荷花茎藕莲蓬苦;(都是草字旁)

芙蓉芍药蕊芬芳。(都是草字旁)

还如: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面孔;(都是王字旁)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都是鬼字旁)

十一、混异

所谓混异,即混淆差异,就是把音同或音近的字用在同一联中,以达成某种意思。例如:

民国万税(岁);

天下太贫(平)。

又如:

饥鸡盗稻童筒打;(“饥鸡”同音,“盗稻”同音,“童筒”同音) 暑鼠凉梁客咳惊。(“暑鼠”同音,“凉梁”同音,“客咳”同音) 再如:

移椅倚桐同观月;(“移椅倚”同音,“桐同”同音)

等灯登阁各攻书。(“等灯登”同音,“阁各”同音)

还如:

盗者莫来道者来 ;(“盗”与“道”隔字同音)

闲人免进贤人进 。(“闲”与“贤”隔字同音)

还有:

贾岛醉来非假倒 ;(“贾岛”与“假倒”同音不同义)

刘伶饮尽不留零。(“刘伶”与“留零”同音不同义)

十二、拟声

所谓拟声,就是通过模拟声音以取得某种艺术效果。例如:

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情狂”、“情狂”、“情情狂”。

上下联均是模拟锣鼓的敲击声。“当”拟小锣声,“庆“拟小钹声, “情”拟大钹声, “狂”拟大锣声。从内容上来讲,“普天同庆”当然应是“当庆”,“举国情狂”,“情狂”也是理所当然的。又如:

独榄梅花扫腊雪;

细睨山势舞流溪。

从字面看,这不失为一副诗味浓郁的写景联。然而,细心品读,你会发现另有所指。原来,上联是由乐谱1、2、3、4、5、6、7的谐音而来;下联则是阿拉伯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的谐音化出,不过这种读音只是浙江地区的方言而已。再如:

母鸡下蛋,谷多谷多只一个;

小鸟上树,酒醉酒醉无半杯。

上联中“谷多谷多”是仿母鸡的叫声,下联中“酒醉酒醉”是仿小鸟的叫声。全联的联语意境含蓄,生活气息犹浓,读之情趣盎然。再看几联:

著!著!著!主子洪福;

是!是!是!皇上圣明。

此联是讽刺清道光年间两个军机大臣潘世恩和穆彰阿的。他们惯于阿谀奉承,凡是皇帝说的话,他俩无不点头。 “著!著!著!”,“是!是!是!”是对二人奴颜形象的描绘。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状,形象生动。

近年有人写了一副嘲讽“妻管严”联:

老母任磕头:哎哎哎,嗳嗳嗳;

娇妻只呶嘴:哦哦哦,噢噢噢。

作者以漫画的手法,刻划出这种对母逆、对妻纵的面孔。上、下联尾重用六个语气词,绘形绘声,妙不可言。

对联的用字技巧还有一些,如增字、减字、卷帘、回照等等,以上这些只是主要的。这些技巧我们的联家都在自觉地与不自觉地运用着,我今天讲课讲这些技巧的目的是使熟手加深印象,生手学会在实践中使用,以提高楹联的创作水平。

2014.3.8


相关内容

  • [楹联大辞典]
    [对联]亦称楹联,我国传统上特有的文学体裁,与汉字有密切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春联]指为庆贺新春佳节而作的楹联. 例: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婚联]又称喜联,是嫁娶的专用联语.例:琴和瑟静/花好月圆 [寿联]为祝贺生日而作 ...
  • [学习写对联]第十讲 对联组句的技巧(二)
    [学习写对联]第十讲 对联组句的技巧(二) 转载自 沈丝 最终编辑 冷月所闲愁 (六)重言 重言,就是在一联中多次使用某个或某些词语,以取得某种艺术效果. 有以一个字为单位进行重言的.例如: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骋时毋忘赤帝: · · ...
  • 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长沙师范汉语言文学教学大纲 一. 课程性质 <汉语言文学>是为培训湖南导游人员而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目的是解决旅游市场不断增长的对导游人员的需要,规范加强全省的导游教育工作.使导游人员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文学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提 ...
  • 英语中的连读.失爆.缩读.同化.浊化等
    连读的条件:相邻的两个词意思上比较紧密的,同属一个意群.(阅读长句子可以在一个意群结束做一个小停顿或换口气读) 连读技巧:连读一般不重读,而是顺其自然的带过. 实例攻破: 1."辅音+元音"的连读 It-is-an-ol ...
  • 一百个最常见的错别字
    一百个最常见的错别字 极易混淆 表中所列100个别字,大致可分为五种情况:一是读音相同相近,如"食不果腹"误为"食不裹腹","粗犷"误为"粗旷":二是字形相似, ...
  • 对联的创作与谋篇
    对联的创作与谋篇 古人将对联的创作称之为"属对"."属",类也,"对",配偶也.意思就是以类字配成偶句以成的文体.由此可见其"属对"二字的内涵所在.对联的独立单 ...
  • 20XX年青龙县小学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青龙县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语文四.五.六年级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严格按照局长和教研室的命题要求进行命题,本着"既紧扣书本,又略超越书本:既注重基础知识,又重 ...
  • 孩子取名十大忌讳
    孩子取名十大忌讳 核心提示:许多婴儿刚生下来,父母最关心的莫过于给孩子起个好名字.很多都是名不正言不顺,许多人为了给儿女取个好名字,绞尽脑汁,翻<辞海>,看唐诗,问朋友,有的甚至花钱请人给宝宝取名,结果取的名字并不理想.... ...
  • 中级导游[汉语言文学]历年真题
    2008年全国中级导游考试<汉语言文学知识>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入答卷中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每小题1分,共41分.) 1.金文泛指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它盛行于( ) A ...
  • 有趣的汉字11
    一[教学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 生对汉字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二[合作探究] 1.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