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格看李白[草书歌行]决非伪作 - 范文中心

从风格看李白[草书歌行]决非伪作

06/10

中华书局1977年版《李太白全集》卷之八有《草书歌行》一首,是李白赞扬怀素草书创新的。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认为,它“决非太白所作,乃唐末、五代效禅月(前蜀僧人贯休别号)而不及者,且訾其‘笺麻绢素排数廂’之句,村气可掬”。苏东坡没有举出一件令人信服的证据 ,就连他所谓的“‘笺麻绢素排数箱’之句,村气可掬”,也不成其为理由。因为率真直白的诗句在李白的诗歌中并不少见,如“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即景言情,脱口而出,不加雕饰,自然真率,深得六朝乐府民歌之精髓。苏东坡的结论恐怕失于武断。然而,苏东坡的说法对后世影响深远,清代注家王琦、近代学者詹锳都认为李白《草书歌行》是伪作。据说永州地方志曾收录李白《草书歌行》,后受伪作说影响,也给删掉了。

北宋大政治家大文学家王安石写过一首题为《读史》的七律,诗中“丹青难写是精神” 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我想,同样的道理,诗歌难仿是风格。从风格入手,探讨李白《草书歌行》的真伪,不失为一条捷径。笔者愿作一番尝试。

李白是登上中国古典浪漫主义顶峰的大诗人。他的诗歌豪迈奔放,自然率真,常以大胆想象、极度夸张、巧妙比喻 ,创造奇特的意境,突出主观的感受,展现自身风流倜傥的个性。我们不妨录出《草书歌行》,加以品评。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我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诗歌开头两句作者直抒胸臆,坦率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考怀素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即公元735年, 李白生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即公元701年,怀素比李白小三十四岁。按年龄说,他们不是一代人,李白属长辈,称怀素为“少年”,合乎情理。“上人”是对和尚的尊称。作者以长辈身份盛赞晚辈书法,说怀素的草书在当世书坛无人能比,这样的表达足够天真直率。三、四两句推究怀素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墨池”,指书法家洗砚涮笔的水池。“北溟魚”的典故出于《庄子·逍遥游》。原文:“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中山”,在今安徽宣城。王羲之《笔经》记载:“诸郡毫惟中山兔肥而毫长可用。”古时以兔毫制笔。李肇《唐国史补》说:怀素练习书法,“弃笔堆积埋於山下,号曰‘笔冢’。” 诗人说:从怀素洗砚涮笔的墨池里飞出不知几千里大的北溟魚,怀素练习书法秃笔成冢,因制笔杀尽了中山兔。“飞出北溟鱼”,状怀素墨池之大;“杀尽中山兔”,说怀素用功之勤,两者竭尽想象夸张之能事,若非李白,谁能创造出如此奇特的意境?第五句至第八句,叙述怀素当众作书的场景,直白如说话。第九句至第十八句,正面描述怀素作草书的情景。开头两句先写作者观看怀素草书的总体感受。说怀素坐在绳床上,乘着酒兴,大笔如同扫帚一般,上下挥舞,一会儿就书写了数千张纸。这富有夸张色彩的诗句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怀素草书酣畅流利,书写速度极快。后面八句写作者观看怀素草书的具体感受。怀素草书时而如疾风骤雨飒飒到来,令人震惊,时而如漫天飞雪,缓缓飘落,茫茫一片,急缓交替,富有飞动感。怀素站起身来,面向墙壁,挥笔书写,一行只几个字,字字大如斗。仿佛听到神惊鬼叫的声音,只见笔划字势如龙腾蛇行。左盘右蹙像长空闪电,那形状如同楚汉相争,攻取退守,犬牙交错的鏖战。这巧妙的比喻,让读者感受到怀素草书,俯仰进退,左顾右盼,急缓交替,千变万化的无穷魅力。最后八句作者盛赞怀素草书的创新成就。“湖南七郡”,指长沙郡、衡阳郡、桂阳郡、零陵郡、连山郡、江华郡和邵阳郡;它们都位于洞庭湖南面,故曰“湖南”。这头两句诗说怀素草书将湖南七郡家家屏障书题遍,显然是夸张之词,无非是强调当地民众喜爱怀素的草书。接下来作者说,东晋书法家王逸少、东汉书法家张伯英擅长章草,以他们的章草跟怀素的狂草比,章草过时了,王逸少和张伯英都是浪得虚名。本朝吴郡张旭善草书,时人有“张颠素狂”的说法,但张旭已经死去,不在当世之数。《新唐书·文艺传》说,张旭观看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而草书技艺大增。诗的最后两句说,自古以来,宝贵的是艺术家的天才与个性。这些都是天生的,不是向哪个人学来的。特别赞扬怀素不师古法而崇尚自我的创新精神,与张旭效法公孙大娘剑器浑脱舞是不同的。李白信仰道教,其“古来万事贵天生”的理念,跟道教提倡的“道法自然”是一脉相通的。综上所述,《草书歌行》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和理念,完全符合李白,其著作权不容怀疑。

另外,据《一统志》记载:当年赠怀素草书歌者“三十七人,皆当世名流,颜真卿作序”。 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书中将苏涣的《怀素上人草书歌》与李白的《草书歌行》作了比较,认为李白的《草书歌行》“比苏涣的那一首要好得多”。笔者曾阅读唐人窦冀的《怀素上人草书歌》,感觉它远没有李白《草书歌行》写得生动。南宋诗论家刘克庄在《后村诗话·新集》中评价《草书歌行》,说:“自有草书以来,未有能形容此妙者。” 照此看来,李白《草书歌行》决非伪作。


相关内容

  • 律诗基本知识
    律詩基本知 一.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是汉.魏时期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它没有一定的格律,不限长短,不讲平仄,用韵也相当自由,但句式--每句五言却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既不同于汉代乐府歌辞,也不同于唐代的近体律诗和绝句,故称五言古诗. 唐代的五言古诗 ...
  • 中国古代文学2班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 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 初唐四杰 一.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 二.初唐四杰能真正反映社会中.下层一般人士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 简述初唐四杰在创作上的共同特点.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 ...
  • 初唐边塞田园山水诗教案
    高二语文 唐朝诗歌派别 使用时间2011年12月 日 教学目标 1 了解唐朝边塞诗派,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及风格思想 2 把握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内容 第一章 唐代边塞诗派 所谓边塞诗,指的是那些以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为表现对象的诗. 边塞诗主要 ...
  • 李白的绝句
    李白 李白的绝句 明快的语言所表达的无尽情思 清新俊逸的爽朗风神 乐府民歌对李白绝句的影响 李白诗歌的美是多样的,除大气磅礴.雄奇浪漫的壮美风格外,还有自然明快的优美情韵,这主要体现在他那些随口而发.颇多神来之笔的绝句里. 李白是唐人中五绝 ...
  • 论李白诗作
    论李白诗歌的语言风 摘要:历史湮灭了诗人的容颜,却永远不能抹灭李白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为一名浪漫主义的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杜甫称他的诗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种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正是他诗歌最鲜 ...
  •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2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神话 一.熟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共工怒触 ...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上古--口头歌谣 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诗经>和楚辞 A.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体制:"风.雅`.颂"三部分,"国风"现实主义的精华表现手法 ...
  • 八下30课诗五首
    饮酒 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大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人).因不满官场的黑暗,政治上的腐败,41岁弃官归田!陶诗以其冲淡清远之笔,写田园生活.墟里风光,为诗歌开辟一全新境界. 翻译 我家建在众人 ...
  • 中国文学史-文学常识习题3
    <中国文学史>文学常识习题(三)-魏晋南北朝 1.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异常繁荣,中国文论史上,魏曹丕的< 典论 · 论文 >是第一篇文学批评的专门论文:西晋陆机的< 文赋 >是第一篇完整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