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茶文化旅游资源探研 - 范文中心

湖南茶文化旅游资源探研

09/03

茶叶科学技术 2010(3):50~53 Te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湖南茶文化旅游资源探研

朱海燕1,王秀萍2,张静1,向勇平3

(1.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 2.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 福建福安 355015;

3. 湖南省古丈县茶叶局 湖南古丈 416300)

摘要:湖南省茶文化历史悠久而丰富, 在文化旅游蓬勃发展的历史背景下, 开发茶文化旅游对于整合湖南省旅游资源, 提升湖南省旅游战略地位和提高旅游文化品味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分析对湖南茶文化结合旅游产业的开发现状进行了调研,认为湖南省可以通过挖掘传统、适度创新、设计多层次茶文化旅游产品等战略构想开发茶文化旅游, 为实现湖南省旅游产业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湖南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茶文化自孕育到形成,其外延不断扩大,内涵不断加深[1]。当旅游热潮在中国掀起的时候,茶文化也悄悄地与其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并且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1.3 文化资源

湖南省茶文化历史悠久,是首先发现和利用茶的故地。中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中记载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故事即与湖南有着不解的渊源。湖南在西汉初期就有饮茶的习惯和种茶活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古墓中有着最早的关于茶的文物;唐代就有麓山茶、渠江薄片、衡山团饼、岳阳含膏、岳州黄翎毛等生产[2];湖南常德是“炒青绿茶”的起源地;湖南石门夹山寺被誉为“茶禅祖庭”;湖南茶陵县是至目前为止我国唯一以茶命名的县。湖南茶俗,情趣盎然:桃源的擂茶,岳阳的芝麻茶,湘阴的茴香茶,土家族的新婚茶……湖南名茶,妙趣横生:君山银针、皇后雪芽、洞庭春、沩山毛尖、古丈毛尖、东山秀峰、碣滩茶……[3]。 1.4 区位优势及广阔的客源

湖南地处连接东部沿海省与西部内陆省的桥梁地带,其北靠长江,南邻两广,毗邻港澳,具有呼应两东(广东和浦东),承接两地(珠江三角洲和长江经济带)的有利地理条件,境内公路、铁路、水运等都比较发达,具有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优越的区位优势,加上丰富的旅游资源,使湖南旅游业近年发展迅猛,客源充足,年接待游客9200万人次,这是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稳定的客源基础[4]。特别是来自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及香港和台湾等地区的游客,他们都深受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亚

50

1 湖南发展茶文化旅游资源

茶文化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满足开展旅游活动需求的作用和功能,如观光功能、休闲功能、度假功能等,包括各种与茶相关的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它对旅游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游客通过游览、参观,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增加智力,启迪美感。 1.1 自然资源

湖南主要茶区均处在北纬25°~30°之间的武陵山区、雪峰山区、南岭山区和环洞庭湖区等世界绿茶生产的“黄金纬度带”。同时,湖南地处茶树迁移、演化的过渡带,保存着许多进化程度不同的茶树种类资源,是我国多茶类省份,自古名茶荟萃,绿茶、红茶、黑茶、花茶皆有生产。 1.2 旅游资源

湖南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旅游胜地张家界风景区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还有其它旅游区如伟人故里韶山、湘西凤凰、湘西德夯苗寨、岳阳君山、石门夹山、佛教圣地衡山、桃花源等地,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纵览潇湘美景。

第 3 期 茶叶科学技术 茶 史 文 化

洲茶文化圈的熏陶。对于这些常饮茶而并未见过茶园、茶树、鲜茶叶,也不知其生产过程、加工过程的广大非茶产区人们来说,茶文化旅游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他们是湖南茶文化旅游的重要客源。

有古丈茶艺表演,堪称一绝,是“神秘湘西”旅游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2.3 以欣赏特色茶俗为主题的民俗风情游发展迅速

特色茶俗是集体活动的产物,是逐层累积的“活化石”,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传承,也是一种精神活动的传承。欣赏茶俗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审美。目前湖南以欣赏特色茶俗为主题的民俗风情游发展迅速[9]。在素有茶乡美誉的古丈,唱茶歌、贴茶联、撰茶诗、看茶幡是一种文化时尚。以茶敬客,以茶致亲,以茶赠友,以茶联谊等茶俗所表现出的和睦,和谐,和平,和美,和气,和恰,和亲,和善,和顺,和悦等一系列风尚,是茶文化核心“和”的体现,对于今天“和睦社会”的建设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因此,参加茶都民俗风情游,旅游者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获得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形成对生活和人生价值的体味,达到文化旅游的高层境界

[10]

2 湖南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湖南茶园风光清新秀美,茶俗茶艺异彩纷呈,茶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目前,湖南茶文化旅游产业已在以下几方面呈现出优势:

2.1 绿色生态游和专项茶园文化旅游受游客青睐

湖南的茶文化旅游目前以绿色生态游和专项茶园文化旅游为主。茶树虽是一种经济作物,却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游客置身其间能领略茶园特有的清香和惬意。湖南目前许多的茶园,均已被利用发展生态旅游区,或构建“农家乐”休闲区,如湖南岳阳君山岛君山茶场约有四分之一的面积现已辟为茶园,君山茶园现在是著名的岳阳旅游景点之一。茶文化专项旅游也有较大程度的发展。如长沙县百里茶廊红色旅游基地开慧乡开辟了一个中国茶叶观光园,包括茶叶公园、茶叶休闲中心,以茶产品、茶具、茶文化为主,以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茶叶加工以及疗养度假为辅,分为茶文化区、水文化区、绿色文化区、阳光疗养度假区,深受游客青睐。桃源县太平铺古洞春茶场也正在进行茶园观光旅游开发。

2.2 以茶艺表演为代表的茶文化活动不断涌现

湖南已相继开设了很多别具特色的茶馆、茶博物馆、茶艺馆等以品茶为主旋律的茶文化活动场所,如湖南茶馆、桃源茶博物馆、通道竹园茶艺馆、湖南海阔天空茶艺馆、洞庭春茶艺馆、玉溪山茶艺馆、君山银针茶艺馆等。“茶艺”是指茶人依据“茶道”规矩,把“茶道”的“俭、清、和、敬”等内在意理,通过艺术加工后搬上舞台,向广大饮茶人和游客展示茶的冲、泡、饮等饮茶技艺,是茶道精神的物质载体和具体外化,精湛的茶艺表演展现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8],以茶艺表演为代表的茶文化旅游业别具一格,在全国影响很大,如怡清源的茶艺表演、星沙的百里茶廊茶艺表演。还

51

[6]

[5]

近几年来,湖南省先后举办了“湖南星沙采茶

2.4 茶文化研讨会、茶文化节等活动频繁展开 节”、“中国湖南·星沙(首届)茶文化节”、“中国湖南星沙第二届茶文化节”、星沙“茶文化研讨会”、中国(石门)夹山茶文化研讨会等活动,积极把茶文化与人文旅游结合,充分弘扬湘茶文化,提高了湖南省茶文化的知名度。随着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已形成了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品牌,推动了国际茶文化的交流,为茶文化旅游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3 湖南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湖南的茶文化旅游开发已有一定基础,但力度还远远不够[11]。我们认为,湖南茶文化旅游开发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丰富传统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一方面,要努力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价值,以深层次的文化吸引力抓住游客。另一方面,要注意将茶文化旅游的特色和文化内涵较完美地传递给游客[12]。 3.1 突出茶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

加强茶文化研究与宣传,提升茶文化旅游价值。茶如果抛开它与禅、器、水、诗、画、歌舞、习俗、健康、食用等方面的诸多关系,便只剩下解

茶 史 文 化 朱海燕等:湖南茶文化旅游资源探研 第 3 期

渴的意义,与旅游就无甚相关了。因此茶文化旅游的开展必须突出它的文化内涵,通过学术研究,挖掘丰富茶文化内涵。因为文化性越强,游客的愉悦感就越高。这也对从事茶文化旅游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强对茶文化宣传的力度,使各界对茶文化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以导游人员为例,在介绍君山银针时,不仅讲述它的加工工艺、品质特征,还要讲解与其有关的传说故事;要结合景点随时能吟诵相关的茶诗、茶词、茶联等,制造美的意境,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2 加强茶文化旅游区建设

在茶文化旅游区建设方面,重要的是要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茶文化旅游项目。近几年来,国内已经陆续出现了一些具有高品位的茶文化旅游度假村和旅游点。湖南省益阳市规划设计了集山乡巨变第一村、桃花江竹海、安化茶马古道等景区于一体的“三点一线”重点旅游线路,推出了益阳市第一条两日游精品线,是集农业生产、参观旅游、度假娱乐于一体的新兴旅游胜地。2009年,益阳市将围绕建设长沙至张家界旅游线路中转地、全省旅游观光地和旅游休闲地目标,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旅游精品开发和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建成颇有特色的茶文化旅游区。 3.3 不断开发茶文化旅游新产品

“以旅促茶,以茶促旅”。旅游购物是旅游者完整体验的一部分,茶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重视旅游商品开发研制。茶文化旅游产品应包括各种品牌的茶叶以及茶画、茶法书、茶工艺品等。应发挥特色优势, 将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创新开发, 设计出令游客满意的旅游商品。现在,茶肴盛行,各种调饮茶、茶食品也越来越丰富,茶具茶叶,特别是名茶,正在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赠品。应该抓住这种消费心态,开发既美味又具保健功效的茶菜茶点,同时还可开发更多的既装潢精美,又质量上乘的茶文化礼品,有效地表现茶文化内涵,系统综合地开展配套服务,扩大茶文化旅游的延伸度。好的茶文化旅游副产品不仅能引起旅游者的购买欲,增加旅游收入,而且也能反过来作为一种旅游吸引物。

52

3.4 发掘茶文化民俗风情资源

茶文化资源的核心层是文化风情,也是动态活文化,如茶道、茶节庆、茶礼俗、宗教茶仪等。利用这些重要的民俗旅游资源,可开展茶民俗风情游,提高茶文化旅游的竞争力。如湘西苗族的茶文化旅游开发中,以禅茶文化为主要标志、标识、符号,通过禅门茶仪、禅门茶园、茶艺演示的方式将佛理与茶道相结合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体现佛家特色,使游客悉心感受了茶的深意[13]。凭借内容丰富的茶文化艺术景观类资源,我们可以开展各种以茶为题的歌舞戏曲表演、赋诗填词、吟咏古诗名句、书法绘画、茶文化知识竞赛、茶文化联谊等多项专项旅游活动,它们往往集表演性、民俗性、群众性和参与性于一体。 3.5 依托茶的药用价值及保健功能开发生态游

俗话说:“诸药为百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茶有很好的医疗保健功能,不仅可以解乏消暑、补充多种维生素,而且还具有强健心肌、防癌抗癌等作用。茶叶内含成分丰富,有5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被证明对人体有明显的保健和药用价值[14]。旅游过程中饮茶可以消除疲乏劳顿、促进生理机能的迅速恢复。长期饮茶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旧唐书宣宗纪》记述东都僧因嗜茶而达130岁。日本高僧荣西禅师在《吃茶养生记》中也写道:“茶乃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山若有之,其地则灵;人若饮之,其寿见长。”以此开展茶园健身游、茶养生体验馆,并结合茶知识讲座等,可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增长防病健身的知识。这正是开展与茶相关的生态保健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15]

3.6 以茶叶博览会、茶文化节为载体,提高旅游知名度

通过开展茶叶博览会、茶文化节等大型茶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刺激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能扩大交流,提高影响力。中国国际茶博览交易会是中国境内规模最大的茶叶及相关产品的专业国际展览会之一,自1998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有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台湾、东南亚等多个

第 3 期 茶叶科学技术 茶 史 文 化

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与会,极大地提高了知名度。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宣传和弘扬茶文化的同时,不同程度地推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拓展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

另外,根据茶文化旅游的特点和茶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思路还可开展以下茶文化旅游活动,如茶文化学习交流游、禅茶文化游、茶民俗风情游、茶节庆游、茶乡生态游、茶休闲保健游、采茶或制茶体验游等。总之,要结合茶业、茶文化的现状,根据茶文化旅游的特性,深刻地分析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特点,通过发展茶业、茶文化,吸引更多的游人,进一步开拓旅游和茶业两个市场,同时兼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内旅游市场,有理由相信中国也将成为最大茶文化旅游目的国,与世界人民共享中华茶文化,富有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三湘大地也将迎来更为辉煌灿烂的茶文化旅游盛世。 参考文献

[1] 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九州出版社,1993. [2] 王镇恒,王广智主编.中国名茶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2000.

[3] 程启坤.中华茶文化上下五千年[J].中国茶叶,

1999(5):32-34.

[4] 杨载田.湖南旅游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 姚国坤,王存礼,程启坤编著.中国茶文化[M].上海:上

海文化出版社,1991.

[6] 杨载田.名茶生产与观光茶业研究[J].经济地理,

2000(6):118-l20.

[7] 陈文化.中国茶文化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1999:112.

[8] 徐南眉.浅谈安溪的茶文化旅游[J].中国茶叶,

2001(2):34-35.

[9] 廖静仁.天造湖南[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5:142. [10] 汝白乐,徐友.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

学报,2001,33(4):61.

[11] 于观亭.茶文化漫谈[3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8.

[12] 包毓敏.湖南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与研究[J].茶叶

科学技术,2006(2):31-32.

[13] 彭继光.湘西苗寨黄金茶[J].茶叶通讯,2005(1):32. [14] 曾荣华主编.中华茶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15] 曹霞.茶文化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刘一策[J].安徽农业

科学,2006,34(22):5930.

4 小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养生保健、返朴归真的文化品位,而茶文化旅游以其独具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氛围可以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已成为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茶文化旅游的开发能让茶业增值,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同时也进入旅游休闲时代。随着茶文化的蓬勃发展,茶文化旅游业开始兴旺,中国茶文化已经开始在国际上产生影响;预计2020年中国综合国力将跻身世界三强,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的推动下,凭借我国拥有的一大批具有世界独特性和垄断性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国

53


相关内容

  • 身边的信息
    信息技术<身边的信息>教学设计方案 沙寨中学 赵磊 教学标题 <身边的信息> 贵州教育出版社 科 目 信息技术 教材版本及课题名称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一单元第 1 课<身边的信息> 教学时间 学 生 ...
  • 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为例
    26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4 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为例 贺德红 摘 要:高校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项目逐渐赢得了市 场的关注.高校旅游资源丰富,其特有的优势资源深受游客青睐,但在高校旅游市场拓展的过程中, ...
  • 开发地理标志旅游商品推动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
    湖南武陵山区生态农产品资源丰富.随着生态农产品市场价格节节攀升,湖南武陵山区发展旅游商品,可以选择优质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生态农产品进行加工与旅游性包装. □王运宏 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阵地.跨越重庆.贵州.湖北.湖南71个县区的武陵 ...
  • 湖南新闻传播媒介发展现状及分析
    湖南新闻传播媒介发展现状及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传媒可以说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传媒业的飞速发展详尽,快速,专业,集中的满足了社会和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网络的兴起和发展使信息传播更快,更广.可以预见,传统四大媒介,报纸,电视 ...
  • 全国各省举报电话大全
    全国各省举报电话大全(2015 年 8 月更新)山东省举报 投诉电话旅游投诉中心(质监所) 山东省旅游投诉中心 0531-82963423 济南市旅游质监所 0531-87937762 青岛市旅游投诉中心 0532-85912000 淄博市 ...
  •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传达提纲
    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传达提纲 11月18日至11月22日,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在长沙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科学发展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参加这次大会的应到代表733人,实到代表71 ...
  • 古村落民居保护与开发的产权分析_许抄军
    第24卷第4期2003年8月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JournalofHengya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No.4Vol.24Aug.2003 古村落民居保护与开发的产权分析 许抄军,刘沛林, ...
  •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2009皋11,El 社会科学家 SOCIAL scIENTIST Nov.,2009 (第ll期.总第151期) [政治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 (No.11,GeneralNo.151)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欧婵娟 ...
  • 体育文化产业报告
    安踏"七夕"系列情侣对鞋 为何选择"七夕"作为这个系列的名字? 安踏作为一个中国品牌.中国的体育运动品牌从没有做过情侣系列的产品.我们是头一家,可谓开了个先河.顾名思义,这个系列主要的推广方向是情侣消 ...
  • "中部崛起"战略背景下湖南开放经济研究
    一.湖南开放经济现状 (一)湖南经济的总体对外开放程度 从总体上看,通过比较全国和湖南近3年的对外开放度,我们发现指标X5即实际利用外资占GDP的比重湖南与全国不相上下,其余所有的指标湖南都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主要表现在:第一,湖南外贸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