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骑士小说与中国武侠小说的比较 - 范文中心

西方骑士小说与中国武侠小说的比较

12/02

比较文学课程论文之

西方骑士小说与中国武侠小说的比较

同写英雄梦

——西方骑士小说与中国武侠小说的比较 摘要

正义永远的主题,东西方文化里面就出现了以侠义为主题的小说,中国是武侠小说,西方是骑士小说。两种文学虽然孕育在不同的文化氛围里,但是有可比较之处,同一个主题的不同的加工与表现方式,成为这篇论文的主要内容。 关键字

正义 侠客 骑士 爱情 热血 功名 隐逸

前言

初次看上去,这次的题目有点大,光从这个题目来看,所涉及到的历史距离和时空差距就非是一般的长,且不说西方骑士小说在15、16世纪兴起并且风行于欧洲大陆,其作品之多也可以想象得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无人不读骑士小说,可见其流传之广。主要作品有《阿马迪斯·德·高拉》、《埃斯普兰迪安的英雄业绩》等等。

中国历来也多侠义之士,自古有云“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当然,这并非是地域歧视,只是这里显得比较突出一些,先后有聂正、荆轲、季布、郭解之辈,其后层出不穷,写武侠的先有司马迁《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开武侠之先声,其后唐代传奇之《红线》、《聂隐娘》、《昆仑奴》等,唐宋明清时期相继有《七侠五义》、《儿女英雄传》《水浒传》等等相继现世,到了近代武侠小说更是异军突起,平江不肖生开近代武侠之先河,有《江湖奇侠传》、《侠义英雄传》等,其后梁羽生、金庸、古龙更是影响一代读者。由此可见,中国历朝历代以来,武侠之风也是此起彼伏、流传不断。

正义一直以来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维护正义与惩罚邪恶始终是需要有人来做的,行侠仗义自然是由武力惊人、心持正义的人来完成,在西方,自然就是骑士了,在中国为侠客。对于同一个主题,各个国家与民族因为文化背景的关系,各自有不同的文本风格、人物形象与结构叙事风格,我做这篇比较,就力图在这方面做一个较清楚地描叙。

在如此多的小说中,做一个比较,是比较难的。要做比较,就需要在材料的选区上做一个好的策划。因为材料多的关系,我主要选择了西方骑士小说中的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小说,代表作是《亚瑟王之死》、还有温布拉莱斯的《太阳骑士》(1552),与塞万提斯的《唐吉柯德》。而中国武侠我选择了以金庸为代表的新派武侠的作品,当然在比较中还是以金庸先生的作品为主。

一、理想主义英雄的梦

正义永远的主题,维护正义的人更是永远被关注的对象,总会在危急的时刻,人们总会盼望着有一个英雄的出现,他敢于维护正义,与邪恶势力作战,而且总是一个在品行和道德上值得信任的人。对于这种英雄,东西方两种不同的小说,都对他们做了不同的描述,但是不管区别在那里,他们所作的是将某个人作为英雄,叙述他的事迹,将他的道德的、品质上好的一方面加倍放大,弱化他们的缺点对他们个人形象所造成的影响。就算历史上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英雄们的出

现是作为一种大众的理想而存在的,算得上“大众情人”了。传说中的亚瑟王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作为反击外族侵略的英雄是人物,作为拥有至高荣誉的他,本身就被看成一个无上智慧与高尚品德的骑士,他手下所领导的圆桌骑士也是精英忠德精英,比如朗斯洛特骑士、加文骑士以及那个厨房骑士。金庸塑造的最像神的英雄——郭靖,之所以他像“神”,他为国家义无反顾,为人又中正刚直、重信守诺,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民族兴亡的大危难面前,总会“时势造英雄”,哪一个国家都不外如是。

当然,那种给人以神圣感觉的英雄,总会让人觉得疏远,因为太高大了,似乎不存在。从读者的角度来说,他们要看到的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而且从艺术手法上来说,一味的“高、大、全”并不能展现出真实的人,不会让人产生真实地感觉。而且从历史的角度来时,真正的英雄应该也不会完美倒像神的程度。塞万提斯写了一个最像“人”的骑士——堂吉诃德,一个在感觉上真实存在英雄,虽然他最后失败了。一个失败的骑士与一个执迷不悟的骑士,然而他最动人心魄的是它对于人的尊重与理解,还有那一颗正义的心。而同样如此,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塑造的杨过,一生爱恨情仇不断,到处留情却又情有独钟,在似乎生来就带有一股邪气的味道,做事总是离经叛道,有自伤身世,多有怨念,当然我们所见的并不是一个恨意十足,杀意滔天的杨过,是重情重义、明辨是非、济危扶困的杨过。所以说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欲念,只是他们的正义之心战胜了罪恶之心,是他们成为了英雄。

完美的英雄不存在,理想中的英雄亦灰飞烟灭,只存在人们的理想与梦中。

二、热血与爱情

作为骑士与侠客,维护正义的话,必然面临的是强权与暴力,所谓“抛头颅,洒热血”,那是不可避免的了。以暴止暴,侠客与骑士们都选择了这条道路。侠客遵守的是江湖道义,路见不平,即拔刀相助,对于恃强凌弱之辈,以武力拒之。骑士遵循的是“保卫教会,保护弱者”的行为准则,为正义而战,是每个骑士义不容辞的职责。亚瑟王手下的头号骑士朗斯洛特爵士,游行四方,斩杀四处危害的妖龙,除掉残暴的独眼爵士,加文爵士等等,勇敢与不避风险的人,总是能成就大业。至于武侠小说里,真正性侠仗义的侠客,就更多了,《天龙八部》里的萧峰,身为帮主,锄强扶弱,胡斐、令狐冲均是侠肝义胆,济危扶困之辈。这些人物形象,因为充满了对正义的执著和坚信,永远是热血衷肠,所以在读者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影响,这些作品也自然深受欢迎。

自古英雄配美女,有刀枪剑影的热血豪情,自然会有浪漫缠绵的爱情。也可以这么说,凡是优秀的男人,总会有门里的女人去注意他。骑士小说与武侠小说在这一方面都会注意到一段浪漫爱情的描写,起码是故事里的每一位男主人公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像圆桌骑士中的朗斯洛特与王后格妮埃弗尔的爱情,加文爵士与戈兰特小姐的爱情,都写得相当有吸引力。至于金庸先生的小说,更是耳熟能详,小龙女与杨过的爱情,缠绵悱恻,“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生死相许”,感天动地,任盈盈于令狐冲的爱情,让人在寒冷的江湖中找到了温暖与慰籍,段誉与王语嫣的爱情,苦尽甘来,让人心动。

然而,两种小说对于爱情的描写还是有相当多的不同的。表现骑士与贵妇人的典雅爱情是骑士小说中最基本的题材,骑士文学中几乎全是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与追求。在骑士小说中,骑士效忠于某位贵妇,可不管她是否婚配,而骑士游历四方的目的,只是为取得贵妇人的欢心,历尽神奇的各种惊险遭遇,赢得骑士

最高荣誉之后,凯旋而归, 成为国君、领主或朝廷里的显赫人物, 然后分封他的朋友和侍从,并与之相慕的贵妇结婚。骑士与贵妇之间的爱情浪漫,但是明显的,在描写这种爱情的时候有些粗糙。基本套路是效忠——游历——成名——结婚,而种重点还是在游历、成名这两个环节,对于爱情中的两方感情的处理,情人之间的那种微妙的感觉,着墨不多。

而武侠小说的不同,以《笑傲江湖》来举例说明。令狐冲本来心思都集中在他师妹岳灵珊上,可以说是痴心一片,可是后来岳灵珊爱上林平之,令狐冲本来气哭,加上身受重伤,为人所诬,便生死不在于心。而在这个时候,任盈盈出现了,对这位嗜酒如命、却又深情义重的少年有倾慕之心。作品在处理这两个人的感情的时候,充分的将令狐冲对任盈盈的感情经历写出来,从开始的对长辈似的尊重,到对朋友的感激与诺言,而他对岳灵珊的难以忘怀,与对任盈盈越来越好的感觉——男女之间的那种,时常交织在一起,让他难以抉择。任盈盈爱他却羞于出口,爱他却对他与岳灵珊的关系未加以手段,悉心呵护着这段感情,赢得了令狐冲得爱情。金庸先生在处理这段感情的时候,将广阔的江湖作为了这段爱情的背景,其后大多数章节中再细细的处理与修饰,力图将这段感情的波澜起伏展现的更为明确、细致、感人。

三、契约与侠义 上面说过,骑士们做事总有自己的出发点,骑士小说中为效忠贵妇而行侠仗义是一方面的,另一方面还要效忠于上帝与神。骑士的行为不免与契约两字发生关系,与神名签订契约,是为了成为一个大家世人都接受的骑士,标榜正义与光明的骑士,也顺便可以在以后的游历探险的借助神赐予的力量,打败妖魔。而在现实的中世纪时期,“一个人如果不是基督徒,没有接受过洗礼就不能成为骑士”、“没有信仰,你就不能很好地履行骑士的义务”,宗教思想却是实实在在的影响骑士的行为与法则。骑士都与宗教脱不了干系,骑士准则中明确地指出了“信仰上帝、相信并遵守基督教教义和规则”的骑士准则,就是说骑士必须首先是基督教徒,非基督教徒不能被接纳为骑士。从《罗兰之歌》对罗兰的宝剑杜论达的描写也可中可见到:“啊,杜论达,你是多么圣洁美好,你的金柄上镶满神圣珍宝,有圣巴西的血和圣彼得的牙,还有我主圣但尼的遗发,还有衣服属于圣玛利亚。”说明宗教文化已经深入骑士小说与骑士文化中,甚至可说以骑士小说与骑士文化属于宗教文化的一部分了。

而武侠小说的江湖群豪,侠客义士所凭借的准则就只有侠义二字,这两个字看上去实在是很笼统,成为侠客必然是要性侠仗义,但是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呢,或者换种方式说,什么样的方式才为人认可?江湖中人人都将侠义二字放在口中,名门正派都号称自己在替天行道,小门小派也说自己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没有统一的信仰与共识,所以江湖总是混乱的,总见的一些虚伪之徒,如岳不群与左冷禅等等。江湖中真正的侠客是将侠义二字放在心中,所作之事也是符合侠义二字的,但以侠义之名乱做事的也不在少数,所以侠客们便处在很矛盾的环境

里,真正的侠客很少,大多数是求功名、求利禄之人,可是口口声声称侠义的很多。

四、有序、无序与官方、非官方

从上面所分析的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分析骑士文化与侠客文化的一个大的环境。如上所述,骑士文化的起源,是骑士制度,而后又深受宗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的影响,骑士文化是有着一整套的规则与流程,反映在骑士小说中就表现为骑士培养、历练、礼仪与骑士准则,骑士阶层是有序的阶层,骑士文化也是有序的文化。首先骑士在行为准则上有据可依,包括了骑士军规、骑士法规、骑士礼仪等,骑士行为准则大致有:(一) 信仰上帝、相信并遵 守基督教教义和规则。

(二) 保卫教会,保护弱者。(三) 热爱祖国,与异教徒战斗到底。(四) 勇敢、忠诚。

(五) 诚实、慷慨。再者,骑士是在教会与官方的保护与制约之下,每一个骑士必须是受教会肯定,并且是效忠于一定的人,骑士小说里的骑士效忠于贵妇人,而且信仰神。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骑士文化的特点,它是有序的文化,而且是从属于官方与教会的,它的存在与发展,一方面有官方支持的原因——骑士是保护官方财产与权力的,另一方面他们的发展有着依据与制约因素。

因此从以上分析,就不难得出西方骑士小说中充斥着理性的契约与规则,而相反武侠文化则处在一个相反的境地里,无序且非官方。自古以来,侠文化就非官方的主导文化,韩非子《五蠹》篇就有“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其后历代王朝都以侠不再在化之内而多有贬斥,朝廷是不会新欢那些不服管教的人的。从侠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是不在官方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的,“侠”作为江湖豪客,往往追求个性展示,追求任侠使气。在他们心中,根本不存在“王法”,只要能代表受苦受难的百姓的利益,为人民申诉冤屈的行为就是对的,因此他们可以没有顾虑的杀人,甚至行刺官吏乃至统治者。在很多武侠小说里,官方朝廷就是腐败无能的代表,一方面他们不能贫苦大众主持公道,另外一方面从根本上来说,朝廷也是剥削贫苦百姓的总代表,武侠文化是不受官方接纳,也不管辖范围之内的。

五、绅士与草莽

概括所有的骑士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综合特征,我们可以定义为:绅士。有良好的教养,潇洒的谈吐,得体的衣装。在待人接物上,骑士们尽显的风度翩翩。加文爵士为了亚瑟王能够解答疑问,代他娶了“当时”很丑的戈兰特小姐(她原来很美丽,中了她哥哥的巫术后变的又老又丑),加文爵士虽然迫于形势娶了她,但是基于骑士的责任与风度,待他相敬如宾,新婚之夜还吻了她,真是够有风度了,骑士的绅士风度可见一斑。骑士的风度还体现在战斗上,骑士誓言中有这样的规定:“他们决不在超过一对一的情况下进行战斗,他们要避免一切欺诈和虚假的行为”(注:基佐:《法国文明史》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26页) 。在厮杀中,骑士要攻击的是有准备的骑士或重装骑兵,“依照骑士的规律,攻击步兵对于一个骑士,是有失尊严的”(注: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第1卷,第477页) 。

相比之下,中国武侠江湖里的英雄好汉们则是粗犷的多。江湖中人都喜欢兴致所至,随遇而安,都是一大堆闲云野鹤,甚至有一些猪朋狗友。“自古英雄每多屠狗辈”,侯生是看城门的,朱亥是杀狗的屠夫,一样成了名人。《射雕英雄传》

里丐帮帮主洪七公是个邋遢的叫化子,一灯大师的四个弟子分别是渔夫、樵夫、农民,只有一个是书生,郭靖虽然人格、品行高尚,但为人木讷,不善言辞,令狐冲虽然人很好,但是不护细行,被人称为无行浪子,相比骑士们的形象,确实寒碜了一些。当然这些形象的出现,只是为了艺术化的安排,对这些形象的比较,并不是为了搞歧视。

六、功业与隐逸

骑士小说总透露着世俗名利的关环,虽然骑士与贵妇人的爱情是浪漫的,但是骑士的光荣与骄傲是永远的。从骑士产生的实际作用是作为威慑的力量存在的,不仅保护世俗政权,也是宗教的武装保护力量,前者就如圆桌骑士,亚瑟朝随着圆桌骑士的衰老与死亡而衰落。后者如《太阳骑士》中宗教骑士团,在历史上也有著名的宗教骑士团,如一度隶属于教皇的条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等等。骑士们轰轰烈烈的追寻着自己的爱情与事业,在每一场战斗中成就了自己的名声。

隐逸总是中国武侠小说的结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很可能是使侠客们走向山林的原因之一。他们希望做回真实的自我,不用为了声名金钱而面对虚伪诡诈,令狐冲和任盈盈最后结为伉俪,对于一本辟邪剑普引出的江湖浩劫与人的野心,他们不能适应,他们选择了隐退。侠客们的困境也是他们隐逸的原因,他们行侠仗义总会得罪人,得罪人的后果很严重,口口声声喊侠义的人多,做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连城诀》里的水生和狄云,不免最后走向雪山。杨过与小龙女的隐退,是因为他们的性格与虚伪的礼教、人心的复杂不能适应,他们所想要的是一片享受爱的自由的天地,他们走进了古墓。

七、奇迹与现实

骑士要做得是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讲述骑士们的冒险经历。骑士的冒险一般是在虚构的环境内:古老幽暗的森林,迷宫般的城堡,或者是妖魔鬼怪居住的山洞。骑士冒险的对象也大多是虚构的:会说话的狮子,吃人的妖怪,千年的怪道。骑士再怎么地英勇,真地面对那种妖怪或是猛兽,人力毕竟有限,所以骑士小说不免出现了奇迹,比如有魔力的指环、剑、盔,或者在仙女、魔灵的帮助下取得胜利,比如亚瑟王的王者之剑(Excalibur )与石中剑(The Sword in the Stone ),都有着神奇的魔力,能够帮他克敌制胜。其次骑士们的超人法术令人瞠目结舌,他们可以打死狮子、老虎,还能捉住魔鬼和妖精。所以骑士小说是产生奇迹的小说,一个骑士或者是一件又魔力的武器就能改变整个战局。

武侠小说也是相当的奇,小说中的武功神奇而高强,飞檐走壁、踏雪凌空。毕竟是人的小说,武术的功用是为了最大潜力的发挥人的能量,武侠小说毕竟是承认人力有事而穷,当一个侠客面临绝境时,自然而然会出现危机。《神掉侠侣》中郭靖一人深入敌营与蒙哥谈判,陷入包围,任他武功高强,也差点命丧敌手。《天龙八部》里萧峰一人之力不可能阻止辽人入侵,所以最后他死了。杨过最后武功之高,可是他也阻止不了小龙女跳崖。陈家洛率领红花会与清廷作对,他们武功之高,可是还是不得不隐居,他们没有实际成功的可能。不管武侠有多少的惊奇与高超,它的存在的基础是人,是人就会有局限,有局限就要面对现实。

在这两种文学的比较中,说实在的,武侠小说还是我最熟悉的,而骑士小说

中,对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小说稍微有点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对于这两种类型的小说作比较,确实有点仓促,比较的内容方面,也不一定那么全,就文章的整体性而言,各项的比较并非明确的比较异同,只是将各项的比较列出来,将我对两种小说的理解写出来。其实我认为武侠文化与儒家文化是殊途同归的,武侠精神是什么呢,武侠精神可以追溯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士与武人。武侠精神,是以万民福祗为己任,“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胸怀 ,有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千古文人侠客梦”说得再清楚也没有了,武侠精神和中国儒家文化中为天下谋福利的圣,人精神是一致的。虽然武侠使用武力,以暴止暴。

儒家的圣人是超人,超出了一般人类的存在模式。武侠也是超人,不是因为武功高强, 而是因为有超越普通人的侠义精神。所以武者是不是“侠”,是由他的行为来决定的,而不是由他的武功来决定的。武侠小说中武功不是最终的目的,侠义才是一个武者真正应该追求的东西。

以上的言论,是因为武侠小说看得多了,写这个题目,忍不住就发表了些看法。


相关内容

  • 西方骑士与中国古代的侠_中西方文学共同母题中表现的正义精神
    2009年7月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8卷第4期 J ou rnal of Sh anghaiNor m alUn i vers i ty(Ph ilosophy &S ocial Sci en ces E d i ...
  • 自考外国文学史笔记
    1.古代文学:古代希腊文学.古代罗马文学.早期基督教文学.(世俗与人本意识.神圣与理性意志,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学两大源头) 2.人类童年时代:古希腊文学.特征:a.古希腊文学有着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b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c种类繁多具有开 ...
  • 浅析西部牛仔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探讨星巴克多样化顾客关怀及其推广性 2 <白鲸>与<老人与海>中的海之意象分析 3 美国价值观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体现 4 浅谈商务合同 5 浅议中西 ...
  • 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意大利是在欧洲出现的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是人文主义思潮的发源地和人文主义学术文化中心.轰轰烈烈的文艺复兴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潮从这里幅射到欧洲各地,对欧洲各国的文化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持久深远的影响.其中,彼特拉克和薄伽丘代表着 ...
  • 英国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及文学评述
    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11No.2借鉴与比较 英国哥特式小说的特点及文学评述 吕吉瑛 摘要哥特式小说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有其独特而复杂的文学因缘,但它毕竟是一种文学创作倾向.哥特式小 现实以及超现实相结合等艺术手法,讲述奇事 ...
  • 从[刺客信条]看骑士传说
    从<刺客信条>看骑士传说 多年来凭借着刺客们狂拽炫酷的表演,<刺客信条>早已征服了世界玩家的心,与之相对应的是,作为系列的头号大反派--圣殿骑士团,则被黑的体无完肤,完全就是一副邪恶轴心的嘴脸,似乎没有多少可取之处, ...
  • 热议:刘震云和他的[一句顶一万句]
    编者按 在以顾彬为代表的对当代中国文学的质疑声中,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的出现恰逢其时.它是一部提气之作,提了当代小说家的气,提了当代中国文学的气,也可能会提一提许多中国人的气.本来文学不必斗气,文学应当靠作品说话.然 ...
  • (全英文论文)汉英谚语中传统婚姻观念的对比研究
    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母语文化对译者风格的影响-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为例 母语迁移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母语对中国大学生口语学习的影响 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 通过中美90年代电影探讨两国价值 ...
  • 合作原则下幽默的语用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试论爱伦•坡的作品在当时遭受非议的必然性 2 外贸英语函电的文体特征及翻译对策 3 从简爱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不同命运看女性意识的觉醒 4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5 A St ...
  • 外国文学常识试题
    文学常识填空题答案(凡是下划线有答案的,做提示和备选用) 外国文学 古希腊 1<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也是<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2伊索所著的<伊索寓言&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