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 范文中心

七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01/15

历史笔记

初一·十班

谷薪茹

七年级历史(上)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元谋人:①我国最早的人类

②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③时间:距今一百七十万年

④体形特征:有更多猿的特征

⑤生活生产工作: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北京人:①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②时间:距今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③体形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

④生活生产工作:㈠会使用、工具(敲打石器),用原始工具谋生㈡狩猎㈢采集㈣捕鱼㈤制衣

⑤社会组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分享成果

山顶洞人:①发现地点: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②时间:距今约三万年

③体形特征: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④生活生产:㈠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㈡会人工取火㈢采集、狩猎为

生㈣捕鱼㈤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㈥死后要埋葬

⑤社会组织:由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集体生活,共同劳动,没有贫富贵贱

的区别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河姆渡人:①时间:距今七千年

②发现地点: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

③农耕:水稻 ④饲养业:家禽

⑤手工业:制作石器、原始乐器、玉器、陶器

⑥居住房屋——杆栏式的房子:㈠原因:气候炎热、潮湿

㈡作用:防水防潮,上住人,下养牲畜

半坡人:①时间:距今五、六千年

②发现地点: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③农耕:粟

④饲养业:猪狗等动物

⑤手工业:骨制箭头、鱼叉,纺线,织布,制衣,陶器(彩色)

⑥居住房子——半地穴式房子:气候寒冷干燥,风沙较大,可储藏食物

大汶口人:①时间:距今四五千年

②发现地点:山东大汶口

③手工业:㈠陶器(黑陶、白陶)㈡玉器等精美物品

④社会贫富悬殊分明

第3课 华夏之祖

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在涿鹿大战中打败蚩尤,形成华夏族

黄帝:①人文初祖②建造宫室③制造衣裳④教人们挖井⑤发明舟车⑥妻子嫘祖阀门养蚕缫丝 ⑦属下发明文字、编出乐谱

尧舜禹的禅让制:征求各部首领的意见推选部落联盟首领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国家 建立者 末代君主 都城 重要人才 重大事件或特征

夏 禹 桀 阳城 ① 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奴隶制国家

② 建立政府机构(是奴隶主姐姐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组建军队

③ 制定刑法,设臵监狱

商 汤 纣 殷 伊尹 ①牧野之战:周武王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进攻。商纣逃到露台自焚而死,商灭亡,西周建立

西周 周武王 周幽王 镐京 姜尚

① 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周武王封亲属功臣为诸侯

② 国人暴动(西周后期)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著名的两件青铜器:①司母戊鼎:㈠制作时间:商㈡历史地位: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②四羊方尊——制作时间:商“三星堆”文化:①与西周同期②地点: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 概念: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②夏、商、西周的陶瓷业、玉器制造业也很兴盛,有很高的水平

农业:①有“五谷”②知道选种、施肥和治虫害 畜牧业:①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已经有了②建有牲畜圈栏,

奴隶的悲惨生活:①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十分悲惨,可以随意转让和买卖 ②没有自由,要做殉葬品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东周:①春秋争霸:㈠齐桓公称霸:⑴以管仲为相⑵积极改革内政⑶改革军制⑷扩种疆界

⑸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好

㈡晋文公称霸中原:⑴晋文公了解民间疾苦(退避三舍) ⑵整顿内

政⑶发展生产⑷训练军队

㈢楚庄王(一鸣惊人)

㈣争霸战的影响:⑴给社会带来灾难⑵有些诸侯国被消灭⑶出现疆域较

大的国家

㈤战役:城濮大战:晋(胜)——楚(败)

②战国七雄:㈠三家分晋:⑴赵⑵魏⑶韩

㈡七雄并立:⑴齐: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军事:孙膑)⑵楚

⑶秦:长平之战(打败赵国,坑杀四十多万人)⑷燕⑸赵:战国后期一

个东方强国⑹魏⑺韩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铁农具:春秋时期出现,战国时期适用范围扩大

牛耕:春秋时期使用,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

都江堰:①人物:蜀郡太守李冰

②地点:岷江中游

③功能:防洪灌溉

④是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

水利工程修建 ①内容: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 ㈡奖励耕战

生产提高 ㈢非处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 ㈣建立县制

出现私田 ②影响:㈠经济得到发展

↓ ㈡军队战斗力增强

封建剥削出现→商鞅变法: ㈢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做富强的国家

③反对人群:㈠没有军功的旧贵族

㈡贵族势力的大臣

④各国相继变法,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文字的演变

书体 甲骨文 金文(铭文) 大篆

书写材料 归家 兽甲 青铜器 竹简 丝帛

天文:夏、商有日食和月食的记载

历法:①夏朝就有历法,称为夏历(农历)

②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③战国测出24节气,利于农业生产

文学:代表人物屈原:①生活时代:战国末期(世界文化名人)②楚国人③代表作:《离骚》

音乐: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

医学:扁鹊:①时间:春秋战国②代表作: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问(问病情)、切

(打脉)③会用针刺、按摩、汤药去治病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学派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 《论语》 ①仁 ②为政以德

③因材施教 ④温故而知新

儒家 孟子 战国 —— ①春秋无义战 ②仁政 ③可持续发展

儒家 荀子 战国 —— 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去办事 道家 老子 春秋 《道德经》 ①提倡法制 ②建立君主专制

③一切都有对立面

道家 庄子 战国 —— 无为而治

墨家 墨子 战国 —— 兼爱、非攻

兵家 孙子 春秋《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兵家 孙膑 战国 ——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 改革,反对空谈仁义

百家争鸣——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各学派纷纷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的

独立的学派:道家——儒家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和”

秦:①嬴政——统一全国

②巩固统一的措施:㈠政治:⑴建立专制集权统治:⒈中央集权制:皇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⒉郡县制:分成36郡,郡下设县㈡经济:⑴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⑵统一度量衡㈢文化——统一文字:⑴小篆⑵隶书㈣军事边防:⑴北筑长城⑵开发南域:修建灵渠,建立岭南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君”

秦的暴政:①繁重的徭役

②沉重的赋税

③残酷的刑法

④秦二世的暴政

农民起义:①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失败

②项羽刘邦反秦斗争→胜利→楚汉之争→刘邦胜利,建立汉朝

第12课 大统一的汉朝

汉高祖(刘邦):轻徭减赋(重农)

汉文帝、汉景帝:①奖励耕作

(文景之治) ②轻徭薄赋“大统一” →社会安定,国家、百姓富裕

③以德化民

④提倡节俭

汉武帝:①政治: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②思想: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董仲舒提议)

㈡举办太学(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③经济:㈠治理黄河 ㈡统一钱币(五铢钱)

④军事:㈠大力反击匈奴

㈡进一步发展和巩固国家

东汉的统治:①外戚王莽夺取政权,西汉灭亡。不久王莽政权被农民起义推翻

②刘秀称帝——“光武中兴”:社会安定,经济明显好转

③东汉中期以后统治黑暗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汉武帝:①治理黄河

②制作丝织品已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的技术高

③冶铁技术处于当时世界先列。杜诗发明水排提高冶炼质量

④铸币权、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

西汉初年 汉武帝 汉元帝

措施 和亲 反击匈奴 和亲

原因 匈奴国力强

汉朝国力弱 汉朝国力强 汉朝国力强

匈奴国力弱

结果 匈奴继续南侵 取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和平

莫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生产迅速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冶铸业也发展起来

——匈奴的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

卫青、霍去病破匈奴:①时间:公元前119年

②经过漠北战役给匈奴沉重的打击,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

③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昭君出塞:①匈奴分裂微机部,彼此攻杀不休,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

②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宫女王昭君自请前往

③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①第一次——失败

②第二次——成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③西域各国纷纷归属汉朝→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

④产生丝绸之路。中国输出丝和丝织品,西域输入各国的奇珍异宝

⑤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地区——西亚——(陆上) 欧洲

⑥丝绸之路(海上)——出发点:广东

班超(东汉初年)出使西域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汉代的文化发展:①蔡伦(东汉)改进造纸术,称为“蔡侯纸”

②《九章算术》(东汉)

③张衡(东汉)制造地动仪(测定地震方向)

④华佗( 汉),擅长外科手术,制造“麻沸散”、五禽戏

⑤张仲景(东汉)。《伤寒杂病论》,后世称他为“医圣”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佛教的传入:①西汉末年掺入我国中原地区。

②东汉明帝,有的地方兴建起佛寺。

③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道教的兴起:①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②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

③创始人之一叫张陵(张天师)

④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⑤道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史记》:①创作人:司马迁(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在汉武帝时代)

②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兵马俑:①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

②造工精致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①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②袁绍(败)——曹操(胜)

③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赤壁之战:①奠定了三国鼎立形成的局面

②曹操(败)——刘备、孙权(胜)

③曹操失败的原因:㈠自己轻敌

㈡对方天时地利人和

三国鼎立的形成:

①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农耕)

②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蜀汉)(丝织业)

③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229年称帝(造船业)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①曹丕死后,司马懿控制魏国的大权→消灭蜀汉→226年司马炎篡夺皇位,建立晋朝,定都洛阳→消灭吴国

②西晋第二代黄帝晋惠帝智力低下,皇族起兵争夺皇位,史成“八王之乱”

③北方和西方的民族陆续内迁(西晋后期: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

④316年,内嵌匈奴人灭亡了西晋

淝水之战:

①苻坚(前秦)(败)——西晋(胜)

②古代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江南地区的开发:①先天条件优越

②北方战乱,南方安定

③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不同的生活方式

④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发片荒地开垦为两天,中职水稻为主

⑤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鲜卑族建立北魏

孝文帝:①定都平成,后迁都洛阳

②汉化:㈠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语言

㈡官员及家属必须产带汉族服饰——服装

㈢把皇族改姓为元——姓氏

㈣鼓励鲜卑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

㈥学习汉族的历法

㈦尊崇孔子,以孝治国

③汉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祖冲之:①圆周率: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小数

(南朝)②天文学家

贾思勰:①著名的农学家

(魏) ②《齐民要术》

郦道元:①杰出的地理学家

②《水经注》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王羲之:①被后人称为“书圣”

(东晋)②《兰亭序》

顾恺之:①《女史箴图》

(东晋)②《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①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②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相关内容

  •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 1.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4,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2.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1/2 ,小圆与大圆的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3.A的1/2与B的1/3 相等(AB不等于0),则A∶B=( ). ...
  • 四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
    四年级寒假作业单 可爱的孩子们: 一个学期的学校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愉快的寒假生活就要开始了.寒假中,希望你们能合理安排好每天的生活,既要认真按时完成每天的作业,又要积极锻炼身体,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还要记得多帮助辛苦的爸爸.妈妈做些力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一)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 1. 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火种取自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是指„„„„„„„„„„„„„„„„„„„„„„„„ ...
  •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以及主要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的含义: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第一单元 1.<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 文章主旨:< ...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奥数应用题(绝对经典)38
    一只小黑羊排在小白羊队伍里,从前面数小黑羊是第5只,从后面数小黑羊是第4只.这队小羊一共有多少只? 小明今年11岁,小强今年2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几岁? 大华和小刚每人有7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几张? 5只猫吃5只老鼠用 ...
  •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知识点
    五年级上学期品德与社会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可爱的中国 第一课 我的祖国 1. 祖国疆域真辽阔,不同季节同时过,国土九百六十万,位居世界第三位,东西时间各不同,南北冷暖有强弱. 2. 最北端在漠河(有"中国北极村"之称):最 ...
  • 反思笔记如何成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
    反思笔记 如何成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 作为一位小学科学教师, 我深知自己必须储备丰富的科学知识. 说科学是个杂家, 并不夸张, 走进科学这个世界, 意味着你不仅仅是要跟科学这门课打交道, 还要跟与之相关的语文.地理.数学.美术.信息.物理等学 ...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安红强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 ...
  • 史学概论笔记
    大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编辑:李逸凡 原文提供:李晓婷 考试内容题型:名词解释(5个20分):简答(4个40分):论述(2个40分) 重点在第二.三.五章 史学概论的特定任务: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概括地论述史学在发展中为自己提出的重要 ...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学案 21.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我要本课认识"亦.妆"2 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 个字. 2.我要有感情朗读背诵两首古诗.并会默写<望天门山>.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