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材料 - 范文中心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材料

12/18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王盼盼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后进行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因此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周老师的课堂清新自然,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夏老师出示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情境进行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

2、在教学中善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有效的教学

在课堂中夏老师让学生经历了连加计算的繁琐,在理解完过山车中2+2+2+2+2表示5个2相加,夏老师提问,如果20个2相加,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标准地列出了,2+2+2+2+……这时夏老师适时地引入乘法计算。学生进行对比后,自然就体会到了乘法简便和快捷的优越性。让学生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3、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在练习上,夏老师也颇费苦心,通过我会连、我会选等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确写出乘法算式。这些巩固性、多样性、层次性的练习,符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整节课下来,我觉得有以下两点值得商榷:

1、从图中来,没有回图中去。课的伊始,夏老师很好的利用主题图,让学生发现了其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了数学问题。从而提炼出了3道题目的解决方式。但剩下的大多数时间,夏老师都是根据算式理解含义,基本上没有再回到图中去。其实就2年级的小朋友而言,对抽象的算式的理解远难于对形象的图意的理解。

2、3×4与4×3的板书,混淆视线。这节是表内乘法的起始课,虽然很多小朋友已经知道有乘法这种计算,个别小朋友还会背乘法口诀。但是在意义的理解上还一知半解。课上,夏老师有意图的把3×4,4×3这两个算式写在上和下,然而在讲解这两个算式的意义时问题出现了,学生不知道哪个算式表示4个3,哪个表示3个4。我觉得在板书的书写上可以避免这种算式写在上下位置,或者提炼其他的数据作为素材。


相关内容

  • 二年级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探索性操作,在这次<长度单位>教学活动课中给我以深深的启迪.长度单位我基本上用了三个课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测量来感知 ...
  • 二上教学反思
    <长度单位>教学反思 新学期刚开学,二年级数学就碰到了难题--长度单位.虽然他们在去年一年的学习中有触及到关于"米"或"厘米"这类的词语,但是他们真正的意思还是不知道的,这是他们第一次正式 ...
  •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
    表内除法(一) 教学内容:认识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学习活动的 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方法,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新世纪(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是小学数学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学习本册教材要初步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图形的变换,理解乘法与面积的联系,体验统计平均数的必要性,以及能够列出简 ...
  •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 ...
  •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
    乘法的初步认识听课有感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后进行的教学,也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始课,因此这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要落实到让学生理解这样几个问题上: 一.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为什么要用乘法 ...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 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三角形,位置与方向,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活动等.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 ...
  • 表现性评价目标
    [表现性评价目标]: A 级水平 B 级水平 1.结合具体情境, 1. 结合具体 借助相同加数连加 情境,借助 的计算,体会乘法 相同加数连 的意义. 加的计算, 2.知道求几个相同 体会乘法的 加数的和,用乘法 意义. 表示比较简单. 2 ...
  • 青岛版初中数学章节
    青岛版初一数学 (上册) 第一章 基本的几何图形 1.1 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1.2 点.线.面.体 1.3 线段.射线和直线 1.4 线段的度量和比较 同步练习 单元测试 本章综合 第二章 有理数 2.1 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2.2 数轴 ...
  • 20种蒙氏教具的使用
    20种蒙氏教育的教具的使用 蒙氏教育的教具分类简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