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只解催人老,泪滴春衫酒易醒]今日立秋,秋天如何养生 - 范文中心

[时光只解催人老,泪滴春衫酒易醒]今日立秋,秋天如何养生

07/22

采桑子

(宋)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时光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跑得快,所以晏殊才说,“时光只解催人老”,时光什么都不会干,只会一步步催人变老。这一催,不知不觉就催到了秋天。这首词写的是秋天,不要被“春衫”两个字误导了,“春衫”是年轻人穿的衣服,梧桐、西风、雁鸣,都是秋天典型的意象。我们貌似还在承受夏天的煎熬,实际上秋天已经不知不觉的到来。惨淡、朦胧的月亮,照在离别的长亭上,任何青春、任何情感都抵不过时间的摧残。这难道不让人从梦中惊醒?

天若有情天亦老!转眼又是下半年了。今天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下半年的第一个节气。暑去凉来,一年四季,走到了第三个转折点上。秋天的诗词,念过很多,古人最善于写的季节,一是春,二就是秋。所以有“伤春悲秋”之说。前年“宝宝念诗”念过下面这首《立秋》。这里只是复习一下。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听到秋天的声音,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落叶是秋天的象征。

据说立秋时节,梧桐的叶子最先凋落。宋代有一个礼仪,这天将一盆梧桐搬进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一枕新凉一扇风”,但是,秋后还有第三伏,还不会马上凉下来,气温甚至还会出其不意的反弹,所以民间有“秋老虎”之说。昨天机场接女儿,她说,全世界最热的地方,上海占了七个——估计说的是区县吧。但是,既然立秋,凉下来就是大趋势了。所以古人常常咏叹,“天凉好个秋”。

说到秋,就要说到花——黄花,菊花,说到“明日黄花”这个成语。这个词总被很多人误成“昨日黄花”。这是望文生义,大错特错。

黄花,特指菊花,昨天含苞待放,今天花香四溢,明天枯萎凋零,所以过时的、过气的东西叫“明日黄花”,不叫“昨日黄花”。“明日黄花”出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这首诗也念过,就不再重复了,免得一篇文章中诗歌太多。

这个王巩,也介绍过,字定国,北宋诗人、画家,苏轼的好友。受苏轼冤案的牵连,被贬最远,处罚最重,牺牲最大。贬到宾州(今广西宾阳)后,一个儿子死在那里,一个儿子死在家里,自己也差点病死在贬所。幸好,有歌女柔奴愿意生死相随,在苦难人生中增加了一点亮色。王定国和柔奴回来后,苏轼写了一首《定风波》,记录与柔奴的对话,极美极感人,不知道让多少男人羡慕:

定风波

(宋)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笑时犹带岭梅香”,这个笑容多美!多富有诗意!

这首词是大仙在读书时,所有同学都最喜欢的一首词。有一个同学在熄灯之后的卧谈会上,高声背诵了这首词,然后叹息,如果遇到这样的女子,就私奔了吧,还回来干嘛。

时光荏苒,一刹那,过了近三十年。多年不闻这位同学的消息,不知道他的生命中,遇到了柔奴没有?

=======立秋养生==========

古人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补充的季节,既要弥补夏天的消耗,也要储存冬天的能量。秋天的水果,普遍成熟,应该多吃水果,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也是好的食品。

中医认为,秋天对应于五脏中的肺,对应于五情中的悲。所以,调整情绪最为重要。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秋高气爽,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人不是夜行动物,熬夜是文明人的发明,但熬夜和睡懒觉都有违人的本性。

秋天是运动的季节。自己喜欢的运动、适合自己的运动,就是最好的运动。总之不宜宅在家里,宅在床上。


相关内容

  • 立秋养生六大注意事项
    立秋养生六大注意事项 本文导读:立秋到来意味夏季将要过去,在这个时节养生要注意什么?看看下面的立秋养生六大注意事项.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酷热的夏季,人们最期盼的就是秋季的到来,今天正是立秋,立秋后气温还是比较高,但是立 ...
  • 养生四大关键时令: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李玉华,解放军306医院,中医科 品牌质量管理办公室 陶恒 编辑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处于一年四季的中间,因此,这4个关键时令的养生,最值得关注,也最具有所在季节的代表性. 春分:保持机体平衡 3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古书记载 ...
  • 立秋养生短信 发给关心的朋友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 ...
  • 秋季养身常识大全
    秋季养身常识 介绍 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所以,顺应秋季的自然特性来养生,即保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 ...
  • 解读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三--秋季节气
    解读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三 --秋季节气 云南省昭阳区 陈华 立秋 立秋是一年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在公历的8月7日(或8日.9日)到来,故立秋节气的时间段为公历8月7日-8月21日(或者是8月8日-8月22日:8月9日- ...
  • 秋季养生小贴士
    秋季养生小贴士 秋季,指我国农历7.8.9 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 个节气.秋初暑气由盛而降,朝凉夜热,日夜温差变化大,到了十月左右,暑气渐退,但逢秋老虎发威时,天气又闷又热,这种凉热不定的天候,最容易感冒,所以秋季您 ...
  • 秋天在哪里(1)
    <秋天在哪里>说课材料 教材分析: <秋天在哪里>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中的第一个主题.新课标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与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 ...
  • 第一场秋雨
    第一场秋雨 立秋之后,不久,就迎来了第一场秋雨. 这天,天灰蒙蒙的,虽说秋天是个秋高气爽的季节,但是天空好像是要塌下来的样子,不一会儿,下起了小雨., 看,那路边上一排排树,它们被雨水滋润着,贪婪地吮吸着秋天的甘露.路边的小草不停地点着头, ...
  • 三伏天知识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 ...
  • 走在这个秋天的边缘
    昨日寂寥的秋风,还以一袭温婉的姿态,轻轻抚摸季节的容颜,那明媚的秋阳,也带着光阴的细碎和斑驳,温暖着季节的薄凉.那时候,爱上这个落叶纷飞的季节,拾起一枚写满诗情的红叶,我似乎觉得那就是你.可,一夜间气温骤降,你的那一抹柔情也吝啬着蜗居,隐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