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晴:心中每天盛开一朵美丽的花 - 范文中心

杨思晴:心中每天盛开一朵美丽的花

04/03

专题二 碱金属

1、将少量金属Na 放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A HCl B NaOH C K2SO 4 D CuSO4

答案:D

解析:钠单质在溶液中发生反应时,可认为是先和水发生反应: 2Na+2H2O=2NaOH+H2↑

然后再看生成的NaOH 能否和溶液中的溶质反应。

比如A 答案的HCl 可以和NaOH 反应,则认为存在第二步反应: NaOH+HCl=NaCl+H2O 两步反应相加得到总反应: 2Na+2HCl=2NaCl+H2↑ 而B 、C 答案中的溶质NaOH 和K 2SO 4均不能和NaOH 反应,故只有第一步

反应:2Na+2H2O=2NaOH+H2↑

D 答案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CuSO4=Cu(OH)2↓+Na2SO 4+H2↑ A 、B 、C 均为加入46g 金属钠,产生2g 氢气,整个过程中质量是增大的,

而D 答案则加入46g 金属钠,会跑出去氢气和请氧化铜,故质量减轻。

备注:注意金属钠在和硫酸铜反应的时候,是不能把铜单质给置换出来的。 2、用等物质的量的金属钠进行下列实验,产生氢气最多的是 A 投入足量的盐酸中 B 投入足量的水中

C 用铝箔包好并刺穿一些小孔放在水中 D 投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 答案:C

解析:Na 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会继续的和铝箔反应生成氢气。

3、将ag Na投入bg 水中(水过量)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C

a 40a × 100% B × 100% a + ba + b20a 40a

× 100% D × 100% a + b22a + 23b

1

答案:D

解析:求出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 Na~NaOH~0.5H2 23 40 1

a x y x = 溶液的质量=a +b -

40a a

y = 2323

a

23

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40a

100%=22a + 23b× 100%

溶液的质量

4、一块表面已经被氧化为氧化钠的钠块5.4g ,投入50g 水中最多能产生0.10g 气

体,则原来被氧化的钠的质量是

A 2.3g B 3.1g C 4.6g D 5.3g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5.4g 为Na 和Na 2O 的混合物,放入水中能产生0.1gH 2,而能跟

水反应放出氢气的是Na ,故可以计算出Na 的质量为2.3g ,故Na 2O 的质量为3.1g 。而2Na~Na2O ,故被氧化为Na 2O 的Na 的质量为2.3g

5、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mol 的Na 、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ml 的水,搅拌,使得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

A 甲<乙<丙<丁 B 丁<甲<乙=丙 C 甲=丁<乙=丙 D 丁<丙<乙<甲 答案:B

解析:如下表所示:

2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碱金属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IA 族元素

B 碱金属元素在氧气中燃烧时都会生成过氧化物或者更复杂的化合物 C 碱金属元素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熔沸点逐渐降低 D 碱金属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密度逐渐增大

答案:C

解析:A 错误,IA 族包括了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氢 B 错误,金属Li 跟氧气反应只能生成Li 2O

C 正确,随原子序数的增大,碱金属元素的熔沸点降低

D 错误,碱金属元素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但是K 、Na 反常。 7、下列对过氧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 B 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故过氧化钠能做气体的干燥剂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D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答案:D

解析:A 错误,除了生成盐和水之外,还生成了氧气,即发生了化合价的变化。 B 错误,会引入新的杂志O 2。

C 错误,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正确。

8、1molNa 2O 2与2molNaHCO 3固体混合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除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 碳酸钠 B 过氧化钠和碳酸钠 C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D 过氧化钠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答案:A

解析:①首先是NaHCO 3受热分解: 2NaHCO 3=Na2CO 3+CO2+H2O

2mol 的NaHCO 3受热分解可以得到1mol 的碳酸钠1mol 二氧化碳和1mol

的水。

②二氧化碳会先与过氧化钠反应 2CO 2+2Na2O 2=2Na2CO 3+O2

上一步产生的1mol 二氧化碳刚好将容器中的1mol 过氧化钠反应完。由于

没有过氧化钠剩余,所以水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故最终剩余的固体物质中没有氢氧化钠剩余,即最终剩余物质只有碳酸钠。

9、将过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氢钠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充分加热后,最终残留固体物质是

A 碳酸钠 B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C 过氧化钠 D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答案:A

解析:过量的碳酸氢钠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会优先与过氧化钠反

应,而二氧化碳是过量的,故最终二氧化碳能将过氧化钠反应完,即水没能和过氧化钠反应,故最终剩余的产物只有碳酸钠。

10、将m mol的过氧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250℃,使其充分反应,原混合物中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数是x (1)当x =0.5时,容器中的固体剩余物是 ,其物质的量是 。 (2)若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为O 2和H 2O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3)当0<x <1/3时,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n 的数字表达式(用m 和x 表

示) 。

答案:(1)Na 2CO 3和NaOH 0.5m mol 0.5m mol

(2)1/3≤x <1/2 (3)m-1.5m x 解析:(1)x =0.5时,过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各为0.5m mol,首先是NaHCO 3分解:

2NaHCO 3=Na2CO 3+ CO2 + H 2O 2 1 1 1 0.5m 0.25m 0.25m 0.25m

然后是二氧化碳先和过氧化钠反应: 2CO 2 + 2Na 2O 2 = 2Na 2CO 3+O2 2 2 2 1 0.25m 0.25m 0.25m 剩余的过氧化钠会和水反应: 2H 2O + 2Na2O 2=4NaOH+O2 2 2 4 0.25m 0.25m 0.5m

故最终二氧化碳、水和过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最后剩余的固体物质是碳酸钠0.5m mol和氢氧化钠0.5m mol

3

(2)“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为O 2和H 2O ”,意味着: ①二氧化碳已经反应完全 ②水没有反应完全 首先是碳酸氢钠分解:

2NaHCO 3=Na2CO 3 + CO 2 + H 2O 2 1 1 1 m -mx

m -mx m -mx m -mx

222

然后二氧化碳会和过氧化钠反应:(注意CO 2必须反应完全)

2CO 2 + 2Na 2O 2 = 2Na 2CO 3 + O 2 2 2 2 1

m -mx m -mx

22

m -mx

mol 2

由于二氧化碳需要反应完全,故必须消耗过氧化钠

1m -mx

解得:x ≥

32

m -mx 3mx -m

剩余的过氧化钠=mx -= 22

故必须满足mx ≥

这些过氧化钠会继续和水反应,注意这些过氧化钠不能将水消耗完:

2H 2O + 2Na 2O 2 = 4NaOH + O 2 2 2 4

4

3mx -m 3mx -m

22

m -mx 3mx -m

必须满足:>(容器中的水大于过氧化钠需要消耗的水)

221

解得:x >

2

综上所述:1/3≤x <1/2

(3)可用数轴来表示x 取不同值时剩余气体的成分:

O 2、H 2O CO 2、H 2O O

2

CO 2、H 2O 、O 2 O 、H O 2211 O 2 0

x

32

即在0<x <1/3时,剩余气体为CO 2、H 2O 、O 2。 首先是碳酸氢钠分解:

2NaHCO 3=Na2CO 3 + CO 2 + H 2O 2 1 1 1

m -mx

m -mx m -mx m -mx

222

然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此时过氧化钠反应完全)

2CO 2 + 2Na 2O 2 = 2Na 2CO 3 + O 2 2 2 2 1 mx mx 故剩余的二氧化碳=

mx 2

m -mx

-mx 2m -mx

生成的水蒸气=(水没有参加反应)

2mx

生成的氧气=

2

m -mx m -mx mx

容器中剩余的气体总物质的量=-mx ++

222

=m -1.5mx

11、四个可加热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装有①Na 2O 2和NaHCO 3②Na 2O 2和NH 4HCO 3③Na 2O 2和Ca(HCO3) 2④Na 2CO 3和NaHCO 3;各容器中每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均是0.5mol ,现将各容器中加入到300℃,完全反应后排除气体,四个容器中残留的固体只有Na 2CO 3的是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B 12、某温度下,w 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立即与过量的Na 2O 2

反应,固体质量增加w g 。在①H 2②CO ③CO 和H 2的混合气 ④HCHO ⑤CH 3COOH ⑥HO —CH 2—CH 2—OH 中,符合题意的是

A 均不符合 B 只有①②③

C 只有④⑤ D 全部符合

答案:D

解析:以氢气为例:

①氢气首先在氧气中燃烧: 2H 2+O2=2H2O

②燃烧后的产物通入到足量的过氧化钠中: 2H 2O + 2Na2O 2=4NaOH+O2

由于生成的水全部与过氧化钠反应了,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两个方程式相加得到:Na 2O 2+ H2= 2NaOH。从这个总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氢气是可以完全被过氧化钠吸收的,即w g的氢气能够让过氧化钠刚好增重w g。 同理:则有Na 2O 2 + CO =Na2CO 3即CO 也可以刚好让过氧化钠增重w g。 由此,可以得到一个结论,w g 形如(H2) m (CO)n 的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通入足量的过氧化钠中,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w g。

备注:由此题,需记住一个结论,x g 形如(H2) m (CO)n 的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

通入足量的过氧化钠中,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x g。

13、将下列选项中的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将所得的气体通入到足量的过氧化钠中,使得Na 2O 2的质量变化正确的是

5

答案:C

解析:通过“Na 2O 2+ H2= 2NaOH”与“Na 2O 2 + CO =Na2CO 3”,可以得到CO 和H 2可

以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结论,进而推出形如(H2) m (CO)n 的物质可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结论。那么对于本题中C 2H 5OH 等不能看做(H2) m (CO)n 的物质,他们在完全燃烧后能够让过氧化钠增重多少呢?

来看反应:2CO 2+2Na2O 2 = 2Na2CO 3+O2和2H 2O + 2Na2O 2=4NaOH+O2。我们发现过氧化钠在和二氧化碳以及水反应的时候,实际上过氧化钠吸收的只是二氧化碳和水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而多余的氧原子会变成氧气而放出。也就是说,不管怎样,过氧化钠只吸收一氧化碳和氢气的质量,故对于不能写成(H2) m (CO)n 的物质,我们要把它凑成(H2) m (CO)n 形式,注意凑成这个形式的时候,我们只能够增减O ,而不能增减C 和H 。因为C 原子和H 原子是一定会被吸收的,但是O 原子是不一定的。如果写成(H2) m (CO)n 形式缺少O ,我们就补O ,如果多余O ,那就删掉O 。补进去的O 来自于燃烧时的氧气,删掉的O ,在和过氧化钠反应时以氧气形式在放出。 故对于C 2H 6O

C 2H 6O~~~~~~~~~C2H 6O 2 46 62 m x x = 即过氧化钠增重

6

6231m =m 4623

31

m 。 23

同理可得C 正确。

14、将x molO2、y molCH 4和z molNa 2O 2放入密闭容器中,在150℃条件下用电火花引发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容器内的压强为0,则x 、y 、z 之间应该满足 A x :y :z =1:2:3 B x :y :z =1:2:6 C x :y :z =2:1:3 D x :y :z =1:2:4 答案:B 解析:“恰好完全反应时,容器内的压强为0”,意味着气体被完全吸收。而根据 “Na 2O 2+ H2= 2NaOH”与“Na 2O 2 + CO =Na2CO 3”,可知能够被过氧化钠吸收的只有CO 和氢气,而在这里容器中的气体被完全吸收,说明这些气体刚好可以写成CO 和氢气形式。氢原子不用管,因为不管多少个氢原子都可以写成氢气形式,而如果恰好可以写成CO 形式的话,则必须有碳原子个数与氧原子个数相等: y =2x

仅有ABD 满足条件。而如果要将这些气体全部吸收,则消耗的过氧化钠的物质

的量z 为:

若将混合气体看成氢气和CO 的混合气体,则相当于: H 2有2y mol=4x mol CO 有y mol=2x mol

根据“Na 2O 2+ H2= 2NaOH”与“Na 2O 2 + CO =Na2CO 3”,可知需要消耗的过氧化钠为6x mol 。

故x :y :z =x :2x :6x =1:2:6

备注:要注意,先点燃再通入到过氧化钠中才可以这样取看总反应方程式,若没有点燃这个条件,实际CO 和氢气是不和过氧化钠反应的。

15、将氢气,乙醇和氧气混合蒸汽通过过氧化钠密闭容器中,电火花点燃,反应完全,体系的压强为0,则混合气体体积之比可能是

A 3:4:2 B 3:1:2 C 7:2:1 D 9:3:4 答案:AC 解析:“反应完全,体系的压强为0”意味着气体被完全吸收。而根据“Na 2O 2+ H2=

2NaOH ”与“Na 2O 2 + CO =Na2CO 3”,可知能够被过氧化钠吸收的只有CO 和氢气,而在这里容器中的气体被完全吸收,说明这些气体刚好可以写成CO 和氢气形式。氢原子不用管,因为不管多少个氢原子都可以写成氢气形式,而如果恰好可以写成CO 形式的话,则必须有碳原子个数与氧原子个数相等。故AC 符合。

16、某有机物与氧气以2:3的体积混合,通过足量的Na 2O 2密闭容器中,引燃后充

分反应,无气体剩余,该有机物可能是

A 乙醚 B 甲醛 C 甲醇 D 乙酸乙酯 答案:A

解析:“反应完全,体系的压强为0”意味着气体被完全吸收。而根据“Na 2O 2+ H 2=

2NaOH ”与“Na 2O 2 + CO =Na2CO 3”,可知能够被过氧化钠吸收的只有CO 和氢气,而在这里容器中的气体被完全吸收,说明这些气体刚好可以写成CO 和氢气形式。氢原子不用管,因为不管多少个氢原子都可以写成氢气形式,而如果恰好可以写成CO 形式的话,则必须有碳原子个数与氧原子个数相等。故A 符合。

17、将CO 2和NO 共30ml ,通过足量的Na 2O 2固体并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到20ml ,则原混合气体中NO 的体积为

A 10ml B 15ml C 20ml D 25ml 答案:C

解析:首先发生反应:2CO 2 +2Na2O 2 = 2Na2CO 3+O2 然后发生反应:2NO+O2=2NO2

总反应:CO 2+Na2O 2+NO=Na2CO 3+NO2

即当CO 2和NO1:1混合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钠和二氧化氮。设混合

气体中NO 有x mL,CO 2有y mL,则有:

①若x =y ,则发生反应CO 2+Na2O 2+NO=Na2CO 3+NO2 △V 1 1 1 1 y x

7

故△V=x =y =

x +y

2

②若x >y ,则发生反应CO 2+Na2O 2+NO=Na2CO 3+NO2 之后,NO 有剩余 1 1 1 y 故△V=y

③若x <y ,则发生反应CO 2+Na2O 2+NO=Na2CO 3+NO2 之后,CO 2有剩余,

剩余的CO2会发生反应:2CO 2 +2Na2O 2 = 2Na 2CO 3+O2。故此时△V 包含两部分:

CO 2+Na2O 2+NO=Na2CO 3+NO2 △V 1 1 1 1 1

x △V 1=x 2CO 2 +2Na2O 2 = 2Na2CO 3+O2 △V 2 2 1 1

y -x △V 2= △V=x +

y -x

2

y -x y +x

= 22

8

综上所述,CO 2和NO 的混合气体与过氧化钠反应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①若x >y ,则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差△V=y ,即减小的体积为CO 2的体积 ②若x ≤y ,则应前后气体体积差△V=

x +y

,则减小的体积为总体积的一半。 2

反过来,若气体的总体积减小一半,则必有二氧化碳的体积大于等于NO 的体

积,而若气体体积减小不足一半,则减小的体积就是CO 2的体积。

题中总体积为30mL ,反应后体积变为20mL ,即缩小10mL ,为第一种情况,

缩小的体积为二氧化碳体积。即二氧化碳为10mL ,NO 为20mL 。

18、把x mlCO 2通过足量的Na 2O 2后再与ymlNO 混合。x 与y 之和为30ml 。设充分反应后的体积缩小为15ml ,则x :y 为

①1:1 ②2:1 ③5:4 ④7:5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只有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19、将10gCO 2和CO 的混合气体,通过装有足量Na 2O 2的干燥管,反应后干燥管增重了5.6g 则原混合气体中CO 2的质量分数是

A 23.76% B 88% C 20.92% D 50% 答案:B

解析:注意这里没有点燃的条件,故CO 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即只能发生反应: 2CO 2 +2Na2O 2 = 2Na2CO 3+O2 △m 88 156 212 56

5.6 解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故质量分数为88% 20、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 和CO 2混合气体,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氦气密度的8倍。这时测得容器的压强为P 1。若控制容器体积不变,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经电火花点燃至完全反应,恢复到开始的温度,测得压强为P 2,则P 1和P 2的关系是

A P1=8P2 B P1=4P2 C P1=2P2 D P1=P2 答案:A

解析:根据PV=nRT,得到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假设反应前混合气体的

物质的量为1mol 。只需要找出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即可求出压强比。

根据“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氦气密度的8倍”,得到此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

对分子质量为32,根据十字交叉法,可以求出CO 和CO 2的比例3:1,即CO 有0.75mol ,CO 2有0.25mol 。CO 可以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余下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发生如下反应:

2CO 2 +2Na2O 2 = 2Na2CO 3+O2 2 1 0.25 0.125

即反应完全后余下0.125mol 气体。故:

P n 181

=1== 即P 1=8P2 P 2n 20. 1251

21、下列关于Na 2CO 3和NaHCO 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同温度下,水中的溶解度:Na 2CO 3<NaHCO 3

B 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CO 2的速率:Na 2CO 3<NaHCO 3 C 热稳定性:Na 2CO 3<NaHCO 3 D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相互转化 答案:B

解析:A 错误。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B 正确。

C 错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碳酸钠受热不分解,故碳酸钠热稳定性好 D 错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得到碳酸钠,而碳酸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得到

碳酸氢钠

22、有关纯碱和小苏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Na 2CO 3和NaHCO 3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NaHCO 3产生CO 2多 B 等质量的Na 2CO 3、NaHCO 3分别与足量同种盐酸反应,NaHCO 3消耗盐酸

C 向NaHCO 3溶液中加入Ba(OH)2没有沉淀,加入到Na 2CO 3中有沉淀 D Na2CO 3和NaHCO 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答案:AD

解析:A 正确。 B 错误。

C 错误。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钡的反应如下:

①碳酸氢钠少量:HCO 3-+Ba2++OH-=BaCO3↓+H2O

②碳酸氢钠过量:2HCO 3-+Ba2++2OH-=BaCO3↓+CO32-+2H2O D 正确。碳酸钠能和氢氧化钙、氢氧化钡等反应。

23、在10ml0.1mol/L的纯碱溶液中,不断搅拌并逐滴加入1.2ml0.05mol/L的盐酸,

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是

A 1.344ml B 2.240ml C 0.672ml D 0ml 答案:D

9

解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第一步:Na 2CO 3+HCl=NaHCO3+NaCl 第二步:NaHCO 3+HCl=NaCl+CO2↑+H2O

仅在第一步反应发生完之后,即仅在碳酸钠全部转化为碳酸氢钠之后,若再有 氯化氢剩余,余下的氯化氢才会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根据题给意思,碳酸钠有0.001mol ,盐酸有0.00006mol ,即在第一步反应中,盐酸就已经反应完,故没有剩余的盐酸发生第二步反应,即不会有二氧化碳放出。

24、将0.4gNaOH 和1.06gNa 2CO 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的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关系的是

HCl HCl A V HCl /L

10

0.2 HCl

C D

答案:C

解析:盐酸加入之后会首先和氢氧化钠反应,0.01mol 的NaOH 需要消耗0.01mol

的盐酸,故首先加入的0.1L 盐酸是不会有气泡产生的。然后继续加入盐酸,此时的盐酸会和碳酸钠反应,盐酸和碳酸钠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第一步:Na 2CO 3+HCl=NaHCO3+NaCl 第二步:NaHCO 3+HCl=NaCl+CO2↑+H2O

发生第一步反应需要消耗盐酸0.01mol ,即0.1L ,即加到0.2L 盐酸时,碳酸

钠刚好全部变成碳酸氢钠,此时依然没有二氧化碳产生。继续加入盐酸,盐酸会和碳酸氢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故答案C

25、110ml 含有0.30mol 碳酸钠的溶液和200ml 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

A 3.0mol/L B 1.5mol/L C 2.18mol/L D 0.84mol/L 答案:C

解析:注意这里有两个条件:

①混合方式不同,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会不同 ②无论怎么混合,都有二氧化碳产生

(1)两种不同得混合方式,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一样。

说明一个问题,就是盐酸是不足量的。因为若盐酸足量,那么碳酸钠必

然完全反应,那么产生的二氧化碳必然一样。碳酸钠完全反应时的方程

式是:Na 2CO 3+2HCl=2NaCl+CO2↑+H2O

1 2

0.3 0.6

即碳酸钠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是0.6mol 。而根据题给条件,

盐酸是不足量的,故盐酸的物质的量要小于0.6mol

(2)无论怎么混合,都有二氧化碳产生。

首先要明白,将碳酸钠逐滴加入到盐酸中去时,一定会有二氧化碳产生。

因为每加一滴碳酸钠到盐酸中,碳酸钠都是完全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故

将碳酸钠加入到盐酸中去是我们不需要去管的。

关键时将盐酸加入到碳酸钠中去,此种情况下是不一定有二氧化碳产生

的,我们需要找出,满足什么条件的时候,将盐酸加到碳酸钠中去也有气

体产生。

我们知道将盐酸加到碳酸钠中去的时候,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第一步:Na 2CO 3+HCl=NaHCO3+NaCl

第二步:NaHCO 3+HCl=NaCl+CO2↑+H2O

若要生成气体,必须发生第二步反应,所以第一步反应必须完全。故盐酸

必须要将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之后还有剩余。故盐酸的物质的量必须大

于0.3mol 。

综上所述:0.3<n HCl <0.6 故1.5<c HCl <3

仅C 符合题意

备注:满足条件:

①混合方式不同,产生的二氧化碳也会不同

②无论怎么混合,都有二氧化碳产生

的充要条件是:n Na2CO3<n HCl <2n Na2CO3

26、实验室有甲、乙两瓶丢失标签的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盐酸,另一瓶是碳酸钠溶液,为确定甲、乙两瓶溶液的成分及其物质的量浓度,现操作如下:

①量取25.00ml 甲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加乙溶液15.00ml ,共收集到CO 2气体

224ml

②另取15.00ml 乙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加甲溶液25.00ml ,共收集到CO 2气体

112ml

上述气体体积均以换算成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过程中所涉及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2)甲是 。甲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为 。

(3)将 n ml的甲溶液与等体积的乙溶液按各种可能的方式混合,产生的气体体

积是Vml (标准状况下),则V 的取值范围是 。

2-+- 答案:(1)CO 3+H=HCO3

HCO 3-+H+=CO2↑+H2O

(2)HCl 0.8mol/L 1.0mol/L

(3)0≤V≤8.96n

解析:(1)不解释 11

(2)以碳酸钠和盐酸均有1mol 为例,在混合方式:

有两种混合方式:

①碳酸钠加入到盐酸中 产生二氧化碳0.5mol

②盐酸加入到碳酸钠中 产生二氧化碳0 mol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当盐酸不足量时,将碳酸钠加入到盐酸中产生的二

氧化碳多。

题中混合方式①产生的二氧化碳多,故是将碳酸钠加入到盐酸中去,故甲

是HCl ,乙是Na 2CO 3。

题中混合方式①中,每加入一滴的碳酸钠,碳酸钠都会完全跟盐酸反应放

出二氧化碳,直到盐酸反应完,此时可以写总反应方程式计算:

2HCl+Na2CO 3=2NaCl+CO2↑+H2O

2 1 1

0.02 0.01

根据放出的二氧化碳是0.01mol ,得到盐酸的物质的量是0.02mol ,浓度

0.8mol/L。注意此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来计算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因为碳酸

钠是没有反应完全的。

题中混合方式②中,是将盐酸加入到碳酸钠中,盐酸会先将碳酸钠转化为

碳酸氢钠,然后多余的盐酸才会和碳酸氢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第一步:Na 2CO 3+HCl=NaHCO3+NaCl

1 1

0.015 0.015

第二步:NaHCO 3+HCl=NaCl+CO2↑+H2O

1 1

0.005 0.005

根据第二步反应中放出二氧化碳0.005mol ,得到在第二步反应中消耗的盐

酸是0.005mol ,而整个过程中盐酸是反应完全了的,故在第一步反应中消

耗的盐酸是0.015mol ,而我们知道必须有第一步反应反应完之后,才能发

生第二步反应,也就是说在第一步反应中,碳酸钠已经完全反应,故根据

盐酸的物质的量,我们可以求出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015mol ,浓度

1mol/L。注意不能用第二步反应中盐酸的物质的量是0.005mol 来求碳酸氢

钠的物质的量,因为第二步反应中并没有将碳酸氢钠反应完。

(3)已知HCl 的浓度为0.8mol/L,碳酸钠的浓度为1mol/L,体积均为n mL,

故其物质的量分别为0.8n ×10-3mol 和n ×10-3mol 。有两种混合方式:

①碳酸钠加入到盐酸中 产生二氧化碳0.4n ×10-3mol

②盐酸加入到碳酸钠中 产生二氧化碳0 mol

故0≤V≤8.96n

27、某碱性试液,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用去HCl 标准液的体积为V 1,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用去同一HCl 标准液体积为V 2,如2V 1<V 2,则该试液的组成为

A Na2CO 3和NaHCO 3 B NaHCO3和NaOH

C Na2CO 3 D Na2CO 3和NaOH

答案:A

解析:注意一个问题,在做此类题目时,我们认为碳酸氢钠是不能够让酚酞变色的。 即,若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碳酸钠,则只能发生第一步反应就到滴定终点了。 12

而若以甲基橙作为指示剂,则需要将第二步反应发生完才到滴定终点。

A 正确,设碳酸钠有x mol,碳酸氢钠有y mol,则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消耗的

盐酸的物质的量为x mol ,而当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的时候,消耗的盐酸是(2x +y )mol ,符合题意。

B 不对,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不共存

C 不对,设碳酸钠有x mol,则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为x

mol ,而当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的时候,消耗的盐酸是2x mol,不符合题意。 D 不对,设碳酸钠有x mol,氢氧化钠有y mol,则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消耗的

盐酸的物质的量为(x+y) mol ,而当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的时候,消耗的盐酸是(2x +y )mol ,不符合题意。

28、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定物质的克数,通常用T(M1/M2) 表示,T(HCl/NaOH)=0.04g/mL,表示每毫升标准盐酸溶液恰好与0.04gNaOH 完全反应。现有含Na 2CO 3的混合固体样品,用上述标准盐酸滴定,若以酚酞为指示剂测得该样品的滴定度为0.073g/mL。则该样品中还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A K2CO 3 B KOH Ba(OH)2 C Na2SO 4 KHCO3 D K2CO 3 NaHCO3

答案:B

解析:注意一个问题,在做此类题目时,我们认为碳酸氢钠是不能够让酚酞变色的。 即,若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碳酸钠,则只能发生第一步反应就到滴定终点了。 而若以甲基橙作为指示剂,则需要将第二步反应发生完才到滴定终点。

T(HCl/NaOH)=0.04g/mL,相当于每毫升标准盐酸溶液恰好与0.04gNaOH 完全

反应,即:

NaOH~~~~~HCl

40 1

0.04 c ×10-3 解得盐酸的浓度为1mol/L。

用这样的盐酸滴定纯净的碳酸钠:

Na 2CO 3~~~~~~~~~HCl

106 1

T(HCl/Na2CO 3) 1×10-3 解得纯净的碳酸钠的滴定度为0.106g/mL 而现在混有杂质的碳酸钠的滴定度为0.073g/mL,说明杂质的滴定度小于

0.073g/mL,这样和碳酸钠的滴定度平均起来才可能等于0.073g/mL,故需要求出选项中物质的滴定度:

K 2CO 3: K 2CO 3~~~~~~~~HCl

138 1

T(HCl/K2CO 3) 1×10-3 解得纯净的碳酸钾的滴定度为

0.138g/mL

KOH : KOH~~~~~~~~HCl

56 1

T(HCl/KOH) 1×10-3 解得纯净的氢氧化钾的滴定度为0.056g/mL Ba(OH)2:Ba(OH)2~~~~~2HCl

171 2

T(HCl/Ba(OH)2) 1×10-3 解得纯净的氢氧化钾的滴定度为0.0855g/mL Na 2SO 4:硫酸钠不消耗盐酸,相当于1mL 的盐酸可以滴定无穷多的硫酸钠,

故硫酸钠的滴定度可以认为是无穷大。

NaHCO 3:以酚酞为指示剂时,我们认为碳酸氢钠不消耗盐酸,故相当于1mL

的盐酸可以滴定无穷多的碳酸氢钠,故碳酸氢钠的滴定度我们可以认为是无穷大。

综上所述,仅B 选项中物质的滴定度低于0.073g/mL

29、在标准状况下,将17.92L 的CO 2通入0.25L 4.0 mol·L -1 的NaOH 溶液中,所得溶液中的CO 32-与H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13

A 5:4 B 1:3 C 3:2 D 2:3

答案:B

解析:设生成碳酸钠x mol,碳酸氢钠y mol。则有:

根据碳原子守恒:x +y =0.8

根据钠原子守恒:2x +y =1

解得x = 0.2mol y = 0.6mol 故1:3

30、把一瓶不饱和的烧碱分成4等份,保持温度不变,向4份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OH 固体、Na 2O 2、Na 2O 和Na ,使溶液均恰好饱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入NaOH 的质量一定最小

B 加入的过氧化钠和Na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 制成饱和溶液后4份溶液中所含有的NaOH 质量相同

D 加入的NaOH 、Na 2O 2、Na 2O 、Na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2

答案:B

解析:若在100mL 水中分别加入0.1mol 的下列物质,如下表所示:

14 即得到的溶液的质量分数:NaOH <Na <Na 2O 2=Na2O

而现在题中的要求是均达到饱和,即质量分数均相同。根据上述结论,所加入的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故B 正确。

所加入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应该是最大的,故质量不可能是最小的,A 错误。 C 错误,因为最终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并不一样,故溶质也不会一样。 D 错误,钠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会是1:1

31、将2molNaHCO 3和一定量的Na 2O 2固体混合,在加热条件下让其充分反应, 150℃下所得气体仅含2种组分,反应后固体的物质的量n 的取值范围是

A n=1 B 1<n <2 C 2≤n<4 D n≥4

答案:C

解析:可用数轴来表示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x 取不同值时剩余气体的成分:

O 2、H 2O CO 2、H 2O O 2

x CO 2、H 2O 、O 2 O O 、H O 2 0 1 2 2 2

当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在1≤x <2、x =0时,均只剩余两种气体。

当x =0时,剩余固体为碳酸钠,物质的量为1mol 。(依题意,此情况不存在) 当x =1时,剩余固体为碳酸钠,物质的量为2mol 。

当x =2时,剩余固体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4mol 。

故2≤n <4

32、在一定条件下,将Na 和O 2反应的生成物1.5g 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 浓度为0.5mol/L的盐酸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 Na2O B Na2O 2 C Na2O Na 2O 2 D Na2O 2 NaO 2 答案:C

解析:整个题目的过程:

钠的氧化物溶于水-->NaOH -->0.04mol HCl恰好中和-->溶液中有Na +、Cl -

则由电荷守荷知,1.5 g 钠的氧化物中,恰好有0.04mol Na。则由选项A 、B 、

C 、D 可由极限值法解得应该为C 选项。我们在此再展示下由“一般化”、“找

通式”的方法。

Na 2O NaO 0.5

Na 2O 2 NaO x NaO 1

NaO 2 NaO 2

由之前的分析知,1.5g 氧化物NaO x 所含有的Na 物质的量为0.04mol ,

可列方程:

1×291. 5=0.04 解得x =<1 3223+16x

而x 值小于0.9的只有Na 2O(x =0.5),故混合物中必然含有Na 2O ,答案C 。

33、等物质的量的N 2、O 2、CO 2混合气体通过Na 2O 2后,体积变为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这时混合气体中N 2、O 2、CO 2物质的量之比为

A 3:4:1 B 3:3:2 C 6:7:3 D 6:9:0

答案:A

解析:设原混合气体有9mol ,则反应完全后剩余气体8mol ,三种气体各3mol 发生的反应是:2CO 2 +2Na2O 2 = 2Na2CO 3+O2 △V

2 1 1

1

解得消耗的二氧化碳为2mol ,生成的氧气为1mol

故混合气体中N 2、O 2、CO 2物质的量之比为3:4:1

34、把CO 2和NO 的混合气体80mL 缓缓通过足量的Na 2O 2固体,体积缩小到50mL, 则混合气体中CO 2体积为

A 20mL B 30mL C 40mL D 50mL 答案:B

解析:CO 2和NO 的混合气体与过氧化钠反应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①若x >y ,则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差△V=y ,即减小的体积为CO 2的体积

②若x ≤y ,则应前后气体体积差△V=15 x +y ,则减小的体积为总体积的一半。 2

反过来,若气体的总体积减小一半,则必有二氧化碳的体积大于等于NO 的体

积,而若气体体积减小不足一半,则减小的体积就是CO 2的体积。

题中总体积为80mL ,反应后体积变为50mL ,即缩小30mL ,为第一种情况,

缩小的体积为二氧化碳体积。即二氧化碳为30mL 。


相关内容

  • 西夏附加刑考探_戴羽
    2014.04 LANZHOUXUEKAN 西夏附加刑考探 戴 (陕西师范大学 羽 西安710062)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摘要]西夏附加刑主要包括籍没刑.罚金刑.黥刑.戴枷刑,是西夏刑罚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夏籍没刑.铁枷刑适用范围较广,用 ...
  • 陪我一起看草原
    你到过草原吗?草原是什么样子你知道吗?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5/view-18058.htm 我到过草原,度过了一个凉爽的夏日.过好些日子了,那里还让我魂牵梦萦.那儿的事,那儿的人,时时浮现我眼前,脑子里飘忽 ...
  • 以感悟人生为题的作文
    感悟人生 生活中,我们在衣叹生命不幸,在等待希望的瞬间,时间像一只顽皮的小精灵窃笑着与我们擦肩而去.时间一天一天地过支,童年的无无忧无虑早已如梦般散去,少年的浪漫往事,也伴 随着日历,飘逸在岁月的风中-- 时不飞逝,往事烟云如歌,也只能存在 ...
  • 倾心一爱作文
    倾心一爱作文(一) 聆听音乐,我的倾心一爱. 精彩的音乐,总是给予我以奇妙的感觉.一瞬间砰然拨动我的心弦. 轻轻的打开一扇窗,微风吹动我的风铃,清脆的声音荡漾开来.旋动电钮,我与清风同聆听美音. 聆听音乐-- 看高山耸立,听涓涓细流.七弦古 ...
  • 学习阿里木世纪的心得体会
    阿里木先进事迹学习心得 我们已经通过报纸.网络上学习了阿里木的先进事迹,感受很深.为了进一步学习,我院(九间楼卫生院)组织了一次专题"向阿里木事迹"的学习列会. 了解事迹后得知阿里木来自新疆库尔勒,在贵州毕节市卖烤羊肉串 ...
  • 对同学的毕业留言
    对同学的毕业留言 友谊是一首无字的歌,在你淡淡的季节里开一树美丽的花,在深深浅浅的脚印里,为你不退的步伐奏一曲动人的华尔兹.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其实所谓好朋友就像我们一样,可以畅谈心中的感觉,彼此关心,彼此照顾,时而哈哈大笑,时而争得面红赤 ...
  • 20XX年高考满分作文__语文我心中的一弘清泉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我尚在牙牙学语时,母亲向我稚嫩的心灵打开的一道神秘的大门--语文.十几个春秋过去,语文就像一泓永不枯竭的清泉,点点滴滴地滋润 ...
  • 中秋商务祝福语20**年精选
    八月十五将至送你一只月饼,含量:100%关心,配料:甜蜜+快乐+开心+宽容+忠诚=幸福;保质期:一辈子 保存方法:珍惜. 中秋将至,奉上一个月饼,配料:五克快乐枣,一把关心米,三钱友情水,用幽默扎捆,用手机送达;保质期:农历八月十五前;保存 ...
  • 感念师恩学生作文范文
    笑中带泪忆恩师 没有丰富华丽的辞藻,没有飘逸飞扬的文采,也没有磅礴震撼的气势--我竟然企图用最简单的文字来称颂你的伟大!很苍白,很无力,也很不自量力!--题记 又快到教师节了,每年的贺卡都会写上他的名字,今年也不例外,每当我写祝福语的时候, ...
  • 20XX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目集锦
    2010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目集锦 1.北京 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