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 范文中心

三个代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2/05

三个代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的重要论述,联系当前实际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感到有几个问题需要加深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一系列思想理论观点的本质概括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长期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围绕着中国革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但如何从总体上把握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呢?直到《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才使人们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那时,毛泽东同志的理论,本质地说,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邓小平同志重新工作之后,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直到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概念之后,才使人们认识到邓小平理论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理论观点。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本质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之后,使人们的认识发生了新的飞跃,认识到江泽民同志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本质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可以从它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关系来看。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关系来看,党的十六大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条基本经验,江泽民同志说,“这些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来看,江泽民同志说,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最主要的就是要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持‘三个代表’”。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我们党的性质的关系来看,江泽民同志说,“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关系来看,江泽民同志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江泽民同志的论述是多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外交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这些重要论述最本质的概括,归结到一点,就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发展新突破

江泽民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就是说,它既和马克思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继承什么?继承它的科学体系,继承这个体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核心,而历史唯物主义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社会物质生产力、社会文化、人民群众。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来,社会历史就是“人民群众 ”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历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反映的就是这种唯物史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就是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产生150多年来的历史,有几次大的发展。一次是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从无到有。一次是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从而产生了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一次是经济不发达国家如何搞社会主义问题的科学解决,从而产生了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总结历史经验,紧密联系时代特点以及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新就新在它集中揭示了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对党的先进性做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概括,从根本上科学地、系统地回答了时代提出的重要大历史课题。现在,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们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面对这样的时代特点,如何保持党的性质不变并站在时代的前列?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重大历史课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新就新在它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武器。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规律,怎么适应它的规律?过去人们认识得不很透彻,特别是在“左”的思想影响下,认为必须 “以阶级斗争为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才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江泽民同志深化这种认识,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顺应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种认识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尊重历史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和党的任务的统一,体现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从而把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就是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具有全面的指导作用

2001年7月,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两个统一”的思想,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把全面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统一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又进一步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强调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从江泽民同志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意义的定位非常明确:“三个代表 ”是新时期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是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这两者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事业就是国家的事业,表现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们党是执政党,这是认识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点。江泽民同志指出,总结党八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来加强。党的建设离不开党的中心任务,要在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的过程中来加强党的建设。党在执政条件下,中心任务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在党,加强党的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全面的指导作用,取决于它是一个完整的新的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仅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几个论断,也不仅仅是这几个论断的简单相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精髓,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主题,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是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问题的伟大创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体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总结的统一,它既是理论的创新,又是实践的总结。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它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理论创新的结晶。这种理论创新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又要落实到更好地指导实践上来,落实到发展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实现和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立足当代中国实践提出的,是围绕当代中国实践展开的,是回答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各种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统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因如此,江泽民同志强调,看一个党是不是先进,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所以,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成为“三个代表” ,就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体系体现了精髓、主题、纲领的统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也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与这个主题相联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只有使党“始终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我们党才能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我们党是执政党,手中有权。权力既可以用来为人民服务,又可能使党脱离群众。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这个道理,应该在党员干部的头脑中深深扎根。执政为民,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必须树立以人民群众为本的价值观,必须改革和完善我们的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总结的统一,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统一,体现了精髓、主题、纲领的统一,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对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具有全面的指导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在各项工作中,都要自觉地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样,我们的党和国家必将建设得越来越好,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伟大的复兴。


相关内容

  • 抓紧推进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
    作者:李忠杰 光明日报 2000年04期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中国问题的关键是把党建设好.这是我们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面向新的世纪,我们要战胜前进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实现现代化建 ...
  • 党课考试简答题和论述题
    简答题 1.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召开时间]1935.1 [主要内容]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历史意义]结 ...
  • 毛概考试论述题
    1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中 国 共 产 党人通过理论创新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实际上可以作出两种分类: 一是按照理论的主要创立者来划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可以分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
  • 概论论述题
    1.试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过程. 答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表现为内容的中国化和形式的中国化. (1)在内容上毛泽东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的发展规 ...
  • 业余党校入党培训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先锋队,同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先锋队. 2. 中国共产党是__________事业的领导核心. 3.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__________. ...
  • 考研71讲话全文
    (2011年7月1日) 胡锦涛 1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回顾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瞻望中国发展繁荣的光明前景. 90年前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 ...
  • 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解读
    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精神解读 胡锦涛总书记7.23重要讲话,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精辟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系统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伟大实践,科学阐述了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若干重大问题,深刻回答了 ...
  • 教育规划纲心得
    通过学习<教育规划纲要>,使我对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现就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提高了思想认识.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 ...
  • 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党章知识竞赛题库
    党的十八大精神与党章知识竞赛题库 1.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海) 2.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________的民(反帝反封建) 3.1945年4月23 ...
  • 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
    政治必修二 政治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广泛真实的民主 1. 国家的含义: 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