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 导学案 - 范文中心

报任安书 导学案

06/08

《报任安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2、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3、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学习重点】

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与句式。

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学习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点。 【学法指导】

自主朗读、指导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学习、归纳总结

第一课时

相关资料:

一、背景介绍:

原文和本文节选的区别是,本文舍去了很大一块的对李陵事件的解释。天汉三年(公元前89年)夏天,武帝派自己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二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他为李陵辩护是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据汉朝的刑法,死刑有两种减免办法:一是拿五十万钱赎罪,二是受“腐刑”。司马迁毅然选择了腐刑。

出狱后,他被安排在皇帝身边侍奉,做了中书令,这个职务,表面上看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二、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主要作品是《史记》。

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元封三年,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记》。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力完成的具有完整体系的著作。总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万余字,又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部著作。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初年三千年的历史。分10表、 8书、12本纪,30世家,72列传,共130篇。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

《史记》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文体:“书”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知识梳理】(自主完成案)

学生根据课后注释,试着翻译全文,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内

容。并找出文中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古今词义的变化和特殊的文言句式等,还要掌握一些重点字词的解释。 一、名句默写。

人固有一死, , ,用之所趋异也。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 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 , 。

4.孙子膑脚,《兵法》 ; ,。 5.《诗》三百篇, 6.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二、给加点字注音。 曩者( ) .圜墙( ) .

阙然( ) 诎体( ) 赭衣( ) 放佚( ) 膑脚( ) .....

稽( ) 缧绁( ) 剌谬( ) 受榜箠( )倜傥( ) ........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其次诎体受辱。 2.其次关木索 3.见狱吏则头枪地 4.及以至是 5.及罪至罔加 6.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7.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8.思垂空文以自见 9.放失旧闻 10.则仆偿前辱之责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曩者辱赐书 2、若望仆不相师 ....3、幸勿为过 4、阙然久不报 ...5、特以为智穷罪极 6、用之所趋异也 ..7、定计于鲜也 8、暴肌肤 ..9、系狱抵罪 10、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 ....11、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12、不可胜记 ...13、思垂空文以自见 14、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15、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16、虽万被戮 .17、垢弥甚耳 18、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19、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20、与时俯仰 ..五、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古义:

2.意气勤勤恳恳。 古义: 3.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 古义: 4.念父母,顾妻子。 古义: 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义: 6.下流多谤议。 古义: 7.仆以口语遭遇此祸 古义:

8.恨私心有所不尽 古义: 9.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古义: 10、素所自树立使然 古义: 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

1.孙子膑脚 2.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3.倡优蓄之 4. 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5.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

6.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7、以污辱先人 8、衣赭衣

第二课时

研习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掌握主要内容。 全文共3部

分 第1-3段: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 1、结合译文,思考:任安写给司马迁的信的内容是什么? 2、司马迁的祖先主管什么工作?其社会地位如何?

3、假如司马迁遭受酷刑后自杀,人们会怎么看他?

4、司马迁极写自己的受辱其用意在哪里?

归纳:第三段文字点到自己虽然受辱,但不会去死的两个原因:

(1) •

(2) •

第4段: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效仿古人发愤著书。

思考:从这些古人身上作者学到了些什么?你学到了些什么?

第5-6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

思考:为什么他能就极刑而无愠色?

概述全文思路。

第三课时

一、欣赏品味

《报任安书》被称为“天下奇文”,它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了一个奇人的奇伟

情操,富于抒情性的语言,将作者内心久积的痛苦与怨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文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文情并茂。前人的评价,“感慨啸歌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试赏析

1. 第2段:

太上不辱先„„最下腐刑极矣

且西伯„„在尘埃之中

第4段:古者富贵而名摩灭„„思垂空文以自见

三、课堂检测 (一)通假字。(找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解析) 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2.《诗三百》,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思垂空文以自见。 4.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5.则仆偿前辱之责。 (二)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太史公牛马走 再拜言:

3、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

2、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 务:

4、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

5、请略陈

6、阙然久不报: 8、仆于妻子何如哉: 10恨私心有所不尽: 12、仲尼厄而作《春秋》: 14、发愤之所为作也: 16、仆窃不逊: 18、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20、虽万被戮,岂有毁哉: 22、通其狂惑:

7、幸勿为过:

9、亦颇识去就之分: 11、鄙陋没世: 13、不韦迁蜀: 15、以舒其愤:

1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19、会遭此祸:

21、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23、曼辞以自饰:

(三)文句翻译

1.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2.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3.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4.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zhài),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课下作业】:

1、书面翻译文章第四段。 2、完成《步步高》相关练习。

3、阅读美文,摘抄优美句子,写一段200字的读后感。

大义生死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不知“史是史,我是我”,总把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聚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我深信,这种思考并非我一人独有。某种程度上,历史是为这种思考而存在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那些杰出的“死”里。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萦绕着我。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却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后人认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他去尽忠,焉知政治家与政客的不同,前者是别无选择地献身,后者却是投机。 身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国亡国的事实。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使“国破山河在”,他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以行吟,可以留作“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的唯一选择。他把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这就是为什么在抗日战争中,在寡不敌众的时刻,会有那么多的中国将士采取“以卵击石”的壮烈行为。屈原是不会等到敌国侵入受辱而死的。他选择一种自由的高尚的独立的死,在汩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如归地赴死。这死,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治”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是历代美的理想追求者最好的结局。

死可以明志,生亦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出入公正之心,为李陵辩护,开罪了皇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一位直谏烈臣。但司马迁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是要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这篇充满人性及文化激情的作品,能超载政治变迁,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光。 “生?还是死?这是个问题。”莎士比亚的名句,令丹麦王子哈姆莱特成为西方“择生择死”思考的典型形象。西方人更重视“生”的权利与个人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把自我小生命看做民族大生命的一环。舍小取大,故有欣慰之感。 有时,中国人甚至将“生”看作比“死”更难的事情。

有一个“退麝投岩”的故事。麝鹿被人追杀无计时,会跑到岩边将自己的麝香掏出,搓入泥土,归还大地,不令猎人所得。然后投岩而死。这是对文化人的生命与使命的庄严比喻。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的教授们跑到云南。这正是一个民族存亡的“岩边”,他们将麝香掏出,哺育后生,还给中华,以雪国耻。

祖宗给了我们一个清明节。清明时的中国,生人走到死界边,冥冥之中的灵魂也来与生人相逢。中国人不只是活在自己的不到百年的小“生”里,还要活进五千年的历史里,活进无尽的未来里。这使得中国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肉体人生更为漫长和浩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