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塞效应的静压管桩承载力修正公式 - 范文中心

基于土塞效应的静压管桩承载力修正公式

03/27

基于土塞效应的静压管桩承载力修正公式

摘要:由于“土塞”的存在, 开口管桩的承载机理远比闭口管桩要复杂,本文通过对土塞高度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来分析土塞效应的强弱,现行的计算公式计算的管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值比实测得的极限承载力要偏小,通过对土塞效应的研究,建立修正公式使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更为接近,从而应用于工程实践之中。

关键词:土塞效应 土塞率 桩端土塞效应系数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从上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开始应用较多的一种预制桩型。由于该桩型具有工艺简单、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造价较低、检测方便等优点,因而在工程中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因管桩桩端截面形式的不同而分为敞口管桩与闭口管桩.敞口管桩的受力机理不同于其他预制桩,存在土塞效应,即敞口管桩在沉桩过程中,桩端土一部分进入管内形成土塞,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土塞效应仍有待深入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沉桩的过程中,桩端的一部分土将被挤入管内,形成“土塞”或“土芯”,伴随着沉桩的深入,管桩内的“土芯”将会发生压缩,同时管桩内壁将产生摩阻力,所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竖向承载力实际上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即桩外侧阻力、桩管内侧阻力、环底端阻力。同时,在压桩的过程中,由于桩端土体的挤压,使得持力层的承载力进一步提高。若按原状土设计的参数进行计算,则得到的结果往往会偏低。因此,


相关内容

  • PHC管桩静压施工控制要点
    2007年第4期总第106期 福 建 建 筑 F uji an A rchitec t ure &Construction N o4#2007V ol #106 P HC 管桩静压施工控制要点 吴振雄 (南平三建工程有限公司 353 ...
  • 静压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静压桩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一.工艺流程 1.测量放线定桩位埋桩尖: (1)根据提供的测量基准点用经纬仪放出各轴线,定出桩位,埋好桩尖. (2)每根桩施工前均用经纬仪复测桩位,并请监理人员检查验收. 2.桩机就位: (1)将压桩机移至桩位 ...
  • 静压桩施工技术交底
    施 工 技 术 交 底 记 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交底人 春江花园四期 D3 地下车库桩基工程 武汉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参加班组 分项工程名称 交底日期 静压桩组 桩基工程 2014 年 2 月 23 日 曾繁昌 记录人 陶百鹏 一 ...
  • 20**年上半年江西省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题
    2016年上半年江西省注册土木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对于原状土取土器,下列()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固定活塞薄壁取土器的活塞是固定在薄壁筒内,不能在筒内 ...
  • 卵石换填垫层计算和处理方法方案
    关于"大余县 2014年新珠村塘窝 里廉租住房(6#楼)工程"地基处理方案 根据核工业赣州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大余县2014年新珠村塘窝 里廉租住房(6#楼)工程地勘报告",本工程基础采用卵石垫层法对地 ...
  • 静压预制桩的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静压预制桩的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摘要静压预制桩基础是一种新型的深基础类型, 特别适用于对噪音有限制的市区内作业.但靠近原有建筑物桩基施工较困难, 单桩承载力相对较低, 对土体适应有一定的局限, 压桩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而且情况复杂 ...
  • 4区桩基验收会议纪要
    湖北新华印务有限公司 生产流通基地印刷生产中心二期教材印制中心工程 (8-13/A-H轴) 桩 基 础 验 收 会 议 纪 要 单位:武汉振发建筑有限公司 日期:2013年9月18日 桩 基 验 收 会 议 纪 要 会议时间:2013年9月 ...
  • 项目部工作总结
    2006年房地产公司项目部工作总结 随着时间的流逝,2007年的新年钟声即将响起,在这辞旧迎新之际,□□□□项目工程在□□□□公司的正确指导下,在□□□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项目部全体员工及N家监理公司派驻的N个监理部全体人 ...
  • 地质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 年 三月 二十 日 地质工程硕士毕业论文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 ...
  • 铝合金构件T形连接承载性能
    第40卷第10期2012年10月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OFTONGJIUNIVERSITY(NATURALSCIENCE) Vol.40No.10 ct.2012 O )文章编号:0253374X(201210144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