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人体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专题练习(有解析答案) - 范文中心

2.5人体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专题练习(有解析答案)

12/22

2.5人体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专题练习(有

解析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无关的是( )

A .肾上腺分泌醛固酮进行调节

B .下丘脑对肾上腺和胰岛细胞的调节

C .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的拮抗作用

D .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的协同作用

2.下列过程不在动物细胞内进行的是

①氨基转换作用 ②脱氨基作用 ③胰液分解各种有机物 ④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血液中尿素的排出 ⑥葡萄糖转变为脂肪

A. ③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④⑤⑥

3.下列关于人体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细胞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

B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细胞中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都是CO 2和H 2O

C .活细胞中的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ATP 为细胞生命活动供能

D .正常人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一般都是按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顺序发生

4.常言中的“马无夜草不肥”是有其科学依据的。生物体内有一种被称为“BMALI”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如果人在白天多进食可能比在夜间多进食更容易发胖

B .马吃夜草长肥是因为夜间的草更有营养

C .BMALI 夜间增多不利于脂肪积累

D .蛋白质“BMALI”可能会促进糖类、蛋白质等转化为脂肪

6.下表为甲、乙、丙三个病人早晨空腹时血清中的部分指标值。相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

A .甲的血氨浓度可能低于正常值范围

B .乙可能水肿并伴有蛋白尿现象

C .丙可能身体消瘦并伴有多尿现象

D .甲、乙、丙的病变器官分别可能是肝、肾、胰

7.人体内氢随化合物在生物体内代谢转移的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 只来自于─NH 2

C .M 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

D .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8.下图表示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部分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外界环境温度越高,①②过程越旺盛,产生的ATP 越多

B .人的细胞质基质中含有①②③过程所需要的酶

C .经④过程得到的氨基酸一定是非必需氨基酸

D .③过程发生在氧气不足时,有时还可能生成CO :和酒精

9.当血压显著降低时,哪些器官的血流将明显减少?

A .皮肤 B .肾脏 C .肌肉 D .胃肠道 E .大脑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10.(9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 ;d 与a 、f 的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d 中含有较多的 ;a 、d 、f 合称为 ,d 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2)c 的具体内环境是 。

(3)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是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CO 2浓度最高为图中的[ ] 。

(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 明显下降? ,原因是图中标号[ ]内存在着 物质。

11.(6分)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人群中,有若干种遗传病是由于苯丙氨酸的代谢缺陷所致,例如,苯丙氨酸的代谢产物之一苯丙酮酸在脑中积累可阻碍脑的发育,造成智力低下。请分析:

(1)缺乏哪一种酶可导致病人又“白(白化病)”又“痴”?________。

(2)缺乏哪一种酶可导致病人只“白”不“痴”?_____。

(3)缺乏哪一种酶时,婴儿使用过的尿布留有黑色污迹(尿黑酸)?_____。

(4)出现上述各种代谢缺陷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上述实例中可以证明遗传物质的哪一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分)请分析回答下面Ⅰ、Ⅱ两题: Ⅰ.下图是氮在自然界中和生物体内转化过程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1)能够完成图中②过程并且还要分泌生长素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将NH 3转化成NO 3-的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氨基酸中,人体内不能通过⑥过程来合成的是_________。

A .丙氨酸 B .甘氨酸 C .赖氨酸 D .谷氨酸

(4)如果为了预防禽流感,对鸡注射了禽流感疫苗,并同时连续饲喂用15N 标记的氨基酸若干天,几天后,检测其血清成分中15N 有明显增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Ⅱ.右图为下丘脑对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激素,甲、乙、丙、丁表示内分泌腺,数字表示部分生理活动,其中,激素C 的分泌受H 的调控影响。虚线部分表示神经调控。

(1)图中与激素A 协同作用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是_________(填英文字母)

(2)从图中的调控关系判断,丙可能是_______。

(3)F 物质只能作为丁的信号,与丁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_______(物质)有关。

(4)当受到寒冷刺激时,除了图中所示的腺体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外,采用物理方式

调节体温的四种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验证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进入动物细胞, 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并作出实验结果预期及结论。

第一步:取两个已灭菌的培养瓶编号为A 、B ,分别装入等量的已灭菌且含14C 标记的葡萄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将小白鼠的胚胎用剪刀剪碎,然后用胰蛋白酶处理,再用生理盐水洗去胰蛋白酶制成单个分散的细胞,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到A 、B 两个培养瓶中待用。

第二步:A 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中加入与A 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三步:将A 、B 两个培养瓶振荡摇匀后,一起放入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一定的时间。

第四步:取出A 、B 两个培养瓶,用离心装置分别离心,收集上清液,然后用检测放射性同位素的仪器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结果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表示人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部分代谢途径,图中A 、B 、C 、D 、E 、F 、G 表示物质,①、②、③、④表示过程。

(1)脂肪消化后的产物,大部分先被吸收到小肠绒毛内的 。

(2)物质E 是 ,物质F 是 ,物质G 是 。

(3)在过程①、②、③、④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需要消耗氧气的是 。

(4)物质B 从小肠肠腔中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到进入组织细胞,至少需要经过 层细胞膜。

(5)在消化道中,淀粉变为物质B ,需经过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肠淀粉酶和 酶的催化分解。

(6)肌糖元的功能是 。

(7)人体中氨基酸的主要来源途径有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分解、糖类等物质的转变和 。

14.如图所示是发生于人体内的蛋白质部分代谢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中可发生细胞外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催化a 过程中的酶可由_______________种腺体分泌而来。

(2)图中f 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若细胞内[H]含量减少,则很可能是控制_______________合成的基因发生了变化。

(3)血液中氨基酸经过_______________环境进入垂体细胞,经d 、e 过程合成能促进生长的_______________激素。从遗传学角度看,遗传信息表达的最终场所是

_______________。

15.下列甲图表示在温室大棚中无土栽培的两种农作物CO 2同化量变化,乙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代谢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丙图表示某细胞内糖类物质A 的代谢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温室大棚中无土栽培的农作物所用的完全培养液含有 种必需矿质元素,其成分中 (含、不含)植物激素。

(2)甲图曲线Ⅰ代表 植物(阳生、阴生),如果在白天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那么b 点向_________移,温室栽培作物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应该____________(维持恒定、提高、降低) 温度来增加农作物一天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3)当光照强度为600 LX时,甲图曲线Ⅰ代表的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同化总量为 umol/(m2.s) 。

(4)当光照强度 (大于、小于、等于)200 LX时,Ⅰ植物细胞会表现出乙图细胞的生理状态。

(5)若丙图发生在人体内血糖的代谢和调节的过程中,则 (激素)的分泌增多会促进①③过程;若丙图发生在人体肝细胞内,且物质C 含有氮元素,则②过程称为 作用,该过程产生的含氮物质C 是 ;若丙图发生在马铃薯植株块茎细胞内,则④过程产生的物质D 是 。

16.据药理研究,一种茅草的根内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将它开发成一种保健饮料。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此作为研究课题。请你完成下面的实验鉴定报告。

(1)实验目的:鉴定一种茅草的根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

(2)实验原理:还原性糖可用 试剂、淀粉可用 试剂来检测。

(3)实验器材:一种茅草的根、所需试剂、刀片、载玻片、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滴管。

(4)实验步骤:

① 鉴定还原性糖: ② 鉴定淀粉:

(5)实验现象:

(6)结果分析:

(7)在鉴定还原性糖的实验操作中应注意:

17.以下是蛋白质代谢图解:

(1)a 过程可以在消化道的_____________中和_____________中进行。作用于这一消化过程的消化酶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b 过程只在__________中进行,作用于这一消化过程的消化酶有_______。

(2)c 过程中的氨基酸是以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血液循环的。

(3)血液中的氨基酸运到什么器官可以合成一些含氮激素?试举两例加以说明,如__________和_____。

(4)有人作了以下实验:将一只猫关起来,除饮水以外,断绝一切食物,在第十二天时,将猫杀死,结果发现:肝脏重量减轻了,肌肉重量减轻了。这一实验结果说明,猫在饥饿的情况下发生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过程。(填标号)

(5)有人用氨基酸饲养患人工糖尿病的狗,发现随尿排出的葡萄糖大大增加。这说明:在人和动物体内发生_____________过程是可能的。(填标号)

18.下图示意的是人体内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部分关系。

注:①⑤⑥⑦⑨表示过程,②③④⑧⑩表示物质,表示能量,和为高能化合物

试按图中标号填写有关内容。

①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⑦______; ⑧_______;⑨_______;⑩______;11 ______; 12______13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有关内容。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激素有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醛固酮进行无机盐调节。A 错。故本题选A 。

2.A

【解析】略

3.D

【解析】本题考查了人体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

人体内细胞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糖类和脂肪在人体细胞中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都是CO 2和H 2O ,而蛋白质在人体细胞中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是CO 2和H 2O ,还有尿素等。活细胞中葡萄糖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然后在线粒体中彻底分解,产生ATP 为细胞生命活动供能。所以A 、B 、C 都不正确。

因糖类是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生物体内的贮能物质,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结构物质。所以正常人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一般都是按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顺序发生。

4.D

【解析】“生物体内有一种被称为“BMALI”的蛋白质,能促进脂肪堆积,这种蛋白质在白天减少,夜间增多”,可见如果人在夜间多进食可能比在白天多进食更容易发胖;马吃夜草长肥是因为“BMALI”的蛋白质夜间增多促进脂肪堆积;BMALI 夜间增多利于脂肪积累;蛋白质“BMALI”可能会促进糖类、蛋白质等转化为脂肪。故选D

5.B

【解析】赖氨酸、色氨酸为必需氨基酸,体内不能合成。

6.A

【解析】甲肝细胞受损,血氨浓度高于正常值范围。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体内化合物代谢转移的有关内容。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 只来自于─NH 2和-COOH ,A 错;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中也会发生脱氢反应,B 错;M 物质是丙酮酸,④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会发生在线粒体中,C 正确;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③过程发生于细胞质基质中,D 错。故本题选C 。

8.C

【解析】

9.ACD

【解析】当一次失血达到全血量20%时,血压显著降低,血流速度减慢,各组织器官供血量减少,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血液优先满足心脏、肾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当失血超过30%时,才会导致心脏、肾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危及生命。

10.(1)2/3 蛋白质 细胞外液 无机盐、蛋白质

(2)组织液和血浆(3)e→d →c →g g 组织细胞(4)不会 d 缓冲

【解析】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2/3,由图可知a 是淋巴,d 是血浆,f 是组织液,它们之间的区别是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三者一起构成内环境,血浆渗透压与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c 是毛细血管壁,其内是血浆,外是组织液,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 明显下降,因为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存在。

11.(1)酶① (2)酶⑤ (3)酶③ (4)基因突变 (5)遗传物质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和性状。

【解析】如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苯丙氨酸不能按正常代谢途径转变成酪氨酸,而是沿旁路

转变成苯丙酮酸,大量的苯丙酮酸在人体堆积,聚集在血液和脑脊液中,会造成脑发育障碍而成痴呆,此外苯丙酮尿患者由于酪氨酸形成减少,故患者皮肤色素减少。

12.Ⅰ. (8分,每空2分)(1)圆褐固氮菌 (2)自养型 (3)C (4)抗体(免疫球蛋白)

Ⅱ. (12分,每空2分)(1)C 、D (2) 垂体 (3)糖蛋白 (4)皮肤血管、立毛肌、汗腺、骨骼肌及其传出神经末梢(少写一个不得分) (5)适量适宜浓度的胰岛素 A 瓶上清液放射性较弱;B 瓶上清液放射性较强

【解析】

13. (1)毛细淋巴管 (2)乳酸 尿素 糖类、脂肪

(3)② ④ ② (4)7 (5)胰、肠麦芽糖

(6)作为能量的暂时储备,为肌肉活动提供能量

(7)自身蛋白质的分解

【解析】分析图可知:A 为甘油和脂肪酸,B 为葡萄糖,C 为氨基酸,D 为甘油,E 为乳酸,F 为尿素,G 为糖类和脂肪;①过程为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②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二、三阶段;③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乳酸),④过程为细胞利用氨基酸合成蛋白质。食物经消化后转变为可以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绝大部分脂质物质被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吸收,其他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等被毛细血管吸收;脂质物质水解生成脂肪酸和甘油。其中,甘油有变成丙酮酸,丙酮酸参加上述的呼吸过程。脂肪酸可以生成乙酰辅酶A ,参加呼吸过程。小肠内葡萄糖首先经过小肠上皮细胞2层膜,然后先后进出2次血管,经过4层膜,最后进入组织细胞1层膜,合计7层膜。

14.(1)a 、b 2 (2)线粒体

[H]与O 2结合生成H 2O ,产生较多ATP ,供耗能活动需要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 (3)内 ;生长 ;核糖体 。

【解析】图中a 表示蛋白质水解过程,需要蛋白酶催化,人体消化液中的蛋白酶主要是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两种,分别由胃腺和胰腺分泌的。b 过程表示多肽的水解过程,需要肽酶催化,消化液中的肽酶主要是由肠腺分泌的,所以称为肠肽酶。c 过程是氨基酸以脱氨基作用分解,其中不含氮部分可转化为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中,通过三羧循环分解成CO 2和大量的

[H],同时在底物水平上生成少量的ATP 。如果参与f 过程中的某种基因发生突变,造成该种酶的活性降低,就会导致ATP 合成的减少,直接影响到生命活动的进行。d 过程表示基因表达过程中的释放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核糖体是遗传信息表达的最终场所;e 过程表示合成的多肽再进一步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垂体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的氨基酸就是通过d 、e 过程合成生长激素。

15.(1)14 不含 (2)阳生 左 降低 (3)23 (4)大于

(5)胰岛素 转氨基(氨基转换) 非必需氨基酸(错别字、氨基酸不得分) 乳酸

【解析】

16.(2)班氏糖定性试剂,革兰氏碘液(4)①将该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班氏试剂,将载玻片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颜色的变化。②将该种茅草的根切成薄片(或压碎),放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革兰氏碘液,观察颜色的变化。

(5)(6)可以有几种不同答法,但一定要求观察到实验现象与结果分析相一致(如:观察到有砖红色,说明有还原性糖的存在;如果没有砖红色出现,说明没有还原性糖的存在;如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有淀粉存在,如没有蓝色或蓝紫色出现,说明没有淀粉存在)

(7)载玻片放在火焰上加热时要来回移动,以免加热不匀而爆裂。

【解析】本实验是验证茅草的根内是否含有还原性糖和淀粉的实验,所用原理是教材中还原

性糖遇班氏糖定性试剂(或斐林试剂)受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及淀粉遇革兰氏碘液现蓝色;学生只要模仿教材中的实验步骤就能正确解答。

17. (1)胃 小肠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 小肠 肽酶 (2)主动运输 (3)运到垂体,合成生长激素 运到胰脏的胰岛,合成胰岛素 (4)d h (5)i

【解析】 要解此题一是要理解题意、看懂图解,二是要明确回答的问题与题目之间的关系。

(1)本题图解,①左边的箭头表示体内氨基酸(血液氨基酸)的来源:a .由蛋白质类食物消化、吸收而来;b .由组织蛋白质分解而来;c .由糖类转化而来;d .由脂类转化而来。这些不同来源的氨基酸,都可以通过血液循环送到各种器官和组织。②右边的箭头表示氨基酸的去路:a .可以运送到各种组织细胞合成蛋白质和酶;b .可运送到特定器官转化为糖类、脂肪等;c .特殊情况,也可以直接氧化供能。

(2)图解中蛋白质→多肽这一过程,并不完全是在胃中进行的。

(3)在人体内,重要的蛋白质类激素有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等。

(4)在人体内,氧化供能的物质主要是糖类。但在长期生病、较少进食的情况下,就会动用储存脂肪和分解组织蛋白质提供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因此,长期生病的人,肌腹变得细小。

18.①消化(酶分解) ②蛋白质 ③肝糖元 ④肌糖元 ⑤脱氨基 ⑥⑨有氧呼吸 ⑦无氧呼吸⑧尿素 ⑩脂肪○11热能 ○12ATP ○13磷酸肌酸

【解析】人体内将多糖、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的生理过程是消化。氨基酸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葡萄糖和肝糖元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葡萄糖可以形成肌糖元,但肌糖元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细胞内的氨基酸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氨基和不含氮部分,其中氨基将在肝脏中形成尿素,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或者转变成糖类和脂肪。糖类是人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被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能量,葡萄糖在无氧呼吸过程中被分解成乳酸并释放出少量能量。呼吸作用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则被转移到ATP 和磷酸肌酸中。


相关内容

  • 高二上生物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1.原生质的含义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其重要作用 3.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4.组成生物体的几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和重要作用 [知 ...
  • 20**年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第2讲
    第2讲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细胞中的无机物 [考纲要求] 1. 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 .2. 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考点一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重要程度:★☆☆☆☆] 1. 组成细胞的元素 (1)大量元素: (2 ...
  • 专题一细胞化学成分的统一性
    [专题一 细胞化学成分的统一性] (时间:40分钟) 1.下列物质所含元素对应错误的是( ) A .叶绿素:Mg B .纤维素:P C .性激素:C D .生长素:H 2.胸苷在细胞内可以转化为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用含有3H ­胸苷的营 ...
  • 专题_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
    [精题分解]专题 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 复习类 1.(9分)右图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四种腺体,请分析回答: (1)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 ...
  • 高一生物必修一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测试 [新课标人教版] (第一.二.三.四章)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4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5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每 ...
  • 20XX年初中生物中考真题汇编
    综合大题 1.(1分)(2014•菏泽)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器具,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选用的材料器具合适的是( A.用碘液检验是否含有淀粉 B.用显微镜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 C.用蝗虫探究动物的取 ...
  • 人体的七大营养素
    人体的七大营养素 我们的人体就象一个高楼大厦,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例如一座大楼由水泥.沙子.钢筋.砖块等组成,那为什么有的楼很结实有的楼却成为豆腐渣工程,就因为原料相同但原料的质量却不一样.就想我们人体都由骨头.肉.血.皮肤等组成但每个人的体 ...
  • 运动营养学论文
    运动营养与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系 The relationship of Sports Nutrition and Athletic Ability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营养的基本生理功能.营养素以及与运动训练之间的关系.现代竞技体育金牌之争, ...
  •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 一.水 1. 含量 2.存在形式 3.作用 表格一: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占细胞鲜重的含量 小结: (1)一般来说,水在细胞的各种化学成分中含量最多: (2)生物体的含水量随着生物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别:一般来说水生生物体内含水 ...
  • 细胞的增殖
    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 [考纲]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I 2.细胞的无丝分裂 I 3.细胞的有丝分裂 II 4.细胞的分化 II 5.细胞的全能性 II6.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II 7.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以防治 II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