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 (1) - 范文中心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 (1)

12/30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内容是在完成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研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从而达到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和性质的全面研究。从知识的前后联系来看,相似三角形可看作是全等三角形的拓展,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研究也可看成是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另外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还是研究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基础,也是今后研究圆中线段关系的有效工具。

从新课程对几何部分的的编写来看,几何知识的结论较之老教材已经大为减少,教材首要关注的不是掌握多少几何知识的结论,相对更重视的是对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训和培养。从这个角度上说,不论是全等还是相似,教材只是将它们作为训练学生合理推理的一个有效素材而已,正因为此,本节课应重视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有条理的表达。

(二)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讲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主要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纲要》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及本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情,我从“三维” 角度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直观感觉――理性思维――合情推理――应用拓展”的活动过程,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会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中,开发、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因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解决与相似三角形有关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相似多边形性质的基础,因此它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相似三角形性质的推导是本节教材的难点。

学好本节内容的关键是理解相似三角形各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正确运用已有的知识发现并归纳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二 说教法

1、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几何课上的有趣、生动和高效,教学中使学生经历“直观感觉――理性思维――合情推理――应用拓展”的活动过程,发现并归纳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于始终。

2、本节课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能够直观、生动地反映图形,增加课堂的容量,同时有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强教学条理性,形象性,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三 说学法

《数学新课程标准纲要》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充分体现这一要求,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这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索与合情推理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类比、探索、归纳、猜想、论证等能力。

四 教学过程

通过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引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从一道具体题目入手,证明三角形相似,猜测对应高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从具体推广到一般,从而得到性质。)——性质的简单应用——通过学一学、做一做、想一想三个环节来进行

复习回顾设计意图

本环节采用开门见山、以旧引新的方式直接提出学习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为下一步引入新知指明了思考的方向,避免了盲目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顺利实行旧知到新知的迁移。

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本P146引例;

2、引例拓展;

3、议一议。

设计意图

本环节采用探索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直观图形的观察、思考及合理的推导,自己发现结论。而且通过三角形中对应高的比等于相似比的推理,类似地得出三角形中对应角平分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也等于相似比的结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有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向学生渗透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新旧知识技能得到了有机地结合 。 应用拓展,达成目标

1.学一学,初步应用

2.做一做,达成目标

3.想一想,发散探究

设计意图:

1、学一学,直接运用性质,巩固知识,加深理解,为后边的例题做好铺垫。

2、做一做,通过例题讲解,既复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又运用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使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运用能力。

3、想一想,通过例题的拓广,开阔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环节的练习设计,层层递进,既加深了对所学性质的掌握,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归纳总结,深化目标

设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从不同的方面谈)

同桌对讲,畅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生发言,老师总结与归纳: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己小结,活跃了课堂气氛,做到全员参与,理清了知识脉络,强化了重点,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作业布置、检测反馈

必做题:习题4.10第1、2题;

选做题:习题4.10第3题。

设计意图:

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进行自我检验与评价,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照顾到学有余力的学生。体现分层教学的原则。

板书设计

4.8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

引例:1、--------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 ---------------------- -------------

----------------- ---------------------- ------------- ----------------- ---------------------- -------------

2、-------------- 学一学:-------------- 练习:-------

----------------- 想一想:-------------- -------------

3、-------------- 做一做:-------------- -------------

----------------- ---------------------- ------------------ ---------------------- -------------


相关内容

  •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的应用
    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的应用 安徽 李庆社 1.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1)相似多边形中,对应的三角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原相似多边形的相似比. (2)相似多边形中,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
  • 20**年相似三角形中考试卷分类汇编
    图形的相似与位似 一.选择题 1. (2014•山东潍坊,第8题3分)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长AB 为5,宽BC 为4.E 是BC 边上的一个动点,AE ⊥上EF , EF 交CD 于点F .设BE =x , FC =y ,则点 E 从 ...
  • 图形的相似
    图形的相似 1. 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的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AB:CD=m:n,或写成AB/CD=m/n.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前项后项. 2. 在地图或工程图纸上,图上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通常称为 ...
  • 中考数学易错点与考点归纳
    ---默默老师出品 一.先解决几个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1.中考题型和难度比例. 6道选择24分,12道填空48分,7道大题78分.难度比例是8:1:1就是120分基础题,15分中档题,15分拔高题.15拔高题是填空18题,24题和25题第三 ...
  • 27.1图形的相似教案
    课题:27.1图形的相似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两个图形相似的概念,会判断相似图形. (2)掌握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并会运用其性质进行相关的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初步认识相似图形,在观察.操作 ...
  • (初三总复习)--相似图形
    相似图形 一.中考考试说明 1. 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通过建筑.艺术 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 2.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探索相似图形的性质,知道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面积的比等于对应边的比平方 ...
  • 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总目录
    冀教版初中数学教材 总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1.1 几何图形1.2 图形中的点.线.面1.3 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 1.4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1.5 用平面截几何体 第二章 有理数 2.1 正数和负数2.2 数轴2.3 ...
  • 初中公式定义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 浮=F'-F (压力差) (2)F 浮=G -F (视重力) (3)F 浮=G (漂浮 ...
  • 齐齐哈尔市20XX年数学学科考试说明(定稿)
    齐齐哈尔市2017年数学学科考试说明 一.指导思想 初中升学考试应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引导新课程的实施,全面落实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有利于引导课程改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