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动理论 答案 - 范文中心

分子动理论 答案

04/13

1.用分子质量m ,总分子数N ,分子速率v 和速率分布函数f (v ) 表示下列各量:

1)速率大于100m/s的分子数 ;

2)分子平动动能的平均值 ;

3)多次观察某一分子速率,发现其速率大于100m/s的概率;

∞12

; mv f (v ) dv ⎰100⎰100f (v ) dv 。 ⎰02

解:根据速率分布函数f (v ) 的统计意义,f (v ) 表示速率以v 为中心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气体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而Nf (v ) dv 表示速率以v 为中心的dv 速率区间内的气体分子

答案: f (v ) Ndv ;

数,⎰f (v ) Ndv 表示速率在v 1到v 2

v 2

表示速率在v 1到v 2之间的

N

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例,也即某一分子速率在v 1到v 2的概率。

2.氢气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 则其中曲线1所示温度T 1与曲线2所示温度T 2的高低 有T 1T 2(填 “大于”、“小于” 或“等于”

答案:小于。

解:根据最概然速率v p =

v 1

⎰之间的分子数,

v 2

v 1

f (v ) Ndv

线1和曲线2都表示氢气的速率分布曲线,而曲线2所示的最概然速率大于曲线1所示的最概然速率,因此曲线2所示的温度高于曲线1所示的温度。 3设氢气的温度为300℃。求速度大小在3000m/s到3010m/s之间的分子数N 1与速度大小在

v p 到v p +10m/s之间的分子数N 2之比。

答案:

N 1

=0.78。 N 2

3

mv 2

m 2-2kT 2

=2182 m/s 解:f (v ) =4π() e v ,v p =

2πkT N 1=Nf (v ) ∆v 1,N 2=Nf (v p ) ∆v 2

N 1f (v ) ∆v 1f (v ) e v

====2e 2

mv p N 2f (v p ) ∆v p f (v p ) v p -

22kT e v p

- mv 2

2kT v 2

2

-

M (v 2-v p 2) 2RT

=0.78

4导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可以看成类似于气体分子的运动,所以常常称导体中的电子为电子气,设导体中共有N 个自由电子,电子气中电子的最大速率为v f (称做费米速率),电子的

2

⎧⎪4πAv ,0≤v ≤v f

速率分布函数为:f (v ) =⎨

0, v >v ⎪f ⎩

式中A 为常量,求:(1)用N 和v f 确定常数A ;(2)电子气中一个自由电子的平均动能。

答案:(1)A =

33

;(2)=m e v 2k f 。 3

4πv f 10

解:(1)由速率分布函数的归一化条件⎰f (v ) dv =1,有⎰4πAv 2dv +⎰0dv =1,

v f

v f

34

A =,所以常数 ; πAv 3=1f

4πv 33f

(2)电子气中一个自由电子的平均动能为

v f

k =⎰

m 1

m e v 2f (v ) dv =e 22

v f

2332

v 2⋅4πAv 2dv =πAm e v 5=m v =εf f e f

5105

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当压强降低时,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Z 的变化情况是z (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平均自由程λ的变化情况是

λ、“增大”或“不变”)。

答案:减小;增大。

解: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z

d 2,平均自由程λ=

=,式中据题意,理想气体温度不变,因此不变。根据p =nkT ,根据题意,理想气体压强降低,

n 减小,所以分子的平均碰撞次数Z 减小,平均自由程λ增大。

6在半径为R 的球形容器里贮有分子有效直径为d 的气体,试求该容器中最多可以容纳多少

个分子,才能使气体分子间不至于相碰?

R 2

=0.472。 答案:N =

d

解:为使气体分子不相碰,则必须使得分子的平均自由程不小于容器的直径,即满足

λ≥2R

由分子的平均自由程λ=

n =≤,

可得 上式表明,为了使分子之间不相碰,容器中可容许的最大分子数密度为

n max =

因此在容积V =πR 3的容器中,最多可容纳的分子数N 为

4

3

43R 2

N =n max ⋅V =πR ==0.472

d 3

7. 温度为T 的热平衡态下,物质分子的每个自由度都具有的平均动能为温度为T

的热平衡态下,每个分子的平均总能量 ;温度为T 的热平衡态下,

νmol(ν=m 0/M 为摩尔数) 分子的平均总能量T 的热平衡态下,每个分

子的平均平动动能 。 答案:kT ;kT ;RT ;

12i 2i 2

3

kT 。 2

8. 将1mol 温度为T 的水蒸气分解为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试求氢气和氧气的热力学能(内能)之和比水蒸气的热力学能增加了多少?(所有气体分子均视为刚性分子)。 答案:∆U =

3

RT 。 4

解:1mol 理想气体的内能为U =

i

RT ,分解前水蒸气的内能为 2

i 6

U 1=RT =RT =3RT

22

1mol 的水蒸气可以分解为1mol 的氢气和0.5mol 的氧气,因为温度没有改变,所以分解后,氢气和氧气所具有的内能分别为

i 5i 155

T U 2=RT =RT 和 U 3=νR T =R T R

222224

所以分解前后内能的增量为

553∆U =(U 2+U 3) -U 1=(RT +RT ) -3RT =RT

244

9. 质量为50.0g 、温度为18.0o C 的氦气装在容积为10.0升的封闭容器内,容器以v =200m/s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容器突然停止,定向运动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则平衡后氦气的温度将增加 K ;压强将增加 Pa 。 答案:6.42K ;0.67⨯105Pa 。

解:定向运动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所以

11M 21M

∆U =-∆(mv 2) =v -⋅0

22N A 2N A

14⨯10-3

=⨯⨯2002=13.3⨯10-23J 23

26.02⨯10

2∆U 2⨯13.3⨯10-23

∆T ===6.42K -23

3k 3⨯1.38⨯10

m 0R ∆T 50⨯10-3⨯8.21⨯10-2

∆p ==⨯6.42=0.67⨯105Pa -3

MV 4⨯10⨯10


相关内容

  • 大学物理(上)作业4
    大学物理作业4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平均地分配在每一个平动自由度上,且每一个平动自由度上的平均平动动能大小都是___ A.kT /5 B.kT /4 C.kT /3 D.kT /2 答案:D 第2题 如图所示 答案:C 第 ...
  • 党校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国共产党成立于 年7月23日. 2.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_ _. 3.中国共产党是 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是我们党的宗旨. 4.马 ...
  • 入党积极分子谈话问题及答案23问
    第五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谈话问题及答案 1.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 答: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建党日是1921年7月1日.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 ...
  • 学生知识竞赛试题综合题库及答案
    学生知识竞赛试题题库及答案 辨析题:(确定对或错,并整理出分析理由的要点) 1 "现代阶级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坚决进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得到彻底胜利." 答案:错.未能将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予 ...
  • 初三物理知识点整理(热和能)
    初三物理知识点整理(热和能) 选题:临港新城实验学校 万东生 一.填空题 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 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 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 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选填&q ...
  • 油脂加工工艺学习题及答案
    一.分水箱的分水原理:(1)溶剂和水互不溶解(2)溶剂与水的相对密度不同 二.成品粕的评价指标(低温粕评价指标):1. 粕残溶要求合格: 粕残溶700ppm ,引爆试验合格:2. 蒸脱中尽可能使粕熟化: 脱毒.钝化或破坏抗营养物,降低毒性. ...
  • 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每题1分,共20分)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C.改革开放不动摇 D." ...
  • 人教版物理初三-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C )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 ) A .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 B .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 C .室 ...
  • 核医学试题
    绪论 一. 填空题: 1. 核医学的英文是___________. 2. 1959年美国科学家Berson 与Yalow 建立了___________,并首次用于测定血浆胰岛素浓度,在此基础上后来人们逐步发展到能够测定人体各种激素和微量物质 ...
  • 20XX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D 「考点」刑法的基本原则 「解析」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为:(1)溯及既往的禁止,即事前的罪刑法定.犯罪及其刑罚必须在行为前预先规定,刑法不得在对其公布.施行前的行为进行追溯适用.(2)排斥习惯法,即成文的 ...